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呈请公文 呈请报告书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如何写公文,公文该怎么写?》

公文写作(一)

一、通用公文:

1法定公文(党政机关公文)

2普通事物公文(普通社会组织的公文)

二、专用公文

1司法:判决书

2、军事:军事命令

3、外交:国书

★公文的特点:(选择题)

1、有法定的作者(机关的法定负责人)

2、有规范的体式(党政机关的公文有一定的格式)

3、有特定的效用(有国家强制力)

4、有规定的处理程序(发文、收文有规定)

★党政机关公文的文种(15种)上行文 下行文 平行文

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

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分为: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根据行文方向,可分为: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根据公文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多选题,任选4个选项考) 规范性公文

指挥性公文

报请性公文(呈请性公文)

知照性公文

记录性公文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可分为:

公布文件

普通文件

秘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

→ 旧的写法是秘密★一年改成→秘密★1年(公文改错题)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可分为:

特急件、加急件、平件

公文写作(二) 公文种类: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必须是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策,才叫决议。

★决定:(多选题考点):适用于

A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

B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

C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开出薄熙来党籍的决定》

——-→ 奖惩和嘉奖不一样。

奖惩:一般奖励或者是惩罚干部或者任免干部,一般用决定。 嘉奖:重大功勋-一级模范称号

变更和撤销:

人大→常委会:(隶属关系,人大是常委会的领导机关,如果上级对下级的立法不适当,即可改变又可以撤销)

常委会(国家的立法机关)→国务院(国家的行政机关):(监督关系,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只能撤销不能改变)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个机关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结论:如果二者是领导关系(隶属关系)的话,上级对下级既能改又能撤,如果二者是监督和被监督关系,上级对下级的立法只能撤不能改。

★命令(令):(选择题)适用于

A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措施、

C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如财政部颁发命令公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如《中国共产大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公告:适用于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如全国人大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要发布公告,我国在东海举行军事演习要向国内外发布公告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如《xx电力工业局关于使用定期借记业务结算方式的通告》通告的结语:“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告专业性比较强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如《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如《xxxx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事故的通报》。

*报告:(典型的上行文)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如《xxxx关于xxx的报告》。

*请示:(典型的上行文,必须有签发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如《公安部关于将12曰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请示》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如《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批复》

★意见:(经常考,意见是干什么的?)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如《教育部 中央编办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火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的议案》

★函:(典型平行文)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如《卫生部关于商请做好蜂胶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函》。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如《全国财贸工会工作会议纪要》。

公告、通告的区别:

一、发布的公开性:

公告涉及的范围广,向全世界发布,范围没有限制。

通告涉及的范围小,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事项的重要性:都是重要的事情,通告公布的事情重要性次于公告,即:公告比通告重要性大!

三、操作的严肃性:

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

通告:要注意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不能越权限办事。

行文规则

上行文: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 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只要有函。

下行文: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属于这一类的文种最多,有命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纪要,还包括多数通知。

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新公文: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一下规则:

★(单选题)(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事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单选题)(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市教育局上级是省教育厅,还有一个上级是市政府(双重领导-即隶属于同级政府,又隶属于上一级主管部门)

市教育局要给省教育厅发文,有必要时要给市政府抄送一份

双重领导是相对于垂直领导而言的。—只隶属于他的上一级,不属于同级政府。 比如说国税,市国税对自己的处罚决定不服,只能找省国税复议,不能找市政府,不隶属于同级政府。

垂直领导机关:海关 国税 金融 外汇 国安

公文写作(三)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2012-06-29发布2012-7-01实施

公文要素18 版头(6要素) :

1. 份号:

***写法:000001

***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6位阿拉伯数字。–

2. 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机密”、“绝密”、 “秘密”和保密期限

***写法:秘密★1年—秘密和保密期限1年

***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紧急程度:

公文:特急、加急

电报: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考点:公文和电报的区别

***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紧急程度编排在版心左上角或密级的下一行

***同时表示密级与紧急程度时,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号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4.发文机关标志:如:杭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a.名称+文件 或者 名称

b.联合行文时,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发文机关全程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

