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浅谈张贤亮小说的叙事策略》
浅谈张贤亮小说的叙事策略
摘要:张贤亮的很多作品是在反思历史的背景下,将性纳入写作,是借助性话语来书写政治话语,因此,作品中出现了性与爱的对立,即无爱的性和无性的爱。本文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来谈谈张贤亮小说的性爱对立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性爱对立 “厌女”情结
张贤亮的很多作品都涉及了“性”的描写,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就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们知道作家是在拯救祖国、反思历史的背景下,将性纳入写作,是借助性话语来书写政治话语,因此,作品中出现了性与爱的对立,即无爱的性和无性的爱。本文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来谈谈张贤亮小说的性爱对立的叙事策略。
1建国——80年代性写作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后,由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文学开始逐渐对“性”讳莫如深,即使涉及到爱情也是无性之爱,至极左时期,甚而爱情也被摒弃。在七十年代的文学写作中,两性关系,不是处于被正面批判的地位,而是被放逐,被隐匿和漠视。性爱成为文学作品最不愿意正视也不屑于正视的一个盲区。样板戏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就是例证。因此,随着中央宣告“文革”结束,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在80年代初期,文学作品开始关注个人情感,“爱情”的大门也被启蒙者打开,但身体的“危机”却仍然存在,身体依然处于“道德”的控制之下。
作为新时期的作家,张贤亮以他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向这一禁忌发起进攻,第一次将“性”或曰“肉欲”提升到完整“人性”的一个先决条件的高度。所以,该部小说被看作是新时期文学由“情”到“欲”的分水岭。[1]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那样,“没有张贤亮的作品,中国作家大概还不敢理直气壮地谈情说爱,在小说中横陈裸露的身体。”[2]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张贤亮开“性”之先河对80年代的文学创作无疑是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代表了一种时代思想的转变,那就是欲望的主体开始代替道德主体粉墨登场。但值得注意的是,欲望的主体对道德主体的代替,并不是说从此丢掉了“美”和“道德”以及“自由”这类抽象的概念,相反,这些理念却被内在化,感觉化和肉身化
了[3],所以,张贤亮其实是在“肉体”中来完成了对自由的设想。{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2张贤亮小说的性爱对立和张贤亮的“厌女”情结
张贤亮小说的“性”是作为人体的情欲本能和生理需要加以肯定的。人的欲望可以被困厄生活所压制,但永远无法被扑灭。可以说 “性”在张贤亮小说中的地位,实际上是凸现于“抑性”的特定政治背景之上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则
篇二:《浅谈张贤亮小说》{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浅谈《灵与肉》
首先在谈论这篇小说之前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张贤亮。
张贤亮1936年12月出生,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民来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从这段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灵与肉》这篇文章的原型来源于作者自己。许灵均的人生经历和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有“右派”,同有“农场劳动”,也一样后来平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灵与肉》这篇作品。
先来看题目“灵与肉”分来解读即为“心灵与肉体”纵观全文讲的就是主人公许灵均“心灵上的欢乐与舒心”及“身体上的备受摧残”,这两个角度看上去是分开的,但实际又是复合在一起的,现实中的肉体的摧残使许灵均的心灵得到了升华,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文章的开头即用的是一种对比的手法,将城市中的楼房环境与农场的环境形成了对比,也为全文奠定了一个基调——–对比。整篇文章其实一直在用一种对比的手法,将城市与农村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同时也有大量的内心描写,深刻的挖掘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整篇文章细腻生动。运用第三者的角度,将事件叙述的完整,倒叙手法的运用,引人入胜。就我个人而言喜欢倒叙的文
章,这样看文章不会有一种不明的压抑感。
文章开始写了母亲生病我去找父亲,在平常人看来这事人之常情,但是在这篇文章里却不是,因为父母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他们之间唯一的纽带就是“许灵均”但是这个纽带当时太小,不懂得如何去处理这个关系。还有一点就是为什么父亲最后也没有回家呢?其实不仅仅和是父母之间没有感情有关系,还有一点就是母亲“狼来了”的故事玩多了,以致父亲不知道母亲是真的生病还是装病。
“她总是有病,总是”’父亲愤然离开壁炉,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从这句中我们就就可以看出,母亲总是这样,或许是母亲身体弱经常生病,但是试想感情已经不存在了,只有责任,那么这样的责任又能坚持多久?在身边的时候可以尽职尽责,但是身处异地如何尽责呢?一个是美国的留学生,一个是地主的小姐,这两个人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错误,首先,他们的思想就不能统一,又何来共同的话语呢?其次,他们身边接触的人不同,这样也会造成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打。所以我认为他们最终这样的结局也是必然的。至于“许灵均”这个人物我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社会不稳定,国际国内政局都很混乱的时候,他也只能成为时代的悲剧。如果这个人换一个时代,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出现在他的身上。时不仅能造英雄,同时时候也能毁英雄。必然的时代下,使他有了必然的人生经历。
