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十二音唱名》
十二音唱名
一、十二音唱名:将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各命一唱名。 1.七个基本音级(白键)唱名不变 。
2.五个变化音级(黑键),每音各命一新唱名。 3.变音要唱实际音高。如:mi唱fa
说明:用简谱的1.2.3.4.5.6.7再加上五个新符号作唱名标记,便于使用。
二、为什么要用十二音唱名
1.七音唱名遇升降音不便于读谱。
如:7则读成降7,×1读重升1,现代作品中升降号就更多了,更麻烦。
2.理论上,这十二个音本来就是独立的。并不是谁为谁的升或降。
所以,用十二音唱名可建立十二音高的概念和内在感觉,还原音高的本来面目。本文仅是对十二音唱名的使用作初步的尝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三、谱例视唱 1.哆来咪(片段)
4
4 6 7
2.卡门(片段)比才
6
4
6
4{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3.小夜曲(片段)舒伯特
2 7 7
4 7
2
4 7 3 2
4.练习曲 唐和平
7
3 3
7
6
3
5.练习曲 唐和平
6
2 2{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6
4 2
6.练习曲(含十二音) 唐和平
3 7
4 2 4 7 6
2{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6
3 7 3
4 6 7
7.十二音练习曲 唐和平
4 32
76
6
7 2
3 4
8.十二音练习曲 唐和平{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46 2 7 3 4 76 2 3
9.半音阶 唐和平
4 6 7 4
2
3
2
3
4 6 7 7 6 4 3
2
10.半音阶 唐和平
篇二:《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详述
固定唱名法
将音名C、D、E、F、G、A、B,分别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变,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唱法,这种唱(谱)法叫做“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说,各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
各音名的音高是固定的,在键盘和小提琴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们的唱名固定下来,这样,它们的对应关系就都固定了,所以,当你看到谱上的音,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所以,这种唱法对学乐器(特别是钢琴和小提琴)非常便利。
遇到变化音(升、降音),其唱名也不变,只是在唱(或拉奏)的时候,要按照要求升高或降低半音,也就是说,有了升降号,音高变了,它的唱名仍不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首调唱名法
这种唱法是基于调式的唱法,它把大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do,其它依次唱做re、mi、fa、sol、la、si,它把小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la,其它依次唱做si、do、re、mi、fa、sol。这样,只有C大调和a小调,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一样的,别的调性就都不一样了。比如,G大调,就把G唱做do,A唱做re,B唱做mi。g小调,又把G唱做la,A唱做si,降B唱做do
因为这种唱法,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不固定的,唱名和琴上各音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固定的,每一个音名,在不同的调里其唱名也随之不同了,当你在谱上看到一个音(比如G),你必须明确是什么调,如果是F大调,它就得唱做re,如果是c小调,它就得唱做mi每见到一个音,都要经过“换算”才能唱出它的唱名来,然后再考虑它在琴上的位置,所以,学乐器一般不用这种唱法,而对视唱练耳训练、唱一些简单的歌曲等还是很便利的,因为这种唱法对于感受曲子旋律的调式特点很直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篇三:《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
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
【摘 要】在长期的音乐理论教学实践中,有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忽视而学生迷茫的问题,从而造成很多乐理知识上的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和满意的成效。所以,本文从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音名 唱名 音级标记 关系{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经过长期音乐理论教学实践和多年探索后,我发现学生之所以感觉音乐理论知识枯涩难懂而导致学不好,是源于一个基础性的、同时也是关键性的知识点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弄清楚。有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忽视而学生迷茫的问题——说教师忽视,是因为专业人士认为这三个概念极其基础而简单,似乎与“1+1=2”无异,不值得细致入微地学习;说学生迷茫,是因为由于教师的不解疑释惑而导致学生始终弄不明白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区别点和其间的纽带关系,从而造成很多乐理知识上的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和满意的成效。所以,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仅属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望前辈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概念
1、音名:
如同人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音乐中的每个音级也应有它们各自的名称来加以区别和认知,这就是“音名”。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基本音级用“C、D、E、F、G、A、B”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这就是基本音级的“音名”。在乐音体系中,音名只有这七个,其它各组音级的名称循环使用或变化使用这七个音名。
我们知道,在乐音体系中,除了基本音级“C、D、E、F、G、A、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也就是说,当“C 、D、 E、 F、 G 、A 、B”这七个基本音级发生半音变化时,因它们是由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因而叫做变化音级。变化音级分五种:1、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升音级”,用“#”记号(读作“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 # C,读作“升C”;2、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降音级”,用“b”记号(读作”降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bD,读作“降D”;
