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滥砍滥伐作文高中 滥砍滥伐漫画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1Task1》

智课网IELTS备考资料

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1Task1

摘要: 大家在备考雅思写作时,除了看看雅思写作范文,还可以把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作为重要的备考资料,今天小编带来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1Task1,一起来看看吧。

剑桥 雅思 8作文范文Test1Task1

名师点题剑桥雅思8作文

题目分析,包括回答中需要涉及的要点、对比以及考生可能对题目产生的错

误理解。

要点

1. 这个饼形图表现了导致土地退化的三个主要原因。

2. 表格中列举的三个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各有不同

名师点题剑桥雅思8作文

考生可能产生的错误理解和问题

1. 第二个表格中列举的数字是某种原因导致的退化的土地在所有退化土地中所占的比例,而不是在所有土地(包括退化的土地和建议的写作结构,对比此结构与考生有可能采用的不恰当结构。

介绍部分应该把题目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最好用一段描述饼形图,另起一段描述图表。

可以直接引用图表中的数据(切记这些数据是退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或者指出相对的比例 (见参考范文)。最后应该有一个简短的结论。

参考范文:

The pie chart and table show how land around the world was degraded during the 1990s –the former on a worldwide scale and the latter in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orldwide, over-grazing was the biggest cause of land degradation (35%), with deforestation causing 30% and over-

cultivation causing slightly less (28%). Other factors caused 7% of land degradation.

The table shows that, during the 1990s, 23% of the land in Europe was degraded, more than in Oceania (13%) and far more than in North America (5%). In Oceania, over-grazing wa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land degradation, with

deforestation accounting for far less and none caused through over-cultivation. In North America, over-cultiva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with about a third of land degradation being caused by over-grazing and very little being caused by deforestation. In Europe, deforest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about 40% of the land degradation, over-cultivation about 30% and over-grazing about 20%.

To summarise, land degradation was due to three main factors and these factors differed in propor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168 words)

饼形图和图表反映了 20 世纪 90 年代全世界土地的退化情况——前者是针对世界范围, 后者是针对三个不同的区域。

世界范围内,过度畜牧是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占 35%),滥砍滥伐占了 30%,过 度开垦相对影响较小(28%)。其他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占了 7%。

图表反映出,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有 23% 的土地退化了,高于大洋洲(13%),并且远超过北美(5%)。在大洋洲,过度畜牧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滥砍滥伐,相对 较少,没有过度开垦的行为。在北美,过度开垦是主要原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退化受过 度畜牧的影响,极少部分是因为滥砍滥伐造成的。在欧洲,因滥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占 40%,过度开垦占 30%,过度畜牧占 20%。

总体来看,土地退化是由以上三个主要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区域影响各有不同。

名师点题剑桥雅思8作文

参考范文中的词汇及结构分析,以及考生可能犯的错误。

1. 引言部分指出饼形图和图表中的信息有何种不同。

2. 在正文第一段,作者使用“cause”和“causing”两个词,显示了作者根据语法要求可使用不同词性的同根词的能力。

3. 正文第二段第一句简略阐述了图表信息。正文第二段,作者运用对比性词语(primarily, far less, main, very little),用以说明各种原因在土地退化上所起的不同影响。{滥砍滥伐作文高中}.{滥砍滥伐作文高中}.

4. 在描述欧洲的土地退化状况时,作者换成更数学化的描述方法。

相关推荐:

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3Task2

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3Task1

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4Task2

相关字搜索: 剑桥雅思8作文范文Test1Task1

篇二:《高考作文素材1》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

从抓素材积累着手,要求写规范作文,写真情作文。抓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是从以下几个途径。

一、从生活中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到处都是我们作文需要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是最有生命力的素材,才是鲜活的素材。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十分宽泛,取材形式十分丰富,这实际上表明了作文命题走向生活化的趋势。高考作文也十分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关注个体,强调学生写出真实的自己,真挚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资源,重视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1、 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考场上,作文时,多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灵,想想那些使你幸福、使你痛苦、使你欢乐、使你忧伤、使你反省一幕幕情景。平时,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也需要整理,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从纷纷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生活的本质,发现生活的规律,提炼生活。特别是生活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更需要你作为素材认真提炼,其实,这不仅是为作文准备素材,也是为我们的人生的品位和思想内涵准备素材。有了生活底蕴,面对作文话题,你就能够迅速开启自己的心灵,打开灵感的通道,激活情感的密码,点燃激情的火苗,让自己内心的话语变成文字,像涓涓细流,像汩汩的泉水,甚至像汹涌的江河,这样的语言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最精彩的作文语言。