***联合发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

篇二:《呈请报告书》

呈请侦查终结报告书

第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加藤威,男,1991年9月23日出 生,身份证号码440101199109231234,广东省广州市人,汉 族,暂住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文盛庄广景素摄小区7幢A单元 暂住房711。加藤威自幼上学,18岁开始辍学并且到处打工, 到过广西、四川、福建等地,2014年6月X日到广州花都实 施诈骗。2014年6月x日因涉嫌票据诈骗罪被我局刑事拘留, 现羁押于白云看守所。

建议对加藤威骗局诈骗案呈请侦查终结

涉嫌的主要犯罪事实:2014年6月X日,加藤威利用伪造虚假票椐诈骗无名县大发贸易有限公司,吴生贸易有限公司和虚无贸易有限公司的钢材物资。证物:证人证言、虚假票椐、

在赃物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加藤威的供述等。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一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处理意见: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加藤威用假票据诈骗钱财,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之规定,涉嫌票据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

二十九条之规定,拟请侦查终结,移送起诉。 妥否,请批示。

篇三:《公文写作标准用语》

公文写作标准用语

(一)称谓语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常用“你”,如“你省”、“你部”。如是平行文则宜用敬辞“贵”,如“贵部”、“贵局”、“贵市”、“贵会”、“贵社”、“贵公司”、“贵单位”等。

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常用“我”、“本”,如“我省”、“我部”、“我局”、“本公司”、“本会”等。 公文中间接称呼有关的人或单位常用“该”,如“该同志”、“该人”、“该地区”、“该单位”等。

(二)起首语

对下级机关或人民团体来文有所批复时,起首常用“关于《……的报告》收悉”、“关于……的电文已悉”等。

《通知》常用“为了……”开头。

(三)承启语

在公文的缘由表述完毕后,常用“为此,特作如下通知”、“特此命令你们”等领起下文。

(四)结尾语

是各类公文正式结尾时表收束、强调、祈请等的用语,可用“以上各项,望各地遵照执行”、“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是否有当,请予批复”、“当否,请批示”、“请予审批”、“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有关部门执行”。

三、公文用词的特殊性

所谓公文用词的特殊性,是指公文有一套较常用的专用词语,这些词语用起来能体现公文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开头用语有:“按照”、“为了”、“根据”、“鉴于”、“依照”、“据查”、“关于”、“报告悉”、“电悉”、“奉”、“查”、“前奉”、“据”、“……报称”、“……电称”、“制定”、“特派”、“任命”、“兹聘”、“派”、“惊悉”、“阅悉”、“谨悉”等。

结尾用语有:“望”、“请”、“特此函告”、“为盼”、“是否可行”、“当否”、“请批示”、“祈请批复”、“盼回复”、“望遵照执行”、“特此通知”、“请批转……执行”、“特此布告”、“此复”、”此致”、谨呈”、“谨报告”、“特此电陈”、“此令”、“此批”、“此布”、“为荷”等。 过渡用语有:“为此”、“为此……特……”、“对比……”、“为……”、“结合……”等。 称谓用语有:“贵省”、“贵局”、“该地区”、“我市”、“我县”、“本镇”等。

表时间的模糊词语有:“最近”、“近期”、“适当时候”、“现在”、“将来”、“曾经”、“同时”、“有时”、“一直”等。

表范围的模糊词语有:“有关”、“各部门”、“乡(县、市、省)内外”、“国内外”、“左右”、“上下”等。

表条件的模糊词语有:“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情况下”、“在……基础上”、“符合一定条件”、“在特殊情况下”等。

表数量的模糊词语有:“许多”、“多数”、“广大”、“某些”、“有此”,“一些”、“个别”、“部分”等。

表程度的模糊词语有:“很”、“一般”、“更加”、“进一步”、“基本上”、“显著”、“一定……”、“较”等。

表频率的模糊词语有:“经常”、“不断”、“有时”、“反复”、“再三”、“多次”、“偶尔”等。

四、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词语,现简要介绍如下:

A

[按期]按照规定的期限。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间。

[按语]发文单位批转或转发公文时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

[案卷]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呈请公文}.

