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望秋园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熟读、背诵全文。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学习陶渊明的高洁脱俗。

3、自主预习,课堂互动,师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桃花源记》和陶诗,了解作者和文学常识。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学生熟读,依据注释口头翻译一遍。班上交流,教师点拨。

白话译文

五柳先生传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6

三、课堂练习

(1)给加点注音:

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

晏()如黔()汲汲()俦()衔觞()欤()

(2)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不详:

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

会意:亲旧:

或: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自终:衔觞赋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多义词理解: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远;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颇示己志

其: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4)再读,注意节奏。在课本中划分节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明天检测。2、翻译全文,落实到作业本上。

五、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一、《五柳先生传》文体介绍

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三、课堂练习

(1)给加点注音:

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

晏()如黔()汲汲()俦()衔觞()欤()

(2)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不详:

因以为号焉:不求甚解:

会意:亲旧:

或: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自终:衔觞赋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汲汲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多义词理解: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远;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颇示己志

其:其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明天检测。

2、翻译全文,落实到作业本上。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

1、小测:默写全文2、学生念自己的译文后,教师展示课件,出示译文,让学生校对。

二、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写在作业本,完成后全班互动。教师当堂讲解。课件展示答案。

(一)老师给学生问题,学生课堂完成:

1.给课文理清脉络,说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请用简洁词语归纳。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在文中的含义:

今义: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

4.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性格:

生活:

志趣:

形象:

5、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6、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课件给参考答案:

1、先介绍先生的情况,再评价他的人格。

2、答:因为他家门口种了五棵柳树。体现了他自得其乐、淡薄名利的精神风貌。

3、这是陶渊明读书习惯的特点。他更重视领会书中的旨意。遇到精湛之作时,他也是会精心研读的。

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率真豁达

生活:环堵萧然,不弊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空。

志趣:读书、饮酒、做文章。

形象: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5、因为这符合隐居者的身份特点,反映作者处于贫困却悠然自适的心境。

6、答:本文结构上模式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期:

⑶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

⑴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特点的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从文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谈谈你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完成第四步骤所有的作业

四、板书设计:给学生所有的练习答案

讲评:课堂练习

1、先介绍先生的情况,再评价他的人格。

2、答:因为他家门口种了五棵柳树。体现了他自得其乐、淡薄名利的精神风貌。

3、这是陶渊明读书习惯的特点。他更重视领会书中的旨意。遇到精湛之作时,他也是会精心研读的。

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率真豁达

生活:环堵萧然,不弊风日,短褐穿结,单瓢屡空。

志趣:读书、饮酒、做文章。

形象: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5、因为这符合隐居者的身份特点,反映作者处于贫困却悠然自适的心境。

6、答:本文结构上模式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之眼目。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拍手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拓展阅读,课件展示

老舍自传(有改动)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五、教学反思

老作

【篇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3、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4、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2、难点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欣赏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每种社会形态下都会存在诸如堂吉柯德那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固守着一种不与时代合作的态度,用自己的处世态度来鞭策自己的人生,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分析的态度,汲取他们的优点,来欣赏他们灵魂的闪光点。

2、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背诵课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2、放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文字,疏通文义。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因以为号焉 每有会意 造饮辄醉

6、特殊句式的理解:

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

省略句:闲静少言

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2、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你学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2、推荐作业:

背诵课文、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

让学生背诵《归园田居》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 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 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他,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2、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性格情趣和精神风貌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2)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3)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背诵课文。

2、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3.“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

1、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2、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3、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世人有 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 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1、课堂小结: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2、推荐作业:

1)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附板书: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 传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性嗜酒 常著文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隐士

【篇三】《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赛课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熟读、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指导同学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指导同学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同学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同学探究意识。

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掌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同学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教学方法】

1、文献法。组织同学课前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如陶渊明简介、作品介绍、陶渊明的思想、历代文学家对陶的评价等等。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同学研讨探究,力求有所发现。

2、朗读法。这是陶渊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朴实而又凝练,需要在多次朗读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证课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3、讨论点拨法。对课文的翻译、对文意的理解,可让同学自主阅读,在讨论交流中完成,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同学合作探究的意识。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篇四】《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五柳先生传》教案doc_2

《五柳先生传》教案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⑵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⑶ 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⑵ 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⑶ 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 养探究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 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

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言设计(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

二、释题:“传”

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

三、感知文意

1、课堂诵读,初步感知[来源:学,科,网]

⑴ 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语调,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⑵ 生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

2、分组交流,释疑译文[来源:学科网]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 考,合作探究的意识)

3、检测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师多媒体显示含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之”的词句及一些难理解语句,由学生竟答方式互相交流。(以此形式既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其在良性竞争中互动互进的意识,又督促其更好把握文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1、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⑴ 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⑵ 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 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学生归纳、列表: 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人生志趣[来源:Z&xx&k.Com]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2、合作探究,评析人物形象(教师点拨,启发思维) ⑴ 综观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总结: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

⑵ 你觉得五柳先生能成为你学习的榜样吗?说说理由(激发学生超越教材感悟,领悟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实现情感的升华,畅述己见, 言之有理即可,引导学生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了解文中评述,加深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学生齐读“赞曰”部分,理解赞句的实质。

