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故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鲁迅当年的相关资料,了解社会背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旧中国农民的生活惨状,使学生懂得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品味内涵丰富的语句。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小说的特点。

2.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3.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查找工具书,解决字词。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阴晦(huì)萧索(xiāosuǒ)愕(è)然鄙(bǐ)夷嗤(chī)笑

瑟索(sèsuǒ)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

2、解释词语: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

惘然:心里好象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展转:这里指经过许多地方。现在写作“辗转”。

恣睢:任意胡为。

瑟索: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现在写作“瑟缩”。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时间为顺序,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记叙。

2.小说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我”(迅哥儿)、“我”的母亲、宏儿(“我”的侄儿)、闰土(“我”儿时的好友)、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3.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明确: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使“我”悲哀的故乡的景:

(1)记忆中的故乡景: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2)现实中的故乡景: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

使“我”悲哀的故乡的人:

(1)杨二嫂:

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

现在: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2)闰土:

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如隔了一层厚障壁、将希望寄托神灵。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

2.分析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课时所学,导入本课时的教学。

二、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

1.在文中圈点勾画描写闰土及杨二嫂的语句,完成下表。

变化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饱经风霜。

动作手捏刚刀……向猹尽力刺去,很高心,……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活泼机智。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色……说话吞吞吐吐……苦不堪言,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克和很好看的羽毛。建立了淳朴的友情。态度恭敬,称“我”“老爷”。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对生活的态度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无忧无虑,快乐纯真。要一副香炉和烛台。悲苦无奈,寄希望于神灵。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二十年后的杨二嫂

外貌年轻美丽:“豆腐西施”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

动作终日坐着冷笑、怪叫、贪婪。

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对“我”的态度虚伪的吹捧,尖酸的嘲讽

……

对生活的态度虽靠姿色招来顾客,但仍是本分生活。搬弄是非

归纳:(1)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2)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2.问:闰土变成了木偶人一般,杨二嫂成了一庸俗贪婪的泼妇,造成人物格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

“老爷,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一副香炉和烛台——封建思想的侵蚀。

三、简析“我”的形象

明确:“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四、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明确:水生宏儿——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和“我”;对水生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对宏儿来说,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有了希望

五、布置作业

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研读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文中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教师点拨:小说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明确:第2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故乡萧条的景象。既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又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给中国农村带来的灾难。

第6段写了破落的老屋,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

第12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我”记忆中美好故乡的景色及少年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与眼前衰败的故乡及下文中迟钝麻木的中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深思故乡每况愈下的社会根源。

第88段再现了故乡的神异景色,表现了“我”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愿望,升华主题。

二、研读最后两段: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本文写于1921年1月,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愿望因而“茫远”了。

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4.“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文末的景物描写是不是表现“我”对故乡的过去的留恋?

明确:此处的景物描写象征着“我”所向往的理想的美好生活。

二、本文主题的探讨

1.茅盾先生认为这

过去现在未来

少年闰土成年闰土成年水生

少年的“我”成年的“我”成年宏儿

杨二嫂

少年水生

少年宏儿

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点拨、分组讨论的方法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分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成功的环境描写。

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你们的心,让你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你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孤独是什么,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在小说中找出体现“孤独”的词句,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明确: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3.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四、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布置作业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

孤独之旅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鸭群

环境:芦荡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

2.学习本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圈点,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小说中非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中悬念的铺排及巧妙的构思。

教学方法

讨论合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个短盼——赞——见——躲

四、研读课文,归纳主题

(1)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明确:据说做生意赚了钱,成为全家的“希望”、“福音”。

(2)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3)这

“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明确: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4.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并做批注。

明确:对菲利普夫人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为女儿着想……

对于勒的认识: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2.总结:教师出示表格,学习本文中的对比手法。

于勒的生活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特征

语言行动

贫坏蛋、流氓、无赖打发虚伪、卑鄙自私、贪心势利、冷酷

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好心人衣冠楚楚地在海边守候

贫卖牡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骂、躲避

二、问题探究

(学生交流,班内展示)

1.“我”在整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

(2)心中叔叔;

(3)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

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

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

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

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

三、拓展迁移,联系生活

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四、布置作业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将会怎样?展开联想,试着加以描写。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开端(1-4):盼于勒。

第二部分:发展(5-19):夸于勒。

第三部分:高潮(20-47):见于勒。

第四部分:结局(48-49):躲于勒。

心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体会和学习这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的少年。

  2.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细节,体会人物塑造方法

1.本文人物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相关例句分析体悟。

(1)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2)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3)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4)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

2.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3.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二、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老师被李京京出乎意外的精彩朗读感动时,竟然“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现实中的人,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说客观上反映出的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三、深入探究

1.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明确:作者想借主人公的心声,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的心声。

2.《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3.这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文章结尾说李京京要给爷爷写信,假如你是李京京,你会对爷爷写什么?

