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情人》书评》
姓名:陈燕燕
11级汉语言三班
学号:03
绝望中的救赎
——-<<情人>>书评
杜拉斯在她七十岁的时候写下这篇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情人>>,在这之前,众人眼中的她一直是“一位知识分子的写作风格,枯燥无趣,”“让人昏昏欲睡而且复杂的要命”的女作家。但这篇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出现了所谓的“杜拉斯现象”.并于当年获得了法国享誉最高的恭古尔文学奖,小说陆续在全世界出版,逐渐被世人所熟知。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十五岁女孩绝望的爱情。某日,在湄公河的河畔与一位中国富少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女孩那冷冽的沉默以及阔少那拘谨的颤抖便打开了这个故事的大门。
整篇小说的基调是沉闷压抑的,“死亡”“爱情”“绝望”的字眼随处可见。像是要把你带入到一个你无法触及的黑暗世界,仅有的一丝光明在只是在异常遥远的宇宙闪烁着,指引你在黑暗里探寻摸索,想要去抓住,确总是无可奈何。也就是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努力地反抗仍旧是逃不掉命运那黑暗的囚笼。杜拉斯说:“我写的书向来是没有结局的,但在这里,小说的开端就把全书关闭起来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很开阔的世界,我们的视线总是在那辆利穆汽车,还有那件蓝色外壳的单身公寓以及封闭式学校中徘徊。这是一段存在于道德之外的爱情,它没有办法在开阔的环境下或者是说光明的环境下生存。
不得不说杜拉斯的语言就像是一把匕首,不长,却锋利异常。她的语言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把你带到一个她给予的虚拟世界,并且让你俯首称臣。神一样的存在。
“人们总要你相信在那些地方曾经有过怎样一个人,不,不是那样,什么也没有。”“这里讲的有所不同,不过也还是一样”,“让他们明白,不朽就是不朽,不死就是死,不死也可以死去。” “我们又到公寓去了,我们是情人,我们不能停止不爱”她的语气虽然总是那么平静冷冽,有一种天生的霸气,让人们在聆听她的述说下失去自我的思考能力。
整篇小说采取的是片段式的写法,上一段的内容与下一段的联系并不是特别大,于是我们的思绪也跟着她的文字不断的跳跃。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地变化,所谓的蒙太奇的手法,像是电影中场景的不断的切换。刚刚还是在湄公河畔转眼间就去到了女孩的家里,又是无休止的争吵。这下是殖民地那荒芜嘈杂的环境倏地又到了高级餐厅的红灯酒绿。或者前一秒还是在几十年,一瞬间又回到了现实中.就这样故事的时间和空间任意的在杜拉斯的笔尖上游荡。但是中间一些场景的描写经常重复而略微显得繁琐。在小说的某个部分插叙了两位女人的故事我觉得也小说的主旨并不是很契合,显得有些突兀。
有人会说,女孩和阔少的爱情才是小说的重点,但描写他们的之间爱情的笔墨{情人做爱小说}.
却有点少,大部分都用来描述女孩家庭的贫穷冷漠,绝望黑暗。其实这也才是杜拉斯高超的地方,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做基础,才给这样一段非道德的爱情留下了一个坚决的理由。
还一点也是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杜拉斯对场景描写。她绝对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所以事物都美到了极致。一种在绝望,死亡中壮烈的美。“湄公河和它的支流就在这了汹涌流过,流过海洋,这一片汪洋大水就这样注入海洋深隐之处消失不见,这几条大河在一望无际的平地上流速极快,一泄如注。仿佛大地也跟着倾斜了。”她笔下描写得景物大多是“沙漠”“平原”“大河”这些或一望无际或大气磅礴的事物,也正符合了女主角那颗无所畏惧却又渴望得到救赎的心。
最后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可以称的上是爱情吗?”在我眼中他们像是一对在现实里受了伤的“孩子”在相互的取暖,一个是孱弱的一个倔强的,都是现实的反抗者同样也是压迫者。他们像对方肆意的索取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多年后他说“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他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他,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死”。只是她没有说。这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篇二:《经典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美句欣赏含翻译》
经典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美句欣赏
1. …being a girl, one's whole dignity and meaning in life consisted in the achievement of an absolute, a perfect, a pure and noble freedom. What else did a girl's life mean? To shake off the old and sordid connections and subjections.
