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描写美景的文章

写作指导 zuowen 4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景色描写》

作文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我国古代作家把一篇好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即“凤头”、“猪肚”、“豹尾”。“凤头”是传说中凤凰的头,这种传说中的鸟非常漂亮,我们在画家的笔下,可以看到凤凰头上的羽毛色彩斑斓,细腻可爱。由此可见,

古人把文章好开头说成是“凤头”,是很动了一番心思的。写人的文章和其他的文章一样,开头至关重要,好的开头,能够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们平时接触写人的作文很多,只有写我们身边的人,写我们自己熟悉的人,才会有内容可写,才能够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在自己熟悉的人当中,最好选取那些有明显特点和鲜明个性的典型人物来写。写一个人,不能像照相机那样把人照出来就行,而要把人物写活,让别人读了你的作文,仿佛人物就在眼前,这就是我们说的“栩栩如生”。

写人作文的开头,应该和人物的个性特征相联系,这样就能在文章开始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头:第一外貌描写,抓住特征。这是写人的作文最常见的开头方法,为了避免千人一面,就要抓住人物有别于其他人的特征来写。第二,开门见山,直接介绍。这种开头应该交代清楚你和人物的关系,点明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点。第三,巧设悬念,吸引读者。运用这种开头的方法,要把人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既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让读者对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第四,先声夺人,引出人物。每个人由于身份、年龄、性格等的不同,他的语言、声音也独具特色,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来巧妙地引出要写的人物。

在作文考试中,写景的文章也是常见的。我们在考试的答卷中,写景的作文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得高分。

1.要弄清题意,明确要求。虽然写景文章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但也有个按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的问题。审清题目,弄明白写作要求,这是动笔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好材料。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里,对“景物”写什么,不写什么,衡量的标准是文章要表达什么中心意思。根据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解决好要写什么的问题。立意要深远,赞美什么,抒发什么思想感情,在必要处(结尾)可以“点睛”。

3.学会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来描写景物。一般地说,凡是和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关系特别密切,最能突出中心意思的内容,就是重点材料。对这些地方应详细具体地写;对表现中心意思只能起辅助作用的内容,是次要材料,应当简要、概括地写;与表达中心意思无关的或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就不要写。

4. 要注意列好全文的写作提纲。用列提纲的办法帮助写作,可以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详略得当,叙述得有条有理。描写景物时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静态,动态等等,使被描写的景物体轮廓清楚,形象逼真。

5.描写景物时,要准确地抓住所描写景物的特征。特征指的是这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区别,在形状、颜色等方面独特的地方。我们应该从物体的整体、局部、细节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认真地分析、比较,努力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6.描写景物时要言之有序。景物的顺序与景物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物体时的顺序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按照由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由中间到两边,由外向内或由主要部分到次要部分的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可以通过描写景物各部分的相互关系,构成对景物的完整印象,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或从整体到部分,使景物的形象更为清晰。

课前语:写好作文的方法——多读多写 养成习惯 M=^L

1、多读多写是一条通向学好作文的成功之路。

2、良好的写作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D57

鲁迅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多写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9r-

多读是很紧要的 l

优秀的书籍记录了前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既是人类群体才智的结晶,也是作者个人精神世界的展现。读这样的著作,我们仿佛直接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高尔基的名言:“爱书吧,它会给你力量!”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座右铭。 jP

3、多读还要熟读 d

作家赵树理曾经说过:“写起文章来要像走路一样的顺当,我认为这和我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哇啦哇啦的读书有关系。譬如,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庄子》,我们就学到庄子的句法;读韩愈的文章,又学到了韩愈的笔法。各种风格的文章都学,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Kawo

4、多读还要多写 xJ;?!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踢球、唱戏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能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f~$ 5、要大胆放手写 Dt18y

有些同学怕作文,遇上作文,笔头咬烂了,还常常写不出几行字来,这就是一个“难”字挡住了思路。要知道,这艰难费力,正是因为你手里的笔不熟练。不要怕写不好,初学者写不好是正常的,只要你大胆放手去写,你的笔就会越练越熟,思路自然会顺畅,肚子里的话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 %v{"II

