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与环境对话作文 文具盒的对话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对话作文探讨》

对话作文探讨

课题研究摘要:在语文教学五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因其高度的生活性、思维性、技巧性、综合性,不仅学生喊难写,教师也喊难教。本课题在研究“读写结合”、“生活作文”、“话题作文”等诸多作文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作文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对话作文”。旨在通过活动过程→指导过程→写作过程→评改过程→自改过程,系统地进行50至80分钟的作文训练。其最大特点是“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将学生在校、在家、在街道、在社区、在山野、在网络等方面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通过教师创设活动,唤起学生回忆、再现、体验、联想、创造,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为教师搭建指导的平台。经过几年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令人鼓舞:建立了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支持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在作文的懵懂中觉醒,简化了教师评改过程,创出了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语文 作文 对话 对话作文 教学模式

一、命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五大板块中,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作文教学)重在语文基础教学,而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后,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前三项起着基础和启蒙的作用,因而教材中大量编排着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内容(第一学段为写话教学)。

在这之中,作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和形成学生“习作”能力的重任。它像用珍珠串项链那样,训练学生从字、词、语到句、段、篇的跃升,从零散的思维到系统的、完整的思维攀升,它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语文素养也至关重要。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令语文老师讳莫如深的就是作文教学。学生不愿写,老师被迫教。这不仅因为改作文要花去大量的时间,更在于作文涉及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设计、训练、评改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教师自身素质专业的、思想的等诸多原因,使作文教学流于形式,或应付考试。

我们曾对全县3—6年级239名学生进行过“我眼中的习作”问卷调查。这239名学生中有县城的、有农村中心校的、有偏远村小的。基本能代表我县作文教学现状。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布置作文,学生只当成任务完成的达41%,七拼八凑、改头换面报刊、杂志中优秀作文的占33.9%,两项共计74.9%。反映出学生作文的基本态度,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了事。

老师们对作文教学持什么态度呢?在对全县88名语文教师所作的调查中(同样有城区老师、农村中心校老师、村小老师),尽管老师还是十分认真地对待作文教学,但始终不能改变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为了应试,只好听任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倒“预制块”,事

前有意思地重点指导,批改一篇或几篇习作,或找“优秀作文书”上的文章读几篇,学生记在心里,到考试时就照原样搬。这样的老师还不少,占56.8%,加上对作文教学不疏不导,顺其自然的老师占17.5%,两项数据达到74.3%。这也反映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基本态度:作文难,求其高分,只好应试。

是我们的老师不负责任吗?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累素材,如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积累,通过平时阅读积累,通过一系列观察活动积累,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积累,通过上网积累;指导写作时也不遗余力、诲人不倦;评改作文也想了许多办法,传统的、课改的,尽心尽职。一组数据说明,在“习作评改,你常用哪种形式”的调查中,全批全改的占65.9%,师生、生生互动评改的占30.5%,老师们是何等认真。

那么,是学生厌恶作文吗?深层次去分析,也不是这样。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当问及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时,学生“留意新奇事物”的达77.3%。“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达72.3%,对素材积累感兴趣的占79.8%,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写好作文愿望的,有厌恶感,或厌恶作文的学生也不多。

那么,习作教学问题出在哪儿呢?纵观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在素材积累、写作指导(审题、组材、剪裁,往往体现出形式与内容、思想与方法的激烈碰撞),评改过程中,不难看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被动积累,调查中发现,有64%的学生的积累属于被动积累,在老师

的要求下强制积累;二是老师指导作文不得法,作文时,“念几篇范文”、“只是说说习作的要求”,这样的老师占75.7%,这种情况在老师调查卷中也得到相应印证。“让学生看看要求就写的老师占78.4%”。“提供课外范文、学生仿写”及“审题之后就习作”占81.9%。这些数据说明老师缺乏耐心、细致的指导过程,指导中本末倒置,新课标对学生习作要求明确界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训练的根本点是“文从字顺”地表达意思。把内容思想作为出发点,但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指导时,却把形式作为指导的重点,如“重视开头结尾”占51.1%。“重视用词用语”占27.7%,近八成。三是不重视讲评过程,这一过程,本应成为规范语言,学习写作,激励欲望的过程,可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把它当回事,“经常挑选质量差的习作进行全班评讲,“甚至进行批评”的老师占44.4%,这不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吗?

