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指导

写作指导 zuowen 3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如何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网友来稿)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刘淑云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作为学生的第一读者,在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却深感学生作文的空洞、苍白。给人的感觉是千一凑、二套、三抄。或凑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如有所感兴,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情趣的自然。”。作文本应是自己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是自己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种文字体现,是自己人生经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种反映。如施蕾同学所说:“当我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当我快乐或忧伤的时候,当我被生活青睐或厌恶的时候,写上几句心声,既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又可以更投入更健康的作文。”(《语文学习》97。9)施蕾同学的这几句心声就是她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绘就的。这里的心声已经成为她心灵发展和成熟的一种需要。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敢于写自己的真实事,敢干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悦,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踌躇,自己的惆怅,流露自己的心声,敢干在作文中刻划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长的轨迹和印痕,表达自己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和了解,表现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她还不成熟,哪怕她还很幼稚,甚至她还很丑陋。但那毕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叶对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可是正如苏联著名地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地那样:“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开始,我们就在他们面前关闭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门,他们不能倾听小溪流水的淙淙声,不能倾听春日里融雪的水滴声和云雀的歌唱。”的确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学校应试教育自然也是。我们不能改变,但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培养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江西省甘仲园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典范。他在学完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之后,感悟到这一单元全是培养学生亲情的,便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亲情,在行动中培养亲情,学完这一单元他布置了这样一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爸妈不知为你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作为儿女,你为他们做过什么让他们开心的事吗?如果做了,那么请你详细地记下来,可以适当地抒情和议论,如果没做,那么请你试着做一件吧,请记住不论你做好估坏,只要你有这份心,父母都会高兴的。题目自拟。作文布置下去后,有的当场交了卷,也有两三天后才交卷的。但全班100%的学生都做了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写了一“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叶圣陶也说:“所谓阅读实则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收文章的营养,感悟自己情感与作品中的共鸣点。并且坚持做好摘抄、记诵、积累,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针对中学生功课繁重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强调重点,立好明确的目标,去寻找介绍一些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成长需要的书。根据需求,确定精读、略读的方法,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爱默生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释,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书读的多,又能不断地质疑消化,学生作文就绝对会有话可说。“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为之根底。”从读书中积累素材,是古人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学生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四,这应是贯穿于整个作文或者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既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古今中外的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自己的人格来书写作品,用作品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的。当我们吟诵李白、杜甫诗他通过《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把“无字书”——社会与人生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杜绝了作为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的“灰色作文”,张扬了作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的“绿色作文”,使读书与做人,作文与做人实现了红花绿叶一而二,壁合珠联二而一的统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胸怀。热爱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进取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心灵的汩汩暖流,才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七采阳光,发现生活的美,追寻生活的美,传达生活的美,人而也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净化和升华。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还应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人生态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说真话,做实事,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在作文中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显示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在作品中自由翱翔,真正达到“人融入文,文高扬人”人文和一的境界。这也是作文教学要追求的真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讨。但是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长的历程和轨迹。我们的努力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最后让我借用赵秉谦老师的几句话作为结尾,让我们广大同行以此共勉吧:育人为本,有体则生,训练为肢,有肢则动,求活为魂,有魂则灵,启迪为脉,有脉则活。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人才可称为灵肉健全之人,也只有这种生动、灵活之文才可称为素质健全之语文。作者邮箱:zaishuiyifang_2002@263.sina.com

【篇二】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论文)

宁夏海原回中冯兴旺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

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因为求异思维的核心本质是独创,思路不落俗套,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出新制胜。

