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印广大师楞严经 楞严经讲解印广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

印光大师开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秘诀持名法门

文钞三编卷一《复明性大师书》:“又楞严经势至圆通章末后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无选择者,遍用根尘识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禅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见。况证四果(藏教)及七信(圆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摄六根,入手在听。无论大声念,小声念,不开口心中默念,均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诀也。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

大师在续编卷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中开示:“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即了。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恼惑业,故难。况时丁末法,人根

陋劣,寿命短促,知识稀少,魔外纵横,正见稍亏,即堕魔羂乎。唯净土特别法门,仗弥陀慈悲誓愿,与自己信愿忆念之力,于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证无生,即下下根人,亦预圣流。其为利益,何可名言。此义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谓为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三编卷二复张曙蕉居士书八:

今修念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

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续编卷上与张静江居士书(民国二十四年):“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能志心谛听,与不听而散念,其功德大相悬殊。此法无论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无弊,宜令一切人皆依此修。”

三编卷二《复常逢春居士书七》:“念佛下手,最要莫过于听。听则心沉而一,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印广大师楞严经}.

三编卷四答善熏师问:”无论大声小声默念,总要自己听自己之佛声。默念中亦仍有声,故亦须听。能常听,心自归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

文钞续编《大势至菩萨像赞》: 如子忆母勤念佛,都摄六根耳听著。若依大士此开示,因心各得契果觉。

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则知念佛之法,当都摄六根。都摄六根之前,尤当先摄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里听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处,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听,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经亦然。……故知用功之道,端在专摄,不事情想。若无思想,那有邪见。邪见既无,即是正智。”

续编卷上复杨炜章居士书:“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

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清净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汝以极重之业力凡夫,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普被上,中,下,若圣若凡,一切机之无上妙法也。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印广大师楞严经}.

一。较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

篇二:《印广法师开示附体问题》

广法师开示–附体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我们所遇到的附体、气功、阴阳八卦、看风水这些事要有正确的看法。这些法门对我们地球人,对我们带着隔阴之谜而来的修行人而言,在佛法里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启蒙教育。通过诸佛菩萨、天人鬼畜借着人的嘴巴讲话,让我们感悟到除了人道之外还有另外的法界;通过气功调身,让我们知道除了吃药打针,还可以用心治我们的病;通过周易、八卦能让我们知道除了搞加减乘除语文数学、化学来计算,还有些人道之外的学问;能知道很多的道理,都是我们佛门里非常好的启蒙教育。

可是因为其中一部分人,一个,他不懂

装懂来哄人、骗人;一个,虽然懂,他用心不真,以此来谋取名闻利养,也有些言过其实。同时使一些修行人回大向小,把他作为究竟,所以造成了他的弊病。但是我们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肯定。现在造成两种极端。 我们现在就附体这个内容来讲,一部分人不管是鬼神仙附体,还是什么,一律把它说为是南海观世音、药师如来、释迦牟尼佛;一种把即使是佛菩萨利用这个附体借人讲话,他也把他说成是弄神弄鬼邪门歪道,这两种极端都不可执著,是不是?

《楞严经》里讲的观世音菩萨是不是还可以现无情众生、泥巴瓦块说话?《阿弥陀经》上阿弥陀佛是不是还可以现鸟说话传法啊?还可以现树木花草、刮风下雨来传法。

所以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会给我们许多人造成障碍,是不是?佛并没有在任何一部经典讲佛菩萨不可以利用人的嘴巴来讲话。《楞严经》批判了那些鬼神附到人身上说话,是介绍这类情况。他并没有讲附在人身上讲话的都是鬼神,着不符合逻辑推理。就比如我们人也能喝水,猪也喝水,狗也喝水,是不是?你不能讲他能喝水,所以他是人,那狗猫都是人,它是人吗?也不能因为狗猫都能喝水,把人,因为他喝水,所以这个人他就是一条狗,能不能这样讲啊?许多问题我们不能执着。我们一般来讲,不可以示现神通来教化众生,并不排除在关键的时候,也要示现神通来教化众生。在《楞严经》讲了五十种阴魔境界,是不是都是歪魔邪道在示现

种种神通啊?可是在《楞严经》和《法华经》又同时讲诸佛菩萨、分身即佛、分身佛都在示现神通是不是?同时并举。

我们现在很好笑,往往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诽谤正法。那么我们怎样判别这些附体?唯一的办法就是佛讲的『依法不依人』。你不要管他是佛菩萨还是妖魔鬼怪,与你没有关系。你只看他传的法对不对。

