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作文】
【篇一】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句子的“守法”与“变法”教案(苏教版选修)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辨识常见病句的类型,使学生了解依据特定语境判断真假病句的道理,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减少甚至杜绝作文中出现病句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专题教学,初步了解语法的规范和语言创新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语法规范和
用语法手段进行语言创新的自觉性、能动性,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用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能够辨识常见病句的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一病句让学生辨析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自习“病句与佳句”,
2、课堂讨论:
(1)、什么是语境?举例说明什么是社会语境、场景语境和
(1)所谓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所谓特定语境包括社会语境、场景语境和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实词使用不当,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歧义多解
(二)通过实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病句修改过程中,依然要强调语境意识,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套用讲法规则。
1、实词使用不当
多媒体展示
(1)大老王拿着一叠照片,一张张指给郑关长和欧阳明月看:“在这些残缺者中,还没有发现特别值得嫌疑的对象。”
(2)既然发生了意外,你就应该改变行动。
(3)我坐在我爹的身边,我爹指着我说:“大伙另选一个吧,小菊那丫头,办事毛手毛脚的,我有点不放心。”
提示:
例1是名词误作动词用。“值得”后面要求配上一个动词,而“嫌疑”是名词,可改为动词“怀疑”。
例2动词“改变”要求带名词性宾语,“行动”是动词,不合要求,可改为“改变行动计划”。
例3“那”表示远指,“这”表示近指,小菊明明坐在爹的身边,爹怎么能说“那丫头”呢?理应说“这丫头”。
2、虚词使用不当
(1)修改这
例1,把字句的要求之一,是动词前面或后面必须有一些别的词语,而“推敲”却是一个“光杆动词”。例2在“几条”前面要添一个“的”。
3、成分残缺
跟成分残缺相反,成分多余也是一种语病。如:
因为宾语“一些”是多余的。因为“略加删改”已经包含了“一些”的意思。
4、搭配不当
例:青蟹的第四对步足扁平似浆,所以游泳的本领很拿手。
提示:名词“本领”与形容词“拿手”不能搭配。
5、结构混乱
例: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提示:句中表领属性的定语“新出土”应放在时间短语“2900年前”的前面。
6、不合逻辑
例: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
提示:“避免”和“不”是双重否定,全句意思成了肯定,应改为“怎样才能让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受侵害”。
7、歧义多解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动词“批评”的施动方向不确定,是别人批评他发表的文章,还是发表的文章批评别人。
8、语序不当
例: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送入预定轨道。
提示:应改为“用‘长征三号’火箭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
(三)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略)
三、布置作业。
完成“积累与应用”第一二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常见的病句类型
二、讲解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过程略(投影参考答案)
三、发现与创新
1、提问:在你的语言环境中,比如歌词,有属于“假病句,真佳句”的句子吗?如有发现,请举例说明。
学生自由发言:
2、提问:分析自己习作中出现的病句,看看有没有可以依据语境,将之改成“假病句,真佳句”的。
学生自由发言:
四、指导学生完成“积累与应用”第三四题。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实词使用不当
虚词使用不当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病句的类型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
歧义多解
教学心得:
教学中,学生互动活动还不明显,一方面,学生这方面能力欠缺,预习不充分;另一方面,教师引导还不够。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好这些方面。
【篇二】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北京市大兴区第五中学徐士娟邮政编码102600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背景分析
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春》是一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边写。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写:通过本文的学习,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写片断。
三、本课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可用文字叙述或表格形式表示,应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建议配以教学流程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课堂引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正饱受着严冬的寒冷,总是希望着冬天早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这是为什么呢?
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对春的赞美的散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1.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
2.百花齐放小草发芽
3.冰雪融化燕子飞回
4.阳光明媚姹紫嫣红
5.……1此设计帮助学生回忆春天美好的感受,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两遍。
1.第一遍看课文听读录音。
2.第二遍边听录音边闭上眼睛想像春天的美景。
现在是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这样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应该创设一种教学环境。一遍、两遍,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出教室,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春色。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发现为美的。”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c点,也为教学难点铺平道路。
三、字词教学,作者简介1.难字难词
2.作者简介:1.提出并解决生字词。
2.学生相互补充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
2.此步骤要求在预习时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朱自清的认识,课堂上让同学们相互补充。
四、欣赏春色之美。
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作如下的质疑,
教师作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
1写春草作者为什么却写孩子们的嬉戏?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 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春风是无形、无色、无味,但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把它写的有情有感的?