训练前我先从辩证法讲起,引导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习惯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然后找出几个人们惯用的似乎已成思维定势的成语、警句反其意而用之,如“欲速则达”、“狐假虎威有何妨”、“一失足未心成千古恨”等,让学生讨论、领会。如对“狐假虎威有何妨”,有的同学就讲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借敌长官的威风,威慑敌人,屡建奇功,这种“狐假虎威”是大智大勇。“欲速则达”出很快被接受。倒是“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与“一失足成千古恨”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辩论,整堂作文指导课气氛活跃,反响热烈,所以当布置课外作文,任选一个成语(或俗语、警句)翻出新意,写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你们所熟悉的事物中,哪些东西可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这一点拨学生们的想象闸门便打开了。有的说,黄土朴实无华,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有的说树根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有的说,绿叶甘当红花的配角,不计名利;有的说,煤炭乌黑,却能牺牲自己,献出光和热,具有造福人类的高尚品格。

②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

③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面临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为实现“四化”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追忆回忆法,缘情联想法、多角度思维法、讨论交流法、时空开拓法,创设情境法、多样性命题法等等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地,有意识地进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素质。

三、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我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这样一些方法:①“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句格言,一首古诗,每周一首歌;②每天200字的摘抄;③每天一条好新闻等等。

有些同学死抱着各种作文选不放,却懒得读经典书、读精品书,这是要不得的。有的同学一听到名著就想到大部头的长冯兴旺,中学高级教师,宁夏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20年,辅导学生多次获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二、三等奖,本人获“育才奖”;数宁夏海原县回民中学电话13369550306邮编752200Email:k99hyfxw8734070@163.com

【篇三】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让心灵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对目前作文教学困境与出路的思考(教师中心稿)

(文继炬:湖南安乡县一中邮编:415600电话:0736-4324833)

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只有作者首先为外物所感,被彻底打动,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东西。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鲜活的情感之源,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喷吐出辉煌的光焰。

实际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却有重提它的必要。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日渐走向枯竭的境地,暮气沉沉。多情善感、富于幻想的青少年在这种作文教学现状中被捆缚住手脚,畏首畏尾。题材仓库空空如也,想象天地逼仄狭小,语言形式呆板贫乏,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事实的一种合理判断。

考察作文教学的实际,有这样三大基本模式一直顽固地存在着。一是想到哪写到哪的随意性教学模式。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难以穷尽,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关大局,老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使作文教学流于大而无当,不关宏旨;二是机械操作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按起承转合等基本技巧亦步亦趋,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的格式,作文自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三是一切唯高考指挥棒是从的功利性教学模式。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前几年大练材料式议论文,这两年又围绕着话题作文穷追猛打,无止无休,要么是大剂量地写,一周一考,每考必有作文,没有节制,要么是像马二先生一样,搞文选式教学,指导学生大背范文,以不变应万变。

这三大教学模式的存在,使得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厌教作文。作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得而弃之,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这种令人担忧的几乎山穷水尽的地步呢?

说到底,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缺位。作文要把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的东西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必然会着上作者的主观色彩,打上作者的主观印记,让读者感受到他(她)的人格、个性、思想、情感,感受到他(她)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他(她)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总之,作者的人文素质在文章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可是,上述三大作文教学模式,却釜底抽薪,将人分离出去,失去了对人的基本关怀,把学生当成一种循环运作的机器,而不是具有鲜活生命、自主意识、独立思想的个体,所教的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有体验的东西,所写的也不是学生真正熟悉、真正受到感动的东西,学生的作文又怎么不会是空话、假话、大话连

第一,努力开掘题材领域,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想象,把文格教育和人格教育结合起来。

作文贵在高格,做人也以人格高贵为根本。由文观人,文如其人。一个人格低下的人能够写出格调高雅的文章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作文如做人,首先要在做人上下功夫。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学生,我觉得应该在做人上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责任感强,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园;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具有平等意识和平民情怀;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内心充满敬畏和感激;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没有依附心理和自卑情结;意志坚强,信仰坚定,敢于为理想而献出一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蓝天下那一片广袤的空间,培养他们关注现实人生的习惯,使他们的内心永远与大地、与民众相连。而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任务。

