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描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4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作者:杨梅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8期

摘 要:要想使学生在写作这片天地中切实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应是当务之急,不仅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挖掘内心,引发共鸣,而且要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真正在“真实”上下工夫,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让学生写真话、言真情,它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真情实感;挖掘;激趣;有心人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只要听到写作文,就满脸愁容,无精打采,交上来的作文也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有的还很离谱,很好笑,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作文包含着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等,而且还涵盖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因此,写好作文,其实也是完善自我的过程。

作文教学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写作时,课堂上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写作是最富有个性、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之一,要想使学生在这片天地中切实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然而,“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应是当务之急,也是对症之药。要真正做到“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挖掘内心,引发共鸣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耳听、目见、手动、心想,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满足写作需要。要让学生抒发真情,就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无忧无虑的心境中进行写作活动,因为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写作的关系很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心境下,思维才能活跃,感情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小学生刚刚面临写作,大多有恐惧心理,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圈出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当众诵读表扬,力求每篇都指出“闪光点”,不断点拨,并适时、恰

篇二:《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训练:说真话,诉真情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主备人:王君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写作指导

很多同学一提写作,就感到头疼,觉得没东西可写。于是写起作文来,有的同学喜欢胡编乱造。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撇开课标要求不谈,其实,写文章应该是一项很自然的活动,写文章无须造作,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就是文章。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感受,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关心的东西写下来,写出你心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用那曾打动过自己心灵的东西去使别人的心灵颤动,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别人的情感,这样,你笔下的文字就会摇电曳多姿、情真意切,就能感动人,从而获得成功。 要达到这个写作效果,如下两点值得注意。

实感才有真情。写人叙事要有真情实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实感”,也就是要有亲身经历或体验。力求材料的真实。需要强调的是,“真实”不是简单地把生活经历当作素材拿来就用。比如,一谈到信心,就写考试失败,父母或是老师找自己谈心;一谈到友情,就是同学主动把珍贵的学习资料借给自己。要想通过“实感”来表达真情、感动别人,在选材上首先得感动自己。

精心选择细节。对于记叙文而言,除了要内容充实外,还需重视叙事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能表现主题或是刻画人物的细节和场面。否则,笼而统之,即使洋洋洒洒几百字,而没有这些典型情节的支撑,读完后就不会在读者的心灵深处激发情感的共鸣。比如一篇借助洗脚来表现母爱的作文:洗脚前母亲用手试探水温,洗脚时帮自己慢慢揉脚,洗完后母亲用一块干毛巾帮自己仔细地擦干净。有了这样的细节,平常的事件有了感人的力量。

三、范文引领

例文一:春风暖人的傍晚

昨天下午在教育局开完会出来,已经五点多了,我们同行的几个在教育局门口等市内公交车。时值春初,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傍晚时分,夕阳收起了她仅有的温暖,一阵阵凉风袭来,顿时让人产生阵阵寒意。我们几个等车的人缩着脑袋,不时挪动着脚步,以期让自己

变得温暖些。

一会儿,公交车来了。车上的人已经满满当当。同行来开会的六七个人,由于担心坐不上回家的末班车,于是一起涌了上去。狭小的公交车更加拥挤了。车上的很多人都抓着扶手,站在走道里,个子高的几个男同志只能头顶着车顶,弯曲着身子。我们议论着,埋怨着。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伙子站起来对我说:“姐,你坐吧!”我赶紧推辞:“不用!不用!你坐着吧。”小伙子说:“我快到了,你坐吧!”边说着他边挤进了站着的队伍。我以为他准备下车,于是说了声谢谢就坐下了。

公交车继续向前行驶着。过了好大一会儿,旁边的一个小伙子问我:“姐,大建行到了吗?”因为车里人太挤,站着的人根本看不到外边,坐着的人却能清楚地看到外面。“还不到。”我转头对他说。这时我才发现,旁边站着的问站点这个小伙子就是刚才给我让座的小伙子,原来他还有很长一段路才下车。我心里一阵感动,不由打量起眼前这个小伙子,年龄不大,有二十岁出头,黝黑的脸,高高的个子,戴着棉线的帽子,因为个子高他弯曲着身子站着,脸上的表情坦然而淡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现如今,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年人上车大多数人会把头扭向窗外,或者假装睡觉,甚至有人心安理得你站你的我坐我。对比之下,普普通通的一个小伙子,看似简单的一件小事,变得不再普通,不再简单。我的年龄并不比他大多少,他主动让座给我,自己站了一路,我感觉心里一股暖流在涌动。

下了车,风刮得更紧了,天气更冷了。但人间的春风却让我心里感觉倍加温暖。

真是一个春风暖人的傍晚!