B

[颁]发布;颁发。多用于庄严、隆重的场合。

[颁布]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如“颁布法令”、“颁布奖惩条例”。

[颁发]发布;授予。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如“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执行”、“颁发奖章和奖金”。

[颁行]颁布施行。

[报呈]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如“报呈上级备案”。

[报告]①用书面或口关的形式向上级做正式陈述。②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上级所做的正式陈述。

[报经]上报并已经得到。如“报经上级同意”。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如“履行报批手续”。

[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请求。如“报请上级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备案]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如“此事已报上级备案”。

[备查]准备好文件、案卷、图表等以供查考。如“存档备查”。

[本]自己方面的。可用于机关、团体和个人的自称,也可用于文件自身。

{呈请公文}.

[本拟]本来打算。

[本应]本来应该。如“本应从严惩处,但念其……”

[比照]比较对照(已有的做法或同一范畴的规章制度处理)。

[濒于]临近;接近。多用于坏的情况。如“濒于破产”、“濒于绝望”。

[并经]并且经过。{呈请公文}.

[不啻]不止;如同。

[不法]不守法的;违法的。如“不法分子”、“不法行为”。

[不日]要不了几日;几天之内。

[不失为]还可以算得上;称得上。“这样处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时]随时。如“不时之需”。

[不宜]不适宜。如“不宜操之过急”。

[不予]不准许;不给。

[布置]对工作、活动做出具体的安排。

[部署]安排、布置(工作或活动)。

C

[参见]同“参看”。

[参看]读一篇文件时参考另一篇。

[参与]参加进去共同进行。

[参阅]同“参看”。

[参照]参考并仿照。如“参照执行”。

[参酌]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如“参酌处理”。

[草拟]起草和撰拟。如“草拟文件”。

[查]清点;了解;调查;清查。

[查办]查明犯罪事实或错误情节加以处理。如“严加查办”、“撤职查办”。

[查对]清查核对。如“业经查对,正确无误”。

[查复]核查后做出答复。

[查禁]检查并禁止。

[查究]调查并追究;检查追究。如“对此须认真查究”。

[查收]检查后收下。

[查询]调查询问。

[抄报]把有副本或抄件的公文除主送机关及首长外,报送需要了解情况的上级机关和首长。

[抄发]把有副本或抄件的公文除主送机关及首长外,下发给需要了解文件内容的下级机关或人员。

[抄送]把有副本或抄件的公文送交平行机关、单位或个人。

[成例]现成的例子和办法。如“援引成例”。

[成文]用文字固定下来的;成为书面的。

[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如“呈报省政府批准”。

[呈请]用公文向上级请求或请示。如“呈请核示”。

[承蒙]受到(客套话)。如“承蒙指教”、“承蒙恩准”、“承蒙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纯系]纯粹是。如“纯系无中生有”、“纯系无理取闹”。

[此]这个。如“在此基础上”、“此议不妥”。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

[此复]就这样答复。用于批复或函复的结尾处。

[此令]就这样命令。用于命令的结尾处。

[此批]中央或地方机关,对人民团体呈送的报告有所批复时,用此语为终结。

[此状]颁发任命状或奖状时用“此状”作为终结语。

[存案]在有关机关登记备案。

[存查]保存起来以备查考。如“交财务处存查”。

[存档]把已经处理的公文、资料归人档案,供以后查考。

[存疑]把疑难问题暂时搁置起来不做处理。如“此事存疑,留待后决”。

D

[大]超过一般的;十分;很。

[大力]很大的力量;用很大的力量。如“大力支持”。

[大有]很有。如“大有余地”、“大有……之势”。

[待]等待。

[当即]当时;立即;马上就。

[当否]是不是恰当合适。

[电悉]通过电报(电话)了解到。

[定]规定的;不可移动和变更的。

[定案]案件、方案等做最后的决定。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与取舍的决断。如“此事待讨论后再行定夺”。

[定于]决定在。

[定予]一定给以的。

[动]行动;动作;行为。也做“往往”解释。

[动议]会议中临时的建议。如“紧急动议”。

[动辄]动不动就。

[度](量词)次。

[敦]诚恳。

[敦促]诚恳地催促。

[敦聘]诚恳地聘请。

[敦请]诚恳地邀请。如“敦请届时光临指导”。{呈请公文}.

