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太极四章三七步 太极四章教学视频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跆拳道品势1–7章动作详解》

跆拳道品势1–8章动作详解

太极一章(乾 18个动作)

1;左手下格挡

2;上步右手冲拳

3;右手下格挡

4;上步左手冲拳

5;左弓步左手下格挡

6;右手冲拳

7;上右脚左手中内格挡

8;上左脚右手冲拳

9;左后转身右手中内格挡

10;上右脚左手冲拳

11;右弓步右手下格挡

12;左手冲拳

13;上左脚左手上格挡

14;右前踢右手冲拳

15;右后转身右手上格挡

16;左前踢左手冲拳

17;上左脚成左弓步左手下格挡

18;上右脚成右弓步右手冲拳

收势

太极二章(兑18个动作)

1;左手下格挡

2;右弓步右手冲拳

3;右后转身右手下格挡

4;左弓步左手冲拳

5;上左脚右手中内格挡

6;上右脚左手中内格挡

7;左转身左手下格挡

8;右前踢右弓步右手上段冲拳(人中高度)

9;右后转身右手下格挡

10;左前踢左弓步左手上段冲拳(人中高度)

11;左上步左手上格挡

12;右上步右手上格挡

13;左后转身右手中内格挡

14;右后转身左手中内格挡

15;左上步左手下格挡

16;右前踢右手冲拳

17;左前踢左手冲拳

18;右前踢右手冲拳

收势

太极三章(离 20个动作)

1;左手下格挡

2;右前踢右弓步右左冲拳

3;右手下格挡

4;左前踢左弓步左右冲拳

5;上左脚右手刀内击

6;上右脚左手刀内击

7;上左脚左三七步左手单手刀中外格挡

8;左脚向前上半步成左弓步右手冲拳

9;右后转身成右三七步右手单手刀中外格挡

10;右脚向前上半步成右弓步左手冲拳

11;上左脚右手中内格挡

12;上右脚左手中内格挡

13;左后转身左手下格挡

14;右前踢成右弓步右左冲拳

15;右后转身右手下格挡

16;左前踢成左弓步左右冲拳

17;上左脚左手下格挡右手冲拳

18;上右脚右手下格挡左手冲拳

19;左前踢左手下格挡右手冲拳

20;右前踢右手下格挡左手冲拳

收势

太极四章(震 20个动作){太极四章三七步}.

1;三七步左双手刀中位格挡

2;右弓步右手立掌前刺{太极四章三七步}.

3;三七步右双手刀中位格挡

4;左弓步左手立掌前刺

5;燕子手刀颈部进攻

6;右前踢左冲拳

7;左侧踢落地行走步距离{太极四章三七步}.

8;右侧踢落地三七步右双手刀中位格挡

9;左后转身左手中位外格挡

10;右前踢收回原位右手中内格挡

11;右后转身右手中位外格挡

12;左前踢收回原位左手中内格挡

13;燕子手刀颈部进攻

14;右前踢右手背拳进攻

15;左手中内格挡

16;右手冲拳

17;右后转身右手中内格挡

18;左手冲拳

19;左弓步左手中内格挡右左冲拳

20;右弓步右手中内格挡左右冲拳

收势

太极五章(巽 20个动作)

1;左弓步左手下格挡

2;左站势左手砸拳

3;右弓步右手下格挡

4;右站势右手砸拳

5;左弓步左手下格挡右手中内格挡

6;右前踢右弓步右手背拳进攻左手中内格挡

7;左前踢左弓步左手背拳进攻右手中内格挡

8;上步背拳进攻

9;左后转身左手单手刀中外格挡

10;右弓步右肘横击

11;右后转身右单手刀中外格挡

12;左弓步左肘横击

13;左弓步下格挡右手中内格挡

14;右前踢右手下格挡左手中内格挡

15;左弓步左手上格挡

16;右侧踢同时右拳拳轮横击,落地右弓步掌肘对击

17;右弓步右手上格挡

18;左侧踢同时左拳拳轮横击,落地左弓步掌肘对击

19;左手下格挡右手中内格挡

20;右前踢后交叉步背拳进攻

收势

太极六章(坎 19个动作)