2、 描写生活场景片段。

化用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好的素材,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只是因为你没有留心,一提到母爱,都千篇一律的写自己生病妈妈送我上医院;或者,放学了,妈妈给我送雨伞。其实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远远不只是这些,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饱含了对子女的关爱,只是由于没在意,让这些细节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古人就说过“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身边事,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去挖掘,都是很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平时应该留心哪些方面呢?首先是自然界,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天气的阴晴,月亮的盈亏,日出日落,春花秋月,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等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留心的对象。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根枯草,一张蛛网,一只虫子,在他的笔下都流淌着真情,都充满了哲变。其次,留心身边的人事,周围的人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衣食住行,更应该重点关注社会热点。比如,走读的同学,对马路上的车来车往,对街边一个场景,对身边走过的陌生人等等。住读的学生可以留心寝室的生活细节,可以留心食堂的一角,可以留心几百人同时用餐的场面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都应该随时留心,同时注意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认真剖析,挖掘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普遍,能从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3.来自近年发生在我们身边应该是我们能了解并且能发表见解和评论的重大的事件和现象。(它的生活化和鲜活性是最大亮点)

二、从阅读中来。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前人的一些间接经验,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并不断积累,无论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精彩的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古人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为了从阅读中积累素材,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阅读。

另外,看电视看报纸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只要不用纯娱乐的的眼光而是带着审视的眼光看电视和报纸,带着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目的。《新闻联播》、《焦点

访谈》、《人与自然》、《心理访谈》、《海峡两岸》等等,这些电视节目的信息量比较大,看这些节目的时候要用心倾听,深入思考,既可以获得时代感强的信息,同时可以激活思维;在作文时能恰如其分地引入这类信息和反思,会使文章内容既丰富又鲜活,同时,经常关心时事,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并通过学习电视报纸上的评论,提高认识水平,使得自己的作文有思想深度。

三、从课文中来

高中语文课本,其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材料资源库,无论是所选文章内容,结构,还是语言,都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所以,留心课文,可以积累大量素材。有句话叫“材料不够,课文来凑”。从语言简洁优美的角度来看,我们课文中就有很多篇章的优美文句在作文时可以恰当引用,比如,在写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话题时,《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课文中,就有很多优美的句段值得借鉴,“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些美到极致的用语言如果能够牢牢地记在心中,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化用,既可以是你的文章语言增色,有可以从美的享受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再比如要写恒心和积累方面的话题,课文《劝学》中就可信手拈来一大堆句子可以引用。从初一到高三的教材中,一样有大量的事例可作为我们作文时的典型“论据”,比如李白杜甫苏东坡,《项脊轩志》、《我与地坛》、《勾践灭吴》《屈原列传》《过秦论》《六国论》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如果考场上实在没有材料可写,就可以把初一到高三的课文在记忆中就搜索一遍,或者通过历史课本,把中外古今的名人事例在头脑中过滤一遍。比如,国内的,可以从先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这样按照朝代顺序快速把历史在头脑中进行梳理,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素材。

我们大致按照如下方法整理。对素材进行分类。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的题材,无非逃不出那几大类,如果能按类分别整理素材,每一类题材,准备几个典型的事例材料,并学会如何围绕主旨进行分析,考场上如果能把这些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信手拈来,就不会不是一遍中规中矩的比较高分的作文。

可以把作文素材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一)人与自然类;(二)文化现象类;(三)经济金融类;(四)道德美德类;(五)其他类。其中每一个大类,又分很多小类。当然如果分得太细,太复杂,就很难把握了。

(一)人与自然类

1.水、雨

水质污染。世界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约有10亿人喝不到洁净的水。

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性情的,莫过于山水画。山水山水,水必不可少。那林间淙淙的清泉,那峰顶汇聚的细流,那石缝间涌出的地下水,都是山石流动的魂。画轴上,缭绕山间的雾气,顺山势而泻的白练,都是最轻盈的灵动,是山的生命。缺了它们,山也就没了灵气。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便是渔父的境界,也是水给人的一种韵味享受。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歌声曾回响不绝的地方,如今已成黄土高坡。难道只有当我们身处一望无垠的沙漠中,用手颤颤地捧起干瘪的皮囊,才能领悟水的珍贵么?