彻底抛弃为人们熟悉的三种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将狭小的课堂与广阔的生活沟通,帮助学生打开心窗,是完成这一作文教学任务的途径。应该在教学中和学生一道树立这样的思想:日子虽然循环往复,仿佛太千

土地上的历尽苦难的父老乡亲,他们用自己的粗糙的双脚丈量着春夏秋冬,以血汗播种着希望;当邪恶在欺凌着善良,暴徒在践踏着公理,恶行在肆虐着幸福,总有一种声音从社会的某个角落传来,抗拒着丑陋,坚守着正义;当你在挫折与失败的境地中徘徊,当你在误解与失落的情景中沮丧,总能看到一朵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当你在喧嚣与嘈杂的尘世无所归依,在暴富者与浅薄者的蔑视中伤感惆怅时,总能看到许许多多平凡而朴实的心灵在叩问着大地,踏实地前行;即使那风雨中一朵将败犹放的花儿,那檐头长年累月的滴水叮叮咚咚,那春阳中花枝间结网捕食的蜘蛛,那急流中奋力爬行的航船,那清晨挣脱束缚喷薄而出的朝阳……这些都会令你感动,令你回味!

如果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能够长期立足于带领学生走近美、观察美、欣赏美;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是仅仅满足于一种静态的被动的作文考练方式,而是立足于锻炼学生的感受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内心情志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在一种主客体动态互渗的良性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第二,发扬民主作风,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开展形式多样、活泼新颖的教学活动。

开放的作文空间仰赖于开放民主的教学作风。我们反对把学生只看作被动接受者的形象,要求他们只能俯首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不能有任何个人的见解,更不能有所谓异端思想存在。我们认为这种保守的教学思想无异于是对鲜活生命与想像的扼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看到,学生的年纪尽管不大,但却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有自己对世界认识的独特角度。作文教学就是要目中有人,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实体,容许他们自由地观察、思考、表达,即使幼稚、肤浅,相信它也是真诚的、美的,如同带露的鲜花。有什么比这更为可贵的呢?

有感于当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精神缺位的严重问题,笔者既愤激万分,又尽力在自己的实践中避免重蹈这种覆辙。具体来看,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变单一的作文考练为灵活多样的写作活动。首先把命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有感的前提下自己命题作文,提倡写无标题札记、随笔,在无拘无束的心境中随意漫谈,袒露思想,真实表达;其次是进行专题作文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切近其生活实际的话题,分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在独立思考与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自由作文;再次是安排实地写生式作文活动,让学生走出户外,与大自然接触,直接面对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清风流莺,在心灵的感动与沉醉中,在不得不发的状态下作文。

2、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专利还给学生,在自评与互改中体验作文的乐趣。长期以来,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教师沉重的负担,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可这样作的效果却不见得好,学生往往只是注意了分数,而并不在乎老师的评语。现在我们把它交付出去,让学生自己去修改,自己去品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书的王国。读书,是对心灵的丰富,是对思想的启迪,同时也是在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而要获得这种潜移默化、集腋成裘的效果,我以为,无论是专题式阅读还是随意浏览,都必须在一种感动的心境中去完成,否则,为读书而读书,则会流于俗滥,于事无补。书是我们的精神养料,书带给我们的感动使我们发现自身的美丽,认识到自身的高贵。当我们的心灵触须随着书延伸到历史深处的时候,不是深深地为那凄苦而真挚的等待,为那坚执不屈的信仰,为那耿介不阿、勇敢无畏的人格而感动吗?不是能真切地发现无数优美的形象定格在千万民众心灵的荧屏上吗?那与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内心充盈着强烈的激愤和忧虑披发行吟于泽畔的屈原;那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那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气谱写动人壮歌的文天祥;那在异族统治、故国陆沉的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还有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空山新雨后静立的王维,山光水色中流连的李太白……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文化史上曾经的风流,曾经的荣耀,今天,他们通过书来滋育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灵魂。所以,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思想境界不高,情感体验不丰的问题,使写作真正成为自己的事情。

