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古代诗歌阅读宿农家 宿农家戴复古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语文 考前三月题型集训 第8-9题 古代诗歌阅读(二)》

第8-9题 古代诗歌阅读(二)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感怀

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

答:

(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注 ①诗人于绍兴二十四年任徽州司户参军,赴任途中时值清明。狸渡:渡口。②石马:坟前接道两旁的石兽。③墦:坟墓。

(1)请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写景的。

答:

(2)诗歌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①崔涂: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漂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②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1)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

②①③②①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癸未道间

李曾伯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猛拍征鞍登小岭。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 马蹄踏碎琼瑶影,任露压巾纱未忺

试击柴扃问。 注 未忺(xiān):不想。

(1)上片最后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有何作用?

答:

(2)下片中的“任”“贪”二字被后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 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宫 词

顾 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1)这两首诗运用了什么共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注]整。贪看前山云隐隐。翠微深处,有人家否,

(2)这两首诗语言风格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湖杂诗十四首

黄 任

其 一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其 二

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

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

(1)两首诗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西湖的美景?两首诗在写景时角度各有怎样的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端[注]

卢 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 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

(1)诗歌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颈联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请简要分析。

答: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魏王堤

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念昔游三首(其一)

杜 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注 ①此诗是诗人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时所作。魏王堤是洛水流经洛阳城内的一段河堤,为当时一大胜景。②绳检:约束。

(1)白诗三、四两句在写法上十分独特,请就其特点作简要赏析。

答:

(2)两首诗都写到了“闲”字,所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②①

篇二:《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试卷专题综合评估(三)

【测试内容】

1、(2014)元曲 双调·蟾宫曲 自乐【[元]孙周卿】

2.(2013)五言律诗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3.(2012)宋词 望江南【宋·李纲】

4.(2011)五言古诗 晓至湖上【清·厉鹗】

5.(2010)七言绝句 访隐者【宋·郭祥正】

6.(2009)五言律诗 江行【宋·严羽】

7.(2008)七言绝句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唐·杜甫】

8.(2007)七言绝句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

9.(2006)七言绝句 端居【唐·李商隐】

10.(2005)五言律诗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 白】

11.(2004)七言绝句 秋夜【宋·朱淑真】

高考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宿农家}.

1、(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

月牙,扫山云 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答:

2、(2013·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

3、(2012·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望江南〔宋〕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① 玉花:喻雪花。

(1)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4、(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5.(2010·福建高考)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答: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 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2009·福建高考)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古代诗歌阅读宿农家}.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7.(2008·福建高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8.(2007·福建高考)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9.(2006·福建高考)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2)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10.(2005·福建高考)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古代诗歌阅读宿农家}.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 么?(4分)

答: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

11.(2004·福建高考)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古代诗歌阅读宿农家 宿农家戴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