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ppt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②从作者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文章哪些描述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在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怎样让人惨不忍睹的事实?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明确:

①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通过他们的一系列行动神态来反映惨绝人寰的历史事实以及他们内心的感受。如:“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等描写,开启了想象所带来的一份无尽的恐怖。

②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这里进行集体屠杀”、“用人体做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以上的描述足以说明奥斯维辛集中营充斥着杀戮,惨无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工厂”。

让人最受震撼的是: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原来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顽强!

三、精读品析

教师: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①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②整

①“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

②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毒气室和焚尸炉→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生命不息顽强抗争

怒放→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品读细节品味精彩之二:“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的微笑→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四、感悟提升

让学生再速读课文,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一)、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3、1958年这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二)、教师小结:十四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数不完的鲜花和果实,流走了想不完的梦幻和希望,但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暴鲜血淋淋的记忆,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对未来的昭示。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能让历史昭示未来,这难道不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吗!

五、拓展迁移

(播放《苏菲的抉择》中苏菲与女儿生离死别的片段)

让学生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角度写一则阅读感受,不少于300字。(课外完成)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周丽萍

【篇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2(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1)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3)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  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得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死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文本解读与感情融合:

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搜集相关资料,下面就分别请小组代表,根据罗森塔尔参观顺序,到前面来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同时对于阅读中的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学生依次台前出示幻灯图片,并阐述理由,之后,请一名同学做解说员,朗读课文.

三、交流质疑,深入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有,开头的“波兰布热金卡电”。

师:如果我把电讯的开头拿掉,你还会觉得它是新闻稿吗?它与过去阅读的一般的新闻稿有何区别?

或问:为什么这

1、景物描写:、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反语,与历史不相称。控诉。

 2、标题吸引人。《奥》文,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4、文章虽是消息,却运用了一些典型细节,找出并说明好处。作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四、谈收获和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牢记历史导入播放影片:焚烧尸体

教学总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焚尸炉、盒子、照片

茫然、浑身发抖、惊惧万分、感到窒息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通过这次班会让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战争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班会的进行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竞猜环节,让我们从许多方面了解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灾难。这些环节也让整场班会的气氛很活跃,我深刻的了解到了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一些同学介绍战争故事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感染到在座的许多同学。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参与不多,给同学更多的展示机会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一节课讲得好。给我的感觉,特“纯”,特“真”,所讲的知识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进程,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激愤的情感。同时,也突出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对文章做深层次探究方面,教师引导得不错,学生们读得真情动人,发自内心,老师能“水到渠成”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

美院美高——郭秀雲

整节课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较强,采用一起探讨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课上通过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的两个片断,和课下学生们分组找资料,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http:///ziyuan1/uploadfile/0612/2006121580814.asp

【篇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田家炳中学万彦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新闻写作的特例,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感受作者别样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体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运用自主预习—探究质疑—合作表达方法解读文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思考战争对生命的毁灭,对人性的摧残;关注社会,深入思考。

【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二、研读文本: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达?参观者的感受怎样?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看似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1.回到色彩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替罗森塔尔说出他的答案。

小结:作为读者,读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那是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对意蕴深厚的文句领悟不深那是鉴赏理解上的欠缺;假如能够受到心灵震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与作者一起延续了这则新闻新的艺术生命。

三、拓展思考: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展现你的思考。(200字之内)

预设: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忘记、麻木、逃避……)更该(铭记、反思、直面……)

学生展示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篇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13级中文一班 梁渝 201301020321

【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人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新闻写作,这篇新闻稿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整篇新闻稿突破了以往新闻写作所采用的零度语言,在语言风格上更具有文学色彩。本文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等诸多表现手法,一方面表现出纳粹杀人无数的残酷罪行,一方面又暗示和平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希望仍然会笼罩在世界上空,人们的生活将幸福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新闻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在文章中交代的有效信息。观看图片,身临其境地感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氛围。分析文章中侧面描写的句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深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分析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感悟作者对和平的歌颂和对战争的控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图文情景创设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通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5秒)

有这样一个地方,叫做布热津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儿童在追逐游戏。但这里曾是最恐怖的杀人工厂,见证者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作者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

二、整体感知(一分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都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哪些地方?

