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人生,詩集 人生感悟诗集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诗歌与人生》

詩歌與人生

有許多小朋友能背幾十首唐詩,但一直沒有機會深入欣賞詩的內容、寫作背景和技巧,實在可惜。我們將於十月開始進行《詩歌與人生》教學實驗,帶領孩子探索作者的詩心詩情,開啟自己的眼界,並激發自己的感受力。

教材包括古詩與新詩,依下列八項主題編選:

(一)友誼:客至、問劉十九、寒夜、獅子

(二)節慶: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淡水河邊弔屈原

(三)戰爭:石壕吏、隴西行、南國哀歌

(四)勸學:長歌行、金縷衣、觀書有感、出席

(五)農村:歸園田居、渭川田家、觀刈麥、牽牛花{人生,詩集}.

(六)物情:草、梅、竹石詩、石灰吟、鐘擺

(七)故鄉:靜夜思、黃鶴樓、逢入京使、出塞曲

(八)婚姻:桃之夭夭、新嫁娘、上山採蘼蕪、鏡緣詩

這一期的課程是「詩歌與人生」,每一課的文本都是依據主題來編選,所以老師選讀的作品除了小朋友熟知的唐詩,還包括現代的新詩。

{人生,詩集}.

什麼是詩?簡單來說,就是有押韻的句子。中國文學可以淺分為「韻文」與「無韻文」;黃老師以之前教過的《世說新語》、《史記》以及《三字經》為例,請小朋友判斷何者是「韻文」?何者屬於「無韻文」?有過閱讀的經驗,小朋友很快就能了解二者的差別了。

黃老師說:「在文字尚未發明之前,人類的知識技能、文化風俗都是藉由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下來。為了方便記憶,字數短、有押韻、又能吟唱的詩歌便成為最重要的工具了。由於『詩』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內涵,所以又被稱為『最經濟的語言』。」

從史前時代到近代,「韻文」的發展歷程大致為:「口耳相傳」→「詩經」(春秋時代)(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楚辭」(戰國時代)→「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戲曲」。民國以後的現代詩,每行字數不拘,也不必押韻,已脫離「韻文」的形式。不過,「現代韻文」還是有人在創作喔,「例如流行歌手周杰倫演唱的歌詞,便是有押韻的;與他合作的作詞人--方文山,就是一位詩人。」

這一課的主題是「友誼」。除了家人,我們還會與朋友、鄰居產生情誼,有時還會邀請他們來家裡作客。當客人來訪的時候,家裡會有哪些地方和平常不一樣呢?「例如:有些人會事先打

掃屋子;當天還會要求全家人穿戴整齊,不能著居家服見客。」小朋友也說:「有客人來的時候,餐桌上的菜餚會比平日豐盛,大約多了二三道菜。」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人生,詩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人生,詩集}.

〈客至〉這首詩寫的就是接待朋友、賓主盡歡的情形。首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點出了季節、居家環境,以及平靜、寂寞的氛圍。黃老師說:「杜甫居住的地方不常有人來往,只有鷗鳥為伴。這是客人來訪之前主人的生活樣貌。」當朋友到訪的時候,杜甫當然是欣然歡迎囉。他說:「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前者是指「平時」的一般景況,後者是指「今天」的特殊情形;二句相對比,強調等待客人來臨的喜悅。

「杜甫的貴客是崔明府,我們只知道他姓崔,官職是『明府』,相當於現代的『縣長』。」杜甫是如何接待這位朋友呢?「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不僅菜色很少,連濁酒也是去年剩下的。杜甫沒有向人借錢,跑到市場買肉買酒,而是用最自然的一面來招待崔明府,表現真情意。「如果是與很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即便是分享粗茶淡飯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我曾經到宜蘭壯圍鄉的朋友家做客,對方的生活很儉樸。晚餐時間到了,朋友留我下來吃飯,只見她拿出一顆瓠瓜,切絲,然後跟自製豆漿殘餘的豆渣和在一起,下鍋煎成餅來吃。這料理雖然稱不上美味,可是她不曾說出:『不好意思,請將就……』之類的話,而且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作客經驗。」「瓠瓜豆渣餅」的滋味小朋友雖然無從想像,可是卻能透過黃老師的口述,揣摩當時的氣氛,「與這首詩的情境很像呢!」小朋友頗有感覺。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這二句的「原型」其實是「盤飧無兼味,樽酒只舊醅」。黃老師說,有時詩人創作不一定能一氣呵成;他可能先寫下「盤飧無兼味,樽酒只舊醅」這樣的「半成品」,再慢慢添加文字,使其符合七言、對仗與押韻平仄等條件。「你們寫作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先在白紙上,三言兩語簡單寫下你聯想到的資料,再把這些材料一一標上有意義的順序,思考如何串連,或者該如何調整等等。最後就可以寫成正式的文章。」

