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深度挖掘孩子的快乐写作技巧》
写作是已经枯燥的文字游戏,但是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孩子们只有认识到了写作的快乐,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那么,家长如何挖掘孩子的快乐写作技巧呢?
第一,当孩子遇到写作挫折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时要注意自己的外显态度(如:声音、语调、表情等)要平和,不要大惊小怪,一惊一咋,本来很小的事,反而把宝宝吓坏,以为遇到什么大事了呢。
第二,分清轻重,学会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处理问题。
孩子也有处理问题的潜力,孩子对一些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很肤浅,他们常常做他们想做的事而又不能成功,并且心理上没成熟到可以独立做某些事情的地步。
所以,他们经常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家长们常常对他们不成熟的独立意识和要求加以阻止,从而使孩子经常受到不愉快的负面情绪影响。
如:自己摔倒了,自己站起来;积木碰倒了,不着急,重新搭&&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去对付一切。
第三,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面对,有的挫折是孩子一个人所处理不了的,家长要与孩子共同面对。
如:遭到同伴的粗暴行为和拒绝或发生争执,家长与孩子要及时分析受到同伴拒绝的原因,多米作文与孩子家长商讨和教育孩子与同伴交流的技能、发生争执如何学会谦让别人等。
最后,多米作文专家表示,挫折使孩子不断接受考验,也不断学会操作和处理事物,如果家长能够巧妙、合理地运用好孩子遇到的挫折,会使孩子越来越感到自己很能干,树立遇事我能行的自信心,多米作文为其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有了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孩子全面的从容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写作文也更加的从容与自信。
小学生快乐作文的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快乐作文教学必将大有可为。可以肯定,快乐作文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和思想品德课并行不悖的、影响小学生一生的思想基础工程,对培养21世纪开拓创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一、课题的提出{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
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基本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改评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许多学校当前作文教学主流,有利于学生掌握命题作文的一些技巧,有利于学生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这种模式已经暴露出其偏面性和局限性,给学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即习作时,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
习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和获取高分,缺乏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受,只能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其痛苦之状可想而知。在作文教学专题研究的开始阶段,我曾经指定某班级38名学生每人写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文,题目自拟,题材格式均不限,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有90%的学生记流水账;80%的学生语言枯燥乏味,文不对题;73%的学生存在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未能完成作文,且未能抓住中心内容。针对这种现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5%的学生害怕或讨厌写作,觉得根本无话可写,认为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学校班级的个别现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容忽视。课题研究表明,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快乐作文教学必将大有可为。可以肯定,快乐作文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和思想品德课并行不悖的、影响小学生一生的思想基础工程,对培养21世纪开拓创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二、课题的界定
快乐作文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
狭义的快乐作文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境,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倾注于笔端,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作文。
广义的快乐作文是,通过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学生能够把学习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乐、苦恼等感受,乃至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细微体验,主动诉诸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有血有肉、有感而发、生动耐读的文章,达到阅其文知其心,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这才是快乐作文的真实目的和深层意义所在。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如果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勤于起笔记录生活、乐于专注有感而作、善于表达喜怒哀乐,就能逐步甩掉对习作的厌恶、无奈和被动应付的包袱,从被动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写,使习作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欲望,这就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怎样才能达到快乐作文的目的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过程
(一)把握儿童爱玩与好奇的心理特点,适时创设各种情境,增强习作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写作的兴趣。创设情境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习作的一切外部条件。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1、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如:春天到了,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感受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了写好观察日记,发动他们搞一些饲养活动,如养蚕,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兔子,观察它的分娩及喂养小兔的过程;种蒜头,观察变化过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并在批改后及时加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乐趣。有了乐趣,才有主动性;而有了主动性,才有创造性。经过自己的精心饲养和仔细观察,他们的观察日记写得绘声绘色,且极具个性。
又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对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因为每个人的外貌千差万别,其内心世界、个性特征、情感活动的复杂不是一个小学生可以理解的;用语言文字反映更是小学生认识能力所不及的。有些人物对孩子们来讲似乎是熟悉的,但往往熟视无睹。要他们写爸爸妈妈,似乎不成问题,但真正要他们提笔写,就觉得写不出多少话。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孩子观察人物、观察生活的情景。如教他们写一个 的人时,可以先让孩子们提前观察自己选定的对象,从中提炼出中心,确定写作重点,并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提意见,及时修改,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取得较好的效果。
2、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通过游戏习作,学生兴趣很浓。游戏结束后都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其他同学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兴趣,减少了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3、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确定上,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习作教学要求、口语教学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进行同伴考虑,进行利用、选择、改编,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在小学语文第九册作文教学中我以学做小小导游员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导游尝试:安排学生对家乡的风景、名胜或其他方面值得参观的地方进行调查了解。
然后,按照九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安排,开展一次小小导游员角色扮演活动一人做导游,为全班其他游客介绍家乡的某一处风景名胜或值得参观的地方。系列活动之二--学习