5写春花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作为对学生思考不足的补充。
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让同学们能够由点到面,将零散的景物及特点集中。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样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2.要求: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
3.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所得及所问,派代表参与板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设计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就形成了多维态势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每个人都会有收获,教师的设问与及同学的质疑。落实了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的c点和情感目标。
五、朗读品味语言之美。让学生各自找最精彩的地方朗读,品味它的语言。另外,进行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二到三名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由平常朗读较好的同学作评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作全班配乐朗读。在这过程中,我还用了这样一个句式:“ 段(句)好,好在 ”要求学生从词、句式、修辞的角度,从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评点。精读,通过比赛朗读、配乐朗读品味语言之美。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有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激起学生自主的活动,设计的句式有利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这样也落实了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寻找美
同学读完《春》,从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一定能够从文学作品或记忆中找出描写春的优美词句。
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设计此题步骤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内导向课外,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使课内外结合,我还准备印发一些有关“春”的名句供他们欣赏。
七.美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写一段描写家乡秋景的文字。设计第一道主要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因为初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自觉的适应阶段,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有利今后的自主学习。设计第二道主要是学习的迁移,听、说、读的最后落脚点是写。初一年的学生写作水平难以当堂完成,所以放在课外。
教学流程图:
六.效果评价
1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
项目评价要点符合程度
基本
符合基本
不符合
教学
目标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⑵可操作的程度
学习
条件(3学习环境的创设
(4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学生
活动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8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9)学生参活动的深度
课堂
气氛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
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教学
效果⑿目标的达成度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
学科特色能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评价等级ABCD
说明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表中前六项14个要点中“基本符合”的数量:13-14个为A级;10-12个为B级;7-9个为C级;6个为D级。学如评定为C级或C级以下,科特色体现为“基本符合”可在原等级上升一级。
2.小组学习效果评价
项目标准等级
组内分工人人都主动承担并完成任务A
1人被动承担任务或不负责任B
2人被动承担任务或不负责任C
3人以上被动承担任务或不负责任D
组内合作成员均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质疑,方案可行A
1人不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质疑,方案较可行B
2人不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质疑,方案较可行C
3人不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质疑,方案不可行D
(注:上表先由小组自评,再由组间互评)
【篇三】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
教材简析: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要学习如何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培养有意识的细致的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好文章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
2、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同学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们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创造了多少美。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一双手。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一、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二、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阅读课文边划出相关句子。(不会读的字词请查字典)
画出描写这双手的词语、句子,并读一读。
质疑:有什么不会读的字和不懂的句子吗?
讨论:这是一双的手?(天下第一奇手)
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天下第一奇手”的。哪位同学能从各段中找出反映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握、抽、裹、察看、问、量、搓、介绍)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一双手”给作者的最初印象的?主要是哪几句话?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
粗——松木表皮粗糙
老——老松木
干、硬、色深、厚等。
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大)
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否找出来?(三处)
“裹”字用得好不好?同位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为什么裹不起来?为什么又用“紧紧”呢?可否去掉?这句话中的“裹”能否换成“包”?(用“紧紧”、“裹”意思很深:第一,说明手很大;第二,写手很有力量;第三,这个人很热情。)
用数字写手大有什么好处?如果说“很大很大”、“非常大”、“大得不得了”、“大得惊人”,这样写好不好?(太空洞、太笼统)
课文中写一双手写得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里?(7、8、9三段)这里写了张迎善的手的很多细部,小的部位。哪些部位?说一说。
现在再来看一看“天下第一奇手”奇在哪里?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感知为张迎善的这双手建立了一个档案。
主人张迎善身份林业工人
手感“半截老松木”、“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的肤色呈木色
纹络又粗又深、一道道黑土色掌面鼓皮样厚
手指特别肥大粗圆、三节老甘蔗手的大小“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手指细节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四条裂纹”“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手的别号天下第一号大手
手的特点大、粗糙、硬
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
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张迎善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大……)
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手。张迎善的手丑不丑?[板书:丑(所见)]在你的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作者的眼中,张迎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按照通常的理解,铁是坚硬耐磨的,人的血肉之躯是不好和钢铁相比的。但在这句话中,用“铁铸”与“肉长”比较,用“铁铸”衬托人“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这就极为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忍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
2、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说明这双手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化祖国、造福人类的手。
绿色宝库美不美?正是张迎善的“一双手”创造出绿色宝库的美。[板书:美(所闻)]
三、精读课文,品悟人物精神
那么,造成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齐读体悟。
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了解到造成他的手奇丑的原因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现在,你认为他的手很丑吗?
(这双手是既丑又美。表面上丑,实际上美。)他的手为什么会丑?创造绿色宝库。绿色宝库为什么能这样美?是以张迎善的手丑为代价换来的。
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不值?[板书:值(所感)]
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张迎善的赞美之情的呢?
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一双手来表现一个人物。
四、拓展延伸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正是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也是这样。请看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和方永刚的颁奖辞。
如果推选张迎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请你借鉴以上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辞。
五、小结:独具慧眼的把握角度,选取材料,是我们作文应该非常注意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附:板书设计值(所感)
丑(所见)——美(所闻)
【篇四】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案例(高二选修)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
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语句歧义产生的原因,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
三、教学方法
教师总结习题分析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补充内容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朝年间,有一个黑心的赵员外想要霸占钱秀才的一山树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钱秀才被迫以低价卖掉了这座山,但是却与赵员外约定门前的几棵柿子树不卖。写文约时,赵员外目不识丁,所以拉来了一个读书人起草。这个读书人对赵员外平时鱼肉乡里的行为很看不惯,对钱秀才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在写文约时把“柿”写成“是”,即“是树不卖”。由于“是”与“柿”同音,赵员外没有听出什么不对劲,就很高兴的化了押。第二天赵员外派人来砍树,钱秀才拿出文书据理力争,凡是树都不卖。双方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县衙。双方在衙堂上争执不休。县令一看文约,当堂宣判,文约写明“是树不卖”,而赵员外毁约砍树,重重责打四十大板。钱秀才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树林。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
明确:问题在于王员外的三句话会让人产生误解,也即涉及歧义问题。
(二)教学步骤
1、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新生市场苦熬淡季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
2、造成歧义的原因:
(1)、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2)、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
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
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
3、妙手回春解歧义
(1)“修改法”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
【篇五】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设计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吉林省梅河口市实验高中 语文组 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