佛在因地修行就曾经用生命来供养一个魔鬼说法。一个魔鬼传法,那个样子青面獠牙,他青面獠牙他传正法,传了个什么正法啊?【诸法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现前】,这魔鬼讲了上一句话『诸法无常是生灭法』, 下文不讲了。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啊,这魔鬼传的正法,当下跪下来

磕头。他才不管什么青面獠牙不青面獠牙,请你传下去。魔鬼讲「我不传」。他问「为什么」?「我肚子饿了」「饿了,我给你找吃的」「不行,我要吃你」他吃人,是不是告诉「我就是魔鬼」?「我要吃人」,释迦牟尼佛讲「行,我给你吃,但是你要传法」。所以传了 【生灭灭已 寂灭现前】,所以佛把这个字在石头上刻下来以后,用自己的血涂上去,然后用自己生命供养这个魔鬼,现在你可以吃了。他有没有认为魔鬼或者是什么附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屁股一拍就走啊?他有没有这样做啊?没有啊。

所以我们现在判定一个附体是佛菩萨,还是一般的护法神明,还是搞名闻利养的邪鬼邪神,就是看他传法。 如果他老给你搞

篇三:《《法华经》和《楞严经》倒底怎么样难信难懂?》

《法华经》和《楞严经》倒底怎么样难信难懂?

讲解:印广法师 来源:《阿弥陀经》讲记节选

《法华经》和《楞严经》,一个是难信,一个是难懂。

所以祖师大德讲,叫“石破天惊观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怎么“石破天惊观法华”呀?《法华经》就是讲,你明白了什么是佛,你当下就是佛!不要离开讲经堂,不要离开板凳,眼睛都不要眨一眨,当下成佛!石破天惊!没有根机的人要吓死了!认为你是胡说八道,哄人。可是佛在《法华经》反反复复讲这个法,根机好的人,几句话你就成佛,你信不信?!叫“石破天惊观法华” !佛在《法华经》就是讲《法华经》难信

难信。为什么?讲了以后天人大众阿修罗要害怕,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要害怕,乃至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要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根机的菩萨他能信解。所以叫石破天惊。为什么不敢相信啊?讲起来讲啊,真是叫我们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人家不敢相信。因为我们凡夫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

就如同佛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 如同微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决定成佛,就是成像释迦牟尼、阿弥陀、观世音那样的大圆满之佛,都是易如反掌。大风吹微尘有什么困难,何况我们这个成佛,当下成佛是分真即佛,是小佛,虽然是小佛,它保证我们已到佛土,永远不落三恶道,乃至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乃至超过了阿罗汉、辟支佛;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的境界。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佛在《楞严经》还讲,〖何籍劬劳 肯綮修证〗!哪里要你去认真修!哪里叫你刻苦修!你那是无聊,你是没有事找事干!把两个耳朵带来,明白这个道理,你当下了生脱死!

师父讲的话你们有怀疑,可以向师父提出来对质!师父,这句话佛在哪部经讲的?我当下会找给你们看。我们今天在这里说法是敲当面锣,对面鼓。我们不要把我们的法身慧命交给那些莫名其妙的人,今后再有人讲念佛能够往生,念佛就能成佛,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是谁讲的?在哪部经讲的?拿给我看。你们现在这一次就可以向师父问好,将来你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去问别人。这是讲石破天惊。因为这个法太难信。太难信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太简单,成佛太快。当然“什么是佛”,我们在这次《阿弥陀经》要给大家讲清楚,要把它搞明白。

怎么“风起云涌演楞严"呢?那些已经证到阿罗汉的菩萨,已经证到《金刚经》佛的修行人,已经证到《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那种佛的人,在这个会上,向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来,佛一一地给他解答;而且提出来的法都是佛当年金口玉言,佛你当初怎么讲的?佛讲,当初怎么讲的,当初我是讲的方便法,我现在讲究竟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然我们将来机缘成熟的话,就看我们大家的发心,有可能我们要在这里给各位开讲《妙法莲华经》和《大佛顶首楞严经》,