杜甫與崔明府主客相談共飲,十分開心;興致高昂的杜甫甚至還喚隔鄰的老翁過來喝一杯--「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隔籬呼取」表現的是一種隨性的情調,不必恭恭敬敬,走到正門口來邀請。這種不拘禮數的態度,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杜甫內心的輕鬆與喜悅。

這首〈客至〉共有八句,每句七個字,屬於「七言律詩」。盛行於唐代的「近體詩」有五言、七言之分,論句數又可分為「絕句」(四句)、「律詩」(八句)以及「排律」;「排律」是指格式與律詩相符但是句數超過八句以上者。除了字數、句數的規則,「近體詩」也講究押韻,一般而言,偶數句的最後一字一定會押韻。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人生,詩集}.

說完了「當主人」的心情,接下來要談「做客人」的經驗。〈過故人莊〉就是「拜訪老朋友的田莊」;這裡的「過」字要讀一聲,是「拜訪」的意思。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聯講的是孟浩然作客的原因--是朋友邀請他來的。「如果是不請自來,那就是『不速之客』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描寫田家的風景,「合」是包圍的意思,「斜」有「斜躺」、「橫列」的意象。

孟浩然到田家作客,朋友也是拿最「道地」的飲食招待,就連聊天的話題也是關於農家的事務,「如果是『把酒話股票』,整個情境就走味了。」這次聚會很特別的是,主客還訂下後約--重陽節的時候再一起聚首吧。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日,因為有二個「九」字重複出現,所以稱為「重九」或「重陽」。相傳東漢時候,桓景跟隨費長房(「費」音同「畢」)學習道術,一日費長房告知桓景:「九月九日那一天有大災厄,務必縫絳色布袋,內裝茱萸,繫於臂上,並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桓景舉家依言登山,夕還,見雞犬豬羊皆死,等於代替一家人承受禍難。故自東漢起,重陽節有配茱萸囊,登高飲菊花酒以避災的習俗。黃老師說:「現代詩人余光中誕生於重陽節,遂以『茱萸的孩子』作為詩集名稱,聽起來很美。如果有人生於端午節,自稱『粽子的孩子』,那就有點搞笑了。」{人生,詩集}.

隔年的重陽節,孟浩然與朋友也許仍是「把酒話桑麻」,但作者用「就菊花」三個字來呼應「重陽節」的習俗,也把會面之事寫得極雅。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喝的也是濁酒。「綠蟻」是「新釀米酒上面漂浮的綠色、細如螞蟻的渣滓」。由於當時的季節是寒冷的冬天,所以白居易還把酒放到火爐上稍微溫熱一下。一面溫著酒,一面看著天色,似乎要下雪了;便想問問好友劉十九:「是否能共飲一杯?」劉十九是白居易被貶官後所結交的朋友,「十九」指的是他在家族同輩中的排行。

「白居易從何得知『晚來天欲雪』呢?」黃老師請大家回想一下,在我們讀過的《司馬遷》一書裡,不就有「午後的天空,彤雲密佈,果然不一會兒,鵝毛般的細雪便飄灑下來」的描述?古人所謂「彤雲佈,瑞雪飄」,是因為土壤有大雪覆蓋,明年開春將會非常肥沃,是祥瑞之兆。快下雪的時候,天空的雲是紅色的喔。所以這首詩光是紅色就有很多層次:小火爐的紅,還有炭火、彤雲不同味道的紅;加上新醅酒的綠,雪的白,顏色很鮮明豐富,給人一種恬適溫暖的感覺。

〈獅子〉 ◎民國.胡適

獅子踡伏在我的背後,

軟綿綿的他總不肯走。

我正要推他下去,

忽然 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隻手拍著打呼的貓,

兩滴眼淚溼了衣袖;{人生,詩集}.

