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简讯的写法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简报的写法》

第四节 简报的几种常用写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22 更新时间:2006-5-18 16:41:36

写作方法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的。简报以把情况简而明地说清楚为目的。因此,怎么能简单明了地说得清楚就应当怎么写。在这方面要允许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风格,鼓励发展和创新,不必墨守成规。实际上,写简报也的确没有什么固定的框框可循。不过,从通常接触的大量简报看,也可以摸索出一些规律。

比如在形式上,一般简报的格式是刊头都有个名称,如简招、简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工作通讯、思想动态等。有期数,有编写单位和编写时间。每期正文还要有个恰当、醒目的标题,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期简报的中心内容。末尾要注明印刷份数、发送范围等等。

编写方法,也可以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综合性简报。这种简报的写法是,根据大量的情况,首先提炼出一个能够准确鲜明地表达主题思想的引人注目的标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思想,选择、调配材料,搭出个架子,即用哪几个观点和材料来说明主题。开头一段,应有个总的说明性的概括,类似新闻报道中的导语。接着把选择的材料,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有层次地写下来。所谓逻辑顺序,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或主次关系,或点面关系等等。根据这种内在联系列出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加以叙述。也可围绕一个问题,象剥笋一样,步步深入地去写,把问题一层层展开。还可以先叙述事实,然后阐

述原因等等。不管怎么写,都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要能给人以活生生的感性认识。典型事例,要精选,要生动,必要时应当细写。有些简报常常是因为一两个典型事例、一两句高度概括、形象准确、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的语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下面这期简报,是综合性简报的比较典型的写法。

对《国务院关于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和降低四类商品零售价格的反映

《国务院关于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和降低四类商品零售价格的消息公布后,××工会、××区委、××大楼、××市第××中学等单位,组织部分干部、工人进行了座谈。大家认为,国务院《通知》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四化建设。同时,也反应出一些担心和疑虑。

(一)拥护国务院《通知》。××工会等单位的同志说:《通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心,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国务院在群众对物价问题反映强烈的时候发出《通知》,抓在‘点子’上了,是件大好事,令人鼓舞。××市第××中学的同志说:国务院《通知》顺民心,得民心,安民心,鼓民心。

××区有的商业职工说,现在正是供销旺季,国务院发出《通知》太适时了,说明中央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有的说,《通知》把贸易货栈、生产联社、农工商企业等集体、个体户的物价都作了规定,这样很全面,可以上下左右一齐堵乱涨价的口子。不少物价工作人员认为,中央给物价工作指明了方向,给物价人员鼓了劲,撑了腰。表示一定要在稳定物价、贯彻《通知》中做好工作。

在《通知》公布后的第一天,有的顾客到×××××商场买电视机,售货员主动宣传降价消息,劝顾客过几天降了价再买,顾客非常满意。根据退货规定,一月九、十两日,××大楼的国产机械手表退货五只,国产黑白电视机退货二十一台,收音机退货四台。退货顾客对此项规定普遍感到满意。

(二)有些人仍有担心和疑虑。有人说:政策规定得很明确,很具体,就怕落不到实处。有人担心,政府总说物价有升有降,这次降价的四类商品都是高档的、耐用的、积压的,是不是有些短缺的生活日用品还要涨价?有少数职工对四类商品降价不以为然,甚至说:这次降价的都是库存积压太多的耐用商品,这四种商品在市民中已经饱和,降价与我们关系不大,受益的是农民。

(三)一些建议。有人认为:现在对违反物价纪律的处理,一无标准,二无决心,应尽快建立物价法。有的建议严格奖惩制度,整顿国营商店的乱涨价风,缺斤缺两风以及官商作风。有人反映,现在农贸市场管理薄弱,价格很乱,特别是投机倒把活动猖獗。××大楼每天都有小贩抢购呢服、皮鞋、长毛绒领等轻工产品,转手倒卖,呢服每件获利二、三十元。建议认真整顿农贸市场,坚决堵塞各种漏洞。

这期简报标题虽然长了点(可压缩为《对四类商品降价和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通知的反映》),但准确醒目。下面几个层次也清楚、得当。列举的事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群众的思想情绪,虽然生动性稍嫌欠缺,但比较典型。整篇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总概括,先介绍这些反映所包括的范围,然后用两句话概括地说明在这个范围内的总的基本的反映,即多数群众认为中央的措施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四化建设,点出部分同志有担心和疑虑。第二层是

多数人表示拥护的具体反映。先说一般反映,再说特殊反映。第三层具体表述了一些同志的担心和疑虑。有的怕落实不了,担心短缺的日用品还要涨价。有的认为降价商品与市民关系不大,受益的是农民。第四层写建议。要制订物价法,严格奖惩制度,整顿国营商店的乱涨价风、缺斤短两风以及官商作风,还要求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等。这四层的内在联系是主次关系,即多数人拥护,有些人疑虑,还有些人提了建议。眉目清楚,易看易记。