板书设计:

 公开课前——想读课文  开端

          心声 回家路上——偷读课文  发展

             次日放学——听读课文

    公开课上——终读课文  高潮、结局

韩平

【篇二】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教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审核:主审核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5、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观看辩论赛录象,注意学习辩论技巧和辩论程序。

  2、分组抽签,确定主题,搜集资料。

  3、小组讨论交流,提取依据,形成观点。

4、辩论前的准备

  ⑴学生针对论题资料收集资料(只宣布三个命题,辩题最后宣布)

  ⑵参与辩论的学生寻找辩论素材,观众学生寻找问题对辩手进行质疑。

  ⑶计时用表一个,发出信号的口钟一个。

  ⑷告知学生比赛的用时安排,程序。

活动指导

  讨论、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礼。

辩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1)先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2)用有力的材料证明观点。事实要确凿,资料要来自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3)用心听并分析对方的观点、论据,找出其薄弱环节,以便反驳。(4)答辩时有必要才答复,该避就避,以免言多语失,被对方抓住不放。(5)变换角度反击对方。(6)熟悉归谬法、反证法、两难法,灵活运用,使对方陷于被动。即巧作类比,一针见血;针锋相对,以牙还牙;顺水推舟,将计就计;避实就虚,攻其不意

活动建议:

1.三项活动,分组进行,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是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

3.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4.三项活动尽管都是讨论、辩论,但比较而言还是同中有异,各有侧重。

活动资料:

正方:学生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老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中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或数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网,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任意选择。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人民使用了实用的网络后,更依赖于网络,其好处表现在快,准,反应速度。提高了效率,以其网络周边的影响,快速成为主导位置,网络应用甚至于公司、单位等成了一个工作效率反映能力,连动着其直接的经济。

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中学生上网是弊大于利的话,那么国家怎么会把上网这个课程安排到计算机课程中来呢?”

反方:  1、从付出的时间成本、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浪费学习工作时间、不良信息的误导

  2、网络绝不是慈祥仁爱的圣母,它在向人们洒出甘露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曾报道过网吧对于青少年的危害,许多孩子就是由于过分钟爱网络,结果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走向犯罪。

  3、1996年7月,南京紫荆山地区某银行职员杨某,依靠网络进行犯罪,先后破坏该行电脑管理系统数次,非法提取贷款总数共一千余万元。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因网络犯罪而判死刑的人。

  4、1998年中,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世界经济犯罪巨头索斯莱利用网络系统破坏了当时泰国曼谷股票交易中心的商务网络,从而控制汇市和股市,大量转售泰国货币──铢,因此引发这场自1933年以来的特大经济风暴,一时间破产企业不计其数。

  5、人类发明了火药,发明了原子弹,发明了侦察卫星,但谁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啊!我们自身太愚蠢了,我们发明的东西杀伤了我们的肉体,毁坏了我们的文明,阻止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计算机网络同这些东西在本质上是毫无差别的,真正毁坏人类的只有人类自身,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正方:无规矩不成方圆.事物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世界之所以可以正常的运转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规律,而这个规律却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就像1天有24个小时.1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一般.事物之所以只有一个答案就像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一般.坚定的答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好的运做.就像地球上只有一个中国.一个未知的事物,一个谜一样的事物,当人们在不知道他的真正答案时,那么永远只是用猜测的口吻去判定他的真正答案.而当这个事物被正真破解后,他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就像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他们在文献里寻求真正的答案时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分歧.当一个斩钉截铁的证据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切的猜测和分歧都化为乌有.因为答案出现了.而他却只有一个!

甲说,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1+1=2,难道还有其他答案吗?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难道还会改变吗?一本书的好坏,可以见仁见智,但总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也有什么疑问吗?