「獅子,你好好的睡罷,——

你也失掉了一個好朋友。」

第四首〈獅子〉是一首新詩(現代詩),它的形式明顯與前面三首「近體詩」不同。本詩的內容是作者胡適爲懷念已故好友徐志摩而作;並以胡適豢養的貓咪--「獅子」為題,因為,「獅子」是徐志摩住在胡適家時最喜歡的貓。

黃老師說,她選讀這首詩是希望同學能藉此認識胡適與徐志摩這二位近代作家。小朋友對這二人的印象僅止於「有聽過」,當他們在注釋中讀到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年僅三十六歲的說明時,莫不感到唏噓。

「詩中的哪一句有描寫到思念亡友之情?」有人回答:「兩滴眼淚濕了衣袖。」可是也有人不同意:「他的眼淚只有『兩滴』耶,太少了吧!」錙銖必較令黃老師啼笑皆非。「『兩滴眼淚』是爲了對應上一句的『一隻手』。」小朋友對這解釋不滿意,又說:「可以寫成『一灘』眼淚啊。」「哎呀,這樣就太誇張了。」看來小朋友對於白話文的平實之美還不太能領略呢。

{人生,詩集}.

「上一次教的〈客至〉,大家會背了嗎?」幾位小朋友隨即背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十分整齊好聽。

「我知道有些人已經升上國中,課業繁重,不想花時間背這些詩;可是,像詩這麼濃縮的文字,若只是讀過、不把它特別記起來,就等於什麼也沒有留下。」「當你獨處的時候,某一首詩會湧上你的心頭,讓你覺得不寂寞,這就是讀詩的快樂。在這裡我並不把背詩當成考試,可是希望每個人都要會背,好嗎?」

「這首詩有沒有押韻?韻腳有哪些?」大家對這個問題似乎不太有把握,「嗯,有『來』、『開』,還有『醅』、『杯』。」「沒錯呀,就是這四個字。」「醅」與「杯」字在古韻中的唸法,是和「來」「開」相同的,可是放在我們現在通行的國語裡面,似乎就不押韻了。同樣的困擾,也出現在「平仄」中。一般來說,國字的一、二聲屬於平聲字,三四聲屬於仄聲字,不過有些字還是要用古韻的讀法來判別。

「舍南舍北皆春水」的平仄是「仄平仄仄平平仄」,老師在黑板上以「|-||--|」的符號代替,寫在文字右側。「這句詩的平仄並不符合『平平仄仄仄平平』的格律;不過,格律詩允許『一、三、五不論』的情況。只要不是連續三個以上的平聲或仄聲,還是可以被接受。簡單來說,唸起來聲調好聽最重要。」

除了押韻、平仄之外,詩還講究「對仗」--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客至〉的第二聯與第三聯就有很工整的對仗。

〈客至〉的作者--杜甫有「詩聖」的美稱,那是因為他的詩表現悲天憫人的聖人胸懷。另

{人生,詩集}.

外,杜甫身歷「安史之亂」,他有許多首作品都以這場戰亂為背景,彷彿以詩紀錄了歷史,因此也被稱為「詩史」。

相對於「多災多難」又「憂國憂民」的杜甫,詩仙李白則呈現另一種風格。李白雖然也曾歷經「安史之亂」,但是他的作品多注重個人的表達,特別是對於時間的消逝感觸極深。由於個人風格強烈,一般人無法模仿他的文筆,便把李白譽為「謫仙人」--有如自天上被謫居人世的仙人。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對李白十分欣賞;李白被貶謫到夜郎時,杜甫還因為擔心而多次夜夢李白。不過,李白對杜甫的態度只是一般朋友而已。

這一課選的詩是以「節慶」為主題,分別與元旦、重陽、端午有關。第一首〈元日〉是宋朝王安石的作品,這是一篇描寫「過年即景」很棒的「範文」,他寫到時間、空間、人、事、物,還有許多感官上的描寫,值得小朋友參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指的是陰曆(農曆)一月一日。「陰曆」是根據月亮圓缺週期而制定的一種曆法。現代人過春節仍保有傳統的習俗,小朋友對於詩中的景象應該不陌生,於是老師請大家找出「讓人感覺愉快」的詞語。有人說:「一歲除。」這代表一元復始--一個新的開始又來了,令人開心。有人說:「春風送暖。」過年期間會遇到「立春」這個節氣,天氣漸暖,農民便開始準備下田播種。「過年期間,台灣北部氣候濕冷,似乎感覺不到『春風送暖』。但是此時在大陸中原地區已經冬去春來,逐漸變暖了。」另外,形容光線明亮的「曈曈」,以及換上「新」桃符的意象,也都是愉悅的。