导游知识。以了解导游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为目标,开展主题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在导游应具备的各方面基本知识当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并做到的是对家乡的景、人、物、事的了解。系列活动之三--为本学校做一次导游。角色扮演:为来校参观的客人做导游。介绍要点:介绍校园的一处景物或建筑。组织学生对校园内自己喜欢介绍的一处景物、一处建筑进行实际观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景物或建筑的特点。
同时,开展调查访问活动,细致了解与相关景物建筑相关的人或事,选择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内容。学生对观察、调查了解到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并撰写导游词。写好以后,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其他同学当客人,给同学导游,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然后,作修改。最后,全班开展为客人做导游的活动。系列活动之四--介绍家乡的人。为客人介绍家乡的人。
研究家乡的历史名人、现代名人或自己认为值得向客人介绍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感人事迹、他们为家乡、为祖国作出的贡献等。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写下来,为客人作介绍。并结合写人文章进行写作。系列活动之五--向游客介绍家乡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变化调查采访活动。每一个同学或一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个角度;对家乡实际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在某一个方面的发生的变化。调查访问结束,小组进行交流。
大家对发现的问题和了解到的发展趋势进行交流。然后,针对自己在专题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社会和科技在这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未来的家乡设计发展蓝图。想象好以后,把自己的设计写成文章《未来家乡的&&》。
小组或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针对每一位同学的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从别人的设计中,汲取经验。然后修改自己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将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主题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在运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进行活动当中,学习练习口语交际和写作,同时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4、想象情境,拓宽思路,激发美感。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在五年级下半学期第一、六单元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想象情境进行习作,获益匪浅。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借助童话的手法进行夸张拟人的想象,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接着提供激发创作欲望的题材,为他们习作做好必要的内容铺垫。
如,写童话时,先选取他们喜欢的海底世界为大前提,为他们提供一些海底动物的知识作铺垫(如海龟、珊瑚、海马、海象等),再让他们根据这些知识进行新形象的综合创造,编排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优美的、富有科幻意义的作文,享受到了成功创作的乐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利用语言或音像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或作品欣赏创设情境,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
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达到快乐作文之目的。
(二)把握儿童不拘一格、跳跃性强的思维特征,鼓励多类型作文,充分体现习作个性。多类型,指写作类型不拘泥于某种格式,作文格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若能开放作文的形式,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1、作文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作文日记化就是把依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提高写作兴趣。如第九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1)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事。(2)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注意语句通顺。三个要求全部达到,对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分成三次写,就可以分散难度,提高作文质量。
第一次,只要写暑假中一件真实的事,即可得优;第二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达到语句通顺,即得优;第三次,要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尤其是经过部分,通过范读、评议、自己修改,明确叙述经过时把主要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及自己的心理表达出来即可得优。这种针对同一件事分散时间逐步深入地完成作文的形式,表面上是降低了要求,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达到了写作要求,是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的,达到了快乐作文的目的。{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2、作文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也是快乐作文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如: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是一个选材很广的题目,既可以写富有意义的人或事,又可以写令自己惭愧、得意、激动、兴奋的人或事,但是学生觉得题目不新鲜,提不起劲。换一种方法,把作文要求稍作改变,即请学生给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写一封信,诉说令你难忘的一两件事。写给自己熟悉的人,学生觉得比较亲切,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趣、童真,令人感动。
3、作文诗歌化,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儿歌、儿童诗一直以节奏轻快、语言活泼、琅琅上口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模拟创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学完了《快乐的足球赛》,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模仿着写儿童诗。写人、写事、写物均可,每行字数不限,能押韵最好。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小诗人,学生习作兴趣盎然。
4、作文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桂林山水&教学中, 我创设的四次情境,充分调动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所表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和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并通过综合介绍桂林神奇的自然风光这一语言训练,引导孩子表达对客观世界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其中我凭借结合课文语言,向老师、爸妈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的两次情境创设,巧妙地从阅读教材中引出表达的话题,前两次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充分朗读了课文,仔细欣赏了课件图片,积极地感知、积累了语言,这为表达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最后的写作环节中学生都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作文演讲化、稿件化,把说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写稿的基础上,开展演讲活动。把作文表演化,发动学生将有意义的见闻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 总之,不拘一格的多类型作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真正达到新课程提出能
篇二:《雅思写作范文:儿童的快乐来源》
智课网IELTS备考资料
雅思写作范文:儿童的快乐来源
摘要: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雅思考试,小马过河网雅思频道为各位考生整理了雅思写作范文:儿童的快乐来源,供考生们参考使用,更多雅思写作辅导请继续关注小马过河网雅思频道。
下面小马过河网 雅思 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雅思写作范文:儿童的快乐来源,供考生们参考,以下是详细内容。
Children will be happy when their family environment is not confusing, and you may as well be sure that their
happiness does not simply rely on being richer, safer and healthier. In some countries, children being spoiled one way or another do not appear to be as happy as they are thought to be, due mainly to their parents' wrong attitudes concerning respect and discipline. It is possible that you could make your child happier if you could remember to act like an adult and not a child, and also as a boss and not as a friend that you intend to be.