二是写一人一事或一个问题的简报。它要求选择比较典型、比较新鲜、而且值得反映的一人一事或一个问题,紧紧抓住事件或问题的中心,去粗取精,有层次地把情况表述清楚。事件要有头有尾,繁简适度,主题又要鲜明突出,给人以启发。下面这期简报是一个电台记者在一九八一年写的,是比较好的一期简报。

医疗费的使用也不能吃大锅饭

××市×××厂改变使用医疗费吃大锅饭的做法,节约效果显著。全厂医疗费由超支变为盈余。

这个厂共有职工430人,按国家规定,每人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提取医疗费30元。过去,由于医疗费统一使用,职工用药大手大脚,药品浪费比较严重。1979年,全厂超支医疗费近3,800元,相当于当年应提取医疗费的36%。从1980年开始,这个厂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对医疗费的使用方法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把全年每个人30元医疗费的60%部分,即18元核定到人,年终结算,节约归己。另外40%部分,即12元作为全厂统筹,用来购买医务室常用的药棉、纱布和预防性药品。如果有人用的医疗费超过核定数,也用这部分钱补贴。这样做了以后,职工们很高兴,说:使用医疗费也不吃‘大锅饭’了。盲目要好药、多要药的人少了,乱扔

药品的现象不见了,去年全厂节余医疗费3,300多元,占应提取总数的26%,除3,040元发放职工个人,工厂净节约260多元。这样国家节约了药品,企业减少了开支,个人增加了收益。

这期简报简而明地说明了问题。所以能如此,首先是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医疗费使用制度需要改革这个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多年来,医疗费吃大锅饭造成严重浪费的现象是人所共知的。但是长期没有想出较好的改革办法,来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厂作了尝试,并收到了好的效果。这个情况自然是有参考价值,也是人们愿意了解的。其次文章短小精悍,层次清楚,全篇都用事实说话,很吸引人。它的写法是:先用一个十分鲜明的标题点明主题,即医疗费的使用办法应当改革。然后具体介绍了×××厂的改革效果。全篇四百多字,先用两句话概括地说明改革的结果,即医疗费变超支为盈余。然后把具体改革的情况一口气写下来。分了四层,第一层介绍这个厂的职工总数,每人每年提取医疗费的数目。第二层讲过去统一使用的弊病,药品浪费严重,举了1979午超支情况。第三层讲改革的方法,这是简报的核心内容,提供了改革的经验。最后一层是改革的效果,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好处。用很少的文字,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益的经验。

三是会议简报。会议简报有综合的,有一事一报的。但它自成体系,比较程式化、规格化。从会议的全过程来讲,第一期一般是写预备会的情况,如没有预备会,就是报个会议开始的内容,大体都是会议哪一天开始,参加的范围,应到和实到人数,某领导同志讲的会议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时间安排,等等。有的也写一点到会人员的情绪或要求等内容。这期简报的目的是向上级报一下会议开始了,也向与会同志进一步明确会议的安排。下面是反映×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开幕时的一份简报。

篇二:《简讯的写法》

简讯的写法

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超出就不能称为简讯了。

简讯虽短,却应是一个完整的消息,要5W俱全,回答以下基本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还要尽可能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何故、如何?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界称做:5W。

{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when : 何时

where : 何地

who : 何人

what : 何事

why : 何因

连起来大意就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因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简讯的格式:

(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2、怎么写(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 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 赣南日报 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南康走访慰问。

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题目: 县ХХ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县ХХ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三)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

主体的写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围绕主题、扣紧导语。导语、主体、结尾是消息的完整肌肤,写作时对选材和结构要通盘考虑。新闻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不能一一罗列,但仍要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选素材。虽然,有些素材很感人、很动听,但若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在新闻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包容哪几个要素,回答几个要素,回答哪几个问题,都必须紧扣导语的轨迹,而不能脱节。

2、段落分明、启承自然

从消息的段落大小和字数多少来看,新闻主体所占的篇幅较大,一般比导语和结尾要长。但是新闻主体不是大采矿,不能什么才都往里面装。写作时,要把材料排个队,安排好次序,那个在前,哪个在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材料构成一段,哪些材料构另一段,都要泾渭分明,力求层次清楚。每一段最好只说一层意思,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于胶合状态。提倡段落短一点,段落可以多一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尽量能够找到有机的联系。

3、手法灵活、叙述生动

消息写作固然以叙述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把“要表现,不要叙述”作为新闻消息写作的“第一信条。他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和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说的表现,就是指生动形象的描述。在消息中加强形象描写,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篇三:《经典的简讯写法》{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简讯的写法

