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国考行测做题顺序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2016国考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更易拿高分》

2016国考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更易拿高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有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因此速度和准确率成为了行测的两条生命线,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快速做完更多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技巧。同时一个考生做题顺序的安排也反映了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项测验中取得高分。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下面谈到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一、掌握命题规律,分析自身优势

行测试题的命制已经趋于稳定,主要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从题目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文字、图形、数字和表格四种基本形式。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

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逻辑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测的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题型,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而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考生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你属于哪一类考生?你擅长的是哪部分?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了解行测考情,勤加练习真题,分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

二、统筹试题难易,合理安排顺序

通过上面的分析,是按部就班、从头至尾逐题做还是选择性跳跃性地做题呢?下面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1、先“易”后难原则。什么是简单的题目呢?简单的题目不是说他在形式上有多简单,指的是自己擅长的部分。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期间明确自身擅长部分的先后顺序,在模拟考试期间就将这种做题顺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当然这种做题顺序安排,需要考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开始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会得心应手,正确率也会很高,所以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多参加模拟训练,找到考场上的感觉。

2、先“图形”再“文字”原则。正如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图形到文字再到语言一样,我们对试题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也是先图形后文字再语言,同时考虑题阅读时间和题目难度,结合考场具体情况,以符合命题规律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所以合理的答题顺序应该是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类比推理(事件排序)、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常识判断。当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答题顺序中进行个别调整,但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必须放到最开始做,因为刚进入考场时思维是最活跃的,但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把这两部分试题先做完是符合命题和思维规律并切实可行的。

最后,提醒考生,选择科学合理、适合自身的做题顺序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将在行测考试中游刃有余,从而为笔试成绩增添羽翼。

篇二:《2016国考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更易拿高分》

一、掌握命题规律,分析自身优势

行测试题的命制已经趋于稳定,主要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从题目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文字、图形、数字和表格四种基本形式。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逻辑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测的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题型,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而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考生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你属于哪一类考生?你擅长的是哪部分?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了解行测考情,勤加练习真题,分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

二、统筹试题难易,合理安排顺序

通过上面的分析,是按部就班、从头至尾逐题做还是选择性跳跃性地做题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1、先“易”后难原则。什么是简单的题目呢?简单的题目不是说他在形式上有多简单,指的是自己擅长的部分。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期间明确自身擅长部分的先后顺序,在模拟考试期间就将这种做题顺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当然这种做题顺序安排,需要考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开始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会得心应手,正确率也会很高,所以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多参加模拟训练,找到考场上的感觉。

2、先“图形”再“文字”原则。正如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图形到文字再到语言一样,我们对试题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也是先图形后文字再语言,同时考虑题阅读时间和题目难度,

结合考场具体情况,以符合命题规律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所以合理的答题顺序应该是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类比推理(事件排序)、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常识判断。当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答题顺序中进行个别调整,但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必须放到最开始做,因为刚进入考场时思维是最活跃的,但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把这两部分试题先做完是符合命题和思维规律并切实可行的。

篇三:《2016国考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尤为重要》

2016国考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尤为重要

公务员考试行测有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因此速度和准确率成为了行测的两条生命线,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快速做完更多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技巧。同时一个考生做题顺序的安排也反映了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项测验中取得高分。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下面谈到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一、掌握命题规律,分析自身优势

行测试题的命制已经趋于稳定,主要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从题目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文字、图形、数字和表格四种基本形式。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逻辑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测的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题型,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

化和扩展。而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考生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你属于哪一类考生?你擅长的是哪部分?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了解行测考情,勤加练习真题,分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

二、统筹试题难易,合理安排顺序

通过上面的分析,是按部就班、从头至尾逐题做还是选择性跳跃性地做题呢?下面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1、先“易”后难原则。什么是简单的题目呢?简单的题目不是说他在形式上有多简单,指的是自己擅长的部分。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期间明确自身擅长部分的先后顺序,在模拟考试期间就将这种做题顺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当然这种做题顺序安排,需要考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开始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会得心应手,正确率也会很高,所以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多参加模拟训练,找到考场上的感觉。

2、先“图形”再“文字”原则。正如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图形到文字再到语言一样,我们对试题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也是先图形后文字再语言,同时考虑题阅读时间和题目难度,结合考场具体情况,以符合命题规律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所以合理的答题顺序应该是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类比推理(事件排序)、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常识判断。当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答题顺序中进行个别调整,但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必须放到最开始做,因为刚进

入考场时思维是最活跃的,但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把这两部分试题先做完是符合命题和思维规律并切实可行的。

最后,提醒考生,选择科学合理、适合自身的做题顺序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将在行测考试中游刃有余,从而为笔试成绩增添羽翼。