作为一个女孩,生命中最完整的尊严和意义在于获得一种绝对而完美,纯粹而高贵的自由.女孩的生命还意味着其他什么?那就是摆脱以前那种低贱的性关系和屈从.
2. The beautiful pure freedom of a woman was infinitely more wonderful than any sexual love. 女人纯美的自由原比任何性爱要精彩的多.
3. …the standard of the young: what there was in the moment was everything. And moments followed one another without necessarily belonging to one another.
年轻人的宗旨:现时即一切.凡事无关连.
4. And so with most of the matters of ordinary life…how you make your money, or whether you love your wife, or if you have 'affairs'. All these matters concern only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like going to the privy, have no interest for anyone else.
这和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一样…你怎么赚钱,爱不爱你妻子,有没有'风流韵事'.所有这些都只跟当事人有关,就象别人对你上厕所没兴趣是一样的.
5. …a buffoon is more humiliating than a bounder.
一个小丑比一个无教养的人更可耻.{情人做爱小说}.
6. A woman has to live her life, or live to repent not having lived it.
女人应该活出个样子来,不然就会后悔一生.{情人做爱小说}.
7. After all, one may hear the most private affairs of other people, but only in a spirit of respect for the struggling, battered thing which any human soul is, and in a spirit of fine, discriminative sympathy.
毕竟, 一个人可以听他人最隐秘的事,只要用一种尊敬和细致入微的判断力去同情挣扎着的,受苦受难的灵魂.
8. There was only one class nowadays: moneyboys. The moneyboy and the moneygirl, the only difference was how much you'd got, and how much you wanted.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阶级了:拜金阶级,男拜金者和女拜金者,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你有多少钱和你想要多少钱.
9. …the bonds of love are ill to loose!
爱之束缚不易解开.
10.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win!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 But every parting means a meeting elsewhere. And every meeting is a new bondage. 每次分离都意味着另一次相聚. 每次相聚都是一种新的联系.
12.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兴趣爱好因人而异.
13. By strength of will we cut off our inner intuitive knowledge from admitted consciousness. 我们用意志的力量阻断内在的直觉和外在的知觉.
14. Money poisons you when you've got it, and starves you when you haven't.
有钱时毒死你,没钱时饿死你.{情人做爱小说}.