水,可以说是大自然中生命最重要的生存因素之一,它孕育了生命,也可毁灭生命;可以滋润万物,也可吞噬万物。人类不能没有水,动植物不能没有水,它是鲜活自然的前提。同时古往今来,又赋予了水很多象征意义。

雨有时诚然恼人,但也有它优美的地方,不论是春雨绵绵、秋雨涓涓,或是大雨滂沦,只要你静静地欣赏,都有它不同的况味。雨有时像珠帘,有时似轻纱,点点滴滴,常能与我们的心境产生共呜,所以古人形容雨的词句也特别多,因时间的不同有所谓“寒食雨”、“杏花雨”、“梅雨”、“清明时节雨”;因地点的差异有“灞陵雨”、“楚江微雨”、“巴山夜雨”、“二陵风雨”“仙人掌上雨”;因大小早晚的不同有“密雨”、“疏雨”、“宿雨”、“朝雨”;因心境的不同有“雨打归舟泪万行”。“天阴雨湿声啾啾”;同时因为雨能轻尘,使景物变得愈明晰,所以更有“雨中黄叶树”、“草色新雨中”、“门前风景雨来佳”、“红楼隔雨相望冷”的诗句。

如果比较雨色与阳光显然的差异当然还是在于阳光于言,雨却能呢喃;阳光只能在白天得到,雨却能日夜谛听。那潇潇的雨声,清脆的音响,仿佛织面一首交响诗,给于人人无限的遐思。譬如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陆游的“阑阅卧听风吹雨”,都是形容雨的佳句。至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因为不但形容了雨,也模拟了雨打梧桐、芭蕉的声响,所以更成为千古的绝唱。

2.人类与自然的相关名人名言——

“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印度的圣雄甘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庄子

“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又是残忍的屠夫”。——雨果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学过的写景的古诗文)

3.相关观点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

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的每一项进步都是以摄取自然资源为代价的,过量地抽取地下水,从而使地表下陷;过度地乱砍滥伐,使洪涝灾害频频发生;过分地挖取使用地下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使地球的上空的臭氧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全球温度持续升高,世界上所有的冰山都在加速融化,海平面在迅速上升;人类在加紧开发太空,地球上空布满了文明的碎片

“人与自然”是缠绕人类21世纪的大难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共存共荣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所必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滥砍滥伐作文高中}.

4.自然环境的保护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定为“世界环境日”。

5.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科学家说,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所30亿吨的降水。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台风,地球能量将失去热平衡。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公里,地球全凭这种能量保持着热的平衡。 如果没有闪电,科学家说,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而“合成”的氮肥就有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氮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氮肥的化肥厂的年产量的总和。

6.全球热带雨林十年后消失

据英国《独立报》7月5日报道,近日公布的联合国统计数字表明,全球2300万英亩热带雨林,因人类滥砍滥伐、毁林采矿及毁林种地而急剧减少。如果人类再不采取阻止毁林的紧急措施,那么,全球相当于英国苏格兰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可能再过10年即告消失。

就在联合国统计数字公布之际,英国《独立报》披露,亚马逊河热带雨林遭毁损的速度更加飚升得惊人。巴西砍伐热带雨林的速度去年猛地窜高至40%,期间,25500平方公里的森林被伐。 一亩树林的作用

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 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千克,相当于一台杀菌剂制造机。

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到60吨,它是一台天然的吸尘器。

一亩松柏林,一昼夜能分泌出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一亩阔叶林,一年可蒸发300多吨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区,常常是风调雨顺。

一亩防风林,可以保护100多亩农田免受风灾。

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吨,等于一座地下水池。

一亩树林除每年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还可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等等。 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80﹪。

7.“姆佩姆巴效应”

热水比冷水结冰快,这种自然现象是坦桑尼亚中学生埃拉斯托·姆佩姆巴第一个发现的。1963年,姆佩姆巴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准备做冰淇淋。如果要等热牛奶凉后再放入冰箱,恐怕别的同学早已把冰箱占满了,所以他便把热牛奶塞进了冰箱。令人惊奇的是:姆佩姆巴的热牛奶比别的同学们的冷牛奶结冰要快得多。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当时不过被老师和同学们当做笑料。 姆佩姆巴不顾人们的讥笑,求教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教授奥斯博尔内博士。奥斯博尔内博士做了同样的实验,证实这种自然现象确实存在。此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刊登了这种自然现象,并把它命名为“姆佩姆巴效应”。