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超出就不能称为简讯了。

简讯虽短,却应是一个完整的消息,要5W俱全,回答以下基本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还要尽可能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何故、如何?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界称做:5W。

when : 何时

where : 何地

who : 何人

what : 何事

why : 何因

连起来大意就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因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简讯的格式:

(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2、怎么写(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

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 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 赣南日报 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2、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臵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

南康走访慰问。

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题目: 县ХХ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县ХХ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三)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 主体的写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围绕主题、扣紧导语。导语、主体、结尾是消息的完整肌肤,写作时对选材和结构要通盘考虑。新闻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不能一一罗列,但仍要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选素材。虽然,有些素材很感人、很动听,但若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在新闻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包容哪几个要素,回答几个要素,回答哪几个问题,都必须紧扣导语的轨迹,而不能脱节。

2、段落分明、启承自然

从消息的段落大小和字数多少来看,新闻主体所占的篇幅较大,一般比导语和结尾要长。但是新闻主体不是大采矿,不能什么才都往里面装。写作时,要把材料排个队,安排好次序,那个在前,哪个在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材料构成一段,哪些材料构另一段,都要泾渭分明,力求层次清楚。每一段最好只说一层意思,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于胶合状态。提倡段落短一点,段落可以多一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尽量能够找到有机的联系。

3、手法灵活、叙述生动

消息写作固然以叙述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把“要表现,不要叙述”作为新闻消息写作的“第一信条。他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和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说的表现,就是指生动形象的描述。在消息中加强形象描写,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

篇四:《第二次公文写作培训讲义》

西南财经大学校团委学生会内部公文写作培训

第二讲:事务文书概述

一、事务文书概述

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工作简报、计划与总结以及调研报告。

二、工作简报

(一)定义

工作简报就是以具体的事例、简捷的文字、灵活的形式,及时、迅速地向上级反应情况、汇报工作,对下级或平级指导工作,通报状况的一种汇报性、指导性和交流性的文书。它是信息类公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

(二)分类

1、综合简报。主要用于反映工作中的动态和一般工作进展情况。它大多常年定期编发,例某高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编《××工作动态》。

2、中心工作简报。它主要是为配合、推动当前某项中心工作,掌握思想动态、交流推广经验而编发。中心工作简报多在一定时期内不定期制发。例某市委路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编发《路教工作简报》。

3、会议简报。在某一会议召开期间,为交流代表观点、反映会议动态而缩写的简报。例某校学代会秘书组编发的《××学代会简报》

(三)工作简报的特点

1、快。及时迅速,有时候比报刊还快。

2、简。简报必须要短小精悍,典型精粹,简明扼要。

3、准。事实上要准确无误。即人名、地名、时间、地点都要真实可靠。如果是根据其他材料编写的简报,要说明“据XX材料反映”。

4、精。反映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事物。

5、新。表达形式上可以新颖。可以做综合反映,也可以做专题反映。

(四)工作简报的篇章结构和写作要领

简报由报头、文稿、报尾组成。

1、报头

简报首页上端1/3处由分割线将报头与文稿部分分开,报头由以下四个必备要素构成:①简报名称,一般套红、居中、字体稍大印刷;

②期数,印于简报名称正下方;

③编印机关,一般为制发简报单位的办公部门或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及会议的秘书处(组),要求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印于分割线右上方;

④编印日期,印于分割线左上方,要求年月日齐全。除以上四个要素,视简报内容,保密要求,还可以增加简报编号、密级(或使用范围和要求)等要素。

2、文稿

根据文体性质和文稿来源,简报的体式可分四种:一是报道体,它及时、简明、准确地叙述、报告部门、行业、系统、领域内最新发生的新情况、新动态。其文体十分类似动态消息、动态信息;二是汇篇体,这是在众多稿源基础上剪辑而成的类似综合消息的简报文体,其信息量大面广,能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性情况;三是总结体,其文章即一般意义的总结,但内容有典型性有推广价值,编入简报能发挥其指导一般的作用;四是转引体,即将他单位有参考借鉴意义的材料完整地或篇段地摘编转引。

(1)按语

按语是代简报编制机关立言,是对文稿及使用做出说明、评价,如说明材料来源、转引目的、转发范围,表明对简报内容的倾向性意见及表示对所提问题引起讨论研究{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的希望等等。按语的位置在报头下,标题前。它视需要而使用,并非每篇必有。一般在转引体、总结体及重要的报道体、汇篇体简报文章前才配用按语。

(2)标题

根据简报的体式,标题也有不同写法。动态性较强的内容多采用单行式新闻标题,简短明快地交待事实、揭示中心,在总结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就业文章写法技巧的简讯 简讯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