这要看缘分。所以我们在讲这部经很自然而然,要把《法华经》《楞严经》这个“诸经之王”要提出来。

现在有些人提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经王,《无量寿经》是王中之王,这种说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没有根据。他的根据是所谓唐宋一些大德,那些大德连名和姓都没有,纵有其名其姓也不足以为据,这些都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凭什么是王。我们这次讲《法华经》《楞严经》是王,并不因为佛讲它是王。佛讲它是王,我都不认可,我们要从法理法义上来明白。哎呀,佛讲的是对的,它就是王。佛教导我们的原则“依法不依人” 。我们这几千年以来修行人的悲剧就是依人不依法。谁的名望大,谁的地位高就依,盲从。所以这个“四依四不依” ,我们应该明白啊,这是佛教给后人的法宝。佛讲了,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统统不认。看你传什么法。你传的是正法,即使魔,我也给你顶头,我也可以以生命来供养你;你传的法不在了义之法,我可以不理睬你。这是我们佛门的规矩。依法,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依法。

三藏十二部经唯有《法华》《楞严》是了义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个经题要讲全了,叫《大佛顶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诸菩萨 万行 首楞严》,小乘经典像《阿含经》这类的经啊,叫作不了义经典;大乘经典像《金刚经》、《华严经》、《地藏经》,叫作不了义大乘,叫权教大乘,权宜之说,也叫方便大乘。唯有《法华》《楞严》是“究竟了义之法” 。所以大乘佛法分“权实之别” 。在开讲《法华》《楞严》之前,所谓的三乘法有小中大,那个大乘叫不了义大乘,是说说而已。开讲《法华经》以后,万法归宗。《法华》《楞严》叫圆教、实教、满字教、究竟一乘了义,所以佛在《楞严经》针对过去把大乘法说为胜义法,是他自己讲的,所以没有办法再讲了,把《楞严经》说为胜义中真胜义法。

要搞明白,过去在讲《金刚经》,讲《华严经》,讲什么真如本性,到了《楞严经》怎么讲的?〖真妄同二妄〗。所以在《金刚经》和《华严经》讲的真也是妄,也是虚妄。那么到了《楞严经》,又另外一种口气。《楞严经》是〖真真如性〗,不是真如,是〖真真如性〗。《法华》《楞严》

篇四:《印光大师:念佛法门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

{印广大师楞严经}.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了生死。仗自力了生死,非一生两生能了。证初果人,尚须七生天上,七生人间,方证四果,四果则了生死矣。未证初果之人,升沉不定。今生很好修行,来生造大业者,百有九十多。证初果人,纵令以威力逼令造业,宁肯捨命,不肯造杀,盗,淫等恶业。若不出家,亦娶妻室。若令邪淫,宁死不行。此人虽未了生死,决定不会下降。未证初果者则不定。纵一生两生不造业,决难永不造业。故知仗自力断惑证真之难,难如登天矣。念佛之人,必须生真信,发切愿,决定现生求佛加被,到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平时念佛,如丧考妣,如救头燃。又须以此法门,随分随力,与一切人说。又须事事尽己职分,便可满愿。欲看经,则宜先看净土五经。欲看浅近之书,当看印光文钞,印光嘉言录。再欲看最切要,极深妙,又易于领会者,当看净土十要。欲知古今往生事迹,当看净土圣贤录。现在不能寄书,当向成都北门东珠市巷三十二号,谢慧霖居士借看。彼处各经书均有,但不能送人。重庆佛学社,光十多年前,各经书送几十捆,或尚有。问佛学社王晓西,舒次范,王适均等,

当可有则送汝,无则借看。三台县三元宫巷,蒋特生处,或尚有之,有则必送汝。四川寄书,唯重庆佛学社最多,次则蒋特生。谢慧霖处,不过令彼看,无令送人者。念佛法门,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均好念。若衣冠整齐,手脸洁净,出声念,默念,均可。若睡倒,及衣冠不整齐,尚未洗漱,及到不洁净处,或抽大小解时,皆须默念,不宜出声。虽睡不可赤体,须穿衫裤。心中常存敬畏,不可放纵。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

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已经拒绝一切信札。愍汝之诚,为汝说其摄心,及请经书之办法。然经书已久,恐无存者,即借不到,亦有利益。若借得到,当依之而行,则往生便可决得矣。(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修净师书)

