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网友来稿)
宜昌市猇亭中学李元修
教学目的:通过学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可贵,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人。
教学重点:体会写景的作用,记叙与抒情相结合,插叙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不能没有花朵,人世间不能没有真情。我相信同学们见过最美的花朵,也体验过最美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去欣赏那一片美丽的梨树林,去感悟那一群美好的心灵。请翻开课文《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
二请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
②这我们正在蜿蜒的山路中夜行,一弯新月挂在空中,洁白的梨花在微风中摇曳,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还有几只不知名的山鸟在轻轻的叫着。同学们感觉怎样?用一个字概括为(美)。
④家给予我们温馨的感觉,但简陋的小茅屋能否给我和老余这种感觉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讨论指出。
⑤作者围绕小茅屋写了哪些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因找主人发生了几次误会?这些误会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a瑶族老人是主人吗?他来做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用书本一句作回答)。
b哈尼族姑娘美吗?课文是怎样写?
c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是谁讲出来的?我们把这种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姑娘叙述线索,插入与之有关的叙述,补充交待有关情况的记叙方法称为插叙。除这外,文中还在什么地方用了插叙的方法?(明确:瑶族老人打猎的回忆)
d我和老余为小茅屋做了些什么?
e人人都不是小茅屋的主人,但他们每个人都为小茅屋的存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没有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小茅屋的存在。因此他们又都是小茅屋的主人。哪些人是正面描写?哪些人是侧面描写?
三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思考:梨花除了指人指花,还是一种什么精神的象征?(雷锋精神)
四请同学们带着美的情感,再读全文,找出反复出现的抒情句。
五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回忆,有很多的人值得我们去怀念,请大家用心回忆一下,给我们讲一讲那些难忘的令人心动的往事。老师先荐文《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胶片)让学生感悟。
附板书
小屋小屋主人
附选文1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市场上卖的枕头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来挑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了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得香。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来:这可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天,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窸窣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变化的枕头里面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选文2
父爱如山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正躺在长沙湘雅医院的病床上闭目养神,大妹晓雪从家里打来电话和我聊天。
聊毕,她突然告诉我:”哥,如果不是今天医院的确诊结果排除了癌症的可能性,老爸只怕会急疯的。”
我感到莫名其妙,问道:”怎么回事?不就是胸膜炎吗,怎么扯到癌症上面去了?你可别吓唬我!”
”谁吓唬你!你在中医院住院时,医生见你胸腔里的积液是血性的,就已经开始怀疑肺癌的可能了,所以才建议你转院治疗的。”
”那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
”傻瓜,谁敢告诉你啊!你要是知道了,即使没癌也会急出癌症来。不过说老实话,这些天可把我们全家人给吓死了,成天都提心吊胆的。特别是老爸,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失魂落魄的样子!”
我急忙问:”老爸怎么啦?”
晓雪告诉我:”这一个多星期来,老爸几乎每时每刻都绷紧着一张脸,饭也吃不进,觉也睡不好,到处为你寻医问药,连自己的腰病又犯了也顾不上。有一次,他打的去办事,竟把包给掉在车里忘记拿了,身份证、记者证和钱包全都丢了。特别是去给你办转院手续的那天,医保办的领导开始总也不肯签字,说什么胸膜炎在市里治得好,没必要去长沙,你猜怎么着?老爸当时都急得哭起来了,边哭边哀求说”如果张家界能治好,医院会要求我们转院吗?请你一定帮我这个忙,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子啊!”我从来没有见老爸哭过,也从来没有见他求过人,见到老爸这个样子,我也忍不住了……”
不知不觉,我的眼睛湿润了,热泪盈眶而下。通完电话后,我躺在病床上静静回想二十几年来父亲育我、教我、爱我、佑我的一幕幕,总感觉到有一股无比温暖的力量涌入我的心怀,顽强而持久地驻扎其间,令我顿时忘却了因胸腔积液压迫肺不张而造成呼吸困难的极度痛苦。我就这样静静地回想着、回想着,突然武陵源绝景”采药老人”的形象跃入我的脑海。于是,一会儿”采药老人”幻化成我的父亲,一会儿我的父亲又幻化成”采药老人”,到后来,我就分不清谁是我的父亲,谁是”采药老人”了。
是夜,我写了生平唯一一首没有第二稿的诗作-《题”采药老人”-致父亲》。诗云:
在您回头的一刹那
如山的父爱
蔼蔼地
涌入我的胸怀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良药
可以医解儿的病灾
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力量
能够将我夺走不待您采药归来
父亲,请小心坎坷崎岖的山路
别又把您的腰身闪坏
父亲,请小心草丛中雌伏的蛇蟒
还有那些饥饿的虎、豹、狼、豺……
作者邮箱:lyx0202@sina.com.cn
【篇二】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3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杜甫诗三首—登高》年级高一学期下期学段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扩大语文视野。
教
学
重
点重点: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
学
思
路①导入新课,明确目标;②知人论世,了解背景;③朗读吟诵,整体感受;④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⑤披词入情,体会感情;⑥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主要
教学
方法学生自我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
学
资
源1、教材
2、自制powerpoint课件
3、《登高》视频朗读
4、网络资源《杜甫生平简介》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一、
导入新课1、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①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回顾本单元准备课中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①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②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③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④披词入情,体会感情。回顾前两堂课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说明:《登高》是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的第二登录班级网络阅读博客,阅读《杜甫生平简介》,了解杜甫生平。
2、了解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登高有感,遂作此诗。三年之后,58岁的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介绍杜甫的有关情况以及《登高》的写作背景。