点拨: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和绞刑室。

三、品语言、悟情感(三分半)

思考,作者采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的意图。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分析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深刻体会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大家抬头看着课件,我当大家的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这四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列列火车把囚徒们从这道门中运送进去,从这一刻起,人便不再是人,而是任纳粹屠宰的玩偶,他们在这个用“劳动获得自由”作为虚名的地狱中接受各种实验,最后走向死亡。

这是我们要参观的第一个房间,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士兵的押送下走进了这里。顿时浓烟四起,囚徒全身巨痒难忍,有人甚至抓瞎了自己的眼睛。喉咙仿佛被掐住一般,烈火灼心无法呼吸。许多人开始出现了大小便失禁,随之而来的就是溃烂,流脓和死亡!

接下来,这些便是焚尸炉,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要焚尸一万具,人油熬制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数不清的头发被制作成垫子畅销于市场上,后来发现了一些有精美而奇特质地的灯罩,你们一定想不到,那些柔和的灯光竟是人皮在闪耀!

跟紧我的脚步,走到这里来,看到这些盒子了吗?它们是用来装人的,在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样大的一个盒子里,每晚要塞进五到十个人去,拥挤,恐惧和死亡应该是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三个词语。一夜间,这一双双明亮的双眸将全部泯灭。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这是受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生命就在这两个木块拿开以后戛然而止,结局除了死亡还有什么呢?还有这一车有一车的堆积成山的尸体。现在我想大家也会对我说出参观者对导游说的那两个字“够了!”

但你们一定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现在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雏菊花在怒放,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预设问题(三分钟)

我们简短地参观了一遍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知道大家心里现在有什么感受。痛心有吗?惨绝人寰有吗?不管怎样,现在我们整理整理心情,再次回到课文中,课文的标题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注意,这是一篇新闻稿,你们平时看到的新闻稿标题是绝对不会出现“没有新闻”这四个字,反而有些还会出现一些像“百年难遇”类似的字眼来吸引眼球,对不对?罗森塔尔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我这里没有新闻,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标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点拨:文中提到“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布热津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大家找到了吗?这里提到了一个名词“纳粹”,那么大家会想到什么时间呢?没错“二战”,二战那段血腥沉重的历史大家都是熟悉的,因此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新闻记者来说,更是没有新闻可言了,所以罗森塔尔便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这里也没有新闻值得报道。

但是罗森塔尔还是写了这篇文章,再想一想,这样的原因何在?

点拨:很简单,刚才我们仅仅是通过图片大家就有了心痛的感觉,而作者是亲自到实地去餐馆以后写下这篇文章的。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参观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后都会写下自己的感受的,这无关利益。罗森塔尔也正是因为这一个突破点,获得了当时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那么课下我也希望大家再次去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篇新闻稿和其他新闻稿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一分钟)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游览了一遍奥斯维辛集中营,无论是毒气室焚尸炉还是绞刑室,无处不弥漫着恐怖和死亡的气息。但是这已经成为过去,铭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铭记在这里,甚至世界上很多地方,人性曾这样堕落过,但和平最终是到来了,善良和正义将永存。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绞刑室

【篇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 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

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篇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授课时间:2012-10-25

授课地点:普高一班

授 课 人:张 婷 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总结:记者并没有写当时死难者过程的恐怖,而是以冷峻的视角,通过观察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侧面烘托了集中营的恐怖,骇人听闻。

2、记者的情感

作者除从参观者的视角来写新闻,还采取了什么角度?学生讨论分析 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渗透如此强烈的主观情感呢?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3、对比反差

在这种巨大的对比反差中表现主题,也是这则新闻重要的特点之一。请学生再找一找这样的例子,并分析。

(四)、课堂小结

总结上述分析,得出本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原因。

(五)、课堂拓展

如果给新闻的题目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觉得哪一个更恰当,说说你的依据?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德 施瓦茨 《纳粹集中营》

美 弗洛姆 《人类的破坏性分析》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参观者的感受反应——冷峻的视角

记者的主观情感——零 度 突 破 强烈的对比反差——生命的思考

【篇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

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

(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

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

(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篇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文章既简洁又蕴含丰富的语言;

2、体会作者谴责纳粹,呼唤和平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一道问题: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三、拓展练习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篇九】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