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书香也醉人读书心得》
《书香,也醉人》读书心得
大吴中心小学 吴爱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儿童一生发展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指出:“每个孩子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将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
有幸读朱永新老师的《书香,也醉人》真正理解了朱老师的良苦用心,与他发起的新教育的伟大。
目前在就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儿童阅读方面发现的都是一下几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家长普遍重视,但对亲子阅读的价值理解存在偏差。
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好处”,认为阅读只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将早期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识字,功利性地追求识字率,而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急功近利。 为了让孩子认字识数,进行各种所谓智力开发,都是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的教育,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认为,儿童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推动。很多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是粒幸福的种子,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是盯着教科书和考试。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有责任,家长的责任更加值得重视。
我认为为了使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兴趣,家长应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展、逛书店,在那里聚集着许多爱看书的人,包括小朋友,浓浓的读书氛围会使孩子受到感染,进而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学着和其他人一样认真翻看。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懂得如何从书上获得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二:《书香,也醉人》
《书香,也醉人》读后感{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寒假期间我读了朱永新《书香,也醉人》。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书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让我受益匪浅。{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人类最伟大的思想都藏在书中,用心的去阅读,去体会,总会在其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我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这样一句每次看到都会热血沸腾的一段话:“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制造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是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郁,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们玩耍;可以栓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这段话很准确地诠释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扪心自问,我“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我只是“需要一
张桌子”。很多时候,我们都太过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意短时间内的收效,忽略的却是“这棵树”可以创造出的其他更多、更大的价值。尤其目前的应试教育,老师们因为成绩而忽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拿我来说,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像我这样,只一味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师该做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面对这样的否定答案,我多次想改变,然而心急的我却等不及看到那棵树枝繁叶茂的时候,仅仅为了自己的私利,就将还未成年的小树做成了一张我想要的“桌子”。岂不可悲?
《书香,也醉人》这本书,不但让我重新认识了阅读的力量,也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想这本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阅读,不止一遍。
篇三:《读《书香也醉人》有感》
读朱永新《书香,也醉人》有感
本学期共读书目为朱永新教授的《书香,也醉人》,通过阅读本书,给了我更多的启迪,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读书对我们的影响。在这里有这样一段话吸引了我: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家园;{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这就是朱永新老师在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中经常说的,也是《书香,也醉人》当中的开场白。虽然从小我是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可是我的喜欢仅仅停留在一种爱好上,喜欢得我读,不喜欢得类型高置一边 。一直到现在,读书仍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我忽然醒悟,我的精神发育史不就是我的阅读史吗!
现在,我又开始陪着我的孩子一起读书了,他依然秉承了我的缺点,喜欢得读好几遍,仍然是爱不释手,但是不喜欢得仍然是提不起他的兴趣。但是我也将慢慢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希望孩子和我一样篇“食”,因为我经常有意无意地改变一些小习惯。现在他也慢慢的能够自觉地把绘本阅读融入到游戏和活动当中。就如朱老师所说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长大。在《书香,也醉人》中,朱老师还提到了当前教育存在的许多令我们揪心的问题,不仅影响
这一代儿童和青少年未来的幸福,更直接影响着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虽然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都有深切的认识,并发出了急切的呐喊,但是却鲜有人拿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如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真正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前进?这是许多人思考的问题。认真研究国内各种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办法,我发现,这些办法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这些措施和办法都与人的精神发展无关。那么,究竟什么方法才能真正改革我们积弊深重的教育,使我们麻木的精神获得新生?
感受到朱老师用心良苦,感受朱老师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得阅读世界。让我即使在迷惘和困惑中仍然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书,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朱永新老师在他的《书香,也醉人》里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让我欣喜的是,我们追随朱永新老师的脚步, 给孩子们选择他们喜欢的经典图画书、获大奖的小说和科普读物,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阅读。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着爱,感受着人间温情,感受着世界的博大与美好。每当我到这些努力践行新教育新阅读理念的学校,都能惊喜地发现,这些孩子们的眼睛都闪耀着一种灵动的光!