1;左弓步左手下格挡

2;右前踢收回成三七步左手中位外格挡

3;右弓步右手下格挡

4;左前踢收回成三七步右手中位外格挡

5;上左脚成左弓步右手单手刀斜外格挡

6;右横踢落地成弓步距离,上左脚成左弓步左手高位外格挡右手冲拳

7;右前踢落地成右弓步左手冲拳

8;右后转身成右弓步右手高位外格挡左手冲拳

9;左前踢落地成左弓步右手冲拳

10;左后转身双手小臂处交叉从上向下拉开地身体两侧成并排步步站立(6-8拍完成) 11;上右脚成右弓步左手单手刀斜外格挡

12;左横踢落地弓步距离右后转身成右弓步右手下格挡

13;左前踢收回成三七步右手中位外格挡

14;左转身左弓步左手下格挡

15;右前踢收回成三七步左手中位外格挡

16;退右脚成三七步双手刀中位外格挡

17;退左脚成三七步双手刀中位外格挡

18;退右脚成右弓步左手单掌中内格挡左手冲拳

19;退左脚成左弓步右手单掌中内格挡右手冲拳

收势

太极七章(艮 25个动作)

1;左虎步右手单掌中内格挡

篇二:《太极五章》

太极五章分解动作

具有八卦中的「巽」之意。巽,即风之意。风又分为微风与强风。微风表示静谧,而强风则表示威猛之势。

太极五章之招式即具有这种含义,演武的进行虽然显得单调而肃静,但及至后半而渐显威猛之势。诸如铁槌、肘击技法也开始出现。

一、← 弓箭步下防,柔拳攻击(左右各一次)

二、↑ 弓箭步外腕内防二次,前踢,逆拳,外腕内防(重复一次),弓箭步逆拳

三、→ 三七步单手刀胸前防御,跨弓步手肘攻击(左右各一次)

四、↓ 弓箭步下防,外腕内防,前踢下防,外腕内防

五、→ 弓箭步头部防御,侧踢,弓步抱头攻击(左右各一次)

六、↓ 弓箭步下防,外腕内防,前踢,滑步逆拳。

篇三:《太极一章到六章重点动作分析》

太极一章到六章重点动作分析 步法练习:前行步+前行步;前行步+弓步;三七步转弓步;三七步上弓步;三七步连续后撤;三七步后撤接弓步后撤;弓步连续后撤。

太极一章

从立正开始,我建议在所有的动作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再开始做太极一章的练习,在动作技术标准的力度的发力上,我要求非常严格,我追求力的表现,力的延伸方向,这时候就要注重发力。

比如从准备式开始,①太极一章第一个动作,左脚要拿起来,不要放在地上用脚后跟旋转,要拿起来,移动,这个和旋转时两个概念,最后要前脚掌落地,留住脚跟,下格挡时候转脚。②节奏是一防一攻要连贯,呼吸从吸从。③转身时,注意做下格挡的时机,不要没转身就拿手,这样就会是曲线,要到转过身的45°地方拿手,发力,这样就是一条直线向下发力。辅助手臂可以向腰间快速延伸加速身体旋转,转过来直接下格挡,不要再二次发力,要连贯。刚联系太极一章时候可以做一些前行步+前行步的连贯练习。

⑤脚要拉回来再向前出,重心先放在后腿,然后移动前腿,不要有过多的预判动作,腰,膝盖,脚跟三个力一起。⑦中段格挡位置斜45°,后脚跟留住,发力同转脚。要不已有正面角度,小转。尤其团体,拉臂要统一。逆位腰部转和顺位腰转有区别,逆位可以不转脚,因为已经没有角度了。(13),直线,上段防御,很多人喜欢往回翻,这样就曲线了,要走直线,曲线是不好发力的,拳头从哪里打,就从哪里拉,垂手肘拉臂(如果弯曲拉的话),(17,18)节奏要比左右的

一防一攻快一点。

太极二章

一章没有轮廓感,因为都是小的前行步,但是二章②里面有弓步,前行步和弓步向前击打的欲望是不一样的,弓步的形状,在平常练习当中要定住弓步的型,肩膀可以略微转,转③时,要靠脚踝发力,前脚掌蹬地,不要用身体,蹬起身体再拉手臂④弓步的棱角要出现,前行步动作中人是很圆润的,而弓步冲拳要有棱角。⑤身体蹬起来在拿起手做动作,不要没起来就拿手,要有空间感。⑦提膝再伸拉臂,从人中拉臂,落地时冲拳,不要冲拳往上滑,走直线。(13)身位问题,人转过去45°的时候拿手。(16)落地冲拳连起来,三个前踢连起来。 太极三章