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事物的答案并不是丰富多彩的,而恰恰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许多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只有一个。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答案,但不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能带来不正确的答案。因此,鼓励和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探求科学领域中的一个个未知数是正确的,但不能由此走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思维极端,不能对科学研究采取不负责任、随心所欲的态度。

反方:(1)事物是多样化的

(2)各人的位置,角度,观点,背景,时间,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不同对某一事物的答案不可能相同。

(3)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雪化了变成什么?

(4)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500年前人们公认地球是平的,那是答案,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椭球体,这也是答案。对某事物的“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5)要怎么去到罗马,有人可以坐飞机,可以步行,可以坐车,可以乘船。。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即使使用的工具一样,路线也可以不一样,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6).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7)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你拿个镜子看不就从西边升起了嘛

(8)选择题还单项、多项之分呢!(9)如果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找那么多的有关资料来证实呢?一个资料就可以了

(10)1群羊+1群羊=1群羊,宇宙不一定只有一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1.如果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找那么多的有关资料来证实呢?一个资料就可以了

2.世界是多元化的,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和衡量事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谓正确的答案,肯定是有前提或条件限制下的答案,答案本来就是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情况下的所谓的”正确答案”!就像一个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走过同一条河,河水是不断流淌的,每妙钟都在变化!

如果定势思维地认为事情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非常容易陷入呆板静止的思维模式.

我们判断事物正确与否都是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去判断它的本质属性,然后才知道他是否发生质变,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3.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你拿个镜子看不就从西边升起了嘛

4.我们每个人都认为“1+1=2”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哥德巴赫却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们每个人都认为物质的存在便是世界的尽头了,但有的科学家却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且在对其研究与探索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世界是没有边界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在认识和研究事物的过程中,常常要注意如何“格物”的问题,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又想那么一小步。

5.世界上没有根本的事物,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

6.选择题还单项、多项之分呢!

7.正确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1+1=2就是唯一的答案吗?如果是就不会有歌德巴哥定理了!!再说答案又不是只有在数学中才有,语文中的答案,很少有固定的!

8.难道高考的阅读中谈之一的理解和感受必须一字不差吗?!

9.难到答案就只有在数学题中有吗?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的!不如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难道就只能说像小船吗?!

10.所有的答案概括一下就只有一个答案,或者说一个集合。一个答案用发散性思维看,那就是无数个答案。

11“一”其实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也不能说宇宙只有一个!其实生活中包括学生的考试中有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一个不好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任何事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么,科学家,物理学家,各种各样的学科的专家,为什么还要去研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答案只有一个,世界还会发展吗?!比如读文学作品,每一个读者对书中的人物多有不同的看法。难道书中人物的形象就只有一个吗?还有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考试中的读多题,都是如此!

克隆:1、弊:首先,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其次,人类繁殖后代的过程不再需要两性共同参与,这将对现有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冲击。第三,克隆人技术可能会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第四,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这对人类的生存是不利的。第五,克隆人可能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产生心理缺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克隆的弊大于利,有些人认为制造出克隆人是为了让人类的生命得以更长时间的生存,但是,人有旦昔祸福,月由阴晴圆缺,人类经历经历磨难未尝不是好事,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一帆风顺,一个人如果长命百岁,那么她人生的酸甜苦辣又从何体现呢?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或许,经历过生离死别后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才回去更加珍爱生命。我想,即便一个人能度过100个无味的春秋,也不会比一个仅仅10年却充实的生命有价值吧!!!!这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哦!还有没有别的啊

2、利:“克隆人”技术能使千千万万不孕症患者实现做父母的愿望;能使那些痛失骨肉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能使许多不治之症找到新的治疗方案;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

其一,“克隆”作为一项新生的科学技术手段,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它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与人们业已掌握的其他科技手段一样,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其二,“克隆”技术在保护珍贵稀有动物及医学方面有巨大的实用价值。人们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技术大量繁殖出濒临灭绝的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大量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可见,“克隆”技术不仅先进,而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三,“克隆”是一种科学技术,人类既然能掌握它,就一定有办法控制它,而不会任由其危害人类社会。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制订法律或作出一些规定等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所以大可不必谈“克隆”色变,视“克隆”为洪水猛兽。