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
说明:
因为《登高》是《杜甫诗三首》的第三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拨:注意语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要读得抑扬顿挫。听朗读,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反复吟诵,整体感受。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四、
把握意象,探究意境
学生讨论探究,赏析首联和颔联,把握意象,体会意境。
讨论题: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哪些意象?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首联和领联描写了“风”、“天”、“猿”、
“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
2、对这八种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分别用“急”、“高”、“啸哀”、
“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
3、请对你感受最深的意象进行赏析。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例: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
4、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索凄清、苍凉宏阔的意境。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说明:
学生的理解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理,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教师的点拨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对学生理解不到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即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教师介绍的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自我探究和赏析。初步培养学生赏析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
五、披词入情,体会感情学生讨论探究,品味颈联和尾联,体会诗人的感情。
讨论题:
1、宋人罗大经说颈联十四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目,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悲情,请联系这两联及作者的身世谈谈其悲情来自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的“悲”情来自:
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又孤独无依之悲,白发日多而壮志未酬之痛,潦倒不堪又护病断饮之苦。战乱未已的国难家愁之恨,
3、读到这两句,你的心中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形
象?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一个忧国伤时的爱国诗人。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说明:
学生的理解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理,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教师的点拨可灵活机动地进行,对学生理解不到或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适当纠正和补充即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在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六、课堂小结杜甫一方面有着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广阔胸襟,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过着流离漂泊孤独寂寞的生活,所以杜甫的诗一方面表现出忧国伤时、悲凉凄苦的情怀,另一方面又有着雄浑壮阔的境界,因而形成杜诗忧愤深广、意境宏阔的独特风格。联系杜甫的生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意知人论世。
七、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1、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2、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究的习惯与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与杜甫漂泊西南滞留夔州时期的其它作品横向比较不够。
【篇三】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 ,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 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 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 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 ①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
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感受,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中,一位老迈、体弱多病、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站在山顶,顶着呼啸而过的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悲凉。这幅画面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悲凉的?
小结:运用到反衬的手法,天地越宽阔,就显得诗人越渺小,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悲凉。两者非但不矛盾,而这正是由景入情的体现,越是广阔之景,越是让人觉得渺小,借助宏大的空间凸显渺小的个体,从而引发悲伤的情绪,以阔景衬哀情。
总结:写景部分诗人借哀景衬托哀情,借阔景反衬哀情,这正是由景入情的鉴赏手法。
5.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一下写景部分。
6:通过找意象、明意境,目的何在?
明确:悟情感。
面对此景此情,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让我们看了都会对杜甫心生悲悯之情,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杜甫呢?面对此情此情,他的心中又会引发何种感悟呢?
7.由景入情,接下就请同学们齐读下抒情片段,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让我们如此心生悲悯之心的杜甫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感伤。
8.具体感伤什么?
总结:1、长久漂泊异乡——万里、常作客
2、年老多病——百年多病、繁霜鬓
3、孤独无依——独
4、万物凋零之秋——悲秋
5、生活困窘——艰难、潦倒
9.思考:“艰难”“潦倒”是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生活的艰难与潦倒?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不仅指自己,还指国家命运的艰难、百姓生活的潦倒。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所具有的那种心系天下的广博的胸襟与志士情怀,他把自己的人生悲苦与国家的悲苦、天下的悲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10.探讨:这种对天下苍生的大忧、大悲只是一时的冲动?只是短暂的瞬间吗?他的这种愁苦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如何解读“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①诗人为什么要喝酒?——借酒消愁。
②诗人为什么要停止喝酒?——危及生命(肺病)
③猜想:诗人是否停止喝酒?如何解读?哪种表达效果好?