3、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重升音级”,用“×”记号(读作“重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
篇四:《简谱与五线谱音名唱名对照表》
简谱与五线谱音名唱名对照表
篇五:《01第一课 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拍号》
第一单元 看谱学歌与基础乐理
在讲这个单元之前,我有几个要求:
(1)你要立志爱主、事奉主,学习音乐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侍奉主。
(2)希望你能够按部就班,坚持学习,从基础积累学习。音乐不仅是懂得的功课,更是“作”的功课;所谓“作”就是学了要练习再练习,练到纯熟,能够准确地把诗歌唱出来,指挥出来,弹奏出来。能作出来才算会,音乐没有只知道而作不出来的法利赛人。
(3)准备一个白纸本子,以后也要准备五线谱本子。以备记录重点、疑问及提醒练习等项目。
这是我的三个要求。
我们祷告:主啊,帮助我,教我爱你,学会音乐好侍奉你。
我再说,学音乐就是为了一件事——侍奉主。
第一课 唱名、音名与音符、休止符、拍号
唱名、音名:
唱名:1 2 3 4 5 6 7 ⅰ
(多) (来) (米) (法) (梭) (拉) (西) (多)(ⅰ是高音,比1高8度) 音名:C D E F G A B C
(锡) (底) (衣) (唉夫) (鸡) (埃) (毕) (锡)
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
请记住,“1”(多)(C)是在两个黑 键 的左边,(“4”(法)(F)在三个黑键的左边。) 要求:(1)把音名、唱名在琴键上认清楚、记熟练。
(2)把音(唱名)唱准:先是唱相邻的音(级进音),如:1,2; 2,3;
3,4; 4,5; 5,6; 6,7; 7,ⅰ。
然后再唱间隔的音(跳进音),如:1,3; 2,4; 3,5;
然后再唱多间隔一个音的跳进,如:1,4; 2,5; 3,6
再练习间隔3个音(大跳进音),如:1,5; 2,6; 3,7; 4,ⅰ;
间隔4个音:1,6; 2,7; 3,ⅰ; 4,2
再然后,就混合起来,或相邻,或各种跳进间隔都唱,都唱准。
。
音符:以“5”(梭)为例:
音符间的关系:
全音符的一半是2分音符;2分音符的一半是4分音符;4分音符的一半是8分音符;8分音符的一半是16分音符;16分音符的一半是32分音符。
一个全音符等于2个2分音符、等于4个4分音符、等于8个8分音符,依此类推。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注意:4分音符不一定作一拍,决定拍子单位的是拍子记号(拍号)。
休止符:音乐在进行中,没有声音也算为音乐,这些没有声音音的空白处就用休止符来表示。
休止符之间的关系也与音符相同。如:4分休止符的一半是8分休止符;一个4分休止符等于4个16分休止符。
拍号(拍子记号)
写在歌名的左边有个重叠的数字,这个重叠的数字就是拍子记号(拍号)。例如:4/4 3/4 6/8 2/2 等。任何一个歌都要有拍号。怎么念呢?念“四四”可以,念“四分之四”也可以。
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
3/4:4分音符当一拍,每小节有3拍。
3/2:2分音符当一拍,每小节有3拍。
什么是一拍呢?一下一上为一拍,
依照音符相互的关系,我们就可推断出每种音符(休止符)的拍数。
例如:4/4的拍子(4分之4的拍子:以4分音符当一拍,每小节有4拍)
另例如:3/2的拍子(2分之3的拍子:以2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3拍)
例如:在诗歌中,3/4的拍子,就会像下方这样写谱:
篇六:《上交唱名字》
山东省幼儿园优质课评选活动
大班音乐活动:唱唱我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
活动过程:
一、通过拍手,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创设情境入场: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让我们听音乐跳着快乐的舞蹈,去欢迎他们吧!)
1.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2.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播放汤米演唱部分,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练习歌词节奏) 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播放卡秋沙演唱部分)
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通过唱歌的形式介绍自己)
2.完整范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并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播放合作演唱录音)
(师幼小结:唱得最多的是米和沙,也是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他们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念诵歌词
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引导幼儿说清歌词,念准节奏)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并表现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幼儿跟唱,结合图谱练习高音和接唱部分
我们一起唱一唱。(指图师幼完整演唱)
为什么这个小气球飞的那么高?(分析图谱高音处)
还有飞高的小气球吗?它和前面的的高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怎样演唱?(对比逐句练习两个高音处,引导幼儿用自然顺畅的声音唱准高音,解决难点)
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分析接唱部分,反复练习,能自如地接唱)
1
2.幼儿自主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针对幼儿演唱的情绪、接唱、唱准高音等情况合理评价并及时引导。
3.鼓励幼儿在快乐的演唱中自主创编动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现快乐的心情呢?(幼儿自由创编、全体幼儿表演)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1.幼儿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刚才汤米、卡秋沙在歌里唱到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这首歌就叫《唱唱我的名字》。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名字也唱到歌里来?(鼓励2——3名幼儿尝试演唱自己的名字)
2.利用课件中幼儿的照片,玩游戏“唱唱你和我”,体验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乐趣
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五、游戏“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玩法。
2.幼儿游戏,教师随机指导{应名和唱名怎么写}.