②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重心前压,落地时同时冲拳。⑤⑥进攻节奏快一些,手刀动作类似中段防御。⑦视线缓慢旋转,看着行进方向。⑧脚尖向前,不要往旁边移动。⑨先转前脚再拿后脚也行,或者先拿后脚落地时转前脚也行,我比较喜欢第二种。(11)重心从下往上(12)注意脚后跟发力

太极四章

一二三章联系,五六章有联系,七八章有联系,唯独四章单个。②弓步贯手,重心前压,辅助手放在肘下,不要露出手指,紧贴肘部,重点攻击手发力,但不是重点的就不代表不发力,辅助手有个小发力,清晰明确。⑤新动作,燕子手刀,预留后脚,逆位向前,腰部多转一点,有人不动胯,转的时候向下压,导致两个膝盖弯曲,这样不对,

降低了高度,要转胯。⑦两个侧踹,落地都是前行步,最后一个侧踹不要收腿太紧⑧落地时接双手刀要连贯,不要把手形成一个很机械化的一个点,侧踹不要收太紧,膝盖缓慢下降,不要定位,同时拉双手刀。⑨中外格挡,攻击动作是从里面出,防御动作都是从外出。(双手交叉时)⑩三七步前踢,支撑脚不要旋转,最多旋转不超过30°,踢出去缓慢下降,自然落地,如果背对裁判,可以膝盖横转下落。最后的中段格挡位置要自然,应该斜着,因为身体斜着,和高丽不一样,那是顺位手臂,不在一个点,不在一侧,不要逆天而行。(14)翻背拳力向前爆发,不要向外,不要向下。

太极五章

①拉回脚时不要拖地,不要提膝过于跺地。②拉回来时前脚掌着地,连锤拳时落地。锤拳开始类似上格挡,从肩膀到太阳穴高度,要走曲线,往下砸,不要走直线。拳心向前,力的延伸不是横向的。⑥⑦高度的几个点要清晰,翻背拳的人中,中格挡的肩膀,要清晰。⑧快速,不要犹豫,不要断。⑩肘横击时在中轴线,人中高度。(16)侧踢时手收到对侧腰间,逆位手正常腰间,顺位手与逆位手拳心相对,收于腰间。侧踢出去时,顺位手直接从腰部出去,与腿平行,不要从肩膀出了,太费时。侧踢收回膝关节一边收一边下压,向前,不要收太紧,掌肘对击必须有声音,这时表现力,扣分动作,里面的拳头不要窝在里面,稍微下移一点。(20)要控一下膝。因为有下踩动作,不要太向前了,收回时脚可以细微调整。

太极六章

②三七步中外格挡不要等打完了脚放好了,但是重心没回来,身体再往回移动,要和脚定位同时。⑤逆位高位手刀,不要往高,不要往下,不要往外,它整个占用了从腰到头顶的长方形空间。⑥横踢落地之后连接上弓步上段外格挡要注意压重心。脚落地和手要同步。⑩双手交叉时左手在外(17)后撤三七步时,重心往后座,手刀拉时斜后方,不要过早。*(18)后脚跟留住,手刀发力时候转,三七步后撤要走直线。(19)手掌防御时同时落脚弓步再冲拳,但是连接要快,类似太极一章五六。(20)没有喊声!!!!!

篇四:《跆拳道品势太极一到八章图解》

跆拳道品势

—-太极一到八章图解

太级一章

太极一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乾]的意思,因为[乾]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以太极一章也是跆拳道品势的根本。

太级二章

太极二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兑]的意思,[兑]的含义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太级三章

太极三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离]的意思。[离]的含义为如火一般的明亮。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活跃性。

太级四章

太极四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震]的意思。[震]的含义就是要时刻有着警备及虔诚的态度。因为套路中的动作难度比较大,所以表现时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太级五章

太极五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巽]的意思。[巽]的含义为风,因此表现时要注意如风一般越演越烈的精神。由动作刚开始时的单调沉静至渐渐强烈。 太级六章

太极六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坎]的意思。[坎]的含义是象水一般的柔软。套路的表现应以柔为重点,突出万物生长以水为育的真理。

太级七章

太极七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艮]的意思。[艮]的含义是山。套路的表现应包含山一般厚重的力度,并注意动作的节奏。太极七章的技术动作比较多样化,与前几章比较难度较大。