篇四:《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佳答题时间分配》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佳答题时间分配

考生可以基于个人的习惯和对各种题型的擅长程度,给自己定了做题顺序。比如: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资料分析(除文字材料)—图形推理—涂卡—文字材料题。

以201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的考试题量为例,各部分时间可以如下安排:

{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一、常识判断25题10分钟。常识判断无需多做思考,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会因为思考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变化,因此,这一部分要快速完成。

二、言语理解40题30分钟。填词题考察的是语感和词语的搭配,如果你够决绝的话,甚至只看空格所在的那一句话就可以了,效果基本和全部看完差不多。

三、数量关系15题20分钟。放在第三个时间段做是为了保证在你头脑还清醒,时间还富余的时候,否则你会因为烦躁而做的一塌糊涂。 数学运算难题只有3到4题,主要的简便方法有代入法、尾数法、倍数法等,主要题型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抽屉原理等。

四、 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25题20分钟,把题干和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圈出来,往往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五、资料分析(除文字材料)15题20分钟,图形材料普遍比较简单,注意勾画关键词就可以了,要小心的是时间,单位陷阱。资料分析题的分数对考试至关重要,因此要保证正确率,耐心。

六、图形推理10题7分钟,图形推理无非是笔画、点、线、面、元素、对称、移动、图形的加减,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挺难的,尤其是国家的图形推理题。 技巧:考试时候带一块正方形的橡皮对折叠型题目有巨大帮助。

七、涂卡5分钟。

八、文字材料题,这个可能是最麻烦的。考生可将剩余时间用来做该题,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放弃。(当然也有可能文字题比较简单,拿到试卷时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考生在为自己的各部分作答时间订下目标后,要在平时练习中提高速度,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作答任务。准备时,还可以在答题及应试技巧方面多下功夫。

目前距离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仅十余天的时间了,要想在笔试中取得高分,最关键的还是要考生自身基础扎实,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最后冲刺复习阶段考生还是要多做题

篇五:《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究答题顺序巧得高分》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究答题顺序巧得高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难度之大众所周知,国家公务员考试120分钟135道题,省级公务员考试一般也都是120分钟,题量不等,大多都在100道以上,视各省情况而定。在这么紧张的时间里,还要留出时间涂答题卡,这样的答题强度让很多考生望其项背。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倘若考生拿到试卷之后按照出题顺序去答对行测分数会有一定影响,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一定会发现,每一年的题目顺序都会微调。放在第一位的,时而言语理解、时而常识、时而数学运算,让人捉摸不透。从命题人的初衷来看,是想把最容易的部分放到最前面,以便考生尽快进入答题状态,但是由于考生情况不一样,做题须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属于自己的答题顺序。

一、哪些部分先不答

1.不要先答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整张行测试卷中一定是难点,尤其是数学不好的考生,先答数学会占用大量时间,再做其他题目的时候会更加紧促;即便是数学好的考生也不要冒然先答数学题,数学再好也无法保证短时间内一定能做对,而且一些“数学迷”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会花更多时间去钻研,等“恍然大悟”时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做其他题目,因此,这部分题可以先不答中公.教育版权。

2.不要先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整个行测试卷的重中之重,尽量不要先答。因为刚进入考场比较紧张还没有完全进入答题状态,而且资料分析部分也具有数学运算题的属性,如果刚开始就作答资料分析也会对分数产生负面影响。

二、哪些部分要先答

1.言语理解可以先答。虽然言语理解题不简单,但是言语理解有个最大的特点是:答完以后自我感觉良好,在这种好心情的推动下,之后的答题状态就会比较好,有利于发挥出更高水平。

2.类比推理也可以先答。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部分大家公认的最简单的部分,先答这部分也可以迅速进入答题状态。

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关于答题顺序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小伙伴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在考场上快速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一举成“公”!

篇六:《国考推荐做题顺序及答题时间》

国考推荐做题顺序及答题时间

国考临近,到了模拟实战或冲刺,推荐做题顺序:1、资料分析需整体系统思维,要适当提前,切勿放最后。2、建议把数量或常识放最后,尤其是数量很差的学生。3、言语、判断开头都可以,那个擅长就那个开头。4、重点抓好言语判断资料3模块可得天下。

推荐答题时间,言语30、判断35、常识15、资料25、数量15,资料如能在30分钟内解决且取得高正确率是完全值得的;数量如15题就用15分钟,做一部分蒙一部分就可以;言语和判断保证时间但不要拖延;常识快快过。最后提醒:这个时间可是包含涂卡时间的,没有额外涂卡时间!

涂卡注意四点:1.做一个模块涂一个模块,切勿空题,正常人类没时间检查;

2.正确答案别打对勾,要写在题目序号前;3.看清答题卡横排还是竖排;4.购买正版2B铅笔,用好角度左右一划即可。

祝大家顺利上岸!!!