第三、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师生双边的交流。

成功的作文教学不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要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散漫无边、放任自流的作法是不可取的。不管是各种写作活动的安排、调控、总结还是读书形式与内容的组织、梳理、讨论,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协调和宏观地驾驭指挥。教师只有在这种亲身督导、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情境中才可能使学生激发写作的兴趣,逐渐提高写作的各项素养,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不会有作文训练地有序展开。而一个教师要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受到感动,他(她)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内心生活丰富、富于理想主义激情、容易感动、喜欢感动的人。如果指导的内容连教师自己都不能被打动,又怎能打动学生呢?所以,作文教学要取得实际的成效,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各种基本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要在作文中戒除陈言旧语,虚浮不实,矫揉造作,把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就应该努力在生活中发掘感动的资源,提高自己做人的品位。当有朝一日作文真正成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就会是无比绚烂的景象!

【篇四】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大难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是因为学生的实际经验较少,老师凭空描述怎么能代替学生自己看到的呢?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留心观察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作文素材。然而,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怎么看、看什么,才是重点,因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

观察事物要全面,就是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如观察人物时,不仅要从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动作、语言、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去观察、体验,还要从不同阶段、时期、环境去观察,这样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对人物有全面的了解。观察景物,既要从景物的形、声、色、味及结构等各个方面去观察,也要从不同方位、角度、顺序去观察,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景物。全面地、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是认识、了解事物的基础。 苏教版第九册习作2是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上课前我给学生讲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听了这则小故事,同学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我随即问道:“你们笑什么呢?”他们有的说:“大象怎么能像柱子呢?用脚指头想也不可能啊。”有的说:“大象的尾巴才像一根香肠吗,怎么能说大象像一根香肠呢?”有的说:“他们说的都不对,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真不可理喻。”我接着问:“这几个盲人心中的大象为什么不一样呢?”同学们都发现

【篇五】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

龙源期刊网 .cn

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

作者:李江涛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5期

在上作文课前,很多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实,只要学会观察,观察身边的人,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小事,观察周围的景物,观察周围的物品,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就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东西都可以写进作文中。因此在实战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书写生活。

一、在作文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培养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从玩中观察。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我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有一次上情景作文课,题目是《扳手腕》。我先由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游戏开始,让他们说自己最喜欢的游戏项目,然后趁热打铁,引出扳手腕主题。同时炒热“激战”气氛,分出两个组,选出两个代表进行挑战赛。比赛前,我先给两位选手照了张相,把他们开战前的神情状态都照了下来。同时让学生们观察他们赛前的表情动作,感受他们的心情。第一轮比赛开始了!显然,两名选手都还不太了解对方,所以,一下子就分出了胜负。现场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赢了的这组气势如虹,输了的那组不服气,开始给自己的代表出谋划策……等学生们都渐渐冷静下来时,我采访了几位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从那场比赛当中观察到了什么,这时有的学生能说出来一些,但都不太深刻。于是,我宣布:第二场比赛开始!有了第一场比赛的经验,两名选手都有了不同的“策略”,这时我又给他们和其他学生们照了几张相,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同时观察周围学生的表情。这次比赛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但还是刚才的那个代表赢了,现场“沸腾”起来了!各组学生表现大不相同:赢了的组在击掌庆祝;输了的组有的埋怨、有的出主意、有的唉声叹气……我都分别予以“留念”一一拍了照。然后,同样采访了现场几位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这一次说得明显比上一次说的内容多,并且感受比较深刻。当第三场的决赛开始后,这次气氛空前的高涨,我依然予以留念拍照,并趁他们更长时间的较量,把刚才拍下的照片迅速地传到了电脑,并制作成PPT。游戏结束时,我又“采访”学生们,这次,他们有了很多想说的,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评比了他们的观察所得之后,我又让两位选手说说自己的心理感受。

