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综合实践论文》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如何让综合实践课发展学生实践生活能力探讨

大渡口区庹家坳小学 李先瑜

关键词:综合实践 生活 发展 学生 生活能力

摘要: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实践能力。

正文: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逊于别国孩子,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于生活和社会的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而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发展学生实践生活能力的杠杆,首先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而此时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就成为举足轻重的目标,要求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一、立足家庭生活,丰富实践内容

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学会使用视听媒体,收看有益节目,在田野里体验农活。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学增知,以劳辅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使用各类媒体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养成思考记录习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可以设置一个“每日信息”摘录本,要求学生在家里,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上等多种媒体收集信息,选择重要的一些内容,写在摘录本里。并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还可以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做生活的有心人。

2、体验生产劳动

根据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学校特点,可以围绕种植方面做文章,与学生家长签约,要求学生多多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如给植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学生采集样本利用学校实验室的显微镜观察蔬菜的病害情况,再上图书馆、上网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预防了病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劳动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扎根实际生活,拓展实践活动渠道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如开展“商品交易会”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把家中的玩具或喜爱

的图书标上价格,想好介绍词,向同学们进行推销。哪个孩子的家中没有玩具与图书呢?谁又不喜欢玩具与图书呢?同时也鼓励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家长合作一些手工、菜肴拿到学校进行交易。学生一听到这个活动课题就比较兴奋。

三、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超越书本的局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参观,参与劳动、采访,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了解和接触,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状况及发展前景,懂得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农民的理解和感情。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1、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我校旁边有条贯穿全市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绿绿黑黑的,虾儿鱼儿全跑了,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 , 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实践竞赛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如组织开展“熬制重庆火锅”比赛。由于小学生天生对吃玩比较敏感,而学校乡村少年宫又正好开展了厨艺兴趣小组,所以利用这一资源,进行熬制本地特色火锅比赛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比赛的具体操作设计可以这样进行,赛前宣布要求:每位学生准备所有熬制火锅的作料,要求大家在一定时间内熬制出火锅底料教师灵活地参与指导。活动结束后学校还要评出‘火锅大亨’,予以奖励。实践证明:孩子们兴趣很浓积极性高,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如果学校是一池清水,那么生活就是汪洋大海。生活是知识的宝库,四季变换,万物兴衰、日月星辰,无不蕴含于生活之中。让教学活动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动如生活般充满情趣。绚烂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声、有色,是学校教学的不竭之源,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延伸与发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回归于生活,从而使学生学会生活,这样活动才能成为一池活水,水清鱼跃。

篇二:《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

一、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探究,能够并且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营造,提供给学生一个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心理氛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已经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整理信息,从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到现在的突出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飞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充分感知和加工过程,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的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开始并在实践中完善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与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这是一个成果的呈现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必要过程。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学习领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展拓展性学习。当然,这种拓宽学习决不是削弱基础性学习,而是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但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拓展得过多过深。必须以基础性学习为依托,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和延伸,这样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首先判断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这样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

{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此,学生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要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去培养:

1.交往型活动方式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领域的以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行为。因此,将更多地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完成活动过程,这也就赋予了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性”的特征。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访问,或者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等,可以在校内完成,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校外完成。

2.体验型活动方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既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与领域,又侃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致沦入空泛、单调的程式化境地。

(1)组织学生参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①做好参观前知识准备;②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③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④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2)参加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是组织学生打扫公共场所,到福利院参与服务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五、创新和创造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

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讨论会中,设立“我创造”等栏目,学生创造性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务必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我们责无旁贷。

浅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品德与社会在初级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堂主阵地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回忆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老师一幅图一幅图地讲,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显得枯燥而缺乏说服力。而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则是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我爱我的家》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向父母了解了家人辛勤养育自己的故事,找寻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实物。在课堂上,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这些照片和实物,讲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从这些亲身感受中,学生自然而然了解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得出我们也要爱父母长辈。

二、合作交流

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在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由组长带领各位组员收集、选择、处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汇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和组内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筛选,取长补短,并设计了讲解、展示、表演等汇报形式,效果就比个体学习要好得多。

三、探究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将在中国土地上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建设者来说,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探究学习无处不在。如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究如何珍惜时间,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探究规则有什么用,自己给自己定规则;让学生通过调查体验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讨论如何当好自己的角色。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社会即学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生活相通,与实践相连,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结果。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等,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合作、探究、判断、分析等能力。

《社会需要诚信》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

人的根本。从而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小学生。课前,我安排学生向周围的20人做个小调查。让他们对“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方面,按重要程度进行顺序排位。最后全班同学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看看这七个方面被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有多少人?占多大比例?从统计的结果看,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都认为诚信是最重要的。通过本次调查,一是给同学们提供了一次社会调查的平台;二是使同学们从本次活动中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对理解、感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既锻炼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又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好更快捷地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