太级八章

太极八章代表了太极八卦中[坤]的意思。[坤]的含义是大地。大地为万物之源,因此太极八章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在习级中最后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对各技术动作均已熟练,所以表现时反而减去了重复的动作,动作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太极八章之后还有高丽,金刚,太白,平原,十进,地跆,天拳,汉水,一如。

(高丽) 高丽人是跆拳道的宗主国,再混合韩国精神,而后用动作表现出来的,既高丽品势。 此高丽型之练习进行线路乃采「士」字型,随着动作之演变,展现出朝鲜民族之各种悠美姿势形态,且含有精巧奥妙之技术。 这一型所表现的,乃混合先人之精神,将节度和缓慢性,表现无遗。

(金刚) 金刚在智、德方面非常坚固,拥有不致受外部强烈攻击,而遭受伤害的力量,在庆州石窟庵入口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和天下,表露出霸王举鼎的金刚山威容,且将其雄状无比之气势,溶入了金刚型之中。 本修习进行线是成「山」字型,此型运用了很多霸王举鼎(山形防御)的动作,虽然显得呆板,但变化无常,且为了展现其强烈的节度而采用了左掌前击等的动作。

{太极四章三七步}.

(太白) “檀君的开国神话令我们忘不了,与我们骨肉相连,也是我们精神的根源,太白是我们历史传统的开端”。 「太白」亦称火山,此是源自于太阳之运转演变而来的。光明之处,亦表示神圣及广被雄姿,此间接的将白头山之精神表现出来。白头山是朝鲜民族之胎盘,血脉更象征朝鲜民族之精神。 修习之进行线是「工」字型,包含着天、地、人的开国神话的意义,身体的动作,采用很多左外腕上架右内腕侧防等防御身体之动作。此太白型的要点,在于敏捷的速度,更将太白的宏伟雄丽的思想,精神肉体合而为一。

(平原) 人类是由原始生活,慢慢演进开化的,为了找寻食物,由山上发展到平原,大平原给予人类食物且改变了生活环境,更唤起了人类的和平共存及支配的欲望。所谓平原,乃是由地球表面之四周廷伸到至广至远,是象征和平的创造神的伟大大杰作。 平原型是以光滑无限且象征和平的平原为根据,混合着地心力,再借着动作表现出来的。 修习之进行线,选用意味着无限平原的「一」字,其动作,以平原为背景,多采用交叉步及金刚防御。平原型之重点,是表现力量的缓慢性及柔软性,将平原之广大无边之思想表露无遗。

(十进) 由原始信仰中演变出来的十长生,即云、山、水、石、木、月、草、龟、鹤、鹿。 所谓十进,即如同十、百、千、万,慢慢延伸的数字,将动作亦要求至无限度变化的境界。 修习进行线采取了「十」字线辅手内腕侧防应用甚多。 十进型之重点,是参合了缓慢性及节度,加强了变化多端的动作的安稳性。将身体之肌肉、神经松懈且协调,再使十长生及十进法运用一致,即十进型。

(地跆) 所有生物,介于天地之间,生存成长、死亡,而使季节发生变化的风,亦形成消来灭于天地之间。 地跆即上天给予我们的最大的生活处理及安息处。 地跆型运用大地的奥妙再以动作表现出来。修练之进行线是采用由地表指向天地的字形,地跆型之动作,大多是用手来作防御。 地跆型之重点,在于将力量缓慢地加于动作上,再参入地跆的雄大保佑的精神而成的。

(天拳) 上天是万物之根源,修身之基点,天下之事物最终的完成者。天拳即人类所尊崇的创造万物之神,其看顾人类较软弱无能的心思及那份奥妙,实在是无以言喻的。 天拳型含有上天无限方大,奥妙的思想,修练进行线,采由地表仰望上天的型动作之中亦含很多如同老鹰向下俯冲的展翅式。天拳之重点在于劲力之缓慢性及节度之敏捷性溶入天拳之广大无边的思想中。

(汉水) 水是维持万物生命的根源,即无颜色又无味道,用手去波动力量小,会产生小小的涟漪,但将这些力量融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一滴水,一滴水的慢慢融合在一起,终会成为一条河,这种积小成多,滴水成河的直理是我们人类所要学习运用的。虽然,水是即不能切断,又不能竖立的柔软性物质,但其可借着容器之大小,表现出不同的形状。而跆拳道的精神,与水之适应能力极为类似。 汉水型之修练进行路线,采用「水」之型,汉水型之重点虽采取水之柔软性,但柔带刚是此型之特点。