其四,“克隆”技术是医学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或功能不全的器官,或弥补人类自身缺失的器官。由于被复制的器官来源于自身的体细胞,故可将“异体排斥”现象减小到最低限度。据最新科技信息,中国科学家已在小白鼠身上成功地复制出人体上结构较复杂的耳朵。可见,“克隆”技术将会带来医学上的巨大革命。

其五,从生物学角度看,人属于动物界,与其他生物应是平等共存的。既然允许用动物做实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到今天,用人体做实验也不应该完全禁止。人类应该用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并逐渐

适应它,而不应该大惊小怪。

其六,“克隆”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很强的科学性,从理论上讲,“克隆”出的动物或人,其遗传物质与母体完全一致,但由于其母体的营养状况、个体发育过程及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克隆”出的动物或人不可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复制品,尤其是“克隆”人,一定会有与其母体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等。所以“克隆”只是一项生物技术,而不是“人体复印机”。

活动过程

一、班级内第一小组辩论

上网,在现代人的业余生活中渐渐占有重要地位,成为闲暇娱乐、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网上也确有宝藏与垃圾并存的情况,“上网利弊谈”,双方都承认上网有利有弊,但其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根本分歧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上。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只是考察的着眼点不同而导致结论不一。双方充分展开讨论把自己的观点说透,以利于对上网有个全面而理性的认识,进而在以后的文化生活中正确对待上网。

主题: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步骤:(1)主持人介绍台上正反两方的选手,讲述辩论规则和评判方法,宣布辩论会开始。

(2)正反两方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3)正反两方代表队交锋,互相诘难、反驳。

⑷组内没有参加的选手向对方进行质疑。

(主持人宣布辩论会结束,然后总结正反两方在辩论中的得与失,最后宣布评判结果。)

二、班内第二小组辩论

  主题: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正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反方:事物的正确答不止一个

三、班内第三小组辩论

主题:我看克隆

  正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反方:克隆是对生命伦理的践踏

 

四、写作:

在下面题目中的两个方面中,寻找一个侧重点,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

《上网利弊谈》、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关于克隆的争论》

附备用资料:

(一)辩论赛评分表                  第   组

序内容分值扣分

1一辩的立论言之有物20

2提问目的性强15

3回答问题准确、简明15

4语言富有激情10

5使用动作配合自己的观点10

6无超时现象10

7攻辩小结符合辩论开展的情况20

8总分

评分表说明:1、扣分栏根据失误情况扣分,每一处失误扣0.5分,每项限扣3分。2、总分为所有栏目扣分总和。3、评委扣分最少者获胜。

(二)辩论过程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的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哨声提醒,用时满时,以哨声终止发言。其他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哨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长哨声终止发言。终止哨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扣分处理。

2陈词

即兴陈词,引论据要恰当。

3开1.5分钟(1.5分钟*2方=3分钟)(正方一辩先)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做攻辩小结,限时为1分30秒。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的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情况的背稿。

6自由辩论:5分钟(5分钟*2=10分钟)

这一阶段,双方辩手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照进行。同一方发言辩手的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继续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7观众提问:每方两个问题,每个问题15秒(15秒*2个*2方=1分钟)回答问题:每个1分钟(1分钟*2个*2方=4分钟)

⑴先从正方开始回答,正反方交替进行。其中一个问题必须由四辩回答。

⑵双方观众(限本组)可推选两名观众向对方辩手分别提出一个问题。

⑶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记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两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

8总结陈词(四辩)3分钟(3分钟*2=6分钟)(反方先)

辩论应针对辩论赛的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

座位安排

gjw

【篇三】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苏教版高一《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一.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㈠内涵概述: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中心明确,三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如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3)专题的第三部分谈“思”,重点是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部分而言,从“获取教养”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思考”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学习围绕《贵在一个“新”字》展开探讨。该文重点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创新。作者是著名数学家、资深教授,担任过大学校长,不但在数学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成才理论也有独到的发现。作为介绍学习方法的普及读物,本文通俗易懂。但是相对于“读”和“学”,独立思考的内涵更为丰富,论述问题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在教学中宜让学生自行展开探讨,能提出问题并作较为深入的思考。

