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马油]Mayo Clinic 观后感 mayo clinic

高中作文 zuowen 3浏览

【 – 高中作文】

  Mayo Clinic 观后感

  2017-05-20 Bailing Mayo合作交流

  郁金香花开的时节,很荣幸获得了作为visiting clinician为期一周的mayo clinic 总部参观学习机会。学mayo,看mayo,我心怀朝圣的崇敬;讲mayo,写mayo,我深感"词穷"之窘,因她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

  我在周日的下午来到这里,这家以世界上最好的医院著称的医学麦加,门前完全没有想象中的人来人往景象,这个十万人的罗城,六万多mayo的员工,安静得让我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这是复活节下午罗城的街道,除了飞驰而过的车辆,偶尔才能见一两个行人……医院的建筑和downtown的建筑通过skyway和subway连通起来,行人走在街道上过马路反而不是很方便,小路口多,感觉要等蛮久的交通灯,不过如果你赶时间可以按下每个路口都有的电动行人按钮,稍等灯就转换让行人安全通过路口了,我想也许这有声的信号按钮对盲人会更贴心,不禁又联想到在美国的公共场所看到残疾人单独出行的机率似乎比国内多,可能与这些便利设施也相关。

  傍晚坐在医院附近的小河边,除了两只大雁,我可能是唯一最大的欣赏夕阳的生物了。其貌不扬的赞布罗河畔的小镇坐落着举世闻名的医疗中心的总部,拥有先进的诊断、治疗、科研、教学、健康管理设施,每年接诊5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据说约70%是由别的医院转来看不好或治不了的患者,是怎样的历练铸就了世界一流?

  历经一百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诊所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医学中心的翘楚,她的成长故事被不断地传颂着。1863年44岁的英国人Willian Worrall Mayo来到明尼苏达罗彻斯特,他只是南部征兵的体检医生,1883年8月的一场龙卷风,给罗彻斯特造成巨大的破坏,他投身于抢救伤亡者的过程中,灾后,神母阿尔弗雷德牟司(Alfred Moes)对老mayo说这里需要一家医院,希望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支持,老mayo 考虑了一下后答应了,1889年9月圣玛利亚医院(Saint Mary Hospital)落成接治病人,主持工作的是威廉(Willian J.Mayo)和查尔斯(CharlesH.Mayo),老Mayo仅做咨询。mayo兄弟凭着始终如一"为患者提供最好照护"的理念,凭着"一切为病人需要为先"的担当,凭着虚心好学、埋头苦干的热情,吸引着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不断加入,不断壮大起来。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诊所,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医学集团。据说她是世界上最早的以合伙开业的私立医院,管理从资产协会发展到到基金会,在一百多年的历程中一直努力通过临床实践、教育和科研为人类的生命历程寻找着答案。陈列在这院史博物馆里的一份病案、一本书、最初使用的简陋的医疗器械…每一个物件都有着mayo发展的故事,房间墙上满满的的奖状也是答案的主要一部分。这里不仅有医院,还有医学院、研究生院和医学继续教育健康科学学院。这里不仅有供医生和医学生使用的多个图书馆,还有专供患者和其家属使用的图书馆。她始终强调的是用"团队"的力量,不同专业的医生作为一个整体为患者提供服务,分工精细,合作有序,致力于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品质服务。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照到这片土地,mayo人就以"patients are our first priority(患者是第一位的) "的核心价值观用"mayo clinic 模式的关爱"开始了一天的为来自世界各地病患的服务工作,直到夜半更深…他们通过和谐化一的临床实践、教育和科研每天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好的关爱。mayo clinic 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临床实践协会一代又一代地不懈传承mayo 兄弟的丰富遗产并努力完善保持最高水平的临床实践,才铸就了如此辉煌,目前在美国除了罗彻斯特总部的5个院区,还有佛罗里达和密苏里达两个分部。

  这栋叫Plummer的大楼是这里最早的建筑之一, 置身其中,总觉得是博物馆而非医院,设计理念精美绝伦。1901年内科医生Henry Stanley Plummer成为Mayo诊所的合伙人,他建立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很多沿用至今,是他参与设计建造的这栋大厦,缺铁性咽下综合征也是以其姓氏命名。最早的肿瘤组织病理数字分级系统和最早的测算基础代谢率都诞生于此,在这里建立起最早的临床药物试验评价标准,这里有因发现皮质酮并应用于临床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Edward和Philip,这里最早使用体外循环机开展心脏手术……1986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私立医学中心。Mayo有很多价值连城的艺术珍藏品,很多都是病人送给医生的,对医生的认可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石。

  美国私立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慷慨的捐献与赞助。为什么这么多人能以为mayo clinic 捐献为荣呢?捐献的不只是很富有的人,还有被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人,还有被解除病痛获得新生的人,还有在此工作和学习过的人,不知您置身其中是否也有想捐献的冲动?