篇五:《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浅析印广法师所讲解的楞严经第四卷168字 2

1、「寂」就是寂寂寞寞、默默无闻。什么相也没有,但是它「常照」,怎么「常照」呢?有形有相的万法在它心里,叫「寂而常照」,这叫『性觉妙明』。

2、所以这叫『本觉明妙』,明明白白十法界,但是来讲,我们就是看到这个十法界,它就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所以我们手掌现前的时候,你眼睛能不能看到拳头啊?(不能)。心能不能看到拳头?(能)。手掌表的万法,是不是当下就是拳头啊?这就叫「见性」,在相见性,以『明』显出『妙』,这在佛法里叫「照而常寂」。

3、生相无明也好,业相无明也好,转相无明也好,是不是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啊?它有没有谁生谁啊?没有啊。

通过这三点,我们应该生起疑情的,什么疑情呢,既然所有的东西都在真心中而且当下即是真心本来面目,那么还有那些什么本具和妙有,这些说法吗?只能说这个真心本来面目,他天生就具有能变性,就好像云一在风的作用下,可以变成一匹马,可以变成一朵花,可我们在观察这些的时候,也许早就忘了,这些马啊花啊只是是那片云而已。

"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是修行要诀 一九四0年大愚法师给长女仪庄留诗一首,请高手解密内详

1,

“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的意思是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湛然寂静,妙用无穷,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性是体,照是相是用,性相一如,体用不二。不心外求法,不向外攀缘,回光返照,舍识用根,便是成佛作祖的无上大法。

2,

寂照照寂:就是说要时时观照自己的意识心态,渐渐就可以明了什么是清净本性了。 切忌用力:虽然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意识,可是也不要太过执着强求,要自然而不强迫自己去这样做。

成佛作祖,无他秘密:修行的方法就是这样了,没有其他什么秘密的绝招了。 3,{印广大师楞严经}.

寂照是止观,照寂是观察一切本空。切忌用力,是说精进是必不可少的。成佛作祖,是说回归本性的真实,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无他秘密,说明只有这样做才行,没有其它途径。

4,{印广大师楞严经}.

从6月份温州满载而归后,单位工作一直很忙,特别是因为听宇阳师兄讲阿含缘起的道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修动中禅,而是更放松自己,有意识的让自己看看电影,游玩游玩等,松弛下担忧了几年的神经。

{印广大师楞严经}.

最近日子,没有专门坐禅或者修动中禅,但是走路或者不思维的时候,放松自己的身心,

{印广大师楞严经}.

轻轻的觉知身心,常常想起大愚法师的示儿诗: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无它秘密。觉得这话说的真好,轻轻松松的觉照中,心和宇宙的秘密,一切尽在于此,世上岂还会还有其他秘密?

这些日子的修行中,感到一个是身体常有种晃动感,可能是水大的作用,第二个是人比较轻松,特别是观照的时候,不会有以前的紧张感,反而感到,每次想什么事情的时候,能感到脑子有种紧张感,人从妄想中回过神来,就觉得放松一下。

我想这种能觉知妄想的感受,应该是进步的一个标志。

来自: 觉知呼吸(带着觉知不断入静,要诀在呼吸) 2014-09-11 17:54:15

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主,无他秘密。这是大愚法师的一首偈语,也是修行的不二法门,{印广大师楞严经}.

定门,就是修定,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谓之照而寂,是诸佛菩萨之定门。 慧门,心性虽湛然不动而常照法界不出错谬,谓之寂而照,是诸佛菩萨之慧门。另外分享一下楞严经的一个句子,知见立,见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自己理解一下就知道怎么修行了,至少知道道理,道理知道之后,路就好走一些。佛就是指路明师。顶礼一切善知识。

篇六:《印光大师 晚年统一回复问题的一封长信》

语虽拙扑,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 民国二十一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行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极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那摩)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做、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

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已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既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儿女、乡党亲友,同皆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每日若念一万佛。及念五千观音。多少照此加减。)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属,并与亲友,不蒙此益乎。况且现在是一个大患难世道,灾祸之来,无法可设。若能常念佛及观音,决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无灾难,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隆。况劝人念佛求生西方,既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满所愿。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以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恶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既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颗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威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超,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希体此义。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

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龟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之,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经。药师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若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七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长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不可瞎张罗及哭泣。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在眷属及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临终津梁及后列临终三要,自知。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至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获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既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印广大师楞严经 楞严经讲解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