本文文本浅易,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组织探讨时可以启发学生注意开掘。

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

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

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

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

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

在探讨中要联系学习实际,特别是有说服力的个案个例,教师也可以提供教学中的得失。有时候,教训比经验更有探讨和记忆的价值,所以在探讨中既要注意正面经验,更要注意来自反面的教训。

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

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

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

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韩愈的《师说》仅仅是赠给李蟠的吗?荀子的《劝学》又是写给什么人读的?通过三个部分的比较,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韩愈认为师有“句读之师”和“传道受业解惑之师”之分,而黑塞则注意到儿童学写字母、拼读音节阶段处在同一起点上,而后来的发展,满足于一般阅读与继续深入阅读二者将有很大的区别。

《劝学》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述,今天看起来,过于简单,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比喻?这种行文方法和作者面对的人群素质有没有关系?

古代的学习观和现代学习理念相比,是有些落后的。在现今的学习条件下,如何读,如何学,如何思考呢?

《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两次提到“受骗上当”,是基于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文章的落点为什么是在“创新”上?

三.相关连接

1.《获得教养的途径》

作者介绍:(黑塞自传)我于1877年生于黑森林的卡尔夫市。父亲是德国人,生于波罗的海岸边的爱沙尼亚。母亲出生在一个施瓦本地区的家庭,是法籍瑞士人。祖父是医生,外祖父是传教士、研究印度的专家。父亲也曾一度在印度当过传教士,母亲年轻时在印度住过几年,从事传教工作。我童年时代是在卡尔夫市度过的,中间曾去巴塞尔住过几年(1880——1886)。我们一家人是由几个不同国籍的人组成的,现在又加上我成长的经历:我成长在两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中,他们各自操着不同的方言。我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是在符腾堡的寄宿学校度过的,有一段时间在莫尔布隆修道院的神学院读书。我是优等生,拉丁文学得不错,但希腊文成绩一般。我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才适应那个虔信的教育机构,那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从十二岁时起,我就想当诗人,但苦于找不到正常的或者说是正式的道路。我离开了神学院和中等学校,跟一名技工当学徒。十九岁时,在图平根和巴塞尔的书店和古玩店工作。1899年底,我发表了“……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人们已无数次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您最爱读什么书?”

对于一个爱好世界文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颇难回答。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过不只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我原则上反对将某些文学、流派或者作家排除于我的藏书之外,排除于我的关注或者讲我的兴趣之外。然而尽管如此,这个问题提得还是有理,在一定程度也是可以回答的。至于我,认真想想,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会碰见一些更亲近和更喜爱的领域、时代及风格。

我一生中最常探访、了解大概也最深的世界文学的领域,是那个今天看来似乎已经无限遥远的,是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传说的德国——1750年和1850年之间的德国;而歌德,就是这个德国的文学的中心和顶峰。在这个德国,我既不必担心会有所失望,也不存发现什么轰动事件的奢望。每一次去最古老的和最遥远的世界漫游之后,我总要回到这个德国,回到那些诗人、书信作者和传记家身边;他们全都是高尚的人道主义者,又几乎全带着大地的气息,民众的气息。特别令我感到亲切的自然是那样一些书:书中有我十分熟悉的风景、民俗和语言,有我从孩提时代起就习以为故乡的一切;在读这样的书时,我享受到了那种对最微妙的细节、最隐讳的暗示、最轻柔的韵味都能心领神会的特殊幸福。每当读完一本这样的书不得不再拿起其它书,例如再拿起一部译著或者一部缺少有机的、真正的、鲜活的语言和音乐的作品,我都会浑身一震,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这种情况,在我的前半生可以用印度的精神文化,随后又可以用中国的精神文化为证。我之走向印度人,至少还有路可循,还有种种先天的原因:我的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到过印度,学会了印度的多种语言,多少受过印度精神的熏陶。可是,我在满了三十岁以后,还压根儿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和珍视,甚而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故乡。早先,除去《诗经》,我对中国文学一无所知;可后来,未曾料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通过卫礼贤和其他一些人的翻译,我认识了一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真不知该怎样活下去:那就是智与善的中国道家的理想。我对中文一字不识,也从未到过中国,却有幸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预感的证识,找到了一种精神气氛和故乡,一种我只是从自己的出生和语言所造就的世界里才获得过的感觉。这些通过杰出的庄子之口,通过列子和孟轲之口讲述出来的中国贤者和智者,他们与上述那些风格悲壮的作家恰恰相反;他们惊人地朴素,既接近民众又接近日常生活,无拘无束,隐逸出世,快乐知足;他们的表达方式永远叫人感到惊讶和欣喜。孔夫子是老子伟大的对立面,是一位礼制家和道德家,是一位立法者和卫道士,是中国古代贤哲中唯一有着几分威仪的一位;但是,在某个场合他仍被说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由此而表现出了一种从容,一种幽默,一种质朴恬淡,在其它任何文学中我再找不出类似的例子。我现在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以及其它的一些语录,也包括在我观察世界形势和聆听某些近几年或几十年意欲统治世界、完善世界的人物的言论的时候。这些人行动有如伟人孔子,但在他们的行动背后却缺少“不可为”的自知。