不得已停止喝酒——如此愁苦,本想戒酒消愁的,无奈却因为年迈多病不得不戒酒,当然也可能因为穷困万分以致无法喝酒,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停止喝酒——必须停酒,但是无法做到,因为悲愤实在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能通过喝酒来略微地舒缓他的忧愤,这就意味着杜甫,在自己的生命与国家、人民的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人民。由此可见他对天下苍生的忧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深沉的、沉重的情感。在自己身处逆境之时,仍然能够有心系天下的气度 ,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到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何等的豪情、这是何等的伟大。
总结:杜甫具体在悲叹什么?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社会之秋。由悲自然——悲自身——悲天下苍生。
当我们还在感伤杜甫的可怜,对他投以怜悯的目光之时,他却如此的豁达与超脱,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心系着天下苍生的苦难,这是何等的伟大的情怀。
小结:没有停止喝酒更能够反应诗人忧愁之深重、沉重。
11.品读完之后写感悟:此时此刻,当我们品读完这首诗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刚才让我们对杜甫心生怜悯之情的那幅图,我们又有了怎样一番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写一写,谈一谈。
教师心得:此时此刻,当我再来看这幅画时,当天高地阔中,再次出现一位满头白发、年老多病、拄着拐杖的老者,独自对抗着咧咧寒风时,我对他突然之间少了一份怜悯,而多了一份敬佩。他看起来似乎不再那么弱小、渺小,而是那么的强大与坚毅,独自在朗朗乾坤之中屹立不倒,只为他有着一颗敢为天下而死的博大的情怀,这是这样的一种豁达、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
三、巩固训练
《秋兴八首》《登高》都是由景入情的杰作,前者首联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和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做到了情景的有机融合。后者首联颔联写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颈联尾联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壮,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我们再来看一首杜甫的诗歌,用本节课你掌握的由景入情的方法来解读鉴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沦陷。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思考:请找出这首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意象,分析其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
被攻破的国家、草木丛生荒破的城池、悲怆溅泪的鲜花,离别惊心的孤鸟,营造了一种国破城荒的萧索悲凉意境。表达出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杜甫诗三首》,完成课后练习。
【篇四】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
杜甫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本诗的写作背景。
2. 在吟诵的基础上,体味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 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忧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导入】
通过颁奖词的形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感动中国吧,里面那一段段的颁奖词让我们记忆深刻。老师今天也来说一段颁奖词,同学们来猜猜他是谁呢?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走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废,以血泪撰写辛酸人生。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里退去,看尽了人民的疾苦和哀伤,一怒火锻造不朽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年少豪气万丈的呼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青丝转白发,心未冷,梦未碎,国天下在心头。历史的洪
流汹涌,他璀璨的光芒不灭;且行且吟,永恒的脚印,烙印在后人的心中。
对,他就是杜甫,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登高》,就是他的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诗人简介】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
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背景介绍】
登高作于唐代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有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严武不久病逝,杜甫又一次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了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达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
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品读课文】
一、 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
学习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就是朗读,诗歌教学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特点。所以授课的第一步我的安排是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感情。
2、 名家朗读示范
3、 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
4、 齐读
二、 诗歌分析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这种基础上读得更出色。提出刚才最后一点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由此引导学生,要想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就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于是进入诗歌的情感分析。
1、 读过这首诗,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
的整体感受?
明确:悲伤、忧愁、孤独······
2、 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自由讨论)
明确: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的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
(1)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江水。
特点: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
滚滚。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2)这些意象是如何将秋景之悲体现出来的?
明确:分析诗歌的意象将意象的特点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重点分析:猿,引用郦道元《水经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鸟,引用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鸟的意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与本诗中的鸟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 落木,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作者带病登高,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江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流水总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篇五】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杜甫《登高》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近体
诗六首》中的第二首诗歌,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
节登高时所作,是杜甫诗中最有名的七律,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
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通过无边
无际的秋色、悲壮雄浑的气势,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
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本单元主要是
通过学生学习唐诗宋词,从而领略我国古诗词巨大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
创作风格。
二、 学生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状况:
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能流畅地朗诵全诗,并在反复诵读
情况下能结合课文注释翻译文章大意。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诗中意象所蕴含的意义理解不透彻,对作者的情感寄托把
握不准。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在反复诵读与老师分析点拨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境,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杜甫的有关常识(生平、作品);掌握用诗歌意象品味
诗歌意境的技巧;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明确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为诗
歌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能分析出诗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表达的无限愁绪和哀思。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用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
了怎样的基调。
(2)教学难点: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
哀思。
五、 教学方式:
赏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六、 教学用具:
黑板、粉笔
七、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
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
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
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
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
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谁?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又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
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 《杜工部集》里。杜
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
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
而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
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体诗“三吏”(《石
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等。
写作背景: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
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
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
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
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
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说这首《登高》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三)整体感知课文:
老师泛读课文,读出诗的情感及停顿;再由学生读,纠正学生
读的错误。
(四)自主、合作探究课文内容:
(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
在飞舞盘旋。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
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砂、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
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
“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
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
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
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
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
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
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
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
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
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
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3、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明确:
意境 : 凄凉,凄清、高远,广阔
情感 :“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译: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
奔腾而来。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
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
生命的终结,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
晚年,已老了。生命短暂。不尽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
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是时间的无穷,历
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2、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
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
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
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3、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明确: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
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
情。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译: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
独上高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
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
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
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
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
明确: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
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明确: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
的酒杯。
1、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
的?
