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用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作文的立意1》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作文立意水平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作文立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发
展思维是提高书面表达质量的保障。写作是一种思维的劳动,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文章是思维及其成果的物化,思维成功与否关系着写作的成败。写作的梗阻,往往是思维滞雍所致,只有开了思路,才会思如泉涌,才能下笔千言,这就是一个炼意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作为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恰恰是学生的作文立意单薄、陈旧、人云亦云。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除了指导学生从生活、思想、技巧三者的积累提炼外,从思维上下工夫是最主要的。要炼出正确、深刻、新颖的意来,必须从思维上下功夫。要提高学生的立意水平,不仅要学生具有一般性思维,还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富于特质,是作文炼意不可缺少的思维基本功。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性思维的:
一、以教材和语文读本为依托,拓宽语文课堂教学领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评,启发、鼓励他们
的创造性思维。
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教师手里都有教学参考,虽然《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教师是教的主体,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们的学习,学习语文必须也只能在语文实践中去学。但在现实中,我们又有多少教师和学生是真正的对话、真正的民主和平等呢?在课堂上,教师仍然是课堂的霸主,没有把课堂话语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在现实中,我们对课文的教学几乎总是注重理性分析,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我们自己的或者是教参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真实感觉和发展。我们总是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直觉体验。这种观念使我们让学生失去了理解的基础,从而降低了而不是提高了直觉体验和创造性。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实际处理教材时,总是告诉自己,要尽量尊重学生的直觉体验,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创新思维,不能用单一的自己认为的思想去束缚他们。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读者,由于他们的阅历、文化程度、个人修养的不同,对于同一部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阅读作品德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再认
识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有着年龄、阅历、生活环境、个性、才情的不同,教师一定要宽容,要容纳不同
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不敢言。我在上《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有学
生大胆推断说刘兰芝被焦母看不惯,自请回家的原因是没有给焦家留下后代。只要言之成理,在课堂上是
允许的,我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意和探
索精神的诱惑力的课堂的。
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抓住社会的热点、焦点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辨,培养学生评判现实、
历史和各种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和勇于评判的精神。
比如学生对08年的“奥运”感兴趣,我就叫他们发表时事评论,各抒已见,有的学生就谈到了人在
成功与失败面前应该怎么做这个话题。比如我们如何评价在两次奥运会都与金牌失之交臂的美国射箭运动
员,比如如何看待刘翔的退赛等等。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发言积极 ,有时还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争论得面红耳赤。
前面的两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解决“源”的问题,第一点讲的是书本,它不仅仅指教材,也包括各种“闲
书”,这是学生写作素材和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这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一点上必须强调学生的直觉体
验,只有真正的体验了,才能把书本上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第二点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包括不
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和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解决了“源”的问题,就不愁学生立意单薄、陈旧了,但还要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开拓崭新角度的思维方法。一般有:
1、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围绕同一思维对象进行多方面、多渠道思考的思维方式。它的特殊功效是:于
山穷水尽之处,巧翻出柳暗花明。它追求全方位地对应思维对象,而不是一条巷子走到黑,不在一棵树上
吊死。思维越是发散,就越容易产生联想,越容易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所发现,产生创新思维成果。
在作文中,老师出一个作文题或者选定一个写作对象,学生写出的作文的立意却往往是千篇一律、毫
无新意,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没有开动发散思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
生的发散思维。有一次,我写了一个“砖”字在黑板上,让学生说说砖的用途。结果大多数人只想到了“砖”可以用来造房子,可以用来垫脚,但有一位学生说可以用来打狗,虽然引起哄堂大笑,但却是很有新意的。
发散性思维的活跃,流畅和变通,需要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生活经验。这无疑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但个人可以借助集体的智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借助外物、借助众人的智慧,可以使个人智慧得以延伸。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体智慧的
合力却是无限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常在课堂上抛出一个材料,然后把学生分成几组,一组内的学生各自
写出他们根据这则材料提炼出的立意,把这些立意聚拢,再讨论哪些立意是常规的,哪些是非常规的、新
颖的,哪些立意是比较全面的,哪些立意是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又有值得商榷的一面。这样一比较、一
讨论,立意的优劣、高下不言而喻。采取这种“头脑风暴”式的作法训练学生作文的立意,我认为是比较
有效的。
2、 逆向思维
在作文构思时,对人们习惯思维方式持怀疑态度,站在相反的方面去思考,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
中求深。这种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和本质
之间的区别。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启发学生对那些已成定论的观点、见解、格言、成语等生疑质疑,这样立意往往
能够出奇制胜,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庄子》中“东施效颦”中的东施,我们一般人对她都是
嗤之以鼻的,但运用逆向思维一想,她效颦西施,说明她认识到西施的姿态是美的,所以才仿效,这表明
她的审美能力还是很高的;另一方面,她敢于效颦,不怕众人嘲笑,勇气也是可嘉的;这样的立意,想必
比嘲笑东施效颦之不得法,以致当众出丑的立意高妙得多;再如写“诚信”,别人都认为讲诚信好,但一
个考生却写出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讲诚信不为过”的满分作文。
3、 纵向、横向思维
运用纵向思维,出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近
墨者黑,但为什么又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为什
么评价玫瑰的好坏在花而不在刺?因为花是主流,刺却是支流。
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看看
社会,看看自己,还想的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吗?