(黑塞《我最爱读的书》杨武能译《读书》杂志1990年第12期)

与书为友

德国著名小说家黑塞以《论与书为友》为题,写过一“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地积累书籍,正如他为自己挑朋选友无二。”“纵使有益的指点和友好的引导使之可能,无论老幼,每人仍应在书国自辟蹊径。”他的短文扣紧一个“友”字,结尾充满感情:“谁读书如恋友,书中真旨就将自行显露,与己融为一体。他所读之得就不会飘逝而去,荡然无存,而是如挚友之所能,同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为他带来欢乐和慰安。”

(《以书为友》吴希义《读书》杂志1984年第10期)

2.《劝学》

作者介绍: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是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即使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提起脚后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道德,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跳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3.关于《师说》的评论

通“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求学。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年考入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做研究生,1958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52年至1984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8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职。

王梓坤对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在数学理论方面,致力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生灭过程,首创了极限过渡的构造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并将差分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结果。这些成果均居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八十年代初期,在国际上最先引进多参数Ornstein-Uhlenbeck过程,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领导着他的研究集体开始对测度马列尔可失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在数学应用方面,提出了地震随机迁移的统计预报方法及供舰艇导航的数学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王样神在概率论方面著书9部,发表论文数十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不仅不能创新,而且容易上当受骗。“文化革命”期间,许多红卫兵就是由于四人帮的煽动而大搞打砸抢的。历史教训,不可轻视,于是促使我写了这文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先指出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接着论述阅读的作用,认为阅读经典作品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转而从反面论述,剖析一些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的现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阅读层次。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通过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形象地说明阅读能使心智成长,能使读者面前的世界变得宽广。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第二题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第三题

为什么要重视阅读经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的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第四题

本专题的文章可能会引发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校读书10年,有了不少体会和教训,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联系你的学习,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这个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是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可以联系这方面的体会去谈。

“问题探讨二”参考答案

第一题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有哪些仍有价值?有哪些需要发展提高?从《劝学》中选取一段话,参看《师说》或《获得教养的途径》,搜集相关论述或例证,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

答:“学不可以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等在今天仍然有价值。“锲而不舍”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虽然道理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之世,需要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荀子的时代,物质文明比较落后,荀子可以“假借”的“外物”还只是“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而当今之世,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有创造的意识。

第二题

《师说》一文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和“不拘于时”?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答: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第三题

《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的论说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

《劝学》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手法丰富多样。如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接连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为喻;为说明“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推出“积善成德”的道理;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证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做到用心专一。通本文列举事例并作适当分析,以支持自己观点;如果只罗列事例而不作分析,只说事实不讲道理,论说就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就不能形成论证。

第三题(略)

“积累与应用”答案

第一题。略。

第二题

第三题

答:本专题的四在写作之前,可以彼此交谈读书的故事,互相启发,如:你喜爱在什么情况下读书?你在什么时间读书效率最高?你读不同的书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你在寻找选择书籍时有没有曲折有趣的经历?你通过读书结识了哪些朋友?……

2.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提示:每个人都会熟悉自己姓名的来历。姓与名是父母所赐,字、号则可以自行选择。中国人的字一般与名有关,考虑到一些同学的名可能没有太多的内涵,因此也可以根据爱好、性格作选择或自由发挥。题目要求“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审题时要予以关注。叙述选择过程,要注意文章的起伏,不要“一步到位”。可以参看《向青春举杯》中《我的五样》的写法。