写作启示:这是一篇我自己根据真实经历写的一篇小文,文中所写事件是在我一次坐公交车时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这是平凡的一件小事,但由于我感动了,留意了, 回到家后,不到20分钟就写完了这篇小文。这篇习作启示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要留意生活,作文就会有东西可写,就会有真情实感,就不需要胡编乱造,生搬硬套。

例文二:父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刘 佳

一道白光从天空中划过,接着大雨倾泻而出。我望向窗外,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下糟了,忘了听妈妈的话——带雨伞。【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也交代了起因。】

“叮铃铃——”放学铃声悠扬地(心情糟糕,铃声就不会“悠扬”了)响了起来,同学们一边讨论(议论)着大雨,一边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我默默地收拾着书包。哎,真麻烦,这样的天气真被妈妈说中了,居然真下雨了,而且来得这么突然。【与同学对比,来反衬自己的失落。】

我来到一楼大厅,放眼望去,有很多家长正在那里站着,他们披着雨衣(或拿着伞,这样符合实际),不停地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有家长来接可真幸福,可惜我爸妈不在

家。”想着这些,我心中不由地有些失落。【简单交代一下父母不能来送伞的原因,以照应下文父亲的突然出现,所给自己带来的意外惊喜。】

我来到大厅,看见一些没人接的学生,将书包顶在头顶,飞快地奔进雨中。为了早点回家,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冲进了大雨中。一到校门口,我就看到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删去“花”)伞,这里也有很多家长举着伞在焦急地望着。(用词“举”比“打”好,准确传神。)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那个人不正是我的爸爸吗?我仔细看着,是他,是他,是我的爸爸。我来到他的身边,仔细地端详着他,原来爸爸的脸上多了这么多的皱纹,可我却从没有发现。岁月的痕迹清楚地印在了他的脸上,似乎向我讲述着爸爸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此处写父亲的皱纹及自己的感受有点多余。不妨从他的衣着入手,通过多处淋湿等细节,来反映爸爸在雨中等了很长时间。)【反复写“是他”,表现出自己的惊喜,体验父爱。】【爸爸脸上的皱纹,体现了父亲这些年的操劳。】

爸爸笑着将一把伞递给了我,自己却走在雨里(有悖常理)。我随着爸爸来到我家的车旁。我拉开门,顿时一股暖气向我袭来,没想到爸爸提前做了准备。(“开暖气”这个细节可展开写,来刻画父亲的细心。)我和爸爸笑了笑,然后钻进了车里。【“开暖气”这个细节有利于表现父爱。】

车外,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车内的暖气充满着父亲对我的关爱,也触动了我的心灵。【结尾简洁,既照应题目,又点出了主旨。】

教师点评:本文选材并无新颖特别之处。因此,在写法上就需抓住一些细节,注重突出动情点,以达到以情动人的写作效果。

文章需围绕“父爱”这个主旨,对文章结构和细节描写有意识地加以调整和渲染。如前半部分内容和父亲关联不大,修改时进行了删减。为了突出父亲的形象,借助“接书包”、“衣服淋湿”和“提前开暖气”等细节,来刻画父亲慈爱、关怀备至的形象。

升格示例

父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刘 佳

一声炸雷响过,紧接着“哗哗”的大雨便从天而降。我望向窗外,心想:这下糟了,我没听妈妈的话——忘带雨伞了。

放了学,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我也背着书包来到一楼大厅。因为下雨,已有很多家长在这里等着。他们正不停地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孩子。“妈妈上班,爸爸生病在家休息,他们都不能来接我了。”想到这,我的心中不由地有些失落。

几个调皮的男生将书包顶在头顶,飞快地奔进了雨中,往校门口跑去。为了早点回家,

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冲向雨中。就在我刚跑到校门口时,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人不是爸爸吗?

而此时爸爸也正用力地向我挥着手臂。我快步跑去。站到爸爸的伞下,我惊讶地问他:“您不是生病了吗?”“我没事的,看见雨下得大,我就开车过来接你了。”爸爸说这话的时候,还咳嗽着。他从我手里接过书包。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一阵难过。

雨依旧哗哗地下着,车辆从我们身边驶过,溅起很大的水花。在走向停车的地方时,为了不让我被雨淋着,爸爸不停地把伞往我这边移。这时,我发现,爸爸的衣服已经湿了好多,而他却没有察觉,仍然紧紧地搂住我,不让雨落在我的身上。

我拉开车门,顿时感觉到一股暖气向我袭来。我没想到爸爸提前做了准备。“怕你冷,估计你快放学了,车里的暖气就一直开着。”爸爸淡淡地说着。

车外,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车内融融的暖意,触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

个性体验:

由于没有进行认真的构思,初写此文时,仅笼统地写了“送伞”这件事,这样写不仅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空洞,而且情意的表达也不够到位。

