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北京特色民居作文400

字数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字数作文】

第一篇:《遇龙河划竹筏作文400字》

遇龙河划竹筏作文400字

前几天,我们不但去了银子岩,还去了遇龙河划竹筏。

一到遇龙河,只见周围都是青山绿水,河水清澈见底,令我叹为观止。

上了竹筏,躺在躺椅上,晒着这温暖的阳光,欣赏着美丽的风光,多么美妙的享受!

过了一会儿,从后面悠悠地漂来了几艘竹筏,我定睛一看,啊!原来是我的朋友,许家铭,张英翔和郑语秋!他们都端着水枪,一齐大喊着:“准备开火!预备——开始吸水!”。我也赶紧拿起水枪,吸水,发射!

我"啪!“的一声打中了许家铭!弄得他眼睛,鼻子和嘴巴都是水!他大叫道:“你竟然敢射我?”,接着,他开始了反击!然后,便开始了激烈的交战!张英翔和郑语秋呢?他们就像看免费电影一样看着我和许家铭的“交战”。我对他们吼道:“你们当是在看电影吗?还不快来帮忙?”他们赶紧帮我“攻击”许家铭。

咱们打水仗打了很久很久。忽然,我们遇到了一个坝,竹筏“哗啦!”一声越过了坝。啊,真爽!

下了坝后,我们遇见了几家烤鱼店,我和妈妈买了一条烤鱼吃,哇!真好吃!欣赏着青山绿水,吃着香喷喷的烤鱼,真像在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啊!遇龙河的风景真像一幅画!青山绿水里有几座小小的民居,河上那星星点点的竹筏上,有几个小伙伴正开心地打着水战。大家来猜猜,小伙伴里哪个是我?

第二篇:《秋天真美作文400字》

秋天真美作文400字

第一篇:秋天真美

美丽的秋天到了,天渐渐的冷了下来,但秋天是美好的。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们张开了美丽的笑脸,调皮的等待着把他们摘下。

你瞧,那红彤彤的石榴张开了樱桃般的小嘴,仿佛在叫嚷着:"快来品尝我吧,我的果肉鲜美可口,快来吧,欢迎品尝!"{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呀,那不是可爱的小葡萄吗?它已经穿上漂亮的紫色小"风衣"。剥开它的小"风衣"就是那鲜嫩爽口的果肉,看了都直流口水,美味极了!

是谁发出了那阵阵清香,哦,原来是鼎鼎有名的红苹果大明星呀!它正在涂着清香味的香水呢,他还穿了一件漂亮的喜庆的红衣裳,害羞的躲在叶子后面。剥开苹果的外衣,就是鲜嫩可口的果肉,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鲜美极了!

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跳着欢快的舞蹈,慢慢地落到大地妈妈的怀抱,好感谢大地妈妈多年的养育之恩,大地妈妈笑开了脸儿,年轻了许多。

秋天到了,农村里一片金灿灿的田野,田野里农民伯伯们一边收着稻穗,一边唱着歌儿,但他们已经大汗淋淋,累得腰酸背疼,还要坚持收着稻穗为我们准备着粮食,田野里充满了一片欢笑声。

秋天到了,大雁们纷纷去南方旅行,看看南方的美景,还到南方去避寒。

秋天到了,天气慢慢转凉了,人们一天天的加厚了衣服,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都说冷了,冷了。晚上,暑日的炎热去了,暖和的床,也变得冰凉,棉毯也加上了。甚至有一些怕冷的人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冬眠的动物也准备睡眠了。

秋天虽然很冷,但秋天是美丽的,我喜爱金色的秋天!

第二篇:秋天真美

秋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果园里、校园里,甚至全国的每个角落都有秋天的气息。

{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校园里,树叶纷纷落下,有黄色的、绿色和金色,秋风吹得树叶刷刷的响,不过树叶也趁着那高调的音乐,迈着优雅的脚步,跳起芭蕾舞。而且,大树也乐了,他让他的孙子(树叶)唱起歌来。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也不觉得不那么热了,三年级的小弟弟妹妹在捡起落在地上的金黄的落叶观察。

在果园里,人们都在说苹果好甜,弄得苹果涨红了脸,突然,秋姑娘召开秋天会议,香蕉划着小船来了,樱桃穿着红衣服来了,雪梨乘着月亮船来了,哈密瓜挺着大肚子来了。这时,秋姑娘发表演讲:"各位水果们,现在是秋天,我们应该报答那些养育我们的农民伯伯……"

在田地里,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而且收割机也忙个不停,刚割完这边的田地,又要割那边的田地。农民伯伯、农民阿姨笑个不停。秋天真美作文400字秋天真美作文400字。因为今年又可以丰收了。

突然,下了一场秋雨,天空出现了一层厚厚的雾,渐渐的,雨越下越大,我们已经看不见远处的高楼大厦了,雨声在哗哗地响,好像在演奏乐曲,而且伴着雷公公的打雷声,更加像演奏乐曲了。渐渐的,雨变小,周围的景色更美了,空气也清新多了,本来脏兮兮的大树,被雨水冲洗后,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后来,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种美丽的景色,原来是彩虹!而且太阳公公也出来了,他还想和彩虹比美呢!