3.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说“苦读”、“勤学苦练”、“刻苦学习”等等,这类词语会使人们对读书产生怎样的感觉?读了本专题,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请以“读书的苦乐之境”为题,写一学习本专题,在学习观念上可能会有转变。传统的“刻苦学习”、“勤学苦练”、“苦读”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有意无意间,都把读书当作了苦事。本题意在启发学生注意表面的“苦”和“快乐”“幸福”的实质,透过表象去探求更有价值的内涵,认识到读书也是一种快乐,是精神的享受;读书需要下功夫,但是下功夫未必是一种苦。本题除了可以从愉快地学习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智慧的学习”角度切入。

(海安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供稿)

【篇四】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写 作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写 作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训练目标:

1、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2、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安排二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短文,勾画要点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3、知识迁移,训练巩固

4、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5、评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二、请同学们阅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1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2 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 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

4 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

5 学会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把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

三、完成练习题,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同行、社会、国家、其他物种乃至地球”。

思路点拨:

n 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发展

n 关心他人 :关心父母、家人 、亲戚;关心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关心 邻居、相识的人、路遇者

n 关心集体 :关心班集体;关心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淮安市; 关心我们江苏省;关心我们的国家

n 关心社会:人和事

n 关心其他:环境、动植物、地球

2、知识迁移,训练巩固

(1)以“快乐”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路点拨::

思考、交流

(2)以“爱心”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路点拨::

思考、交流

四、布置题目《和你在一起》

1、学生:思考、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列提纲、写作。

2、巡视,指导

3、评议作文,全班交流好作文。

4、请作者诵读佳作,明确优点。收集问题作文的缺点,并加以总结。

5、读范文,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之处。

听,思考

和你在一起

网络啊,你是高科技、现代化的象征,按说,和你在一起,我会收获知识和快乐,可是,你却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

镜头一

“爸爸,学校收资料费,要27块钱。”我对爸爸说。爸爸听了后,颇感不满的问我:“上周不是才交了18元资料费吗?”我心里害怕起来,生怕爸爸知道我在欺骗他,生怕爸爸知道我是骗钱上网,

支支吾吾地不知怎么回答爸爸的问题,但爸爸还是从他的兜里掏出了27元钱递给我,说:“到校就交给老师,可不要丢了啊!”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诚实。

镜头二

英语课上了还不到十分钟,我就没有了一点精神。我清楚,这是我与A在网络玩了一整夜游戏的结果。心里面虽然强迫自己要拿出点精神,但却管不住自己,慢慢地我就将头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当然,英语老师没有忘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我一番,外带罚站两节课的时间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宝贵的人格尊严。

镜头三

我的朋友B被外校的C打了一顿,B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我们都非常气愤,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D说:“不如我们学学网络游戏中的办法,一伙人联合起来收拾收拾C。”这个建议获得了我们一致的同意。于是,放学后,我们组织了六个人在路上截住了C,对他进行穷追猛打,直至将C打得头破血流、肋骨折断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宝

【篇五】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材料教学设计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教 学 反 思

【篇六】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教学目标】

1.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2.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3.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二、自主阅读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1.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2.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

4.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

5.学会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把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

三、怎样从生活出发,寻找写作素材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生活是写作的触发点,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生活是一座富矿,生活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但生活的精彩与平庸并陈,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一)生活鲜活,写点真实素材。

作文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的材料要真实可靠,真人真事,合理合情。我们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些真实可信的题材,不要忽略身边的事情,学会挖掘身边的题材,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只要我们细细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写起,这些“小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如一位同学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动弹,爸妈不在身边时,我常偷偷流泪,是护士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充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文章,哪一位读者不为之感动呢?