为此,我们提出“对话作文”这一概念,力图就作文教学这一板块进行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以期能提供一种适用的模式或者是策略,突破语文教学中这一难点——作文教学。

二、“对话作文”的诠释

对话:在课改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这里“对话”不再是单纯的声音的交流,而是信息的传递、理解和交流,既包含有声交流,也包含无声交流。对话作为一种方式成为我们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文本之间,人

与生活之间,人与虚拟世界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思想、情感、获得信息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也可借用这一手段。

对话作文:它不是狭义的,仅在作文中设置人物对话,研究人物对话的作文形式。而是利用对话作为手段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它包括活动过程,作文指导过程,写作过程,互评互改过程和自改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环节;是广义的对话,不是狭义的对话;可以有人物对话,但主要的是写作者和写作对象之间的对话,包括人、事、景、物以及想象,即作者对人、事、物、景的心灵感应。

三、研究对话作文的意义

研究对话作文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如今的作文教学,学生喊难,教师也喊难。课标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本来记实作文写学生看过见过思考过的东西,应该说学生愿写喜欢写能写好。可恰恰相反学生愿写的是天马行空、想入非非的想象作文。调查中六成学生这样(占59.4%)。愿写记实作文的不足四成(占37.7%)。那么多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事、景、物素材,那么多融入了喜、怒、哀、乐情感的生动素材,那么多在身边流淌过的,在集体里蹦跳过的素材,为什么学生就不愿写,写不好呢?

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也处处喊难,究竟老师们又抱怨什么呢?抱怨学生缺少写作素材(占87.5%),抱怨学生表达能力欠缺(占83.5%),抱怨自己缺少经验(占46.6%),抱怨教材作文设计范围大、太笼统(占50%),抱怨安全问题给作文教学带来的冲击(占69.3%)。

篇二:《对话作文》

1.对话,体现时代特色,个性鲜明。

王老师(A)李华(B)小明(C)林萧 (D)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以及大学时选择去国外的学校读书,这种现象在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出国读书的同学被称为出国党,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被称为高考党,而出国读书的同学在学成归来以后,会被冠以光鲜的称号-“海归”。针对这种现象,王老师和李华同学以及小明同学进行了一段对话,李华打算出国读书,而小明打算在国内接受完所有的教育课程。林萧目前正在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高中读书。

王老师:“李华和小明,你们好,今天我们就出国读书和在国内继续接受本国教育这个主题来进行一场小对话,据我所知,李华即将出国去美国读书,小明呢打算努力备战高考,林萧同学是你们两位的学姐,目前在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高中读书,我们先来请林萧同学谈谈她暑假归国的感受。”

林萧:“王老师好,李华和小明你们好,很荣幸今天在这里跟你们进行就出国留学还是继续在本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刚从美国回上海度暑假,上海天气相比美国的天气热很多,而且国内的拥挤的交通状况让我更感受了上海的热闹。”

王老师:“是啊,上海的人口越来越多,今年的天气确实是出奇的热,李华和小明,你们两个接下来有什么问题,可以主动的跟林萧沟通,不要拘谨。”

李华:“谢谢王老师,谢谢林萧,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国外已经三年了,我想知道你在这三年里对美国的教育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林萧:“李华你好,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总体而言,我觉得美国的教育体制更加关注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养成,而且学术氛围更加的浓郁,据我所知在耶鲁和哈佛很早就流行一种SHOPPING CLASS,这样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求知氛围更加浓郁和融洽,而且美国确实有很多很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李华:“谢谢林萧,接下来我想请小明来问一个问题。”