Naturally, father and mother a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a child as happy as possible by being a paren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word Too often you are inclined to pretend to be like a child to get your child to like you, which is no less than confusing to an immature mind. Chances are that you might be viewed as a child rather than a parent, not knowing that a child actually needs an adult Dad and Mom in the normal environment. By and by, your child will not respect you, and the lack of respect does not generate happiness because your child needs you to be a parent, not a child. At this point, a happy child is one who takes the advantage of normal parenting, far from playing a childish role. That means that while you must listen to your children and not to ignore them, you should never forget playing the role of a a kissing parent and a scolding parent on different occasions.
Likewise, a child is not happy if discipline is missing at home. You ought to act like a boss and tell your children when they do wrong and correct them, and even punish them if necessary, because this could help make a child happier at heart. It may be said that a happy child is one who is taught to distinguish 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and what is not. In other words, young children in particular need parents to have authority to run the family government properly, otherwiise the situation might turn out to be confusing sometimes. These days, there are cases in which children seem to be in charge, as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way parents obey their children. Also, it is not uncommon nowadays that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apparently based on peer friendship rather than family discipline, thus allowing a child to feel like an "unhappy" commander-in-chief in the family.
As an adult and boss, both parents are supposed to understand that their children could be even happier if they are asked to follow the rules regarding respect and discipline. Of course, money, safety and health are always important to childhood happiness; nevertheless, a child should be treated strictly as a child without causing any confusion. For that matter, you cannot expect a very confused child to be very happy, can you?
以上就是 小马 过河网雅思频道为大家整理的 雅思写作 范文:儿童的快乐来源,非常实用。更多资讯、资料
尽在 小马过河 网雅思频道。最后,小马过河网雅思频道预祝大家在 雅思考试 中取得好成绩!
篇三:《时政热点:以重思“解放儿童”来纪念儿童节》
又是一年儿童节。节日只是形式,结合时代特征重申意义才是主题。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国的儿童节除了给儿童放假、营造快乐的氛围外,已经没有了反思的主题。那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浮躁纠结的儿童教育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回到原点,重新检讨和反思“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这一源问题呢?
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了“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的教育思想。差不多在同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名篇《创造儿童的教育》中强调,“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进而,他发出“六个解放”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放在今天,蒙台梭利和陶行知的思想也一点不过时。他们提出的问题,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非常沉重,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套用一句形式的话,破解“钱学森之问”,还得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还得从娃娃的教育抓起。教育是培养,而不是培训。培养就要因材施教,创造性培养人才,从而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趣。而培训,则是模式化的训练,把不同规格的原材料打造成同一个流水线上的产品,谈不上什么创造性,当然也就无乐趣可言。
很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特别是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走向了培训的错误方向。大学之前的教育,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机械化,包括幼儿园,都是把学生培训成考试的机器。大学的教育,不强调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责任,而是努力把学生培训成一个适应当下社会的世俗人。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两岁的小孩在吞云吐雾、小学的朋友拿出“五道杠”来显摆、方仲永的故事在不断地上演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质问: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摧残”、“愚弄”、“欺骗”、“宰制”、“制裁”、“灌输”、“洗脑”、“戏弄”、“麻痹”、“蒙蔽”、“操纵”、“说教”、“束缚”、“宣传”、“禁锢”、“贬抑”、“奴役”、“戕害”、“蛊惑”和“教唆”等等区分开来?{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教育的问题依然是教育的问题。解放儿童,除了重申陶行知的“六个解放”之外,还很有必要重温一下《大众报》1935年的社论。社论中说:“儿童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儿童是建设新中国的础石”,“儿童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紧敎育儿童,训练儿童”等等,早已成了普遍的口号,随处可以听到。但是,现在的“主人翁”、“础石”们须得痛切地反省一下,像现在这様做“主人翁”,做“础石”,{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能把中国支持下去吗?能叫中国站得稳吗?进而,《大众报》的社论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举行儿童运动,要力行“雪中送炭”的工作,切忌“锦上添花”的浮文;第二,儿童运动应该把儿童全体做对象,不应该偏重一部分或偏重某一阶级;第三,人们都知道敎育上最重要的两句话是“以身作则,感化教导”。
除了陶行知的“六个解放”和《大众报》的“三个观点”,我们今天重新呼吁解放儿童,还必须加上一点。那就是,把儿童从“温室”里解放出来。孩子是宝,砸锅卖铁也要为了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陷入了对孩子“溺爱”的误区,尽一切可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了一个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温室”,孩子则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行事自私的“小皇帝”。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累了、病了就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即使病了也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夏令营闭营时,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大声问日本孩子:“中国的草原美不美?天空蓝不蓝?你们还来不来?”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蓝!”“来!”振聋发聩的声音依然在耳畔回响,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孩子从“温室”里解放出来。
中国梦,儿童梦。“发现儿童”与“解放儿童”,是一个与时俱进、常说常新的话题。解放儿童,这不应该是一时的口号,而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贯穿到我们的一点一滴当中,贯穿到我们每时每刻当中。(郭文婧)
篇四:《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给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建议
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好!