因为亲身经历,所以他们的感受尤为深刻。但说归说,有的学生在正式写时犯了难。于是,我出示PPT,播出刚才比赛时所照的相片。他们尤如重新经历了一次比赛一样,慢慢回忆起了比赛场景,词语、句子也慢慢丰富起来……尤其是赛前赛后选手的照片对比、赛前赛后其他学生的照片对比,让学生们一下子有了深切的感受。于是,一篇篇真情实感的精彩作文就这样诞生了……

【篇六】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与联想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与联想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大多数学生一听作文,要么下笔无言,笔头咬烂,要么东拼西凑,上交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模本。怎样才能摆脱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苦恼呢?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丰富内容和现实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

“观察”与“联想”,犹如作文的双翼,缺一不可。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只是干巴巴地写了几条“筋”,没有血肉。究其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没有东西可写。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虽然有一定内容,但缺乏的是展开合理的联想。如写“雨”、写“雪”。只写雨下得如何好,雪下得怎样大,而没有联想到“丰收喜乐”的景象;写“老师”只写老师额上的染霜的白发,没有联想到老师呕心沥血工作的情景;写建筑的雄伟壮观,没有联想到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具体形象呢?我的做法是: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一、指导观察。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如一次作文写《我的校园》,有的学生开始只写了100多个字,简简单单的一个骨架。为此,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是观察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取不同的观察角度,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校园里的树木、花、水泥路边的冬青、松柏,活泼可爱的同学通过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拍手叫道:“哎呀,可真灵!”尔后,他们改写了原来的作文,写校园的树:“排着整齐的队伍,每天都在唱着歌”;写花坛里的花:“争奇斗艳,好像在比美”;写水泥路边的冬青、松柏:“像列队的小战士笑迎师生的到来,欢送师生的离去”;写同学:“每到课间,1000多名活泼可爱的红花少年。他们三人一伙,两个一群。有的有的还有的”。读后真正使人感到校园的可爱。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其观察兴趣,培养其认真观察的习惯,对于写好作文是至关重要的。

二、指导阅读。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如《月光曲》、《荷花》等写进合理的“联想”。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可认真指导学生分辨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并探讨作者为什么要写进这些联想成分,是怎样由实在事物产生联想的,学习作者把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的写作,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中去。教师在备课时,可认真收集典型范例,把联想部分故意删去,让学生品读删去联想成分后的文章。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哪些地方插进联想,教师引路,让学生试着填补,尔后再对比品读评

价。这样学生求知欲强,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拓宽了把作文写具体的路子。

三、指导写作。由于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并逐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作文时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很多学生作文不具体生动,是不会把“死”东西“活”写,作文也变得粗糙而没有生气。教师再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赋予事物以生命力。如有位学生写《仙人掌》,其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他看到自己养的“仙人掌”被别人掰去了一片,心里很难受。后来通过引导联想,他把“仙人掌被别人掰去后流出的汁水”一句,改写成:“仙人掌伤心地流着泪,我仿佛看到了仙人掌抚摸着自己的伤口,听到它发出的痛苦的呻吟”还有位学生在引导后,把“床前的小闹钟响了,我起床去上学”改写成:“我的好朋友小闹钟亲切地唤醒我,让我快快起床上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这样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富有创新,把作文写得有血有肉,清新鲜活。

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中心小学――詹朝玉

邮编:355014

联系电话:15960482786

【篇七】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能力,尤其对指导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那么,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课外活动》一课的习作训练时,让学生先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来后,我再让学生写文章。由于学生在参加这个游戏时只是怀着参与的心理,没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个游戏过程只是个粗浅的认识,缺乏精细深入的观察,脑子空空的,寥寥几笔就完事了。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我又带他们去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次我在游戏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有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录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再而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游戏时的场面,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如“张开、闪、扑、躲、抓”等;最后,让学生进行这个游戏。这次,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前一次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观察这个游戏时仔细、认真,看得全面,印象也特别深,写起作文来也轻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体生动了。从这两次的结果中,我领悟到观察应尽量寓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

