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400字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欣赏课《丰收之乐》教学设计》

欣赏课《丰收之乐》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喜唱丰收》是一首通俗精致的二胡曲,曲调欢快流畅,热情奔放,具有华北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劳动时的愉快场面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快乐的农夫》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小提琴曲,曲调活泼欢快,旋律自然起伏,表现了农夫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两首乐曲都是小学音乐冀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丰收之乐》中的欣赏曲目。之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一节课内讲授,是因为它们一首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农民的乐曲,演奏乐器也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乐器二胡。另一首是具有西方音乐风格的表现农民的乐曲,演奏乐器也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小提琴。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可比性。因此,我的课程设计重在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不同的情绪、速度和音色。

二、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虽然还不具有独立分析能力,但是经过引导,可以再对比中分辨出音乐基本情绪、速度的异同。经过训练能够做到简单的识谱视唱。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对中外著名的器乐曲缺乏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对两首音乐作品的听赏、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理解,体验民乐和西方音乐的不同魅力,并初步了解二胡和小提琴两种乐器的构造和独特的音色,从而准确的区分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二)能力发展目标: 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

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风格听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三)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中外名曲的欣赏,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魅力,培养学生既要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又要学习和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艺术的良好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聆听乐曲《喜唱丰收》和《快乐的农夫》,使学生对比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特色。

(2)通过对两种乐器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掌握两种乐器的构造和异同,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乐曲的音色魅力。

2、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的体会和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并通过画旋律线条分析出乐曲的结构。

(2)组织好学生的模唱和舞蹈表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使活动生动有趣。

五、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小提琴、二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第一首乐曲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下面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猜猜图片中表现的都是什么季节?”

课件演示:为大家播放一组农民丰收以后喜笑颜开的图片,背景音乐为《喜唱丰收》主题乐段

生:“秋季”

师:“为什么是秋季呢?”

生:“因为粮食丰收了,农民伯伯都很开心”{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辛苦了一年,忙碌的一年,终于有了回报,他们当然非常高兴了!那就来庆祝庆祝吧!会唱歌的用歌声庆祝,会跳舞的用舞蹈庆祝,会演奏乐器的就要用琴声来庆祝了!” 课件演示:为学生播放《喜唱丰收》现场演奏版的视频。

【认识二胡】

师:“大家一起告诉我,刚才视频中穿军装的老艺术家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生:“二胡”

师:“二胡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传统乐器,大家都认识它。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正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喜唱丰收》”

(《喜唱丰收》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它的曲调欢快活泼,热情奔放,具有华北地区民间音乐的特色。表现了农民愉快的劳动场面和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师:“既然是一首二胡独奏曲,老师就先给大家讲解一下二胡这种乐器” 课件演示:出示二胡各部分解图片

教师结合幻灯片图片和二胡教具,为学生讲解二胡的历史、结构和音色特点。

二胡大体分为四部分:琴头、琴杆、琴筒和弓子。结合各部分的分解图片,为学生简介各部分的不同作用。

【复听乐曲】让学生体会二胡独特的音色魅力,以及《喜唱丰收》的速度和情绪,并为学生做引导性的讲解。

(《喜唱丰收》的情绪是:欢快的,热情的。速度是:中速)

【再听乐曲】让学生边听边根据速度和情绪的不同画出表现乐曲速度的旋律线。

根据学生画的旋律线为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子——A——B——A' (引子:节奏自由,速度由慢渐快,展示了宏大的喜庆场面。

第一部分A:情绪活泼欢快,描绘了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二部分B:节奏拉宽、抒情性加强。如歌的旋律抒发了农民群众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第三部分A’:再现第一部分再歌载舞的情景后,紧接着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随着旋律的不断上升,力度由弱到强,当情绪达到高潮点时,乐曲嘎然而止,使人回味无穷。)

二、欣赏第二首乐曲

【情景导入】

师:“刚才我们庆祝完咱们中国农民的丰收,下面老师再带大家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看看那里的农夫们是怎样快乐的生活的!”

课件演示:为学生播放视频《快乐的农夫》,视频的内容是表现西方农夫劳动的场面以及悠闲自在的生活,背景音乐为第二首听赏乐曲《快乐的农夫》 【分析对比】

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的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师:“对了,这正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快乐的农夫》,它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舒曼所作的一首小提琴小品。曲调活泼欢快,旋律自然起伏。表现了农夫轻松愉快的心情。大家感觉这首乐曲和前一首比在情绪和速度方面一样不一样?”

(课件演示:教师出示写有对比问题的幻灯片)

教师用对比法为学生讲解两首同样欢快的乐曲在情绪、速度和表现内容上的{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学唱乐谱】

师:“这首《快乐的农夫》好听不好听呀?下面大家和老师来学唱一下这首乐曲的乐谱吧!”

教师教授《快乐的农夫》的乐谱。

师:“大家唱得非常好!下面老师用一种乐器给你们伴奏,好不好?” 教师给大家用小提琴伴奏,边拉边随节奏晃动身体,表现不同的乐曲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感觉。

【对比乐器】

师:“谁知道这种乐器叫什么呀?”

生:“小提琴”

师:“很好,这正是一把小提琴。那下面咱们来把小提琴和二胡这两种乐器对比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吧!”