4、 形象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马
致远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意象,读者借助“断肠
人在天涯”去感受这些现象,就会感同身受。
通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走出了思维定势, 善于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提高了他们
的立意水平,从而另辟蹊径,写出了具有个性的、有思辨价值的作文。
篇二:《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doc[16]小》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单位:肥城市仪阳乡栲山小学
姓名:武月梅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孩子怕写作文,乡村教师怕教作文。其实,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一感觉无内容可写,二感觉有货倒不出,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蹈矩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说真话就是作文
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难以读到课外读物,加之教学作文的方法不当,所以上作文课,学生就觉得无话可写,更谈不上对作文的兴趣了。面对这种现状,我引导学生“说真话”,效果颇佳。如教完《课间十分钟》一文后,我刚给同学们分析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我马上让同学们观察“从上课铃响”到“教师开始上课”这大约1分钟的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下来。结果篇篇形象生动。其中一位同学下课时忘了上厕所,铃一响他着急了,我引导他把自己刚才的“经历”先说出来,而后稍给予指导,再让他写出来。他写道:“‘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糟糕!我还没有上厕所呢,怎么办?我扭头就向厕所里冲刺。啊!正巧
与往厕所外边跑的豆甜撞个趔趄。也顾不上说声‘对不起’,赶紧往厕所里挤。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喊‘报、报、报告’时,同学们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哄堂大笑。”这种方法消除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还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写事实就是作文
农村学生热爱劳动,看到的动植物多。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在指导学生的作文中,让他们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和“模拟形象”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有关“熟悉的小动物”。我在给学生们念范文时,故意写了这样几句话:“天热的像着了火一样。人们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小狗也躲在树下歇阴凉,汗水从它的脸上流下来。我心疼‘这位朋友’,把它叫到屋里”读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同学们一致认为范文中的这几句话既写出了天热的特点,更烘托出我和小狗之间的感情。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狗没有汗腺,永远不会出汗。而是对同学的评价给予肯定后,让他们进行实际观察:炎热的夏天狗是否出汗?过了几天,同学们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告诉了我,我随机引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写事实,才不至于出现“狗出汗”的笑话。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叙真情就是作文
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
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去春游,提前布置好作文任务,并进行适当的情景写作指导。许多学生的作文都写出了农村风景的优美,让人仿佛闻到了乡土的气息。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将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我躺在这软绵绵的淡绿色的地毯上,沐浴在青草气息的清香中,仰望着蓝天飘过的朵朵白云。习习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就连太阳公公也来凑热闹,和煦的阳光想‘诱惑’我进入梦乡。忽然,我的手被什么碰了一下。我猛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哦,是一只淘气的小山羊,它看我坐起来,起出往后跑了几步。又回头看了看我。见我没有什么恶意,又‘咩、咩’声地跑过来,在我的身边站住,上下大量着我。我笑了一伸手把它抱到怀里。正当我想与它亲近时,远处传来急促的‘咩、咩咩咩’声。我顺着叫声向远处一望,一只老山羊急颠颠地向这边跑来。我明白了,亲了亲小山羊,把它放回到草地上。小山羊蹦蹦跳跳地跑到妈妈身边。我惊呆了;它们的样子真像是久别重逢的母女。”该同学是这样结尾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学生学过的课文《小麻雀》的故事。母爱是伟大的。动物况且如此,我们人类的母爱是用任何语言都形容不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母亲爱我们的心去爱我们的母亲呢?”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笔下已经做到“言之有物”。我就接着进行了“言之有神”方面的训练。
四、求想,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假想。对未曾经历的事情,学生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假设一定的条件,如我让学生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们个个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有的说,假如我是小鸟,我首先要祖国的宝岛台湾去,去看看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有的写到,假如我是市长,我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紧锣密鼓地处理环境污染问题,让周围的天空永远那么蓝,河水永远那么清,小草永远那么绿,鲜花永远那么艳。
2、启发幻想。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未来的想象。小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启发幻想,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如学生在《20年后的我》中写到:“住房问题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到了20世纪,科学家会研制出一种多功能的房子。它外型虽小,但设施齐全,而且能随身携带,随时能搬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住,节省了再购新房的开支。”
五、求异,就是培养学生标新立异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作文构思独到、立意鲜活。如《我的家》一文,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写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家里人各自的性格及日常生活等等。全国各族人民是一个“大家”,我们学校或班集体也是一个“家”,自己还有一个“小家”。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开头写道:“我有一个‘特别的家’,就是我们的班集体。我的妈妈漂亮、善良、温柔,有时又严厉。我很喜欢她,有时又有些怕她。我们兄弟姐妹——十六人,我是小的,但他们却叫我‘老大’,因为每次考试我都是第一名。我们兄弟姐妹虽多,却和睦相处。我们的‘家’还是‘文明的家’呢。不信,你到‘我们的家’来做客”
篇三:《作文话题》