小明:“非常谢谢李华,林萧,很高兴今天在王老师这里见到你,刚刚李华已经问过了在国外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就不再做重复了,我想请教你的问题是在中国学生在出国后在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情感方面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林萧:“小明你好,非常感谢你的问题,我想来切身谈谈我在国外三年的生活感受,我在国外已经读书三年了,也是独自生活了三年,我对国外的人际圈的关系的感觉是,国外的同学对于华人同学是非常尊重的,因为华人的同学在国外学习都非常的努力,但是他们也会真正的从内心来接纳你进入他们的圈子,另外在国外你刚出去的话像你的电费水费生活开销,一定要自己有个计划,因为父母已经不再负责对你的开销进行监督和掌控,那你要自己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学会自己洗衣烧饭,学会自立,这对很多中国的本土的学生是非常的困难的,因为在中国都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非常的不好,很多都是父母陪他们去理顺基本的生活,但是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早点独立和长大,在国外很多孩子高中就已经打零工了,所以他们的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对人生的认识也和我们不同,我非常赞成独立的生活方式。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小明:“谢谢你,那林萧你对我们高考党的建议是什么?”

林萧:“作为一个在国外读书三年的学生,我对国内高考党的建议是,选择适合你的道路,坚定的走下去,无论你在国内参加高考读国内的大学,还是去国外读书,其实都是一种人生的风景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怎样的人生,勇敢的为自己想要的人生去拼搏,无论高考党和留学党,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王老师:“林萧说的非常好,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对你们其实只有一个期望,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平生所学,为我们的伟大祖国做出贡献,为社会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谢谢你们,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

2.暑假生活,书展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暑假我的生活就是这样过的,所以这个暑假我过的丰富而有意义。读了很多很多书,还去了美丽的三亚享受海滨风光,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悠然书香,夏日再临。”- 夏茗悠

3.家里的一件大事或者亲戚朋友的一件大事,处理方法,感想。

2013年的暑假特别热,因为天气特别热,所以今年的夏天居然没有蚊子。在这样炎热的夏天,亲戚家里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深思。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妈妈回家,跟我说我隔壁李华的表舅因为在超市里跟人发生了口角然后大打出手,结果受伤住院了。后来吃晚饭的时候,妈妈给我和爸爸述说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上周星期天的早晨,李华表舅妈收到了一条短信息,是家附近的超市里发过来的关于超市商品打折的信息。李华表舅妈看到里面的商品非常多,而且都是日用品,价格非常的实惠,于是李华的表舅妈就跟表舅一起拎着大篮子赶到超市去采购。那条短信息上写明了打折的日期只有三天,所以很多人都在排着队,等着前面买东西的人出来。天气非常热,打折区没有空调只开了几只电风扇。大家都手里拿着超市促销发的塑料扇子在扇,李华表舅也想去找两把扇子,因为他们排在长队的后面。于是李华的表舅就开始左右顾盼,看看有没有人有多余的扇子,后来他看到了在一个折叠小凳子上正好有两把扇子,他就跑过去拿过来给李华舅妈一把,自己用一把扇。正扇着扇子,突然就从后面站出来一个身体魁梧的男人,他黝黑的面孔,衣服上粘着一些白色的石灰粉,手指粗糙,面容憔悴而苍老,他旁边站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身材臃肿,穿着一条洗的发白的睡衣裙子,怀里的小孩子也晒的很黑,在她怀里哇哇的哭着,咬着瘦小的手指。那人先开口了:“这个是我们的扇子啊。”说完就把两把扇子从李华表舅和表舅母手中抢走了,然后还骂了几句脏话。结果李华表舅开始觉得没什么,后来听到他骂的几句脏话就追上去说:“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就这样两个男人就扭打在一起,后来一群人围观,结果李华表舅被椅子打晕了,旁边有人赶紧打了110, 然后救护车来了,李华表舅被送到了医院。

我和爸爸妈妈后来买了一些水果去看李华表舅了。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其实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如此,要忍一时之气,对人有礼貌,要宽容,要能够容忍别人的短处,学会跟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这样才能够共创和谐生活。