二、养成观察的习惯

对观察已经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对其养成习惯。由于少年儿童阅历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所以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我认为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我在教学第五册第一堂习作训练课《知错就改》时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这是一堂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先总体上观察四幅图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画着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初次观察了解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的基础上之后,我就提了个问题:“刚才,我们都看了这四幅图并知道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小男孩的事,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又是怎样具体的去做的呢?”这又激起了他们再次观察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仔细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观察。在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比如,在教学第十册《春游》习作训练时,先带领学生去某地春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春游活动中观察到的景物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将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使他们体会到观察成功之后的快乐,从而更为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

【篇八】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观察要点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观察要点

作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观察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而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在此过程中,既可获取知识,又可验证知识;既可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又可发展思维。因此,只有教会了学生如何观察并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才有可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观察指导的开展方向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要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如何选用观察的角度、顺序、方法。如何确定观察重点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如何在观察中分析比较;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如何将观察中获取的知识进行积累等等。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学习作者从部分(山、水)到整体(山水结合)地观察;学习作者怎样怎样在观察中分析比较——(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漓江的水进行比较;同“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同桂林的山进行比较等。学习作者怎样从重点观察中抓景物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二者结合,美景如画;学习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翡翠、老人、巨象、骆驼、屏障、竹笋、人在画中游等。再如通过《火烧云》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作者“定点换景”的观察方法——即观察者的立足点不变而观察的景物在变化;通过《瀑布》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作者的“定景换点”的观察方法——即观察的景物不变而观者的立足点变化了;通过《草原》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作者“点变景换”的观察方法——即观察者立足点和景物都在变化……

二、观察指导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1,要使学生懂得观察之前应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求。观察的目的性是区别观察和一般感知的主要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能在观察中分清主次,并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目标上,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的本质。

2,要使学生懂得观察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只有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有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参与整个观察过程中的思维才能有条理,层次分明。

3,要使学生懂得根据要观察的对象的特点来选择确定观察的角度、顺序。世界上的事物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在观察一个具体的事物时,只有角度、顺序、方法是最适合认识事物的,才能有效地观察。例如:对有限的静止的事物全面观察。对事物的局部重点观察;对变化发展的事物跟踪观察;对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比较观察等等。再如在景物观察中根据景物特点分别采用“定点换景”、“定景换点”、“点变景换”等方法进行观察等。

4,要让学生懂得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用脑之外,还要尽可能调动其它感官,参与到观察中去,这样才能提高观察效率。例如:观察一个熟透的苹果:可以看

【篇九】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

龙源期刊网 .cn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

作者:杨彦源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6期

摘 要: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小学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情。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序观察;联想观察;观察日记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小学作文也注重让他们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以,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走出去观察自然现象、体味生产生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教会学生观察进行了分析。

一、培养观察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敏感,好奇心强,尤其对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有较浓厚的探究兴趣,总爱寻根究底。直观具体、色彩鲜艳、形式新颖的事物,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这些特点,我常常给他们提示一些具体的观察范围,指导他们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所能理解和感兴趣的事物。

例如,在指导写《记一次参观活动》的作文时,正赶上学校搞秋游“家乡植物园”活动,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游览中自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形状、颜色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观察中看得可仔细了,有的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有的拿笔记一记,还有的拿软尺测量植株高矮、粗细、花叶的脉络等。第二天,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红背桂”“七叶葵”“仙人鞭”……真让人目不暇接。有了观察素材,大家的写作激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写出的精彩片段真让我爱不释手,这时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不但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给了他们无限的乐趣。

二、拓宽观察范围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如“拔河比赛”“击鼓传花”“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活动之后,引导他们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我爱母校》的作文之前,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校园一角》摄影比赛,让学生在校园中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像个小摄影师的样子。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生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学生的眼底,照片出来了,学生的作文也有了素材。之后,每人选出3张优秀的作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