作文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太太很懒惰,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简单。因此,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读了以上的材料后,请以“擦亮自己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话题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精于垂钓者都知道,假如有大鱼上钩,硬把鱼往岸上拖是很糟糕的事。其结果,不是钓线被扯断、鱼钩被拉直,就是鱼嘴被撕裂,这时,本已上钩的鱼也会逃走。
正确的方法是,当大鱼上钩,钓者对于鱼的挣扎,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迁就。这时的钓线,应该放得更长,任由鱼拖着跑,等鱼累了,再慢慢收线;如果鱼再一次挣扎,钓者也再一次放线,鱼累了,再收。几个回合下来,鱼往往精疲力竭,任由钓者拖上岸。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所拉紧,于是你挣扎,奔突,拼尽全力,但结果,却无异于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会,打个盹,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也许,你也许会像那条绷断线的大鱼一样,自由了。请你以“张与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话题三:
一堆泥巴经过雕塑家之手,变成了艺术品。一件艺术品,被打碎,又变成了泥巴。
请以“泥巴与雕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骆丽丽提供
(一) 学试卷发下之后,有人喜形于色,有人垂头丧气,刘南拿到自己的试卷一看,是个"不及格"。他懊悔地想想自己近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暗暗下了决心:"我要一切从零开始!"可是有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写上历史崭新的一页,但是,却不能够从零开始,重写自己的历史。"
请以”’不能从零开始与从零开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任何事情都不会不流痕迹就过去",历史只能正确认识,无法彻底割断或抹杀。人无时无刻不在写着自己的历史,并对历史承担责任。因此,"不能够从零开始"这个命题主要有两层意义:一、要谨慎的迈出人生的每一步,认真写好自己的历史。二、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会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展望未来。
(二)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上述诗句告诉我们:过多的爱和过度的压力只会使效果适得其反。请你以“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少于700字。
(三)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
请以"有探索就有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主题作文}.
【提示】本题属主旨的限制。话题"有探索就有成功"已经限制了本文的主旨,我们只要采用"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作就行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少年问智者:"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回答说:"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请以智者四句话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四句话有两层意思:前两句的意思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当成自己",就是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后两句话的意思是要尊重独立的个性,"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要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意志强加于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个性,要有自信,不要轻易地丢失自我 郭传斌提供话题三则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
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有人说:有了优势便有了成功的可能。也有人认为: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阻碍我们成功地不是自己的缺陷,而是自认为的优势。请以“优势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二)
佛经里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青年, 离家去远方寻找宝物. 他驾船经过无数岛屿, 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颗无比高大的树木,他把树木砍下. 一年后, 树皮腐烂, 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 散发出一种浓郁的香气. 他把这截香木方在水中, 它不像别的树木浮在水面, 而会沉到水里去. 青年心想, 这一定是真正的宝物. 他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出售, 可是没有人买他的香木,而偏偏与他相邻的摊位上有个卖木炭的小贩, 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 青年还不为所动, 可时间一久, 他就按奈不住了, 心想, 既然木炭这么好卖, 为何不把它烧成木炭来卖呢? 香木烧成木炭后, 果然一下子就卖光了. 青年很高兴, 倾心自己改变了主意.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后,不由为他的行为伤心起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 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 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屑,价值就会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根据这则材料,提炼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三)
人类在幼年时期必须完全仰赖他人,经由长辈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光阴的流逝,我们日渐独立。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到有一天终于能够完全自立。
但这并不表示成长就到此为止。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可以体会宇宙万物唇齿相依的关系。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整个大自然共享着一个生态体系,个人无法离群索居。大凡人类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就是明证。
所谓“成熟模式图”(maturity continuum),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dependence)期: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独立(independence)期: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interdependence)期: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
依赖心重的人,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独立自主的人,自己打天下;互赖的人,群策群力以达成功。
(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请以“独立”与“互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马雪花提供:{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主题作文}.