Chloe is a Beverly Hills Chihuahua dog, it spoiled the very life of luxury. Chloe first go to Mexico on vacation, did not think there is lost. The mean streets seem to be quite different in Beverly hills. In desperation, Chloe had to resort to some new friends, including a experience complex German shepherd, Dagodo, and a sentimental dog puppy, Chloe. With their help, cheer up to find the way home. 克洛伊是比佛利山的一只吉娃娃狗,被宠坏了的它生活极其奢侈。一次克洛伊去墨西哥度假,没想到却在 那里迷了路。那些简陋的街道看起来跟比佛利山大相径庭。无奈之下,克洛伊只得求助于一些新朋友,包括一只经历复杂的德国牧羊犬戴戈多,和一只多情的小狗帕皮,克洛伊在它们的帮助下,振作精神找寻回家的路。

篇三:《作文训练对话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专项训练

方法指导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5、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

人物的语言描写一般有五种:

(1)提示语在前面

(2)提示语在后面

(3)提示语在中间

(4)提示语在两边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

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

例: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明确:这说明这些人物的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锅了碗了”“针过去线过去”“前有车后有辙”“见风使舵”这些极具职业特点的用语显示出它们的使用者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和船老大。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透露出厨师媳妇的身份—商人。因此,我们要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话到人到”

片段练习:同学不小心把你心爱的玩具摔坏了,这时——性格温和的你会说:脾气暴躁的你会说:

——————————————————————————————————————————————————————————————————————————————————————————————。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所谓场合,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

话,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如果再有感情的因素掺在其中,那就更是大不一样了。 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严肃的场合,话语一般应庄重;个别人之间开玩笑,则可以幽默风趣些;兴高采烈时,人说起话来快言快语;懊丧时,人的语调又会缓慢低沉。当然,与之相反,用得好,也会产生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例:大年初一,你出门拜年去,路上你遇见了老师,热情的你主动打招呼:“老师,您吃了吗?”

片段练习:酷夏,你与朋友在家玩游戏,发现爸爸(妈妈)汗流浃背的抗着一箱饮料推门进来,你会:

————————————————————————————————————————————————————————————————————————————————————————————————————。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例: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与环境对话作文}.

练习:

1、填空:

刘老师( )地说:“你怎么把二年级小朋友打哭了?”张清( )说:“我没有打他”

刘老师( )地说“还敢顶嘴,别的老师和同学都看见了。”

“我真的没打!”张清( ),“也许是张明干的,他在教室里都要哭了。” “噢!噢!难道是他们看错了,张清和张明可是双胞胎呀!”刘老师( )。

于是,( )说:“看来,在这件事上是我冤枉了你,对不起啊,张清!”

张清听了( )“没关系,刘老师。”

2、小结

谁说的

神态

表情

提示语在前:“”

对话描写 怎样说 心情 提示语在中“。”,“。”

提示语在后“”。

语调 没有提示语

说什么 动作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学生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即使生活中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

例: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

片段练习: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迟到而被老师责罚。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受。{与环境对话作文}.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必恭必敬,知错能改。

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师长劝告。

————————————————————————————————————————————————————————————————————————————————————————————————————————————————————————————————————————————————————。

5、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人物的语言

描写一般有五种:

(1)提示语在前面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2)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4)提示语在两边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

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只用一种描述形式,可以几种描述形式交替使用。这样在表达形式上才不会显得单调。

例: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精彩示例

例一《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在院里乘凉。这时妈妈抱出一个圆滚滚、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说。“妈妈,我要半个(ku3i)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吧。”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了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跋扈;妈妈

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孙子。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由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二《在路上遇到的一件事》