15. A man has to fend and fettle for the best, and then trust in something beyond himself. 一个人得竭力挣扎过后才会有所信仰.
篇三:《《儿子与情人》书评》
一个时代和一个家庭的悲剧
——《儿子与情人》书评
最近在看一部小说《儿子与情人》,这是备受争议的一部小说,曾经位列英国十大禁书之首,然而吸引我的不是由于作者传达出的那种关于性爱的思想,而是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这个背景下阶级矛盾造成的家庭悲剧。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作家。他所处的时代是英国文学的现代时期。这个时期,自然经济进入垄断型经济时期,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导致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与大范围失业,贫富分化走向极端。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这一系列巨变促进了思想发展,法国的象征主义预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劳伦斯声称现代社会人性的扭曲与人际关系的冷漠疏远是物欲与权欲造成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文明将人变成了无性的机器。《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随处可见劳伦斯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母亲来自上流社会,因而渴望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摆脱下层生活之苦。劳伦斯粗俗的父亲与高雅的母亲之间的冲突在这部自传体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开始于保罗父母的婚姻。莫利尔夫人出身中产阶级,意志力强,富有才华与雄心。她迷恋上一位热情活跃英俊潇洒的煤矿工人沃尔·莫利尔,并不顾身份下嫁给他。婚后他们度过了短暂的幸福生活,此后,阶级差异暴露出来,使他们疏远了。对丈夫的失望使她将所有爱倾注在儿子们身上。她决定永远不要再让儿子们也成为矿工,他们必须接受良好教育以实现她未能实现的梦想,取得事业成功和社会地位。儿子们在各个方面深受母亲影响,同时也以母亲的眼光去看待父亲,鄙视他那沉沦的个性,渐渐地父亲成为他们排斥的对象。小说第二部分,大儿子威廉去世后,小说的小主人公——二儿子保罗和母亲的亲近关系进一步发展。保罗在心理上的
经历了与米丽安和克拉拉两位姑娘的初恋纠葛。他对母亲有很重的依赖性,连认识世界也要母亲帮助。为了成为独立的男人与真正的艺术家,他决定努力摆脱母亲的影响,但他失败了,因而他没能留住自己的恋人。母亲去世后,只留下他一人面对未知的世界,所幸小说末尾,保罗摒弃了绝望,决定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在莫利尔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工业大生产的机器入侵,铁道,房屋,资本家……各种各样环境的变化,也导致人物内心的变化,这算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吧。故事中的莫利尔夫人出身中产阶级,是个清教徒,为人清高,自律严格。她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状况,对丈夫的失望,对儿子的期望,都是她决心挣脱工人阶级,向往更美好生活的表现。而威廉与保罗的努力也正是挣脱所属阶级的枷锁的结果。对待婚姻与性生活,《儿子与情人》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挖掘。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利尔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但是如果把《儿子与情人》理解为儿子、母亲与情人的三角关系,这也并不准确。不论是威廉还是保罗,他们悲剧性的恋爱,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母亲的意见,而是他们成长于这个时代这个家庭,他们悲剧性的个性所然。劳伦斯在这部小说里讨论了四种悲剧性的两性关系:莫利尔夫妇、威廉与吉普、保罗与米丽安、保罗与克拉拉。这里有并不门当户对的爱情,如莫利尔夫妇和威廉的爱情,也有在精神与肉体之间迷茫的保罗的爱情。你可以说莫利尔夫妇失败的婚姻埋下了威廉和保罗悲剧命运的种子,但这也不是所有的理由,不能不看到这个故事发
生的背景是十九世纪末城市工业化水平提高,城乡差距加大,贫富之间的阶层沟壑越来越深,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越发失去方向……
莫利尔夫妇只是在这个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一个小小的家庭样本,不过他们灾难性的家庭生活使得这个悲剧的内涵又得到了延伸和深化。威廉的死,其实是作为一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试图进入上流社会的失败挑战,他挣扎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吉普对于财富的贪婪和精神上的匮乏给他带来的巨大陷阱;但是他向上流社会努力的愿望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也是他的母亲莫利尔太太的期待和希望所在。而保罗虽然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诺丁汉的工厂,但是他仍向往着米丽安所代表的农场乡村还有虔诚纯净的精神生活,但是米丽安所要的那种“崇高”的富有宗教意味的狂热的精神生活虽然对保罗有吸引力却同时又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渴望着肉体的“生命之火”。父母失败的爱情对于保罗来说是切肤之痛,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成功的男性榜样,他恨自己的父亲对母亲的不尊重和不体贴,却也不知道一个优秀的男人应该怎样面对女人去爱。保罗不是没有爱的男人,但他只会对母亲的爱,却不会对女人的爱,他分不清这两种爱的区别。诚然保罗说过,如果没有母亲的反对,他会娶米丽安,可是他如果真的娶了米丽安他会幸福么?莫利尔太太反对米丽安和保罗在一起,一方面固然是她的自私,害怕米丽安夺去儿子所有的心,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她对于儿子的了解,米丽安是保罗的精神伴侣,但也是不可承受的精神压力,保罗追求的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的爱情,而米丽安却过于超然于普通的物质生活之外了。在莫利尔太太死后,米丽安和保罗有过结婚的机会,可是他们还是最终没有能在一起,或者正说明了这一点。
保罗和米丽安的爱情,看起来像一场战争。在他们分手的时候,米丽安曾
经控诉道,这七年的感情就是你争我斗。是啊,米丽安一直想要征服保罗,保罗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爱情变成了征服者的游戏,两败俱伤的结局其实一点都不让人奇怪。
《儿子与情人》最让人压抑也最让人震动的,对我来说,其实是莫利尔夫妇一生都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还有由此产生的孩子们对于童年的悲惨记忆,以及在这种压抑不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性格。这是这个家庭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造就的悲剧。时代与家庭相互联系着,造就了这样一个家庭各个人物的身世悲剧,本书不公平的被封为禁书,是人们没有看到它背后的时代原因而只是纠结在对性爱的含蓄描写,这也算是文学上的一段悲剧吧!