文章的对比手法无处不在。在对父亲的生活和密斯宋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当时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与"我"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的旅行包在农场已经算是上得了档次的了,但是在这
里却只能蜷作一团,"我"吃的好吃的茶叶蛋在这里也显得那样的凄惨,这样鲜明的对比,不得不使我有另一种感慨。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倡导平等,打土豪 分田地,但是这些永远是针对普通劳苦大众的。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创造者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财富,然而他们得到的永远是最少的。他们付出的最多。但收获的我们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整片文章的对比充满了讽刺。而这种讽刺是对整个社会的,无论我们怎么要求平等社会都是不可能的,当大家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时候,真正的共产主义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小平爷爷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候,我们就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远了,人们没有那么高的认识水平,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就像希腊神话所说我们处于的是“黑铁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是自我的。我们现在是离资本主意近了一步,但是还没有达到跨越的地步,所以下一步的中国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即使走上了资本主义,那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其实在“我”的人生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痛苦,也有开心快乐的时候。在放牧中“我”结交了一批真正 的朋友,在婚姻中“我”有了踏实能干的妻子,生活中“我”有了自己可爱的女儿,事业上“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其实这些才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收获。人生中痛苦只是暂时的,只有快乐才是永恒的。作者写道结交了老牧人,以及老牧人的一些朴实真实的话,这些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说实话叫啥‘犯错误’,要都不说实话,天下就乱套了。”
“离了劳动,人都活不成,当官的当不成,念书的也念不成”
这种简短的、朴拙的、断断续续的话语,经常会像阵雨过后的彩虹一样,在他心上激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使他渴望回到平凡的质朴中去,像他们一样获得那种愉快的满足。老牧人的话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鞭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感悟才会更多,也才会说出这样朴实而又真实的话语。没有劳动何来生活?作者此处也是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大城市的生活虚幻或是泡影都是浮云,只有劳动才是真真正正的存在的。所以我们一直说“朴实的农民”他们每天的劳动,他们的生活都是真实的,土地不会和他们耍心眼,和他们逗智慧,相对于城市的勾心斗角,虚幻泡影,其实真正的劳动人民才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身上永远散发着朴实的光芒。放牧人可以为了朋友集体进山放牧,帮朋友免去一难,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啊?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有谁可以为了朋友这样做?而且这是有风险的,放在当今社会我真的不敢想象,我们已经达到老人到了不敢扶的程度,又有谁会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美好生活躲进深山了几个月呢?所以我要说“劳动人民最伟大。”这句话说得并不虚假,置之古今皆可行。
当许灵均得到平反的时候他是多麽的激动啊!这个是我们可想而知的事情,对于那个年代的打击斗争行为我们多少了解一些,刘少奇都可以死于那个年代,更何况我们普通的小老百姓呢?所以这是一个令许灵均振奋的事情。但是对于他的妻子来说这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个也很正常,夫妻之间要的就是真感情如果总是在意一些浮夸的外表那样生就就变得虚假了,这也是劳动人民身上所反映处的朴实。自己的丈夫在秀芝的眼里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丈夫带回来的500元钱。文中说秀芝爱钱,但是我想问谁不爱钱
呢?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但是“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就像秀芝所说、
“钱只有自己挣来的花得才有意思,花得才心里安逸。我买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得来的钱;我买辣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得来的钱;我给你买本本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加班打场得来的钱”她没有什么抽象的理论,没有什么高深的哲理,然而这些朴素的、明白的、心安理得的话语,已经使他们家庭这个最小的成员也认识到:劳动是高贵的;只有劳动的报酬才能使人得到愉快的享受;
由剥削或依赖得来的钱财是一种耻辱!
从秀芝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秀芝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劳动女子,虽然我没钱但是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的生活。文中提到秀芝是一个很会持家的女人,家中养着鸡鸭等,领海领空领路都被他们占领了,说明他很会过日子,他是一个好女人。当许灵均要去北京见自己的父亲时她并没有说什么,反而很坚信自己的丈夫,其实这就是感情,夫妻之间的信任,同时这也为许灵均回到农场打下了伏笔,这里有这样好的家,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不回来呢?