6、还要养成习惯 ;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它一般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的习惯,多动笔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打就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等等。 [Ke

多读多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熟能生巧,当你体会到读书写作的无穷乐趣时,你的作文必能一天比一天圆熟自然,得心应手。

景色描写——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知识要点:

1、景物描写是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

写景方法: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一)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1定点写景。 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点写景法。 ( 1)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

例: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例: 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一体。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的是鸭子。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这段描写从湖面到天山的白云,再到两侧的山峰,最后回到湖面上的鸭子,按空间顺序由近到远、由远到近地把湖面周围的景色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例: 多美的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厚,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接着,小雪变大了,变得密密麻麻,像谁用力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飞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 这个例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了开始下小雪花、小雪花变大、雪越下越大的美景。

2、移步写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3、交叉使用

例: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二)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表现中心或心情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三)写景要有特点。

(四)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灵活写景:有意识地选用描写景物的方法:拟人、比喻等。

1.把景物拟人化。2.用比喻的方法来描写景物。3.用色彩来描写景物。4.用比较的方法老描写景物。

二、情景交融 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

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2)要健康向上。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例文

秋天

以前,我认为秋天是最最令人讨厌的季节,我恨秋天。那天我慢慢地走着,路边那些丑巴巴的杨树的叶子枯黄了,打着旋儿落下来,有的像小孩荡秋千,有的像水滴落在地上,还有的像飞机降落,我悲哀地望着枯黄的叶子,知道它们已经不行了。可是,到了姥姥家,推开笨重的大铁门,浮现在我眼前的不是那些丑巴巴的枯树,不是那些已经枯黄、腐烂的叶子,而是那些美丽的菊花!啊,秋菊开得是那么灿烂,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秋光灿烂"" 还有那火红火红的鸡冠花,美丽极了。后来,我越来越喜欢秋天了。

每天,在电视里、电脑里看到金光闪闪的水稻,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橙色的橘子收获时,我的脸上总会浮现出快乐的笑容。

今天,我背着书包高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路边那些可爱的杨树的落叶“沙沙”地响,好像对我说:“秋天来了,多穿一些衣服,别冻坏了身子。”到了学校,花坛里有那美丽的月季花,有红的,有粉的,还有黄的""爬山虎的叶子已经慢慢地变红了,把墙染成了一片红色。

“沙沙沙”""“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黄的叶子上,和落叶一起飘下来,好似一对要好的舞伴。秋雨落在凋谢的花瓣上和花瓣一起落下来,真美呀!啊,原来秋天这么美呀!我爱秋天。

练习: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②400字左右。

分析: 1、从命题要求看,写作这道文题,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包含情、景、理这三项要素。既要描写出夏夜的景色,要触景而生情,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进一步因景因情而发出议论,作一些理性上的思考与探讨 2、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篇二:《写家乡的美景的作文900字》

写家乡的美景的作文900字 龙泉,我爱你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可我总认为家乡的龙泉更美! 象山脚下有四道清泉汩汩奔涌,泉水汇入文明湖,再流入竹皮河,穿越荆门城区,东入汉江,这就是闻名江汉的象山四大名泉:龙、蒙、惠、顺。其中尤以龙泉令人叹为观止。 龙泉的泉池直径约4米,水深约3米。泉水清如明镜,泉底的石块、水生物清晰可见,就连游人丢人水中的硬币,也能清楚地辨认面值。泉水冬暖夏凉,是人们欣赏龙泉的原因之一。夏天,捧一捧凉水洗一把脸,不知是泉水冲散了身上的热,还是泉水的凉意融进了心里,真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冬天,泉池里升起一层薄雾,不仅给四周的泉壁披上了神秘的轻纱,同时也笼罩了在池边晨练的人们。在“仙境”里练拳舞剑,真是惬意极了! 龙泉的美并不仅在于水,更主要的是融山景、水景、林景于一体,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龙泉的西侧是高大的象山,峰峦雄伟,悬崖峭壁,树木茂盛,芳草挂坡。泉边有一根百年古藤顺峭壁直攀山顶,甚为壮观,堪称一绝。东侧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伙伴们在树下追逐、嬉戏,龙泉更显得热闹非凡。在龙泉与文明湖的交汇处,建有一座听泉亭,还有文明湖中的湖心亭,那艳丽的色彩、精湛的雕饰,无不给龙泉增添几分姿色,端坐亭台,垂足于蜿蜒亭桥之间的泉溪,倾听着优美悦耳的泉声,迎着霞光,欣赏那粼粼水光的泉池里撒下的数不清的翡翠、玛瑙、珍珠、宝石""谁能不被陶醉? 如今,龙泉旁又建起了高压水泵站,清澈的泉水被送往金龙泉啤酒厂。优质的泉水成了金龙泉啤酒的质量保证,“金龙泉”在短短二十年就由一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后起之秀变成今日之星,啤酒产销量连年名列国内十强之列,三十余次在国内外啤酒质量评比中获得大奖,成为国家首批质量认证产品,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国宴用酒。