明确: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
白了。“艰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
生,两鬓染霜。
3、怎样理解“艰难苦恨”?
明确:四个字不仅指作者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
和身世遭遇,同时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辛酸痛苦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
情怀, 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
九、 教学评价:
【篇六】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 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所认识,譬如说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也略知一二,但是很难自己应用于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诗歌鉴赏。基于以上的情况,我的教学设想如下。 以《登高》为例,实践诗歌鉴赏的步骤。遵循读诗——品诗——悟诗的基本框架,以诵读为主来感受杜甫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以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再现诗中的景色描写,从而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中蕴含的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当然,情感是相对抽象的事物,如何去领会很关键。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诗句身临其境的感知作者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其人,解读其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领会诗歌主旨。
2.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3.体会杜甫诗歌音律的抑扬顿挫之美,熟读背诵之。
教学重点:
深入诗歌意境,领会诗歌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整体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引入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犹如滔滔江水流过《诗经》,流过《离骚》,流过“建安风骨”,流过草原牧民与采莲姑娘的歌谣,流入最辉煌的盛唐。曾几何时,妖童媛女们歌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启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神圣殿堂。千年之后,又有一位诗人引燃了这种情怀,他曾高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曾高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曾高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板书:杜甫 其人 (杜甫图片)
以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杜甫登高的背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关于登高,王维是在异乡想像着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时就唯独缺少了自己,因而倍感思念家中的亲人。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要提到登高这样一种习俗,但却是另外一位诗人的一篇佳作,题目就叫——登高
板书:登高 其诗(出示幻灯片)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诗歌,互相品评,抓住诗眼,明确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感伤
2.指导朗读:读出凄凉的心境—宜慢,读出抑扬顿挫之美—节奏感。
3.齐读诗歌 (配乐)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三.知人论世,揣摩情感
(出示幻灯片)
1.引用杜甫不同时期的诗歌串联诗人的人生经历(少年杜甫–青年杜甫–晚年杜甫)
板书:其人 其诗
2.知人论诗,回归文本,结合诗中原句品味杜甫的情感。(羁旅乡愁,老病孤愁,功业未成)
(出示幻灯片)
3.结合课后习题,引用宋代罗大经诗评,加深诗歌的理解
4.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阐释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诗圣美名传
5.学生诵读诗歌,体会杜甫诗歌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四.反复吟咏,品味意境
1.自由诵读前两联,寻找杜甫登高后的所见所闻(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用散文化的诗句描摹画面,要求有点情意,有点诗意,有点创意。
3.学生齐读前两联,思考问题——作者描写景色运用的表现方法(写景角度,色彩)
4.归纳景色描写的特征—苍凉,一切景语皆情语。
5借用诗评家胡应麟的评论课堂小结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五.活动:熟读诗歌背诵之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六.作业: (出示幻灯片)
比较杜甫《登高》与《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板书 :
杜甫 《登高》
其人 其诗
其情
【篇七】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古人赞颂杜甫的一首诗歌说“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杜甫的《登高》。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认读字音:
渚(zhǔ) 鬓(bìn) 潦(liáo)倒
(2)理解词义: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失意)
【篇八】登高教案及板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福建南安国光中学 戴月云 2016-3-30
一、教学目标(多媒体)
1、通过诵读,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理解杜甫诗的沉郁顿挫风格
2、通过解读意象,把握本诗的意境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所学的知识、所查的资料,谈谈“心目中的杜甫”(学生畅所欲言)
关键词: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胸怀抱负 安史之乱 孤独飘零 体弱多病等
补充: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二)通过诵读,品味本诗的韵律美,并整体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1、学生个别朗读,教师点评
2、听朗诵带
3、教师讲解本诗的节奏以及韵律(多媒体)
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
首联 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 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
颈联 基调沉重,宜缓慢。
尾联 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
4、全班齐读
(三)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多媒体)
1、安史之乱已结束几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2、作者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四)品味诗歌(多媒体)
1、“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2、“艰难苦困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借酒浇愁/因病戒酒,悲情更难以排遣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风急——凄寒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鸟飞回——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仰望/俯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五)比较鉴赏
1、《秋兴八首其一》与《登高》的意境特点(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2、《望岳》与《登高》的思想情感(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异同)
(六)作业:背诵《登高》并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