非常感谢紫薇幼儿园,能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的平台,我姓朱,是南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工作二十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低段的教学,和大家一样我也是一名家长。我的儿子今年小学六年级。我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专家,所以我的发言不具有权威性。我只是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以一个有十三年教育儿子经验的家长身份与大家平等的交流,希望我的讲话对在座的各位能有所帮助!
入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这种变化,在兴奋之余,家长和孩子都难免有些困惑。从家长角度来说。如何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如何让这些家里的“小魔头”成为规规矩矩的小学生,如何与老师交流沟通,惟恐孩子适应不了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中难以适应。从孩子角度看,他们即将面对的环境是全新的。在这个新环境中,少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幼儿园阿姨的呵护,多了要自己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少了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自由,多了一份纪律和责任。因此,在他们天真、兴奋的面孔下,多少还隐藏着一些不安。那么,孩子在迈进小学的大门前,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孩子读一年级后,我们家长又该注意哪些事情?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走进小学,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呢?
一、了解小学生活
1、 作息时间:早上 8:00—11:00,下午 1:00—2:40 (3:30)
2、 课程表:
3、作业:介绍拼音簿,三线田字簿、田字
簿、繁格算术簿。作业示例(第一周、十七周)
4、人教版语文第一册学期教学目标
(一) 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4、人教版数学第一册学期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写一些关于儿童时期快乐的纪念}.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5、考试形式 (2009年一月嘉兴市语文数学一年级上册考试题型)。
二、分析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首先,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 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第三,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第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五,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并对其提出期望。
三、孩子入学后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问题的表现
1、课堂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不敢发言、写字慢、影响老师讲课。做小动作。
2、课堂下:不合群、不会交往、疯跑、打架。
3、习惯上:不会整理书包、丢三落四、不按时完成作业、拖拉、粗心。作业脏、乱、差、不会预习、复习、没有时间观念。
4、心理上:不适应学校的作息、不适应生活方式、不适应学习方式、不适应管理方式。不适应学校的环境。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1:环境的原因。幼儿园时的生活环境和学校的生活环境是天壤之别,孩子们在幼儿园可以自由活动,不受纪律的束缚,多以活动为主,在校的学习时间长,学与写的多,静的多,灌输的多。动的少,感受的少,实践的少。
2:心理的原因。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心理的不适应,无所适从,就表现为不知道要干什么。由于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安静、灌输、严肃的,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违背孩子心理发展的程序。促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把孩子培养成视听觉型的人。
3:内容的原因。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经验不足引起的。例如:有的孩子能流利的背数字,当你拿5个苹果问他几个时,孩子就不知道,这就是数字符号和事物数量的脱节,疏忽了数和量的感性体验。还有口算孩子是数的,而不是算的。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如果孩子的生活体验少,经验缺失,对数学学习有如空穴来风。学语文也是这样。
四、家长和孩子该做好哪些准备?
上学前家长多介绍些学校的情况,介绍老师的情况,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转变的心理铺垫。不至于到学校后无所适从,提前领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对学校有个感性认识。使孩子能顺利的接纳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一)家长应该做好的准备
1、首先,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你的孩子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用对待幼儿的方式对待他们,不能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必须赏罚分明、有错必纠。
2、 其次,家长自己也要做好辛苦的准备,千万不能将孩子送进学校、扔给老师,就不闻不问了。孩子入小学后的一两个月是最关键时期,孩子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在这时养成的。另外,从幼儿生活上升到有压力有任务的小学生活,跨越性很强,孩子很辛苦。因此,家长要特别重视,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谈心,多关心和鼓励他们,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用小学生活。
3、物质准备:为孩子买必要的学习用具。学生必要的学习用具:像书包、练习本、文具盒、铅笔、尺子、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文具时,不要将文具玩具化。这样会影响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
(二)孩子应该做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