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心中的孟子300 我心中孔子或孟子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吴绪磊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二:《【语文】“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作者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作者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三:《【语文】“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我心中的孟子”话题作文写作指导{我心中的孟子300}.

【单元文题】

你从《齐桓晋文之事》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请以我心中的孟子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导航】

这次作文训练能全面考查习学生的认识水平、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鼓励学生积极课外阅读,主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还能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勇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要把写作重点放在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和赞美上,从而感受、接纳并且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是我们重建心灵的一种美好途径。

【思路点拨】

一、从积极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我们可以结合有关的历史资料,对孟子思想、历史功绩和伟大人格进行高度评价。评价时要有理有据、材料翔实,感悟要深刻、独特,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识。

二、可采用与孟子“对话”的形式,和孟子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和交流。要模拟出一个对话的场景,还原历史背景,要有作者和人物间情感和思想的互动。只有这样,对话才能自然、生动有趣,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三、可以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反思性或者批判性的思考。在当今这样一个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开放的时代,要客观公正地品评历史上名人物,创新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物,注意原则与分寸,对一些比较深奥、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一般不可妄加评论!

【参考观点】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佳作欣赏】

忧郁的老儒

天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很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

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点评】

本文不落窠臼,独辟蹊径,先抑后扬,从“忧郁”和“不需忧郁”这个角度来写孟子,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对孟子内心和思想里的那些高贵忧郁气质和品格的的分析与赞美上,写出作者心目中真实的孟子:年迈孱弱的身躯、高屋建瓴的学说、心忧天下的情怀、天真纯洁的理想、积极入世的思想、矢志不渝的精神、铮铮不屈的铁骨、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

读着这些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心中对孟子唯有崇敬!

篇四:《300道题》

一、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305 )首。

2、《蒹葭》在题材上看是一首( 爱情 )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抒情 )诗。

3、《蒹葭》全诗分为三章,这种回环往复的方式被称为( )。

4、《诗经》又称为《 》或《 》,( )时才被定名为《 》。

5《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 )。

6、《蒹葭》选自《 · 》。

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 )为主的发展方向。

9、《蒹葭》里的伊人可以解释为( )。

10、“四家诗”分别是( )、( )、( )、( )。

11、我国第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爱国诗人是( )。

12、《九歌》是( ),相传始于( ),后流传到南方荆襄一带,成为楚地的( )。

13、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后人将( )的故事附在他们身上,使这一传说更加凄美动人。

14、《湘夫人》抓住湘君、湘夫人爱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主要描写了湘君等待湘夫人而湘夫人却迟迟不至的( )之情。

15、屈原的代表作有《 》、《 》、《 》、《 》、《 》。

16、《湘夫人》中最成功的艺术手法是( )。

17、《湘夫人》中:“荒乎兮远望,( )。”

18、《迢迢牵牛星》选自南朝( )的( )。

19、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文学总集是( )。

20、《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 )首,是借助古老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21、四大民间爱情传统故事分别是( )、( )、( )、( )。

22、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 )。

2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才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牵牛和织女两个星座。

24、钟嵘《诗品》评价《迢迢牵牛星》( )。

25、《归园田居》作者( ),又名( ),字( ),号( )。

26、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

27、《归园田居》中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句子( )。

28、本诗点睛之笔的句子( )。

29、陶渊明诗歌的最大艺术特色是( )。

30、关于陶渊明的“自然”观念,陈寅恪曾谓之( )。

31、王维,字( ),( )的代表作家。

32、王维的诗歌分为前后两期,是以( )为界。

33、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称为“诗佛”的( )。

34、“新丰美酒斗十千”化用了( )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突出酒之名贵。

35、“相逢意气为君饮”意气二字点名了豪侠少年的共同点( )。

36、“系马高楼”一句景语,由( )、( )、( )三个意象组成。

37、李白,字( ),号( ),( )时期的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 )。

38、李白诗是继谁( )之后中国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9、《蜀道难》中剑阁是指( )。

4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四句运用了( )的手法。

41、李白的诗歌体现了唐代文化的(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

42、评价李白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人是( )。

{我心中的孟子300}. {我心中的孟子300}.

43、说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诗人是台湾的( )。

44、《蜀道难》为乐府旧题,属( )。

45、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散文家是( )。

46、李白诗歌的明显风格是( )。

47、杜甫,字( ),世称( )为( )时期( )主义诗人。

48、杜甫诗歌内容的特色是( ,千江万状),故后人誉之“诗史”。

49、杜甫诗歌的特色为( ),作品集有( )。

50、“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三顾是指( )。

51、《蜀相》一诗代表了杜甫( )的最高成就,充分体现其( )的特点。

52、杜甫的《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此处锦官城是指( )。

53、白居易《长恨歌》中李、杨生死离别的关键情节是( )。

54、白居易,字( ),号( )。与( )齐名,并称“元白”。

55、元稹的《连昌宫词》中“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两京是指( )和( )。

56、关于《长恨歌》的主题,自唐以来众说纷纭,分为( )、( )和( )。

57、白居易的感伤叙事诗代表作有( )、( )。

58、白居易的讽喻诗代表作有( )、( )。

59、白居易的闲适诗深受( )的影响,多怡情悦性、留恋光景之作。

60、元稹是( )的倡导者和中间力量。

61、元稹有传奇( ),又名《会真记》,为后来( )故事所由。

62、李商隐,是( )时期试探的著名诗人,有( )之称。字( ),号( ),又号( )。

63、李商隐的诗歌内容有( )、( )。

64、李商隐的作品集名为( )、( ).