啊!秋天真美丽,只要我们更细心地去观察秋天,我相信,秋天会更美!

第三篇:秋天真美

{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让你们猜个谜语吧,"红花配绿叶,二人的世界",打一季节。怎么样,猜不着吧,那我就告诉你,答案是——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色彩缤纷的季节。

秋天到了,秋风姑娘悄悄地从田野走过,麦子在秋风姑娘的带领下翩翩起舞;秋风姑娘从果园走过,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秋风姑娘从路边走过,枫叶仿佛是红蝴蝶在秋风姑娘动听的歌声中翱翔;秋风姑娘从高粱旁走过,高粱朝秋风姑娘笑了;秋风姑娘从玉米地旁走过,玉米向秋风姑娘点头;秋风姑娘从柳树姐姐身旁走过,柳树姐姐正在梳头,它朝秋风姑娘招了招手;秋风姑娘从银桂旁走过,银桂用它的香味留住秋风姑娘……秋风姑娘正与"哗啦啦"的小溪"赛跑",秋风姑娘正与小草跳舞,秋风姑娘正与香椿树上的叶子"演奏",秋风姑娘正与柳树姐姐一起装扮自己。秋天,麦子、水果玉米和高粱都成熟了。

秋天是金黄色的,因为有了麦田,秋天是绿色的,因为有了树木好小草,秋天是火红色的因为有了高粱和枫叶。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第四篇:秋天真美

秋天来了,大地一片金黄,含着一丝凉意的秋风,将夏天的热气悄悄送走。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过来,菊花竞相开放,秋天真美!

"叮铃铃!"一大早,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一听,是远在农村的姨夫打来的。他告诉妈妈,说今年收成特别好,大豆、稻子,准备给我们送一些,过两天让姨姨带来。{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姨姨来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大豆和稻子。我一闻,好香啊!毕竟是自家种的,做熟以后,大米各个立起来,像一个个士兵;大豆也排成队,面面的,好吃极了!

姨姨说,准备带我去果园玩儿,我激动的一蹦三尺高!妈妈也乐呵呵的笑了。秋天真美作文400字文章秋天真美作文400字出自wk-78500000564395.html,此链接!。离果园老远,就闻到一股果香味儿扑鼻而来,我焦急的问道:"妈妈,怎么还不到哇?""别急,别急。"来到果园,看到一串串葡萄垂下来。紫的如玛瑙,绿的如翡翠,它们七八个兄弟围在一起,好像在说一些小秘密。葡萄园南边,有一个石榴园,树上成熟的石榴红红的,真漂亮!剥开一尝,嗯!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再往东走,看到了香蕉园。一把把黄香蕉如同弯弯的月亮船。嘻嘻!香蕉也爱美哦,皮儿里面白白的果肉,一定是受到外皮的保护,才白的。而外皮却被"晒"的黄黄的。咦?那一片黄葫芦是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黄澄澄的大鸭梨。像金钟一样悬挂在树上,远看,像一个个吃饱喝足的小伙子,挺着大肚子。走进摘下一个,削掉皮露出雪白的皮肤,往外渗着汁水,人见人爱。咬上一口,像蜜一样甜,汁水溢满嘴角。

看了这美丽的秋天,不得不说:"秋天真美啊!"

第五篇:这个秋天真美丽{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这个秋天真美丽》,这是女儿语文其中考试的作文题目,情景交融地一番描写后,点睛之笔女儿却把秋写成了播种季节,晚饭的时候还如此这般地给我描述起来,直叫人啼笑皆非。初中生分不清四季的农事,在我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大人来讲实在是不应该的!

于是在考试后的周末,便带着她去体味一下这个收获季节的美丽。季节虽然进入立冬,但江浙一带的天气还只能说是深秋,最高气温还在20℃左右。触景生情,但在我的世界里,秋和春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完全不同于诗人眼里的萧杀和落没,它依旧是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还给人些许果实累累,收获满仓的喜悦。

浙江长兴古银杏长廊便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从常州出发上沪宜高速,转宁杭高速,在长兴出口下,转318国道经S01省道(因与新编的高速路名相同,现改为301省道)在小浦镇向西,一条12.5公里长的中国古银杏长廊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因为出发较早,到时车辆并不太多,慢腾腾开着,两边的风景不时引起大家的兴趣——延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涧、弯弯的山道、散落的村庄……最抓人的当然要数一株株银杏,金黄金黄的,形态各异。走走停停,10多公里的山路在不经意间就到了尽头。尽头的村子叫八都岕,其实它应该是读"界"(jie)音,江浙一带读成"ka"。八都岕距离县城30分钟车程,它是一处谷地,因汉光武帝刘秀为太子时,八躲追兵而得名。谷地两侧青山环抱,中间有流水,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掩映在银杏群中,家家户户也都栽种了银杏树,金灿灿的蔚为壮观。秋天真美作文400字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

分页:123{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第六篇:秋天真美

第三篇:《建国60周年作文5000字》

建国60周年作文5000字

建国60周年作文5000字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

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

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特色民居作文400字 北京特色民居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