教师用对比的方法为学生讲解小提琴,并结合幻灯片中的对比图片,为学生讲解两种乐器因发音体的不同所具有的各自独特的音色魅力。

(出示小提琴和二胡各个部位的分解对比图片幻灯片)

师:“好的,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乐曲,我们一边听,记住小提琴好听的音色,一边跟着唱乐谱好不好?那让咱们随着英格兰的快乐的农夫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吧!”

课件演示:播放视频《快乐的农夫》,画面为西方乡村农夫的快乐生活,背景音乐为本课乐曲。)

师生一起演唱乐曲,表演舞蹈,并加入小提琴和竖笛等乐器烘托气氛!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听赏了两首乐曲。一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二胡独奏曲《喜唱丰收》,一首是具有西方特色的小提琴独奏曲《快乐的农夫》。我们既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和乐器,又要放眼世界,学习和吸收国外的优秀艺术,这样才能将我们国家的艺术事业发扬光大!”

篇二:《丰收的季节作文》

秋风带走夏季最后一抹炎热,秋天来了!秋风是个理发师,她为枫叶染红了头发,为菊花烫了个卷发,一不小心把大树爷爷剃了个光头,乐得稻谷弟弟笑弯了腰。 道路两旁的树叶随风片片飘落,稀稀朗朗的铺在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美极了。远处一望无际的麦田,在阳光下闪烁者点点金光,麦穗害羞地低着头,好像在给大地深深地致谢。不知不觉我来到家门口,推门走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妈妈和奶奶在剥玉米,把他们放在布袋里,准备放进粮仓里。弟弟正在把串好的玉米递给爸爸,阿姨正在和邻居们谈论一年的大好收成。看到这欢快的景象,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我帮弟弟串玉米,爸爸开心地对我们说:"你们看!一个一个金色的玉米多象一个个金娃娃呀!准能买个好价钱。”这喜悦的气氛也感染了家里的小动物;小鸡啄着玉米粒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松鼠在准备过冬的食物呢! 经过春天辛勤的播种,夏天精心的呵护,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秋天。

篇三:《丰收乐教案》

《丰收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丰收锣鼓》曲子当中各种打击乐器的分辨。

准备:多媒体

【百度搜索】(%2Fuserfiles%2Fimage%2F64211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ufp576_z%26e3B25e_z%26e3BvgAzdH3F25eAzdH3Fetjo_z%26e3Bfip4s%3Fg74%3Dncam&W550&H366&T8162&S378&TPjpg

【百度搜索】

25AC%25D2%25BB%25C5%25A9%25C3%25F1%25D4%25DA%25CC%25EF%25BC%25E4%25CA%25D5%25B8%25EE%25CD%25ED%25B5%25BE%25A1%25A3%25A3%25A8%25CC%25B7%25BF%25AD%25D0%25CB%25C9%25E3%25A3%25A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65g2wg_z%26e3B25e_z%26e3BvgAzdH3F6w1pAzdH3Fda88889AzdH3Fgdn900dm_8_z%26e3Bip4s&W1000&H651&T19327&S180&TPjpg

【百度搜索】

(2) 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3) 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

(4) 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

(1) 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篇四:《丰收之歌》

《丰收之歌》课堂教学设计

彭新中心校 刘虹

教学目标:{丰收之乐作文(400字)}.{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丰收之歌》。

2、通过聆听与表演歌曲《丰收之歌》,感受人们丰收的喜悦,培养关爱他人,共创美好明天的意识。

3、在参与创作的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丰收之歌》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丰收之歌》的情境。

教具:

课件、多媒体平台、电子琴、图画纸、彩笔、书。

教学过程:

一、 发声练习

1、师:出示练习

生:跟师一起进行练习(注意气息)

2、导入

师: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生: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等。

师:对,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家都在忙着收获庄稼,丹麦也不例外。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丹麦歌曲《丰收之歌》。

板书课题{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生听,并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情绪是高兴的,喜悦的、快乐的。

2、那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来为大家演唱一遍呢?师范唱,并让生思考歌曲唱了些什么内容。

生,反馈

{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师根据生回答一一出示课件

3、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

A.师:出示节奏{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范打,教打。生自己打,举手打

B.师: 田里的农民伯伯有的收稻子,有的挑担子,有的虽然休息但嘴里还在为田里的人民喊加油,他们都是怎样劳动呢?生模仿一下

举手反馈

C.下面我们根据上面的节奏,请同学们来试试

上台表演

D.带入歌曲中让生边打节奏边读歌词。

(2)、学唱歌曲

师:教唱歌谱

生:跟唱,填词教唱,放手让生跟电子琴唱,接龙唱,男女声对唱等。并进行评价

(3)、师指导有感情的演唱

A.引导生分析歌词,从而让生明白一个道理:果实是农民伯伯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B.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演唱

刚才同学们都说过歌曲的情绪是高兴的,喜悦的,那你唱的时候就笑着唱起来,要有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好吗?(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老师看一看,谁最精神。(孩子们个个挺直腰板,精神抖擞)让我们一起唱一遍。(这一遍,孩子们热情很高,歌曲情感表现得非常好)

三、探索创新:

(一)、启发讨论

师:听了你们的歌声,仿佛让老师看到了一幅劳动农民在丰收的果园里采摘果子,在麦田里割麦子的热烈场面。下面,老师建议你们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说歌舞形式、诗歌朗诵的形式、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丰收之歌》这首歌曲,好吗?

生:好呀!(学生的探索热情很高)

(二)让生上台展示

四、课堂小结: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课后就让我们彼此唱给彼此听一听,分享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劳动成果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丰收之乐作文(4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