又請小朋友用「感官」來體會這首詩:「爆竹」的劈啪巨響(聽覺)、瀰漫的煙硝味(嗅覺);春風吹在肌膚上的舒適感(觸覺),以及喝下屠蘇酒體內變暖和的感覺(味覺、觸覺);家家戶戶的門窗都被陽光照得格外明亮(視覺);放眼望去,每一戶人家都已撕下舊桃符,貼上嶄新的春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呢(視覺)。「如果你是攝影師,會以詩中的哪一句作為畫面的主題?」大家都同意「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視覺最為強烈;彷彿看到舊春聯還有些撕不乾淨,孩子們就迫不及待要把新的貼上去的寫實景象。

「屠蘇酒」對小朋友而言較為陌生,從它的成分看來,應該有驅寒的作用。「我們在冬天時喝薑湯,也可以驅寒。喝熱豆花時也會加些薑汁,因為豆花含有石灰,是寒性的,薑汁可以降低寒性,陰陽調和,這就是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除了詩中提到的過年習俗,小朋友還想到「拿紅包」。「除夕夜時大家要『守歲』,據說可以爲父母添壽;不過小孩子通常是拿到壓歲錢就上床睡覺了。過了午夜,大家還會摸黑『拜天公』,拜完後燃放鞭炮。這時有些人還撐著不睡,因為大年初一要趕在寺廟開門時『搶頭香』。」「過年期間,我們要去親友家拜年,叫做『走春』。中國人認為去人家家裡坐坐,可以增加人氣,帶來祝福。此外,我們搬新家後會請朋友們來家裡喝茶吃飯,也是同樣的用意。」

本詩作者王安石是歷史上有名的「固執宰相」,有「拗相公」之稱。他在擔任宰相時,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提出了新的財政制度;但後來產生許多弊端,改革失敗。「王安石變法」曾遭到

篇二:《柴田丰诗集》

日本99岁柴田丰诗集畅销,被誉为“人生的救援歌”

2010-07-12 23:49:15 来自: 郑播德(慈善积德,万事吉祥如意)

2010年07月07日 来源:广州日报

刚刚迎来99岁生日的日本老妪柴田丰最近创下了诗歌出版“异例中的异例”,她的处女诗集《永不气馁》自今年3月出版以来,销量已突破23万册,不仅跻身十大畅销书的行列,甚至“越境”到韩国出版。

日本媒体将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那通俗易懂的诗歌比作“人生的救援歌”。

如今在日本,诗集大多为自费出版,印数充其量仅数百册,即便再有名的专业诗人出版自己的诗集,印数也只有区区几千册。而柴田丰身为超高龄的诗歌“门外汉”,她的《永不气馁》首印1万册竟然一售而空,连续加印了8次。

在日本最大的图书中盘商东贩日前评出的最新一周畅销书排行榜上,《永不气馁》列第十位,排名比村上春树大红大紫的《1Q84》第3卷还靠前两位。

柴田丰目前独自一人居住在日本宇都宫市。92岁那年,她在儿子的鼓励之下开始写诗,并向日本《产经新闻》开设的《早晨的诗》栏目投稿,逐渐成为该栏目的常客。

正如《永不气馁》的书名,柴田丰的诗作通过像“早晨一定会到来”、“我哼哟嗨哟也要站起来”这样浅显的语言,表达了一种不轻言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

柴田丰的诗一行约10个字,篇幅一般都在14行以内。日本著名诗人新川和江作为《早晨的诗》栏目的稿件评选者,对柴田丰的诗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说柴田丰使用的诗歌语言极为通俗,有如手机短信一般简短易读,却又不失诗歌的优雅。

《永不气馁》的读者年龄跨度从14岁直到100岁,其中90%为六七十岁的女性。日本媒体认为,眼下忧郁的情绪正弥漫整个日本。柴田丰那些朗朗上口、催人奋进的“人生的救援歌”,恰恰给日本人的心灵补充了能量。(戴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人生,詩集 人生感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