(二)生活具体,写点新鲜素材。

生活中的我们有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我们把这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的材料用进作文,就会给人耳目一新。

比如有一位考生虚构了一个皇帝选妃子的故事:“我”高高地坐在金銮宝殿上,众大臣献上无数女子,胖瘦高低不一,“我”不知哪个为美,于是,各位大臣争相陈述自己所献女子的美之所在,“我”感到他们的答案都是对的,于是“我”挑肥拣瘦一番,最终答应都收下了。这样的故事素材格调未免太俗气,太缺乏时代和生活气息了,自然就不新鲜了。

(三)生活丰富,写点典型素材。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选择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素材来

写,要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来写,才会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每天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不是合理解决,就是发生纠纷,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这是太平常的事情了,有什么可写的!可是有位学生在《记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中的描写:抓住事件中妈妈和那位叔叔一番诚挚的对话:“‘我没事,你先走吧!’说着,妈妈还勉强活动一下脚,叔叔犹豫了一下,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还想说什么,就被妈妈制止了。”小作者把叔叔诚恳的态度、妈妈的宽容写得细致如微,感人至深,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因此,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能从平凡中见伟大。

(四)生活生动,写点意外素材。

生活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有风浪,也有险滩。把生活中的那些意外之事写进文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个很经典的民间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子孙们请来风流才子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老少及亲友都来欣赏。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众人又由喝彩转为愤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尊”,人人拍案叫绝。这正是“意外”造成的奇妙效果。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留心生活,留意观察,留神“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我们一定在笔下流淌富有生活底蕴的美文!

四、写作训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同行、社会、国家、其他物种乃至地球”。

以“关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要求:1.尽量选择亲身经历的事为材料;2.语言表达要流畅;3.600字左右。

五、题目解析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关心”的内容,都是写作的选材范围。由于范围宽乏,内容开放,这就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要想写好这样的文章,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打造亮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生动、含蓄、新奇。凝练,就是简洁的文字直接揭示主题,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标题中最好要有“关心”“牵挂”一类词,如“多一点关心”“关心地球”“牵挂你的人是我”等。生动,指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标题具有可读性,富有情趣。如“一路上有你,风雨也美丽”“倾听自然的节拍”“一叶也生春”等。新奇,是要体现新视角,新感悟,给人以新鲜感。如《为他人开一朵花》的标题,以意境激趣,极富吸引力。总之,要充分利用话题作文自拟标题的条件,尽量拟出个性,增添文章的亮色。

2.细心打磨迷人材料。

作文犹如雕琢艺术品,要使这艺术品完美,需要用心打磨构成的材料,使其显现迷人的色泽和光辉。要学会选定一个角度,从生活中提取熟悉的、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作为自己的关心对象。本单元作文训练中“关于写作”部分,对素材的使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真实新颖”,二是“生动典型”,三是“有积极意义”。

(1)真实新颖,来自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文题的范围,有些看似抽象,实际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家庭琐事、学校见闻、文体讯息、社会热点、人与自然,这些平时我们都曾关注,但要选自己感受最深的素材,从一个新的视角,写出真事真情。同样的作品,同样的材料,因

其注入了材料新内涵的挖掘与创造,才显得光彩夺目。

(2)生动典型,就要求我们找出生活的本质特征,选取那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素材,用生动的文字或概括或具体地表述出来。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典型性的事件——神七、民工、矿难、减负、超女、医疗事故等等,这些材料映入我们眼中,渗入我们心底,敏感地把握这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认真思考和打磨,把这些源源不短的活水注入自己的作文当中,就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3)有积极意义,是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选用健康向上的材料,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反映出时代的心声,让哲理的光辉在文中闪耀。只要我们善于感受,勤于思考,世间万象都可以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从中捕捉到那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闪光点,得到为人处世的哲理思想。

六、思路点拨

话题:关心

1.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发展

2.关心他人:关心父母、家人、亲戚;关心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关心邻居、相识的人、路遇者

3.关心集体:关心班集体;关心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柳州市;关心我们安徽省;关心我们的国家

4.关心社会: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5.关心其他:环境、动植物、地球

七、例文引路

关心他人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关心他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心。

你的父母应该是很关心你的。也许天天向你嘘寒问暖;你生病了,主动侍候;你有困难,主动帮助你;丢三落四时,父母是保姆;提笔忘字时,父母是老师;尽情高兴时,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烦燥时,父母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关心就在一点一滴中,你发现了吗?

那你关心你的父母了吗?你记得他们的生日吗?你在他们劳累时沏过一杯热茶吗?你为他们洗过脚吗?你有静静倾听他们的心声吗?

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你呢?做到了吗?

除了父母,你关心过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吗?关心过可怜的乞丐吗?你关心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吗?你关心过

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学会关心,关心父母;关心老人;关心乞丐;关心,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生物。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心。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

更加温馨美好。

八、实战演练 课后完成作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案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