E

[讹误](文字、记载)错误。

[而]有三种用法,—是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二是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三是插在主谓语之间,起“如果”的作用。

F

[发布]宣布(命令、指示等)。

[凡]凡是。

[反之]与此相反。

[非经]除非经过。

[废]废止的;不再使用或不再生效的。

[废弛]政令、法纪等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

[废除]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止]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

[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置一边。

[奉]接受。用于下级接受上级的指示、命令。

[否]不;不行。

[复核]复查核对。

[附件]指随同主要文件一同制定的文件,是随同主要文件一同发出的有关文件或物品。 G

[该]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

[概]大略、大概;一律。

[概用]一律用。

[稿]指外发公文的未定稿、草稿。

[稿本]公文形成前所产生的各种文稿,如草稿、讨论稿、修改稿、送审稿等。

[根据]依据。用于公文的开端。

[公布]公开宣布,让大家都知道。用于政府的法律、命令、文告及团体、单位的通知事项。

[共识]指双方或多方在某一问题上的共同认识。

[关于]具有指示性的介词,多与名词组成偏正词组用作公文题目。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用于请柬、邀请信的末尾处。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指导”。

[规程]对某种政策、制度、正确做法和程序所做的分章分条的规定。

[规定]对某一事物的方式、方法、数量、质量所做的决定。

[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规格]指质量的标准,如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

[规约]经相互协议规定下来共同遵守的条款。

[规则]规定出来给大家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贵]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多用于单位、团体或国家。

[果系]果然是。如“经调查核实,果系张某所为”、“经查此事果系误传”。

H

[还须]还必须。

[函]信件。如“公函”、“来函”。

[函复]用信函答复。如“所拟可否,盼速函复”。

[函告]用信函报告或告诉。如“特此函告”。

[核]仔细地对照和考查。{呈请公文}.

[核拨]审核后拨发。

[核定]审核决定。

[核对]审核查对。

[核减]审核后决定减少。如严核减行政经费10%” 。

[核实]审核查实。

[核销]审核后报销。

[核准]审核后批准。如“该计划业经市政府核准”。

[后经]后来经过。

[互动]为解决某一问题,双方或多方采取实际行动。

[会签]指与文件内容有关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同在发文稿上签注意见和姓名。

[会同]同有关方面会合在一起。

[汇总]汇集到一起。多指资料、数据、表格、文件等。

J

[基于]根据。如“基于以上理由”。

[即可]就可以。

[即日]当天。如“本条例自即日起施行”。

[即席]在集会或宴会上(当场)。如“即席讲话”、“即席赋诗一首”。

[亟]急迫。

[鉴]审察;仔细看。

[鉴别]辨别。

[鉴戒]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如“引为鉴戒”。

[鉴定]对人或事的优劣做评价。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

[见]放在动词前用来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复]答复(我)。

[见谅]原谅(我)。如“敬希见谅”。

[校订]对照可靠的材料复核公文中的疑误之处。

[接]接到。

[接办]接过来继续办下去。

[接管]接收并管理。

[接洽]联系洽商。

[届时]到时候。表示预定时间准时做某事。如“请届时参加”。

[谨]敬辞,表示敬重、郑重的意思。

[谨电]恭敬地电告。如“欣闻……,谨电致贺”。

[谨启]恭敬地陈述。如“X X公司谨启”。

[谨悉]恭敬而慎重地了解到。如“来函谨悉”。

[惊悉]知道了(这个消息)十分震惊。如“惊悉X X同志病逝”。

[经]经过。

[径]直接。

[径报]直接报送。如“有关材料请径报市政府办”。

[径向]直接向。如“此事宜径向县劳动人事局反映”。

[径与]直接同。如;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呈请公文 呈请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