篇七:《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更易拿高分》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更易拿高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有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紧的特点,因此速度和准确率成为了行测的两

条生命线,应该用最少的时间快速做完更多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技巧。同时一个考生做题顺序的安排也反映了他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也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项测验中取得高分。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下面谈到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一、掌握命题规律,分析自身优势

行测试题的命制已经趋于稳定,主要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和

资料分析五大部分,从题目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有文字、图形、数字和表格四种基本形式。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逻辑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测的每一部分都有具体的题型,各种题型也反映了人类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能力,

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认识工具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到文字的出现再到现代语言文明的演进,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能力的不断深化和扩展。而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力模式、知识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的考生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强,有的知识贮备比较丰富,还有的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天赋。在没有进行系统复习之前,试题难易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产生了个体不同的答题顺序安排。你属于哪一类考生?你擅长的是哪部分?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了解行测考情,勤加练习真题,分析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

二、统筹试题难易,合理安排顺序

通过上面的分析,是按部就班、从头至尾逐题做还是选择性跳跃性地做题呢?下面中公

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1、先“易”后难原则。什么是简单的题目呢?简单的题目不是说他在形式上有多简单,

指的是自己擅长的部分。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期间明确自身擅长部分的先后顺序,在模拟考试期间就将这种做题顺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当然这种做题顺序安排,需要考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开始做自己擅长的部分会得心应手,正确率也会很高,所以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多参加模拟训练,找到考场上的感觉。{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2、先“图形”再“文字”原则。正如人类认识事物是从图形到文字再到语言一样,我

们对试题的敏感度和反映速度也是先图形后文字再语言,同时考虑题阅读时间和题目难度,结合考场具体情况,以符合命题规律的原则安排答题顺序,所以合理的答题顺序应该是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类比推理(事件排序)、数学运算、资料分析、选词填空、片段阅读(文章阅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常识判断。当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答题顺序中进行个别调整,但图形推理和数字推理必须放到最开始做,因为刚进入考场时思维是最活跃的,但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把这两部分试题先做完是符合命题和思维规律并切实可行的。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选择科学合理、适合自身的做题顺序很有必要,这是一

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将在行测考试中游刃有余,从而为笔试成绩增添羽翼。

篇八:《行测答题顺序——方法推荐》

无数人验证过的行测做题真理 ——应按平常顺序 可先做优势题型

行测考试里,国考需要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做完135道题,省考也基本上是要求考生在2个小时里做完120道题,很多考生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套试卷,从而失分不少。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做题顺序,完全是有可能在2小时的时间里高质量的完成试卷获得高分的。

只有首先给大家看个投票结果,是我刚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不知道行测该怎么做题的时候在一品公考论坛发起的,时间也过去蛮久的了,后来也没管它,前段时间成功以行测85分、申论68分的成绩通过笔试。想起来曾经答应过一个学弟分享经验的时候想起来再去找到的。蛮多朋友参与了投票,投票结果也算得上很有验证性的,毕竟我最后也是用得票最多的顺序做题才得到成功的。

说实话,上面的5种办法,我都试过,最后还是选择了最后那种,做整套试卷的时候,按照自己一贯的习惯安排做题顺序,优先做有优势的题型。为什么这样会是大家的普遍选择呢?

我分析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在考场上按照平常我们做题的顺序做,不容易打破正常的思维态势,不会手忙脚乱;而优先做有优势的题型,是因为那是拿分的地方,应该在头脑非常清晰的时候把优势突出出来,发挥出来,不要等到做了很多题头脑开始迷糊心理压力也

比较大了的时候再去做,那样再多的优势也不明显了,说不定得分还会非常低。{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按照试卷上的题目顺序做 虽然大多数人有自己固定的做题顺序,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是按照行测试卷上的题目顺序来做的。这样的做题顺序属于按部就班、以不变应万变型,从某一方面来说,不用特别去翻查特定题型的位置,还算是节省了一部分的时间。但是,这样的做题对人的耐性是一种考验。行测考试不像高考那样的命题有一个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考试的题型是按照不同的模块来设置的,而且题量比较大,如果没有很好的耐性,往往做到一半的样子就开始浮躁起来了,本来可能做对的题目也会容易出错了。而这种情况下,就要记得时刻提醒自己,我不会,别人也不会,时刻给自己一种信心,避免慌乱。{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有个以前经常在网上聊天的朋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但是他坚持这个我们怎么劝都没用。去年的时候还是考上了,为了写这篇分享帖特意跑去问了他。他说后来也还是用这个做题顺序,只不过没有自己埋头苦练,而是换了在中政行测在线平台练习,因为平台上有每个模块的专项练习,能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作答,每道题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不让作答了,对提高做题速度非常有效。

如果你是高手,每种题型都有把握做对,参加行测考试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智商,不过还是建议这样的高手还是不要显摆了,想挑战自己的智商做点其他什么的不好呢?非得要去行测考场上跟我们争那几个本来就不多的岗位干嘛?