65、被称为“千古词帝”的词人是( )。

66、北宋第一个大量制作慢词的是( )。

67、《乌夜啼》是词牌名,又名( )、( )、( )。

68、李煜,字( ),初名( ),自号( )、( )等,是南唐中主( )的第六子,史称( )。

69、 柳永,原名( ),世称( ),( )时期著名( )派词人。

70、《八声甘州》,又名( ),属于( )词,共有( )韵。

71、苏门四学士分别是( )、( )、( )和( )。

72、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亦多身世之感,善于“ ”。

73、“踏莎行”是( ),共58字,四言双起。

74、辛弃疾,原字( ),后改字( ),号( ),( )代著名的爱国词人。

75、《摸鱼儿》中的典故有( )、( )和( )。

76、《摸鱼儿》又名( )、( )、( )、( 0.{我心中的孟子300}.

77、辛弃疾在他的( )和( )提出抗金大计。

78、《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明显的艺术特色( )。

79、辛弃疾作品的主旋律是( )。

80、元曲四大家分别时候( )、( )、( )、( )。

81、马致远在《夜行船·秋思》中共有( )支曲子组成。

82、《夜行船·秋思》中【落梅风】这支曲子讽刺的是现实社会中的( )。

83、《夜行船·秋思》中表达出隐逸思想的句子是( )。

84、《夜行船·秋思》中有()对鼎足对。

85、马致远散曲有( )之誉。

86、“吴中四杰”( )、( )、( )、( )。

87、高启,字( ),号( ),( )时期的著名诗人。

88、高启因( )遭祸,被朱元璋腰斩。

89、“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这两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分别是( )、( )。

90、“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一句中“圣人”是指( )。

91、“创造社”是( )年在( )成立的。

92、郭沫若,原名( ),我国著名的学者、( )和( )。

93、郭沫若于抗战时期写下( )、( )等历史剧。

94、建国后期写下了( )、( )等历史剧。

95、《炉中煤》一诗的副标题是( )。

96、“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中“殷勤”是指( )。

97、“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中“卤莽”是指( )。

98、“啊,我年轻的女郎”中“女郎”是指( )。

99、《炉中煤》是一首( )诗。

100、《炉中煤》一诗运用了( )的艺术手法。

101、“燃”字象征了( )。

102、徐志摩于( )年发起并成立了( )诗社。

103、徐志摩的诗集有( )、( )、( )、( )。 104、《偶然》表达了( )的人生态度。

105、《偶然》写于( )年( )月,初载于( )上。

106、《偶然》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 )里的老瞎子的唱词。 107、所谓“张力”是( )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

108、戴望舒和( )从主情和( )两个角度撑起了中国现代诗派。

109、“乐园鸟”的命名其实有着( )可能性。

110、“华羽的乐园鸟”既是指( )也是( )。

111、“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这里的“寂寞”是指( )。

112、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113、《乐园鸟》的诗眼是( )。

114、戴望舒的诗集主要有( )、( )、( )、( )。 115、卞之琳是30年代中国文坛( )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

116、卞之琳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

117“汉园三诗人”是指( )、( )、( )。

118、李健吾曾认为《断章》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 )两字”。 119、《断章》的中心意象是( )。

120、舒婷,原名( ),( )时期的( )派诗人。

121、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蜜的( ),一种感伤的( )。

123、“雾”象征着( )。

124、“岸”象征着( )。

125、“风”象征着( )。

126、“风暴”象征着( )。

127、“灯”象征着( )。

128、“双桅船”是( )的象征。

129、“双桅”象征着( )。 130、《双桅船》写于( )年,选自( )。

131、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

132、《四书》是指( )、( )、( )、( )。

13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134、孔子在教育上主张( )、( )。

135、《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 )散文,也是一篇( )文。 136、《论语》的风格特色是( )。

137、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成语有( )、( )、( )、( )。 138、孟子,名( ),字( ),( )时期( )人。

139、孟子年轻时曾受业礼于孔子之( )的门人。

140、孟子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 )。

141、孟子主张( )。

142孟子的思想精华为( )的( )思想。

143、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 )论和( )论。

144、《孟子》是由孟子与其弟子( )等人编撰。

1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心中的孟子300 我心中孔子或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