篇四:《水意象-杜拉斯《情人》解析》
在生命的长河中徜徉
——试论杜拉斯小说《情人》中的水意象
杨晶
(常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 要】《情人》中,水意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引发了人们对于深层价值观的思考。除了河流,冲洗,眼泪这些不同的水的形式之外,甚至作品的风格都能体现出水的流动韵律感。对于水意象的分析,就是为了找出隐藏在这些“水”形式底下的深层意义,详细解读水意象的作用,揭示生命循环不止,水既是治疗伤痛的良药,使人自由,给人希望;又具有强大的毁灭性,使人绝望。
【关键词】水意象;流动写作;救赎;自由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以《情人》(l’amant)获得一九八四年的龚古尔文学奖(le Goncourt Prix)。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描述了在法属殖民地白人女孩与富有的中国人之间深层而绝望的爱情。在这部作品中,不同的水的象征意义引发了人们对于深层的价值观的思考。“在文学里水既是一个审美关照的对象,又是一个表情达意的意象。作为一个意象,水是文学家笔下最富活力的精灵,具有开放式与多元化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实际上,水是可以治疗重大伤病的灵丹妙药,给人希望,使人向往自由,追逐欲望,但留下的印记同样也是不可消除的;它是平复伤痛的一种办法,同时本身也是使人无法忘却的一种痛苦;它甚至可以是一种流畅的表达方法。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还特别指出作为一种物质想象的源泉,“这是一种比火更女性更均匀的本原,这种更为稳定的本原,它通过更隐蔽,更简洁,更简单化的人性力量而具有象征性。”在《情人》中,水意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书中开头和结尾出现的河流,同时也要参考那些哭泣的人们的眼泪,两次大冲洗,甚至新小说的特点。对于水意象的分析,就是试图找到隐藏在各种“水”形式底下的深层意义。
(一)、河流的二元对立意义:生发和毁灭
首先来看下水最丰富的象征意义:河流。对于河流这个主题,可以进行一系列有力的阐[2][1]
释。白人小姑娘和中国情人之间的爱情,以湄公河边的相遇开始,以小姑娘乘船离开西贡码头结束。纵观整部小说,河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杜拉斯的笔下,河流呈现出矛盾的二元对立特性,它既是创造者,又是毁灭者。
(一)、河流是创造者,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对欲望的追逐。
水是万物的起源。河流生生不息,具有生发万物的力量。这种创造性的力量可以被诠释为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欲望的追逐。“我才十五岁半。就是那一次渡河。”[3]11渡河这个重要的场景,可以让人联想到自由这个主题,这是小姑娘追求解放,追逐欲望的重要阶段。在横渡湄公河的渡船上相遇后,小姑娘接受乘坐中国男人的车子回西贡。因为她这样认为:“这是她第一次避开她的家做事,有一次开始,这也成了永远的回避。从此以后,她发生什么事,他们是再也不会知道了。”[3]43“不论是母亲,或是两个哥哥,都不会知道了。”[3]43-44小姑娘登上渡船,就是离开了母亲之河。因为“母爱具有强大的保护及吞噬力。女儿只有把母爱力量通过审视、疏导转化成自己的力量, 才能挣脱母亲的樊篱, 完成真正的自我实现”