又或者你只是为了应付家里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去公务员考场上玩票的,这样做绝对没有人持反对意见。稍微有点不厚道的说,作为真的想成公的人来说,多几个你们这样的人,我们也少几个竞争对手。

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先做觉得难的部分 不知道这样的人是怎么想的,我是觉得先做难的题纯粹是浪费时间。 没有固定的顺序,想先做哪一部分就先做哪一部分 不得不说,这样做的人不是新手就是做好了炮灰准备的人。行测考试题型都是按照模块来安排的,如果想到哪做到哪,且不说思维的不断转换为让脑子转不清楚,光是不断翻卷子

的时间就浪费的差不多了。

不给自己规定好大致的做题顺序,碰到比较难的题,死抠了半天还是没想出来,这种情况下,要不就是因为畏难心理放着去做其他的题而这个题已经花的时间就浪费了,要不就是僵在那里一定要做出来浪费时间。结果必然就是挤压了其他题的答题时间,简单的题、本来能够做对的题也没时间细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个小时里要做完120道题或者135道题,平均下来每道题花的时间最多一分钟,如果算上不断翻卷子的时间,估计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一半的题就了不起了。

看别人经验,别人说用什么顺序好就用什么顺序 在论坛上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做题经验,其中不少人都有提到自己的做题顺序。而看经验贴的人因为自己没有特别好的做题顺序,所以觉得别人按照这个顺序成功了,我按照这个顺序来做题也一定能够成功。殊不知,每个人的情况擅长都不尽相同,完全的复制别人的做题顺序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成功。李开复都说“我的成功不可复制”,凭什么别人的公考做题顺序就能够复制了?

根据自己的习惯,先做有优势的部分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在行测考试上而言,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习惯呢?前面那个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差不多79%的人选择根据自己的习惯,先做自己有优势的题型,可以说,这个就是一个好习惯,经过了大部分人验证的好习惯。

人都有畏难心理。很多时候,碰到难题,就会下意识地去逃避,特别是在考场上,如果一开始就碰到难题,自信首先就会被打击掉一半,就会觉得怎么这次行测题这么难,肯定考不好了。而反过来,先碰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很顺利的就答出来了,可能原本都不怎么有自信的也能变得更自信,后面的题也不会觉得有多难,思维也能在不经意间打开,自然而然地,试题的正确率就能上来了。

优势是什么?在行测考场上,优势就是高分,优势就是进面。所以,千万不要再谦虚,再藏着掖着,有优势就要亮出来。有人说行测做题靠技巧,在我看来技巧说白了只要学一下都会,但是就算学会了所有解题技巧,也有一个优势侧重。人无完人,就算是考霸也没人敢拍着胸脯说我能秒杀所有行测题,顶多就是说能够秒杀某一种题型。所以,培养自己的优势

题型,优先优势题型,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数才是王道。

有人说我没有特别擅长的题型,这个说法我不赞同。左右手都可能不一样长,小学生都有偏科的,作为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自己擅长的东西呢?这样说的人要不就是对行测题型不了解,要不就是对自己不了解,归根究底,其实还是做题不够。建议可以多做题,而且不要自己找那些网上泛滥的真题来做,应该分门别类的做一些专项练习,通过专项练习的时间花费和得分情况来分析自己擅长的部分。如果不知道怎么分类或者分析,建议直接去像中政行测这样的专业备考平台练习,会有专业的老师帮你来分析强弱势,配置合理的训练题的。

除了安排好做题顺序,平时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外,锻炼自己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有可能在考场上我们一看题,和以前复习当中做的模拟题复习的不太对路或者是某些题目没有见到过,千万不要慌,不要乱。只要按照自己平时训练的顺序答题,后面一定有时间剩余,再回头来看不对路或者没有见过的题,说不定经过前面的试题的思考,灵感就有了,难题也能给迎刃而解。

一不注意说了这么多,行测做题顺序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注意这点,或者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利用这点,希望我的这点点经验之谈能够帮大家拨开云雾见明月,提高一下大家的行测成绩。{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资料来源:中政行测备考平台

关于更多行测备考信息,可以登陆中政行测/?ag=2195进行系统的学习,获取老师的专业指导。

温馨提醒:更多信息,双击即可进入你倾慕的备考平台。

篇九:《公务员行测做题顺序》

公务员行测做题顺序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 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

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

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么容易的

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国考最佳做题顺序 国考行测做题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