(一如) 新罗时候有一位高僧元晓说:「必生则种种法生,必灭则骷体不二」。「神所告诫人类的三界,唯有心存而已,如何能忌得了」。所以他的思想学说,即「一则一如」。 一如:是使身体和精神合而为一之意思。一则:即「唯一的意思,亦即不论点、线、面」都能合而为一。 一如型是采用一如的奥妙原理,使动作和精神合而为

一。修练进行行线采取象征佛教的字型,动作以金刚防御为主旨。一如型的重点,是融合等尺性和平衡性将身体和精神合而为一的完理,达到最高境界,即一如的思想学说。

篇五:《太极一到八章要点》

太极一到八章要点

Ⅰ.太极一章的重点要求:

1.原地冲拳:送腰、自然送肩、加大力量、腰带动身体发力的感觉结

合手臂发挥力量。

2.弓步下格挡:膝盖往前倾遮住脚趾,正对正前方,后腿蹬直,脚尖.....

向外旋转30度;拳头放松握紧抬到锁骨,右臂弯曲放在肩

部,拳心向脸部,辅助的手臂伸直与心胸同高;左右格挡

拳与左右大腿部位的距离为一立掌的距离,辅助拳收回到

髋关节,手臂向后加紧。

3.中格挡:(起点)右手握拳抬到肩部以上,耳朵以下,拳心向前外 ....

方向,大小臂弯曲角度固定在90度—120度之间,腕关节

伸直;辅助手臂伸直,抬到与胸口同高,拳心向下。(落点)

格挡的拳要在身体的中心线上,并要与肩同高;辅助拳放

在髋关节位置,手臂向后收紧。

4.上格挡:(起点)右手握拳手臂放在髋关节上,拳心朝上;辅助的....

左臂弯曲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落点)旋转发力,格挡

手臂落到与前额一拳距离,眼睛能够看到拳额1/3,格挡

的手臂形成45度角;辅助手臂收回到髋关节位置,手臂向

后收紧。

Ⅱ.太极二章的重点要求:

10体教跆拳道

1.前踢:前踢时双拳抬起放在胸、身体正中,支撑腿伸直,前踢腿法 ..

完成后迅速收腿还原。(前踢的后一个动作时攻击,那么辅助

手应抬到胸口;如果后一个动作时防御,那么手应贴紧要带节。

Ⅲ.太极三章的重点要求:

1.三七步:双脚跟并拢时,内侧形成90度角,前后脚的距离为三脚 ....

长,重心70%放在后退上。【7、9步】

2.单手刀的中位外格挡:(起点)左侧单手刀外格挡时,左手刀放在..........

右髋关节,腕部伸直掌心向上;辅助的右臂弯曲,握紧放

在左肩部,拳心向外。(落点)格挡手臂的掌心向下45度,

腕部伸直,手尖与肩同高,格挡手臂的弯度在90度—120

度之间;辅助手臂收回到髋关节位置,手臂向后收紧。【7、

9步】

Ⅲ.太极四章的重点要求:

1.双手刀的中位格挡:(起点)左侧手刀格挡时,左手放在右髋关节,........

掌心向上;辅助手的右臂展开120度,手尖与肩部同高,掌心向外,腕部伸直。(落点)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

度,格挡的手刀要经过右肩部,手尖的落点与肩部同高;

辅助手臂的掌心向上与心胸同高,与身体距离为一立掌。

【1、3步】

2.贯手:(起点)前手刀的整个手臂抬起略往后收,后手刀要收到腰...

带紧贴自己的髋关节。(落点)前手刀的整个手臂向下按到

10体教跆拳道

胸口处,后手刀从髋关节经过胸口旋转直刺胸口。【2、4

步】

3.侧踢:踢腿时双拳放在胸口处,完成后迅速回到原位,支撑腿伸直。 ..

4.中外格挡:(起点)右臂中外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髋关节,拳心....

向上:辅助手臂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落点)格挡的拳

心向外,拳与肩部同高,手臂的角度在90—120度;辅助

拳放在髋关节,手臂向后收紧。【9、10、11、12步】

5.三七步中格挡:在三七步重心不变的情况下,腰带动身体发力完成......

中格挡。

Ⅴ.太极五章的重点要求:

1.锺拳:经过自己的面部,砸向对方的仁中,力量集中在拳心。【2、..