轻视的代价

沙丁鱼是大海中十分平常的鱼类,它们身体瘦小,几乎是所有鱼类的食物,但是沙丁鱼却可以杀死一头巨大的鲸。

沙丁鱼杀死鲸的方法很简单。当它们遇到鲸,沙丁鱼就拼命地逃,鲸鱼就张开大嘴跟在沙丁鱼后面。沙丁鱼离海滩越来越近,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它们已经太

迟了,巨大的身躯在惯性作用下,冲上海滩,沉重的身体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身体很小,它们只需要很少的水就能存活。在这场力量悬殊的争斗中,最终以鲸鱼的死亡而结束。 不少渔民都知道鲸是战胜不了沙丁鱼的,因为鲸轻视微小的沙丁鱼,所以它的强大反而成为一种致命的缺陷。

生活有时也是如此,打败自己的往往是自己引以为傲的长处。

8.城市

你不得不承认,走在别人的城市里,看着陌生的阳光和陌生的面孔,一丝无法言说的痛会突然从心底深处弥漫开来,扯起你所有的凄凉与感伤。风轻轻从耳边拂过,走在别人的城市,你永远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客。因此你只能从嘈杂的人群中走出来,走进一条空荡荡的巷子,偷偷地唱自己曾经熟悉的歌。

牛背上的日子和写满黄土的炊烟已远远遁去,你会突然发现在走进城市的同时,你已丢失了充满童真的笑脸和婉转的叶笛。你的家园呢?你的爱人呢?你再也找不到他们朴素的存在方式,找不到他们真实的手势和娓娓的耳语了,因为,你正在别人的城市。

我祈祷阳光在谢幕后,会如约送给我满天星辰,我知道千百次磨炼而出的黑眸,将是所有城市里最历久的光阴!你必须得明白这一点,这是一场战争。坦然与无辜,是我们唯一的旗帜。

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人会固守着一个田园牧歌的精神归宿,矢志不渝。也许会经过风雨的洗礼,经过现实的磨炼,经过岁月的阻隔,但那个向往会是魂牵梦绕——你听,布谷鸟在叫“不如归去”,鸟儿呀,你等等我,我这就跟你走,去过“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

9.为你喜欢的动植物写颁奖词—-新颖别致

(二)文化现象类

文化创新的高地在哪里

思想价值是文化价值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部分。文化创新,必须要占领思想高地,为时代发展提供先进的、丰沛的价值资源和精神动力。

对照我们的社会现实,一些地方在文化发展中,以抓经济、搞项目的思维来大干快上,造成一些珍贵文化资源被过度开发受到很大损害,一些假古董、文化赝品纷纷招摇过市污人眼目。这种种现象的背后,固然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唯GDP政绩观的推动,而从文化发展自身的路径来说,就是路子不对,方向跑偏,陷入了逐利迷局而忽视了文化价值、社会效益,更使文化发展从价值高地上败退下来,在精神低谷里盲目奔突,所谓的“创新”也沦为赚取眼球、收取门票、忽悠投资的营销策略。这样的搞法可能会有一时的收益,但作为利益工具的“文化”缺乏立身之本,难以赢得社会的认可,最终也会被市场驱逐。社会各界对诸如“西门庆故里”等文化炒作的强烈批评,就说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广东涌现了像电视剧《潜伏》、动漫片《喜羊羊与灰太郎》等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它们的成功,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很多观众和研究者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好看,而且动人。比如,《潜伏》惊心动魄情节的背后,涌动着一种信仰的力量,奉献的精神,这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也为社会心态注入了优质价值的潜流。而正是这种精神价值,使这部电视剧从诸多谍战片中脱颖而出,成为少有的力作。这些成功的案例,同样值得思考和总结。 文化的春天在哪里

时下,一部网络电影《老男孩》迅速蹿红,打工者翻唱汪峰歌曲《春天里》的手机视频引起竞相传阅,前不久打工文学《国家订单》荣获鲁迅文学奖。三件看似无关的文化热点相继出现,为喧闹却平淡的公共文化空间吹进了一股新风,给人们带来了久违的感动。

篇三:《高考作文主题分类(素材积累)》

高考作文主题分类

第一部分 人与自我

人是自强不息的社会成员;歌德毫无抱怨地说,人是辛苦工作的劳动者;康德快乐地说,人是创造文化的生物;孔子教育弟子时说,人是“生无所息”的。先哲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人要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最先应该了解的应该是自己,没有什么事比认识自己更简单,又没有什么事比认识自己更难了。 话题1 性格

话题2 人生价值

话题3 坚持真理

话题4 幸福

话题5 成长的历程

话题6 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 人与他人

生命因何而丰富,又是因何而充满欢喜和悲伤、微笑和眼泪?