  有一个叫Ganda的人慷慨捐了十几亿美元,有栋Ganda Building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住院部每一层最好的地方都开辟为患者和家属的休息区,好心情对康复和护理的重要性也是改善服务的首要环节。mayo的精神也体现在对所有人员的关爱,有一个空间是专门为医生开辟的,24小时开放,有免费点心、饮料和报刊等。

  这是门诊候诊处一瞥。预约就诊,井然有序,患者不会等候很长时间,但据说初诊时医生对患者最少要一个小时的问诊、查体等服务。这里始终强调病人利益至上,团队合作治病救人,mayo的消化、内分泌、泌尿、神经和整形等很多专科技术都是全美领先。

  无论新建筑还是旧建筑里面的环境都干净而整洁。这里第一个就诊病人的记录至今还保存着,所有就诊过的病人资料都可以调取出来,严格从规范做起,不断吸取先进的精华,在前沿不断尝试创新,总结出来的是标准,日久才能得到同行和民众的认可。大家知道,现在国内的很多医院也都有类似的建筑风格和设施了,相信也会不断沉淀浮躁、吸取精华、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医院,培训医生。

  据她官网数据,Mayo就诊的患者达450万,每个月接诊来自70个国家的病患,每年发表同行评述论文560篇,每年有十万四千人获得通过教育计划。Mayo医学实验室每年完成2300万次检测量,每年新增150项检测,检测和病理服务人员3000余人,专业医生和科学家165人,亚专科病理学家90余人。

  Mayo 医学实验室的宗旨用高质低费的病理和实验室服务满足全世界范围医生的期望来促进他们的照护病人的能力。这医学实验室不仅服务于本院,面向全球开放服务,属于最早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之一。接收标本量仅次于其他美国两家专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位居第三。

  每天来自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标本被送到这里,高度现代化的管理流程从标本采集开始直至报告发出的后期处理贯彻始终,流水线作业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监控,人员必须不断培训再培训,考核再考核。Mayo的特色管理为保障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这是在Hilton Building11层的解剖病理科,是病理医生工作的地方,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大的病理医生办公场所。

  病理技术室在10楼,相当大的空间里摆满了病理设备,没有方向感的我又仿佛到了迷宫一般。 这是最原始的病理标本传送接收通道之一,至今还使用着,医院扩建改建都会设计好这个通道,为医疗安全,尽量减少人工周转环节,也就是说医生取好样本附上申请和条码,一个信号直接从通道传送到病理科。我在这里见到三个不同设计的通道,应该是因不同时间不同需要设计的。

  张教授告诉我,这里是主要部分,还有分散在其他院区的部分,为了缩短病人候诊时间大部分病理报告是24小时内出结果的,面对如此多的工作量,病理技术部门"三班倒"或"两班倒"来保证及时出片。

  据说这里有58台免疫组化染色机,可见工作量之大。但和张教授阅片的过程中感觉并没有开很多鉴别诊断的免疫组化染色项目,有的只做一项confirm一下,尽量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

  星期一的早上有幸赶上参观1例肝移植患者病肝的病理大体检查,先把病肝用专用切片机间隔5毫米平行切开,张教授和住院医师一起仔细观察每个切面有无微小病变,然后交代给病理医生助理取材部位和取材块数。

  病理医师助理开始取材工作,口述大体所见是通过麦克输入电脑,没有专人记录,独立完成取材和大体摄像等工作。

  每位教授办公室都有多头显微镜。在隔断里用单头显微镜工作的多是住院医和学生,能签发报告的专家都有自己的办公室,配置的都是多头显微镜,以便带教和讨论。

  病理医生除了底单上写出的诊断,发报告的comment是口述的,有专门的秘书负责接收输入和打印。这与芝加哥医学中心病理都写到底单上有所不同。

  在周二中午就有幸去旁听了UNM医学调查研究员办公室的专家关于法医病理学发展和现状的一场生动讲座。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尽量抓住旁听专家讲座的机会,与我收获终是不小。

  这是周三早上的肝病临床病理讨论会,临床医生到病理科的一个小会议室对近期病人开展交流讨论,这里培养出来的不仅是懂临床的病理医师,同时也培养了懂病理的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越全面,对战胜疾病越有信心,病理科在临床多学科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我每天都经过的其中一位教授办公室的门口,偷拍留念这比较有特色的布置,希望他不会怪罪我没有打招呼就拍了照片,意犹未尽,真的很想能再有机会来这里学习。

  回想我曾经坐在mayo clinic 病理办公室的一隅看张教授提供的一些病理切片,在张教授指导下学习他们的工作理念、工作细节,曾经旁听肝脏病理的临床病理讨论会、曾经旁听专家的专题讲座、曾经在这里感受世界一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作风,尽管只有短短的5天参观经历,我乃终生受益。

  由一百多年积累的mayo独特的关爱健康模式实践已经做为健康关怀的金标准。美国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愿意选择来mayo clinic 做高度专业化的健康管理。mayo clinic品牌的树立,靠的是口碑相传。在我离开mayo去机场回芝加哥的途中遇到一位只身来复诊返程的原芝加哥大学教English literature的退休教授,他和我说因气候原因他离开芝加哥现在住佛罗里达,是mayo clinic治好了他的很特殊、很少见、其他医院治不好的病症,解除了他的痛苦,所以每6个月他都会来这里复诊,这里非常好。老人家有七十多近八十岁的模样,一个人来复诊,中途还要转机,这是我在中国无法想象的……

  每次看到这张我 坐在mayo兄弟雕塑的身边的照片,思绪总被古往今来涤荡着,行前吴师母说让我空空地去,满满地回,可是我越学越觉得自己头脑空空,需要填补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怎样,我要继续沿着前辈们的医路前行,不断向先进的同行们学习,不断把压力变成动力,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完善自己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马油]Mayo Clinic 观后感 mayo 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