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国画树的画法 国画树的画法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中国画–树的画法 (教案)》

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

第1 课时:树木画法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准备: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 学具准备: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

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

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

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

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

(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国画树的画法}.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

(1)画主干。

由上起笔向下用中锋画主干,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用墨宜稍淡,画成之后,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树的精神就出来了。

(2)画枝干。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

(3)点叶。

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

{国画树的画法}.

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

作业要求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以体现前后关系。

篇二:《《中国画中树的画法》说课稿》

《中国画中树的画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国画树的画法}.

《中国画中树的画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版十四册第六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提炼、增减,形成一课时新授课。以大量的树图片欣赏为主线,把树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画法、作用等一一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对树木的了解及用中国画法画树,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中树的画法,加深了中国画的认识,在教材的单元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树木,关注中国画,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依据

针对学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树的结构、生长规律、中国画中的画法及运用中国画中

的技法画出完整的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观察、分析,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艺术中国画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

爱护和保护树木、关注中国画,热爱传统艺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树在中国画中的艺术特色,并学会用中国画技法画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

现阶段的初中生充满着青春活力,植树对他们来说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能亲手画一画树,他们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课前预习,口头表述及动手的能力较强,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学习内容,美术教育审美性、创造性、直观性等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审美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审美和成功的乐趣,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欣赏“国画教学”、 “国画画树”等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

2、直观演示法(示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的欣赏、分析及教师演示画树,探究书的结构特点及生长规律,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国画树的画法}.

3、引导、启发教学法:这个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演示

具体阐述:{国画树的画法}.

一、出谜语:又见村庄。引出树,说出要讲的新内容国画中树的画法。

二、教师讲解树的结构:树干、枝桠、树叶

三、教师演示国画中树的画法,边画边讲解,引导学生。

树干:树干讲究顿挫转折,画树干时笔尖朝上,落笔稍斜,中锋行笔,欲左还右,逐渐用力向下提按,逐渐形成抑扬顿挫的形态。

枝桠:呈Y字形结构,画枝桠时转动笔杆保证落笔后能中锋行笔,上粗下细。

树叶:树叶的造型多种多样,我们这里用的是胡椒点。 点树叶主要注意组数和大小。整体来说,树冠是树叶最浓密的地方,树的内部可以相对稀疏。同样注意大小和稀疏的安排。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四、老师小结

1、艺术延伸:画树要注意画出树干的嶙峋苍劲,注意树叶疏密关系。树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代表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我们要传承下去,要热爱中国画。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中国画法画树,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画和墨的神奇,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临摹中国画中的树

篇三:《水墨画树(一)》

水墨画树(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树,了解树,感受树的外形特征的优美,并用水墨来表现。

2.了解如何用水墨的形式表现树。学习中锋,侧峰,干笔皴擦等用笔并能使用这些方法表现树。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树的外形特征,并用水墨来表现。{国画树的画法}.

难点:如何使用中锋,侧峰,干笔皴擦等方法表现树。{国画树的画法}.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播放课件,欣赏不同姿态的树,让学生感受树的优美。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与导入

师:小朋友,这些树美吗?美在哪呢?(姿态美及形状美,教师引 导总结帮助学生概括树冠的基本形){国画树的画法}.

师:树不但姿态优美,而且还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等功 能,是地球卫士,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画一画树,而且是用水墨来画,相信有 些小朋友肯定还是第一次呢!所以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学哦!

2、感知与探究

师:首先,我们先来玩个猜谜游戏,出示图片,这是老师从一张画里截取的树的一个部分,同学们猜猜看,这是树的哪一部分呢? (生回答,师引导:树枝)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生发现纹理比较粗糙,就跟树的表皮一样)

师:你知道这种效果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谁来试一试

(请学生上前试画,师旁解并帮助完成。提醒,毛笔越干,画出来的效果就越显得粗糙,)

师:表现树枝的方法很多,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种方法与刚刚那种方法比一比,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一个是双勾及先勾线再涂色,一个是直接画,一气呵成。)

师:想知道这种方法是怎么画的吗?看好老师来示范。

(师边画边讲解:画粗点的树枝可以把毛笔躺下来画。画细点的 可以把毛笔竖起来用笔尖画,像树梢上的小树枝就可以用这种方 法画)

师:这两种方法学会了吗?拿起笔在纸上练习下吧

(学生练习这两种方法,师寻找问题)

#问题一:找一张水分比较多,墨色化开的干笔皴擦的作业与优秀作业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画干笔皴擦得时候要控制水分,建议多余的水分可以用吸水纸吸掉。#

问题二:寻找一张墨色没有浓淡之分的作业与优秀作业进行比

较,指导学生在用笔的时候要注意,只要在笔尖上沾上墨用侧峰的方法画,不用整支笔都沾上墨。)

师:方法学会了,那就要来用一用了,看看这些姿态优美的树(课件

出示没有树叶的树)试着来画一画吧,只要画树杆,不要画树叶, 老师给大家5分钟。

(学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寻找有问题的和优秀作品展评,引导

学生注意树的姿态,应该是下粗上细)

师:春天到了,树木都穿上了美丽的花衣服真漂亮啊!看看这些树叶 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怎么画的吗?

(课件出示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有的树叶是用点的方式表现的,

有的是画圈或者小竖线(适合画小片树叶)。有的是用晕染的方 式画的,适合画大片的或者是成堆得树叶,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这 两种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师:你想给你的树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花衣服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让你的小树也变得更漂亮些吧!

(学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3、展示与评价

(1)请已经画好的同学把画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互评,师点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树,她的用笔和用墨什么地方你觉得用的好的,为什么?什么地方还需改进的呢?

5、小结与拓展

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师作适当旁解。

反思;

在商品经济的的冲击越来越厉害的今天,传统文化日趋衰微,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学生对国画的了解远远比不上西洋绘画,学生对国画的工具(毛笔、宣纸、墨汁)非常陌生,能使用过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所以在讲解如何用笔墨有很大的困难。但正因为对之陌生,学生有新鲜感,学习的兴趣更浓。课后发现如下问题需要好好修改

1:第一部分欣赏树的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如了解树的整体姿态,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态等,这样以便学生在创作时思维的扩散,通过了解不同质感的树,使学生在后面的认识墨色和墨的干湿与树皮的表现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皮粗糙的可以用皴擦的方法,较细腻的可以用侧峰、中锋等方法。

2、在分析勾线与没骨法的时候,重视了没骨,有点忽视勾线的方法。

3、在树叶的表现技法上要分析的更透测些,叶子的表现方法很多,如染、点、多种技法的结合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国画树的画法 国画树的画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