因为他人,每一个擦身而过都是一段关系的起源,也是一段感情的诞生。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难免要和他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在交往中想努力想得到他人的鼓励、肯定、赞美,也会对他人报以期望

幸福在交往中衍生。烦恼也随之而来。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误会、争吵、和解

人与人之间要沟通、理解、容忍

生命正是因为这些过程而变得多姿多彩、无比迷人。

话题1 责任

话题2 关爱

话题3 家庭

话题4 友情与爱情

话题5 慈善

话题6 感恩

第三部分 人与社会

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我们可以认为社会是无数个人组成的。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并将一个香蕉和喷头相连,当有猴子拿香蕉吃时,所有猴子就会被啧头中喷出的水淋湿。这时,这只触碰香蕉的猴子就会被其他猴子打一顿。渐渐地所有的猴子都会自觉不去碰那只香蕉,即使它再诱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猴子们或许不会去理解什么是群体利益,更不会为追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自身利益;但是它会很清楚地理解这个整体触发机制,而这个只有群体(人类中就叫社会)才能拥有和维持的触发机制正是群体(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我们可以不去理解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意义和方法,但是必须理解道德和法律,并遵守它们。

话题1 理想追求

话题2 机遇

话题3 气节

话题4 立志

话题5 荣辱

话题6 思辨

话题7 和谐

第四部分 人与自然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过度开采、滥砍乱伐、资源危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环境危机人类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话题1 认识自然

话题2 尊重大自然

话题3 自然的惩罚

话题4 保护环境

话题5 山水人生

话题6 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四:《乱砍滥伐》

乱砍滥伐

由于人们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覆盖面越来越小,森林失去了调节的能力。因此这些年不是旱就是涝,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部分地区发生泥石流,长江、黄河的河道两边出现塌方,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城市出现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一些地方在土地延包分地前后未经批准乱砍滥伐,给林业生产和生态效益带 来极大的影响。据河南南阳中级人民法院统计表明,在土地延包前后因乱砍滥伐而 形成的刑事犯罪案件明显上升。仅去年4月以来就受案37件,审结37件,其中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4件,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罚金的23件。出现乱砍滥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土地易主。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由于原承包人死亡或村民与土地的经营。权属关系有所变化,土地易主,在对林木作价时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乱砍滥伐。

二是政策失误。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一些地方制订的延包政策与中央的“大稳定、小调整”政策不相吻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乱砍滥伐。

三是利益驱动。一些地区的木器加工厂抬高收购价格,使得一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讲经济权利,不讲保护环境的义务,对原包土地上的树木或山林乱砍滥伐。中央一再提醒,在第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要防止乱砍滥伐现象。而一些地方仍然不顾大局,导致乱砍滥伐。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一、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阿拉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下游、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河北省坝上地区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等地,沙化地区平均增加4%以上。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末,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相当于北京市行政区划大小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二、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7厘米,每公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

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三、自然灾害加剧

还有一个最能让人类有直接感受的危害,那就是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滥砍滥伐作文高中}.

生物链

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自然界有相对平衡的生物链,即使被人类改造过的,如城市、乡村,甚至农田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去人为进行干涉、破坏,生物链也会逐渐趋于平衡。 而且保持一定相对时间。基于以上理论,烟台流浪猫数量看似确实很多,但是近一段时间应该还是处于生物链相对平衡时期,猫有比较好的生存环境、繁殖条件,食物来源(包括鼠类、以及人提供的食物)等。 这样的平衡没有必要进行人为的干涉、破坏(从自然界的角度讲,应该是“没有权利”)。 而且如果恶意破坏,可能造成生物链断裂,会出现一些恶性后果。

例子: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很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它,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的非常快,可惜的是,草场慢慢地被食光了,羊没得吃了,也慢慢地都饿死了。另一件也是发生在美国的事,一个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滥砍滥伐作文高中 滥砍滥伐漫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