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在修改时,为了更好地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我借助父亲的言行举止来表达父爱,并以此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此,还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除增加对父亲的描写外,还特地将有助于表现父爱的几个细节加以“放大”,也就是老师所说的叙事“动情点”,如父亲咳嗽、接书包、雨中让伞等,这样,就可以用最微小的事情来表现最丰富的情感内涵。

通过修改,我体会到写人叙事要想更好地表情达意,一方面,需要精心选择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抓住细节,让人物“活”起来。(刘佳)

写作启示:

文章要想感人,首先不能虚构。没有生活的真实作为写作的源泉,就无法写出真实的生活感受。如果只是胡编乱造,不仅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空洞,而且也不容易写出动人的场面,这样的文章就不能打动读者。而刘佳同学的这篇文章就很真实,感情也很真挚。

通过修改前后两篇作文的对比,我们明白了:有时候,再平常、再普通的小事,如果能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再加上精心选择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很好地表达作文的中心,这样的文章就会饱满而充实,打动人,影响人。{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例文三: “爱”在心口难开{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

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的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呯”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你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要我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能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评析:本文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甚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作文。有时候沟通很难很难,有时候沟通很简单很简单,从难到易也许只隔一层纱——“我爱你”。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只要有机会就告诉他们你爱他们,相信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就像本文作者,和父亲的关系似乎是

篇三:《关于作文的真情实感》

关于作文的真情实感

先从作文的评卷要求看起。

能成为第一类卷的首要标准就是: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树立一个观点——要有读者意识。

在考场上,我们的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看的,他是我们作文的唯一读者,是决定我们作文“生死存亡”的法官,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对于他来说,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产生“瞬间的感动”。如果此目标达到,那就“幸甚至哉”了。

要想打动读者,必先打动自己。

这就要求我们作文中所选的材料必须是自己深有体会,深有所感的材料。

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观察到的),在记忆中留存的最记忆犹新的材料。为什么没有好的动人心魄的材料出现呢?

问题出在哪里?{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一是不会观察。著名作家梁晓声提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派来请梁老师辅导作文的高三学生,跟着他去一趟商场,回来后那学生说什么也没有看到。梁晓声引导他回想:商场门口是不是有人用机器算命?商场里面是不是有人当场宰杀幼鸽?一个很有身份的老者是不是在大蒜摊前仔细比较两扎大蒜头数的多寡然后砍价半天?卖黄鳝的姑娘在丢下书本照应顾客和捧起书本时是不是转换得像调电视频道一样迅速自然?这一说那个学生全都想起来了,而梁晓声并不是辅导人家才特地去观察的,只是凭着观察意识靠着观察习惯自然而然就这么有了发现。倘若那个学生也能有梁老师那样多有意味的

发现,还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

{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会观察是第一。还有没有心情去观察,心态浮躁;学习压力太大,心灰意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觉得一个在写作上有天赋的同学,他是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的,他对什么都比较感兴趣,什么都想了解一下,什么都会激起好奇心。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所见所闻都是能进入到作文素材中的。

说了观察,还得说另外的一个支点。那就是“感受”,或者说“感动”。让感动成为我们的第一课。

学会感动,感动的事要感动,如抗震救灾中的诸多事情,平淡的事也要感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之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要刻意具备一种写作意识,一种情感意识。情感丰富、心灵敏锐、这是情商高的表现。一个内心情感不丰富的人很难写出动人的作文。

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易感动的人?感动的事,要沉浸于其中。不感动的事,要去围着它想,让情感凝聚于它,让一种情感在心里弥漫。

上面谈的是心理准备。

下面说选材。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写作素材是不是就没有呢?肯定不是。日子虽然平淡,日子虽然周而复始。再说又有谁整天都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发掘素材的地方是很多的。如:一节不一样的课,课间的特别一瞬,班上举行的一些活动(选团员、综合素质评、集体默哀等),学校举行的活动(捐款),在路上,在公共汽车上,在餐桌上,在聊天中,某刻的一段微

妙的心情等。我建议大家在晚上睡觉前,把一天来的生活回顾一下,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顺便用简短的语句记一下,作为写作素材。

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文章。

握 手

当一个男生提出要和我握手时,我犹豫了。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

纯真也不过是掩饰内心复杂的一个幌子。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大课间。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男生们被蹩得不知应该干什么,女们则仨一群,俩一伙地聊那永远也聊不完的闲天儿。我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时,同桌的他走过来问我:“下盘棋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

棋子在无声无息地走着,我们俩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由于技高一筹,我最终赢了这盘棋。我虽不露声色,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兴致,事情到这也该结束了。

然而,他却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描写真情实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