整片文章中贯穿的这种情感,但中心都是许灵均,母子情—-父子情—朋友请—-夫妻情这些情感都是围绕着本文的主人公,表面上文章是以一种悲观的心态写的,但是从全文的情感线索看,许灵均一直是幸福的,感情在,人在,生活就是美好的。痛苦是短暂的,是不是的给你美好生活一个小插曲,也会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篇三:《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王亚红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从张贤亮坎坷的个人际遇谈起,从根本上分析和把握了其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和特色创作成因。再着重研究其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着手,对作品中“饥饿”、“性”的涉及和“贱民”、“妇女”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作了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张贤亮小说创作过程中意境、诗情的融合与雅言、俗语的运用,也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对张贤亮小说创作特点的认识。{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关键词】:
知人论文 生命本能 贱民 畸奇 诗情
鉴往而知来的反思文学力求在对社会历史根源的发掘中引出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在反思浪潮中,张贤亮可称是“独树一帜”。仅从一篇作品固然很难对一个作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从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还是可以窥见此作家一定时期主要的取材特点、表现方式、感情基调、语言色彩的。深究张贤亮小说,尤其是《唯物论者的启示录》九部系列中篇中最先两部——《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张贤亮是一位比较成熟的作家,他在其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着自己的个性与追求。他有着较高的艺术表现才能。张贤亮前期的作品虽然完整且具有一定深度,但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只不过混同于一般的“反思文学”。只有在文学的不断发展中,他笔下的现实主义才走向深化,创作个性也才能鲜明地呈露出来。然而,小说的一切内容与形式,只不过是为了表现作者深层次的思想,即用文学的客观审美意识去影射人类思想上根本性的思索。{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张贤亮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真切,技法朴实、圆润,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什么因素形成了他作品的基调与深度?其作品及其创作究竟有哪些与
众不同的特点呢?要评论这些,最好首先从他的人生经历谈起,然后才能更好地逐次展开对他创作特色的认识。
一、坎坷的际遇
历史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历史中千千万万个体的遭遇却是偶然的。阿·托尔斯泰富有形象的话语在此可以总结张贤亮苦难一生:“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早在一九五七年,“少年哀乐过于人”的青年张贤亮,在《延河》发表了抒情长诗《大风歌》,非但未有为其以后的创作提供有利条件,而是他被划为“右派”。从此,可怕的厄运就开始进入了他的生活。
“据作家自述,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六年中,他经受了两次劳教,一次管制,一次群专,一次关监,在炼狱的毒火中熬过来。这样严酷的生活经历,对作家精神气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也给了作家独特的生活感受。假如生活只把他“改造”成一个熟练的“劳动工具”,那张贤亮也就不成其为张贤亮了。他在长期的体力劳动中,经历了肉体和心灵的变化。他先集中对自我灵魂的严峻拷问,表达出现实社会中人经过艰难熬炼和痛苦洗礼后的反思,继而又从道德、历史、哲学的高度审视自己既往的人生历程,从充满苦难的人生中体悟新的人生境界,达到精神的升华。“但劳动人民给我的抚慰,祖国自然山川给我的熏陶,体力劳动给我的锻炼,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给我的启示,始终象暗洞中的石钟乳上滴下的水珠,一滴一滴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正是凭着这些才幸存下来的。”[2] “而孤独悲凉的心,对那一闪即逝的温情,对那若即若离的同情,对那似晦似明的怜悯,感受却特别敏锐。长期在底层生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种种来自劳动人民的温情、同情和怜悯,以及劳动者粗犷的原始的内心美。”【3】张贤亮的这些自述是他通过“血和肉”的实践,感受着极左倾向,把社会主义经济推向历史谬误,感悟着精神世界里普通人爱、恶、欲之网的结果。
鲁迅说过,“创作总根于爱”。张贤亮心中也装满了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连恨也是为了爱。他说过,“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今后笔下所有的东西都是献给他们的(指劳动人民)。”【4】他说,他的作品,“那里面有我痛苦的人生经验”【5】,“在她们的塑像中拌和着我的泪水”【6】。
孟子有句话说的好,“知人论世”。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通过实践、经历和环境习染入精神后,便可能以主观世界不定性来折射客观世界的真实。同样,我们又可以说“知人论文”,即主观世界的不定性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而又恰恰是个作家的话,那么不管他选择什么题材,他的表现方式、艺术风格、感情基调、语言色彩则会被自身特定的精神气质所支配。因此,张贤亮的坎坷际遇,正是我们认识其作品的一把钥匙。客观现实生活与作家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统一,使其文学作品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色。章永璘抱着马克思的著作,忍受着肉体的苦难,却进行着精神的攀登,越是苦难加重的时候,越是要提“为什么”。这些理性的思考使张贤亮的作品蒙上了一层哲理色彩,同时,“他落入痛苦之网固然有历史性的误会,但恰恰是在这种不合理的误会与苦难中,他获得了任何生活优裕的人所永远无法获得的真理。”【7】表现出艰难的社会主义时代关系及发展趋势让作者获得真理,获得了生活中任何理论都代替不了的生存经验,不断加重的苦难也更加促使其成为一个人生意义的探索者,人生真谛的寻觅者。{张贤亮小说的得失}.