篇三:《景物描写的例子》

景物描写的例子

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很爱写景,什么“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向我们微笑,树枝向我们招手,花儿向我们点头,小鸟为我们歌唱……”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也不管有没有用,只要一写出去活动,总要马上这么几句,仿佛只有这样文章才显得生动似的。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写不写景,写多少,写什么,怎样写,一定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定。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景物描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例如《火烧云》、《桂林山水》等,把景物作为主要材料来写,来赞美祖国大自然,抒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在以写人写事为主的课文中,穿插了景物描写,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烘托特定的气氛。在这里景物描写是次要材料,只起衬托作用,一般写得比较简略。例如,《小英雄雨来》中的写景就是这样。课文开头对芦花村的景色描写,衬托了雨来爱家乡,恨敌人的优秀品质。敌人把雨来拉到河边枪杀时,写到“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用景物烘托了悲壮的气氛。

不管景物在文章里是主要材料还是次要材料,都不要用空洞的话来写景物,什么“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啦,“这种花真漂亮”啦,这样的话说了等于不说,给别人留不下真切的印象。描写景物,不管详细还是简略,都要力求具体形象。

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描写好呢?描写景物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观察有序,抓住特点

在观察景物时一定要选好描写的角度,选准一个镜头。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同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中间向四周等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描写时还应抓住特点,抓住了特点,就能得到具体、形象的效果。

请阅读下面的作文:

校园一角

学校后院,有一块草坪,别看面积只有一间教室大小,却是同学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草坪的四周是不到一尺高的护栏,护栏是用铁棍焊成的图案。有的像花朵,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鹿,最上边是波浪形的曲线。护栏用白色的油漆涂色,在绿草的衬托下分外爽眼。

草丛中几十盆鲜花沿护栏里侧摆放着,盆与盆之间距离不到一米,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圈。月季花居多,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都非常惹人喜爱。还有那红得像燃烧的火苗的一串红,香得沁人心脾的木本茉莉,就是在这儿路过,也会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草坪当中栽植着三五株小树,那是榆叶梅。它的叶子像榆树叶,而花朵却像梅花,只是颜色红红的。每逢春天,枝头开满了花朵,引来许多蜜蜂和蝴蝶,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这小草坪,就够吸引人的了,更使同学们感兴趣的是草坪护栏一角的小小气象台。风向标和风力仪像一根旗杆高高矗立着,百叶箱洁白

如雪,像一座尖顶四方的小塔,里面有温度计、湿度计和其他测量仪器。百叶箱周围,雨量量筒、量杯都放在适当的位置,气象小组的同学们每天进行观测,发布天气预报,这不但使大家增长了本领,也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每当我来到校园这一角,就会引起很多联想。我们少年儿童,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百花园中,党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我们就像朵朵鲜花,在春风中竞相开放。我爱校园,更爱校园这一角。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使我们仿佛也置身于美丽的校园,深深地喜爱上了校园的一角。为什么会使读者有这种感受呢?这是由于作者观察有序,抓住特点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国的美景的文章 描写美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