附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C 2/4
来 来我
是 汤 米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我 是 卡 秋沙 呀沙 沙 沙 沙 沙 沙沙 沙 沙 沙 沙沙
1 –
沙
2
篇七:《为黑键确定独立音名和唱名》
为黑键确定独立音名和唱名 在目前的音乐基础理论中,十二平均律固定唱名法,钢琴上每个八度十二个半音中,只有七个白键有其独立的音名和唱名【音名C、D、E、F、G、A、B,唱名依次为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或ti )】。五个黑键没有独立的音名和唱名,其音名借用七个白键加上升降号表示,其唱名在视唱练耳实践中则相当混乱。在视唱五个黑键时,有用“升降号+白键唱名”的,也有干脆省唱升降号的。如Eb (D# ), 在唱谱时,有唱“降mi”的,有唱“升re”的,有因双音节碍口而不唱升降号单唱作“mi”或“re”的。这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1、如果Eb 唱成“降mi”,本来是一个音节给唱成了两个音节,不忠实于原节奏;2、如果Eb 唱成“mi”,其实并没有唱对音名,而且让听者迷惑唱的究竟是Eb还是E呢?这种不确定性对唱谱和记谱背谱很不利,很多人遇到升降音,因为受到原音名唱名的干扰,唱不准,犹豫不决,遇到升降号较多的时候更是如此。这同时也是影响固定唱名法普及的一个实际因素。
笔者认为,虽然在五线谱上,黑键是借助在代表白键的线或间上附加变音符号来标记的,但黑键在弹奏或视唱时应当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的音来看待,而不能被看做是白键的附庸。比如,Eb就是一个音而不是两个音;Eb就是Eb自己,而不是E的附庸。在弹黑键的时候,直接奔着黑键敲去就对了,而不要想它是由哪个白键升上或降下的。同样,在视唱的时候,直接唱黑键的唱名就对了,而不要想它是由哪个白键升上或降下的。笔者经过反复琢磨比较,并经实践中使用验证,认为,为五个黑键各自确定一个独立的音名和唱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也是一件有利于音乐教育的基础工作。
很早就有人跟我有类似的想法,并着手做着类似的努力。网上可以搜到的信息显示,徐鹏云在1994年02期《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发表论文,就已经在为黑键争鸣,进行了十二唱名方案初探。(可惜具体方案我没查到,知道者可以告诉我)。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唱准半音,黑键音唱为“滴、瑞、非、sei、里” 。有的把五个黑键唱名依次命名为"di,me,fi,se,ta",或DE,ME,FO,SA,LI (神仙姐姐凌天)。网友小毛把12个半音唱名分别规定为C 刀,#C 多,D 来, bE 瑞,M 咪,F 发,#F 飞,G 嗦, bA 萨,A 拉。bB 力,
B 西。笔者肯定这些努力。不过,我个人认为,上述在白键唱名的基础上改变尾韵来命名,发音相近,容易含混不清。既然要分,为何不分得爽爽朗朗、清清楚楚,干嘛还拖泥带水呢?
笔者蝈蝈不才,于2009年左右自己确定下来一套黑键唱名,自己私下视唱时使用,感觉挺爽,绝无含混,现奉与大家参考。笔者从英文字母中经过筛选,将五个黑键自左至右分别取名为Na(简写为N)、U、K、P、Y(后4个音唱名均如英文字母读音)。在确定这些音名唱名的时候,原则是:1、音名可借用字母语音,唱名尽量用原字母读音或与原字母读音相近的单音节,便于唱谱记忆;2、不易与其它音名唱名相混淆;3、构成音阶排列后琅琅上口。应该说,符合全部
-1-
这三个条件的理想字母并不多。
同时,为了避免B的唱名si与C混淆,将B的唱名统一为ti,废止si 。其实,这并不是我的首创,1965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早就这么推广了,会唱《Do Re Mi》的人,谁不知道“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呢?哈~~
现将键盘图示附上——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