五、寓教育于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在执教《时间的奥秘》这一课时,我在班上做了个小试验:刚刚上课的两分钟我让学生“串珠子”,把散开的珠子串在一根线上,没向学生提任何要求,为了让学生彻底放松,我暂时离开了教室。时间很快过去了,有的学生串了,有的学生甚至一颗都没串,我让学生记录下了第一次成绩。接着我又给了学生两分钟时间,这次要求看谁串得最多,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第二次成绩。第二次成绩出来后,学生串珠子的数量都比第一次要多。通过分析,学生明确认识到不抓紧时间,学习效率就会低。又如《规则在哪里》这一课,我在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平时经常玩的游戏,再现生活活动情景,通过在游戏中找规则,从而引出家庭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最后得出生活处处有规则。通过游戏,也让学生感受到没有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也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角色,由教学的客体转换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们常常以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的身份独立自主的去探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六、关注生成问题,展示思维碰撞

篇三:《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是校外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完成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基础。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来,并在这一情境中逐步实现向道德行为的转化。社会实践是实现这种转化的最有力的情境。它有益于开阔眼界,深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有益于密切与生活的接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有益于为学生提供磨砺人生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益于通过实践的切身体验,促进思想觉悟的转化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基础。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其中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实现转化的根本条件。它不仅为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知识的应用过程,而且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多项能力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它有助于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并在这一集体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助于通过深入社会生活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拓展积极、健康的信息来源,

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与形成: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要瞻顾本地区的特点和具体条件。目前,采取较多的形式主要有:

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是指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而获得新的认识和道德认知的活动形式。具体活动有参观、访问、座谈,进行社会调查等。

对于小学和中学生,侧重组织参观、访问;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则侧重开展社会调查。

组织参观、访问明确目的、要求。即通过参观、访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还是知识结构上的问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了解,并促成思考。所明确的要求,除具体组织上的要求外,主要应要求学生完成预定的任务。如写出:“观后感”、“访问记”、或组织学生讨论或交流。

社会调查需要教师的悉心安排和组织。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行拟定社会调查题目,制订具体的实施调查方案。社会调查方案应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程序和步骤。在进行社会调查前应对学生进行必要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学会观察、访淡、座谈以及记录等。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整理记录和材料,

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写明调查时间、地点、目的及对象,经过对资料的筛选,最终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社会公益劳动

是指通过组织义务服务以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也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譬如,组织学生到军烈属或孤寡病残的老人家中从事义务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维护交通安全,组织学生参加以净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球村”等活动等。通过上述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树力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推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组织公益活动,应注意适度、适量,照顾到学员的年龄实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引导学员说、学、做合一,知行统一。使之成为包容知识、觉悟、能力在内的具有多方面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地操作活动

根据本教材的设置或教学活动的需要,选取一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所开展的训练活动形式,属于实地操作。它体现出“知”与“行”的结合,体现出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统—,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实地操作要明确操作规则,要求学生 “入境”,即身入其境,在认真、严肃的参与中努力深化自己的内心体验;既要注重知识的理解吸收,又要注重知识的运用,把“学”和“做”结合起来,

努力学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活动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立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形式。

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承担研究专题,独立研究,也可以是几人组合进行合作研究。独立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强调集体合作、团队精神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要求面向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问题。这些都属于未曾分析、未曾解决的问题,有的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着的问题。解决这类陌生的问题,要求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综合,去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新办法、新方案、新途径,当然这就需要借助发散思维,借助合理的假设,借助想象和联想,所以研究性学习共有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性质。

活动教育

开展具有明确教育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生活,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即属活动教育。比如参加广场升旗仪式,祭扫烈士墓,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科技文体活动等等。

组织活动教育必须确立活动的主题,并在事前结构出整个活动的

步骤和程序。在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一定的情绪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教育效果。通过这类活动的组织,要培养学生关注民族和国家命运,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增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组织开展与提高觉悟、发展能力有关的活动形式属于课堂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点击网络查寻等活动。课堂活动与“做”相联系,突出在“做”中提高觉悟,发展能力,所以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质。

课堂活动的组织要有针对性,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活动。课堂活动应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一般来说,社会生活的热点、学科教学难点、思想认识的疑点应该教师关注的内容。

开展课堂活动要注意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切不可流于形式。课堂活动应有明确的主旨,围绕中心设计具体的活动步骤,注意具体环节的衔接和转折,追求活动的连贯与完整;在具体组织中,既要活跃的思维发散,又要有冷静的思维聚敛,而不能是只图表面上的热闹。

组织课堂活动重在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促成道德情感、知识信息的交汇和碰撞,并在碰撞中形成知、情、意、行的结合,

篇四:《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五个班共有272个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3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 中学生社会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