4】

2.鹤立步:(右脚)支撑脚的脚尖向正前方,脚内侧平行,支撑腿的....

膝关节向正前方弯曲;辅助脚的内侧紧贴支撑脚的膝关节内

侧。【19—20步之间】

3.前、后交叉步:双脚间隔宽度为一拳距离,双脚交叉形成X形态,......

重心的90%放在交叉过去的腿上,前脚和后脚形成90度角。

【最后一步】极

Ⅵ.太六章的重点要求:

1.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起点)右侧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时,右手.........

刀放在左髋关节上,掌心想上,腕部伸直;左臂弯曲放在

10体教跆拳道

{太极四章三七步}.

右肩部,拳心向外。(落点)格挡手的手刀的腕部伸直,高

度是头部高度,肘关节轻微弯曲交叉格挡,身体向左前方

自然形成45度角。辅助拳放在髋关节,手臂向后收紧。【5、

11步】

2.横踢:身体正中间部向正前方自然形成30度角。 ..

3.手掌中位内格挡:(起点)手成手刀拿到身体侧面,刀尖与耳垂齐.......

平,掌心向前略向外;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

(落点)手刀按到身体的中心线,掌心向侧方,手刀的高度

与胸口同高,手臂的角度在90—120度;辅助拳放在髋关节,

手臂向后收紧。【16、17步】

Ⅶ.太极七章的重点要求:

1.虚步:身体正面向前,前后脚的距离为二个脚长的距离,后脚脚尖..

与正前方形成30度角,重心的90%—100%放在后腿上,前

腿膝关节与前脚尖在同一直线上,前脚跟离地,前脚掌轻轻

点地,双腿膝关节弯曲。【1、2、3、4、7、8、9、10步】

2.马步:双脚间宽为二个脚长的距离,双腿膝盖弯曲向正前方,上体..

直立,向下看时膝关节与脚尖在一条直线上,膝盖扣紧不能

向外。【21、23、24、25步】

3.剪刀格挡:(起点)右拳放在左髋关节,拳心向下;左臂弯曲放在....

右肩部,拳心向脸部。(落点)格挡时内臂中外格挡的手臂在

外侧,下格挡在内测,格挡动作完成后,内臂中外格挡的拳

10体教跆拳道

与肩同高,下格挡的拳在大腿的正前方,一立掌距离,双臂

的宽度与肩同宽。【12、13步】

4.双手交叉中位外格挡:(起点)双手手臂交叉,握拳拳心相对面向.........

自己,与肩齐平,放于心胸前方。(落点)双拳旋转横向分拳

格挡,拳与肩部同高,松肩沉肘,双臂的宽度与肩部同宽,

大小臂之间在90—120度。【14、17步】

5.抬膝向前落地:(起点)双手向前打直,双拳变手刀,身体直立屈.......

膝上提。(落点)绷脚背,大小腿加紧,向下时手刀变成拳,

按到大腿二侧最低的位置,支撑脚与手必须打直。【15、18

步】

6.中位双仰正拳:(起点)双手收于身体二侧,握拳拳心向下,身体.......

直立摆正。(落点)双拳、手臂、手肘贴紧身体旋转向前击打

小腹,双臂与身体同宽。【15、18步】

7.交叉拳下格挡:(起点)双手握拳交叉收于身体一侧,那一只脚在.......{太极四章三七步}.

前向对的同边手在下。(落点)双拳交叉经过胸口往下,力量

集中在手臂上,放到大腿正上方二拳的距离。【16、19步】

8.内摆(内劈):在标准的准备动作情况下,膝关节直线抽出抬到胸......

口时,小腿伸展超过目标高度时进行击打掌心,完成动作后

回到马步状态。【21、23步】

Ⅷ.太极八章的重点要求:

1.跳踢:A向前跳起二次,左脚起动,一腿腹部一腿头部,中间没有 ..

10体教跆拳道

篇六:《考级内容》{太极四章三七步}.

跆拳道考级内容

黄带 (八级)二十课时

1. 礼仪、礼节:系道带(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 品势:太极一章

3. 步法: a.前滑步、后滑步(左右腿各三组、配合发声) b.前交叉步、后交叉步(左右腿各三组、配合发声) c.上步、撤步(左右腿各三组、配合发声)

d.垫步、退步(左右腿各三组、配合发声)

4. 基本功:马步冲拳

a、一次冲拳(左右各三次、配合发声)

b、二次冲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太极四章三七步 太极四章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