交流理解:赞语主要概括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赞赏其不愁贫贱,不求富贵,怡然自乐,返璞归真的生活节趣。

五、课堂拓展

假如你是陶渊明的朋友, 并对他的生活情况颇有了解,刚巧有人问你:《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你会如何回答? 学生根据所查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六、小结

1、语言特色:

⑴ 语言简约凝练,勾画鲜明形象

⑵ 多用否定句,突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节趣

2、主旨表现: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七、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模仿本文写法,用简洁语言介绍自己的个性特点,题目自拟,字数300左右。

【板书设计】

五柳先生传

闲静少言 不慕名 利—–隐者心情

好读书 不求甚解—–读书悦己

性嗜酒 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处于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

环堵萧然 宴如也——-安贫乐道 (人格高洁)

赏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淡泊名利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 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 ),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 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 ,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 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理解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把握并体会了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掌握了一定的文言词汇

【篇五】《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2五柳先生传 教案2

22 五柳先生传 参考教案二 (2课时)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议。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教学方法 文献法 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一篇别具风格,散文造诣也很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的文学传记作品——《五柳先生传》。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平淡而蕴藉、多用否定句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语调。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词句,自行翻译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四、合作研讨,理清思路,指导背诵。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

(1)课文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这些语句刻画了怎样一个形象?从哪些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2)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你喜欢五柳先生吗?请说明理由。

(3)课文第二段中的“赞”如何理解?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赞”语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交流,然后小组内讨论。已达成共识。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好读书 适意

五 性嗜酒 陶情

柳 环堵萧然 乐道

先 娱乐

传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五、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所传,还是借史传的形式写自传,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质疑: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品味赏析,美点寻踪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为鉴赏定向:赏析本文语言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特点;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1)本文语言简约凝练,试举例谈谈。

(2)本文多用否定句,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口头作文。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出文中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然后用它造句。

课后反思:

【篇六】《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22《五柳先生传》教案新人教版(新)

22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含义。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调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口述目标)

三、自学释疑

1.学生自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小黑板出示)(6分钟)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测生字读音

四、训练操作

同学们,这篇文章内容比较多,生字也较多,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第一步的朗读训练。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

3、挑生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读错音,段错句的地方,及时纠正,并反复练习。

(二)、结合课注,疏通文意

1、生对照注释,翻译全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解决疑难。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疑难,并用小黑板出示重点词解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

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

汲: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⑤衔觞赋诗 衔

觞: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⑧ 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置:___

板书:翻译的重点句子

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教师要明确以上重点词句的翻译,通过提问、同桌检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掌握。

五、反馈矫正 (发页子 )

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 ) ②造饮辄尽(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④短褐穿结(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⑥颇示己志( ) 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⑧衔觞赋诗( ) ⑨无怀氏之民欤

( )

2、解释词语

①颇示己志。 颇:________ ② 亦不详其姓字 详 : ③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

④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置:

3、翻译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翻译:他安闲宁静,很少说话,不贪慕荣华富贵。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翻译:他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③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解词:造:到;辄:就;期:希望、愿望

翻译:到(别人家里)喝酒就要尽兴,一定要喝醉。

④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粗布短衣打着补丁,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却安然自若。

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翻译: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翻译:一边喝酒,一边做诗,用来使自己的心情愉悦。

学生做完后,同桌对改,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嗜”“俦”的字形,“颇”“或”的解释,要让他们及时纠正,并加以强调。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理解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方法:品读法

一、复习导入

预设:课前检查文学常识,然后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大意,本节我们深入领悟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口述目标)

三、训练操作

(一)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内容:(用原文回答)

(1)五柳先生的衣着是什么样的?

短褐穿结

(2)五柳先生的居住条件是什么样的?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3)五柳先生的饮食是怎么样的?

箪瓢屡空

(4)五柳先生的称呼从何而来?

宅边有五柳树

预见:以上内容在上节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出答案

(二)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教师点拨: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教师点拨: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教师点拨: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教师点拨: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教师明确: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结束语: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反馈矫正

填空题: (小黑板出示)

1、《五柳先生传》中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 生活

志趣

3、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学生做完后,进行同桌对改,对易出错的五柳先生的志趣,以及第1、3题中的几个生字,要特别提出矫正。

语句默写中

六、延伸迁移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人格的高尚和学习方法上开拓思维。

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附: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篇七】《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2课《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的

1.积累“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等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积累“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等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梳通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在三册,我们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对他的思想品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以“我心目中的陶渊明”为题,谈变你对他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陶渊明(约365年—约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文学家,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陶渊明生活的晋代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诗《饮酒》、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

今天,我们学习《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

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或:有时。

造,往,到。

辄(zhé),就。

期,期望。

既:已经。

曾(zēng)不,竟不。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破。结,缝补。

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屡:经常。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这。

俦(chóu):辈,同类。

觞(shāng):酒杯。

二、整体理解

第一段:“五柳先生”的志趣、性格与品格。

第二段:总议“五柳先生”恬淡高洁的人生追求和安贫乐道的高尚志趣。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文意:

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

2.强化要求重点理解的语句

白话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总结固趣

本文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他的生活、性格特点,刻画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五柳先生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