1、平庸与快乐
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了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趣味琐事,由衷地表达了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你同意这种观点么?
请以“平庸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生活中常常有优势与劣势之分,人们往往本着“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心态,过多的依赖优势。是的,一些人确实实现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梦想;但是,深究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人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最终覆水难收。 以面对优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3、以希望与失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充满了令人黯然神伤的失望之事,却也处处闪现着希望的火花,面对它们,聪明的你该怎样选择?
范军峰提供:
(一):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绩卓著,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一千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
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一千页,里面有治疗方法三千种,药物一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
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
他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
可见,左右你心理的,有时候并不是物质上的贫乏,而是心境的好坏,它常常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心境与成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请你以“心境与成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其实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尔德林。当时阿姆斯特说过一句话:
“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这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月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尔德林一个很特别的问题:“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遗憾?”
在人们有点尴尬的注视下,奥尔德林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上的第一人。”大家在笑声中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其实,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内容只要与“团队精神”有关就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戏剧外,其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即使摔得鼻青脸肿,碰得头破血流,也心甘
情愿,这就是我们年轻时候走过的弯路。
请以“弯路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张伟立提供:
1. 旭日固然为一日之始的象征,苏醒的大地沐浴在她的温暖光照之下,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然而晨过,八九点钟,中午,午后乃至夕照之时,它仍撒下大量光热。太阳在一日中都
篇四:《浅谈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浅谈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写作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其实,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体现在写作中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运用。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活动。这多种思维形式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逆向思维、多向性思维、创造性求同思维等。这种思维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①全新性。②随机性。③多样性。④潜在性。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对客体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分析思考、联想想像,以寻求尽可能多且新的答案。这样,写出的文章不仅形式新颖,立意也会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
1、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有人称之为“颠倒的聪明”。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主题的目的。正像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尔扎克道出了逆笔的奥妙所在: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的运思方法。这样的思维往往会引起新的思索,出现的结果是不可预见的,产生的构想是超常的,形成的新观念是不同凡俗的,收到的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
例如: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隐,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同样是抽烟和祈祷,祈祷时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抽烟时要求祈祷,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可以看出变换一下思维角度,就达到了目的。从思维方式上看,也是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再如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看到这样一个作文题目,诸多考生都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一个范围,沿着“可以移植”的讨论前提,或编故事,或发议论,想象着未来高科技社会里记忆移植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而湖北某考生却这样写道: 初看到这条关于“记忆”移植的信息,我还觉得挺“遗憾”,要是我有一个这样的机器,那该多好!把鲁迅、凯勒、陈景润、爱因斯坦再加上语言大师陈寅恪的记忆统统拷贝到我的脑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场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纵情驰骋,稳操胜券了!
然而转念一想,我又有些迷惑:如果这成了现实,我会不会整天在迷茫与困惑种寻找自我呢?
我,不要别人的记忆,即使有一天这真成了现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这才是我们所以人该追求的目标!我,不要别人的记忆!
从立意角度看,本文一反常态,敢于对记忆移植说“不”,采取否定态度,读起来显得新颖别致而富有创意,让阅卷者本已倦怠的神经为之一振,眼前突然一亮,这不能不说是这位考生运用逆向思维所收到的效果。
2、多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其他发散思维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恰可说明这个问题。运用这种思维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2001年山东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用诚信酿造生活》,文中写道: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也千差万别。常言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如何描写生活,是需要集多种思维才能完成的。这位考生让思想的野马自由纵横驰聘,将“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写得丰富多彩,情感激昂。这里因有多向思维,才会有对“生活”有这么深刻的感受,才会有对“生活”这么美的描绘;因有反向思维,才区别出“酒”、“歌”、“画”三者美的不同。可以推想,如果这位考生思维空间狭隘,思维流向单一,那他就会握笔千钧,难于描绘出这大千世界里人们对生活的感受。 由此可见,多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培养了人们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写出的文章达到了奇、新、美的境界。如果思维仅仅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思维的总量有限,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写出长久使用,没有任何新意的乏味话,文章也就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了。
3、创造性求同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创造性求同思维是在两种特殊性的事物间寻求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哲学原理的表现和应用。这种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的道理。运用这种思维能够揭示普遍规律,使人们能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利用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主题作文 结果往往意想不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