二、饥饿与性
张贤亮的小说从“饥饿”和“性”的角度揭示出生命本能的需求,实现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的不同程度地反思。这样,小说的思想内容在“饥饿”和“性”的基础上得到了根本性地挖掘。
首先,《绿化树》从“饥饿、饥食”的角度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存环境。它选取了漫及全国的大饥荒正严重威胁着每个地区,每个人的背景。偶然触发,普遍饥饿、切生切死的理性的困惑——这些都能勾起浓厚的人生情味,使读者可以从机敏的类比中获得活生生的理趣。不仅正常生命获取正当而基本的需求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物质的缺乏导致的饥饿感是生命需求不得满足的客观现实体现。
我的饥饿感,被对这个馍馍的珍惜抑制住了,我甚至觉得有点“暴殄天物”,我的肚皮是随便什么都可以填满的,何必要吃这么贵重的食品呢?(《绿化树》)
这里作品中的章永璘是带着求生者的最低欲望进入作品的,压迫他的正是饥饿,并非其它。正是这最低而最基本的生命本能对物质的需求刺激着空空肚皮去调动大脑思索。以死为限度的强压,使之道德观念蜕化,生活目的缩小为一个“活”字。因此,章永璘通过各种手段捕获物质来满足生命本能需求。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也是无以加复地描写了人的“饥饿感”。“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闯;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8】张贤亮的小说到处充满着这样饿的气氛,既附和着当时的时代,又能使人从物质的视角引起对社会现实而有意义的反思。
《绿化树》展现了左倾祸患中沦入生活底层的知识分子章永璘否泰无常的命运翻覆,这便是二十年间历史翻覆的缩影,而这种缩影最先突出表现在物质方面,包括了人的客观现实生存环境、劳动条件及至危及到人生命的物质源泉。同时又表现了人民群众活生生的生存需求和整个社会对物质的普遍愿望。普通人普通的愿望在社会和时代面前都难以满足,“饿”也成了社会关系的代名词,进一步加深了物质需求与社会承受力的差距。作者还从客观存在即物质的角度,叙述章永璘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还未转化成死物的“动物”伴着饥饿和痛苦之感,从一些普通劳动者那里获得怜悯、同情。“也就是说,在不是唯物论的环境中找到了唯物论的启示,在一片贫瘠的荒山野岭,看到了美化人生和社会的绿化树林。这种人的精神环境与其社会地位的矛盾和颠倒,人的精神追求的实际和社会精神主宰的实际的矛盾和颠倒,人的精神实际和社会环境实际的矛盾和颠倒,不正是对过去极左思想路线所造成的历史灾难的哲理反思和概括么?”【9】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第一次揭开了超越“动物性”的神秘面纱,用一种更高层次生命的本能需求来反思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忽视而又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它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人的本质和人性的被扭曲、异化及还原,展示了理性的追求,信仰的重现与精神的超越。
在缺乏文化的地方,在缺乏文化的人身上,全然没有爱情的一切温文尔雅,没有那一套温文尔雅的繁文缛节,只有那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情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这些不但浸透了作家的审美观念,而且也包含了作家的生命观念,具有反思意义的哲理性。把其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有着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及文化的反思意义。这是一个更高更深层次上对那个扼杀人性的非常时代进行更深刻、更有力的否定与批判。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揭开“性”的神秘面纱而无法挖去心中恶魇,赤裸裸如火如荼的情欲,也正是人高层次生命本能的需要。在一个长久消失异性的环境里,经历和教育把章永璘迅速推入了性的苦闷之困境中。“我也和哑巴一样了,总是处在不间断的矛盾之中,一面是理性的思索,忠于一个信仰,被文明约束和管制。一面是非理性的本能渴求和一个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肉体结合,不管她是谁,只要我亲眼看到并刺激起我情欲的异性。”【10】在这种矛盾下,不得不促使人去理性地反思生命。后来,章永璘和黄香久自然不自然地结合,是一个不幸的事实。由于人性禁锢太久,章永璘从身体到心灵都在萎缩,丧失了正常性生活能力,彻底地落寂与自卑。他更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觉到了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不等。后来作品中主人公章永璘在苦闷中自然流露出反思的迹象。
我的生理机能能直至我的神经末梢,都使我再也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并且失去了正常人的创造力。“是生存?还是毁灭?”我不断重复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生命性能力的丧失,促使他去炙烤灵魂,反思为什么当初会欲望勃勃,如今在拥有之时却无能为力;反思他所受过的;文明”、;教育”的缺陷,正视了人的性欲是一种生命的焦点,推动着精神思维的反思。在一次洪水抢险中,章永璘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英雄本色,恢复了性功能,重新证明作为一个男人的勇气和气魄。他感觉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