[4]。所以我们可以说河是童年和成年的边界,越过这个边界,就标志着童年的结束,小姑娘迈出了摆脱母亲权威争取自我解放的第一步。《情人》以海上旅行作为叙述的终结,小姑娘离开她哭泣的情人,开始一段海上长途旅行,从而开始其在地球另一端的新生活。大海见证了小姑娘摆脱过往的樊笼,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决心。过往被牢牢地封锁在内心深处,水带走了一切,但是还是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绝对不会被抹去,而且会转变为记忆以及经历。“水”创造了让人思考的空间。在海上的旅行使小姑娘知道,和情人之间存在着爱情以及真正的天堂就是我们失去的天堂。然而生活在继续,就像一直往前流淌的水。正是处在无边无际的海上,她才明白了这个意义。从启示的角度来看,故事在海上结束,正是为了回应时间就像流水,不断向前,永不停滞,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被改变,被冲淡。变化流动的水还是一剂催化剂,象征着不断生发的欲望。湄公河见证了小姑娘和情人之间的首次相遇。在这里,中国人窥视着小姑娘,小姑娘以奇怪的成人装扮诱惑着情人。湄公河的激流象征着小姑娘和中国情人之间不断涌动的欲望,渡船上的相遇必定会发展为肌肤之亲。在小姑娘和情人第一次在情人的单身公寓发生关系时,大海象征性地出现了,“大海是无形的,无可比拟的,简单极了。”[3]47“大海汇聚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3]53大海的欲望激烈席卷了这对情人,使得他们沉醉其中。
(二)河流是毁灭者,变幻不定,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
流水无情。善变的水是灾难之水,具有毁灭万物的力量。水能够冲击一切:物质,信仰,甚至生命。拉斯给我们展示了这条致命之河的启示录般的场景。湄公河被描述为野性的暴躁
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拦其流向大海的永恒之路:“激流是那样凶猛有力,可以把一切冲走,甚至一些岩石、一座大教堂、一座城市都可以冲走。”[3]13这幅可怕的景象将很快使得小女孩
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这条水路感到害怕,她说“害怕钢缆断开”,“被冲到大海里去”。[3]13
通道看上去是无害的,然后马上就宣示出它摧毁一切的力量,在小姑娘和她的中国情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记,这对情人慢慢被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吞噬,正如作者所描述的,能把一切带到它的路上,“一切都被深不可测,令人昏眩的旋转激流卷走了”,[3]24包括爱情。这正启示了小姑娘和情人之间爱情的必然悲剧结尾。此外, 渡河的当地艄公,使人想到了希腊神话中冥河上的船夫卡戎,他将亡灵从悔恨之河直接运往遗忘之河,每次摆渡,作为回报,都要牺牲一些东西。小姑娘的渡河之旅,正是以纯真的童年生活为代价,来换取通往成年之路的过渡。一切都注定了这对情人悲惨而可怕的未来。因为湄公河不是通往遗忘之河的悔恨之河,它不会通向更好的生活,而是通往虚无,它注定是“流入海洋深陷之处消失不见”,[3]13就像情人之间的爱情注定消亡。流水无情,除了具有摧毁一切的狂暴力量,还是诱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在小姑娘回国的航程中,她忆起纱沥地方长官的儿子从船上跳下,水魔吞噬了他。水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使人绝望,黑暗中的大海诱发小姑娘也产生了自杀的想法。
二、流动写作(écriture courante)的不拘风格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