中午,我到副食商店去买酱油,刚走出家门就看见一辆自行车飞驶过来,我心一惊,身一侧,那辆车就从身边擦过去,真险呀!我放眼一看,骑车的是一个身穿花格子的青年,后货架子上还坐着一个大个子。我正想走,忽然一声喊:“站住!”原来,一位老爷爷在招呼那两位骑车的人。这时,只见那老爷爷走上前去,说:“你俩下车,先别走!”花格子头一歪,神气地说:“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走!”“凭什么,就凭你们违反交通规则!”老爷爷理直气壮地说。“走!别理他!”大个子一声招呼,花格子又要推车走。老爷爷一把捏着车闸,说:“谁敢走!”两个年轻人见走不了,只好换了口气说:“大爷,我们有急事,就这么一回,下不为例。”“照你这么说,只要有急事,交通规则就可以作废了!”老爷爷激动地说。“这……”两个年轻人哑口无言了。大个子跳下车来,连连说:“我们错了。”他又转身告诉“花格子”:“你先走,我步行去!”临走时,两人还回头向老爷爷说了声:“谢谢!”这也许是老爷爷使他们懂得了交通规则的重要。

〔评语〕用对话的方式叙述一件事情时,要注意交待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开头结尾的相互照应。本文叙述一位老爷爷制止一位青年人骑车带人、违反交通规则的一件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先写老爷爷发现骑车带人,连忙制止;紧接着写以理说服,批评教育;最后写青年人接受教育,勇于认错。从中使我们懂得,人物的对话,可以推动事情情节的展开,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例三《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同学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眼圈里直转眼泪。“噢,原来就为这点事。”老师听了不住地抿嘴笑。“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压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得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张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还用抹布擦拭着铅笔盒。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评语〕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寥几笔,直点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纷。

例四《写大字》

我趁他不在,用舌头把笔舔得尖尖的,学着爸爸以前告诉我的执笔方法,写了起来。可这哪像字啊!一点是个大墨团,一竖像根细木棍,一横是条小蚯蚓,一捺变成了大扫把。我看着

篇四:《环保作文《森林里的对话》》

森林里的对话

唉!

咦,是谁在叹气呢?

哦,原来是大树伯伯呀。“大树伯伯,你为什么叹气呢?”

“因为你们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现在森林里的树木正在迅速减少,到时候沙尘暴来了,我们怎么档得住啊!”

正在我们谈论时,我忽然听到了树木断裂的声音,许多小鸟都惊慌地四处乱飞。

忽然我撞见了一只小鸟。我觉得小鸟有点悲伤,于是,便好奇地问它:“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呢?” 小鸟唉声叹气地说:“唉!我和爸爸妈妈失散了,现在无家可归了。” 我问小鸟:“那你又是怎么和家人失散的呢?

小鸟回答道:“我和家人觉得现在居住的环境太差了,只能去寻找合适的住处。可是,当我们飞到半途却遇上了沙尘暴,我就是这样和家人失散了。”小鸟说完这段话后,又急着飞走去找家人了。

咦?小河里怎么也传来了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哦, 原来是一条小鱼! 河面上全是垃圾,还有一股臭烘烘的味道,河面上飘着死鱼,只有一条小鱼在拼命地游着,我把它捞了起来。 我问小鱼:“你们的这条小河怎么变成这样呢?”小鱼说:“都是人类,往河里投放垃圾,还有工厂里的废水和天气变暖导致的,”说罢就哭起来了。小鱼哭着说:“我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全被人类给害死了,你是不是也想害我?”我说:“不是的!我是想救你,你在这条受污染的小河里始终会死的,”小鱼说:“谢谢你救了我,但我还是非常想念我的家,我的伙伴。”

听了小鱼小鸟的话我很难过,我们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她们的家园呢?人类为什么不能和动物友好相处呢?是啊,现在全球变暖,不仅破坏了动物们的家园,同时也破坏了我们人类的家园,这样不是害人害己吗?

希望我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大自然。

篇五:《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对话》

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对话

2015年北京中考作文:对话

对话

陈梓鉴

人生如赛场,我们必须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进步,其中对话是一种很好让人进步的方式。

我们想通过对话来了解社会、学习、生活的知识和信息,也希望和同学对话来增进友谊,甚至幻想和大自然对话,和古人、名人、未来的自己对话,得以进步。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得到一份友谊和一份知识;在读书时,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得到一份智慧和人生道理。然而最令人进步的,是与书本的对话,是与古人、名人和作家的对话。

我们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与环境对话作文 文具盒的对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