《书香,也醉人》包含了朱永新教授关于新教育实验有关阅读的重要论述,也包含了他创建新阅读研究所的重要文章,而这些文章给我们崭新的新教育阅读观,我们在阅读后慢慢地发生着改变。
慢慢品读朱老师的著作,细细斟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空,通
过共同阅读、交流,我们感受着绘本阅读带来的欢乐。通过亲子共读找到了与孩子联系的纽带,老师们也在同孩子们共读共写中发生着改变。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长大,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也在不断的感受着阅读的快乐!我想,这就是朱永新老师一直倡导的“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篇四:《最是书香醉人时》
最是书香醉人时
站在那片安静而又纯静的土地上,随着风儿的轻声催促打开那厚实的书页,用手指角碰那些来自遥远心灵的文字,再轻叹一口气,一阵浓而清雅的书香弥漫在空气中,久久没有散去。连指尖也留下淡淡的气息。 在雨后初晴的日子里,听着露珠滑下草叶的声音,捧一本诗集。去回味“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去寻找“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痕迹,去想象”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秀丽。向身边的每一弯草叶问好,望着从叶子深处泛上的新鲜初放的绿,笑看”浅草才能没马蹄“。走进鲜艳的花圃中,拂去些花的香,直到使我清醒而沉醉地把“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奇妙景象牢牢地刻在心里,
再带着沉思去领悟“人比黄花瘦”的忧郁。
风儿吹来了青草味和花香混合在一起的淡淡清香,夹杂着千百年前的
心声和无数人的向往,最是书香醉人时,呵,清新淡雅。
在晴朗明媚的午后,裹挟着一身的暖意,去寻找花开的声音。捧一本小说,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让热茶浓郁的茶香撒落在薄薄的书页间,留下一阵慵懒的惬意,去向小王子报到,耐着性子好奇听他讲完自己的遭遇;去寻找充满幻想的安妮,和她肩并肩坐在绿山墙农舍的草地上,双手撑着下巴想东想西;或是骑着飞天扫帚跌跌撞撞在闯入霍格沃茨静静地呆在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后面,小心翼翼地看这一场与伏
地魔最后的战斗。
风儿将茶香吹起,夹着同情、感动、好奇和小心,最是书香醉人时,
呵,浓郁神秘。
纯白的书页上,文字的墨香满溢着,那一阵阵特别的香气总会悄
悄袭来,牵着我的心和思绪,去窥看百般的世界。随着心绪渐渐走远,才发现,最是书香醉人时。
篇五:《书香醉人》
书香醉人,伴生同行{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
聚德东小学 江志敏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他反复向老师和家长们叮咛:“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的确,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有限的,它只能交给孩子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就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 我们的祖先就曾有“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像,务先博览。”,还有“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故欲知天下之事理,识古今之典故,欲作经史名文,欲为国家建大功业,则诸子中有不可不阅之书,诸语录中有不可不阅之书,典制志记中有不可不阅之书,九流杂技中有不可不阅之书。”的言论。可见博览群书,是传统教学的一条基本经验,对儿童的言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博览的时间和条件。20世纪40年代,林语堂曾批评现代不少学校是“所读非书”(只读课本,不读原著),“无书可读”(图书馆资源不足),“不许读书”(只做练习,没时间读书),“读不好书”(只注重老师的标准答案,不能自主阅读和思考)。而到了现在21世纪,这种情况又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是否愈演愈烈呢?在诸多现代媒体的冲击下,孩子们沉迷于电视的动漫和电脑的游戏中,又有多少孩子能有时间拿起书本,静心阅读呢?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学期初我曾对班上的家长做过一份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的藏书、读书情况。结果是家中有书柜的只有5人,有图书10本以上的有11人,每天读书15分钟以上的有6人,父母和子女一起读书的只有1人,有很多孩子回到家完成作业后就不再看书。在调查前,我确实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现代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什么却如此漠视了阅读这种良好的教育方式呢?这将会为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造成多少阻碍呢?{书香也醉人作文600}.
有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的盖特威区中学,1978年全校确定了持续默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是25分钟。在这个期间,整个学校(包括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什么读一读,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们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校长詹姆斯·鲁特介绍说,“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大家都
在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 每个周一和周五上午10点半,在整个盖特威区中学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当我们还在思考的时候,当我们还在呼吁的时候。别人早已经在30年前就开始行动了。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我认为《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最核心的是: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怎样组织和引导小学低年段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呢?我根据学校的读书活动再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在08上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进行了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尝试。下面我就从“读什么”、“什么时候读”、“怎样读”这几方面来简单介绍。
一、 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
一、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但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会推荐他们读注音读物,我还在“中国小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种”的图书中,选择《成语故事精选》、《 智慧故事精选》、《 神话故事精选》、《小布头奇遇记》、 《小兵张嘎》、 《小英雄雨来》、《 今年你七岁》、《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昆虫记》、《 走进自然》、《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百家姓》、《 声律启蒙》、《 千家诗》、《中华经典诵读本》等好书推荐给孩子们读。而且还定立“每月主题读”:08年暑假我要求他们读《》、《》、《》、《》、《》这五本书。9月份读童话故事书,10月份读小英雄的故事书,11月份读成语故事书,12月份读古诗等。除了向孩子们推荐,还向家长们推荐了《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等书。不但我推荐,还让喜欢阅读的家长向孩子们和家长们推荐好书。
而且在班里开辟了“课外书屋”,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完的书带回学校放在“书屋”里,与同学交换看。孩子们还订阅了《广州市中小学生报》、《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中华经典诵读本》等杂志报纸。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有的坏书籍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
二、 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
(一)学校里读
有了好书可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因此在校内,我实行“四读”──早读课本、午读经典、课间同伴互读、以及阅读课师生共读。每天中午都有20分钟的午会时间,前15分钟是孩子们的自由读,剩下5分钟孩子们会轮流上台读故事、讲故事、谈感受。课间10分钟,孩子们会拿出自己喜欢的书与同学一起看,一起聊,还会一起背古诗,互相交流。每周二都有一节课外阅读课,这时我就会指导他们如何读书,还会和他们一起读,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已经一起读了很多书,如《声律启蒙》、《千家诗》、《三字经》、《弟子规》、《逃家小兔》等。
(二)家里读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进行阅读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家里,老师的个人力量就显得较为单薄,因此,动员家长参与就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我制定了“家庭阅读纪录卡”,要求孩子记录好每天在家看书的篇目、字数、时间,让家长签名监督,每星期上交检查,到了期末作为评选“书香少年”的依据。我还动员家长一起读,进行亲子阅读。同时,我利用《给家长的信》,和家长学校,反复不断地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不断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家长们慢慢地从不理解不懂以及从来不看,转变到现在愿意读,尝试读。有了家长这强大的后盾,孩子们的读书时间和质量就有了保证。
三、 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学习的实效性
有了好书,有了读书的时间,有了老师的指导,有了家长的督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书香班级氛围
努力打造书香班级氛围,让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如,班级公约、温馨提示、评比栏、班级板报、课外书屋,还有班里小书法家何瑜松写的“开卷有益”,小画家张双瑜画的“我们在读书”等。让孩子们一走进班级,就想读书。我们的班级还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一等奖。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因此我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展、手抄报展评、读书沙龙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08年九月份全班学生参加了市举办的读书竞赛;高思龙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比赛获得了三等奖;何瑜松、陈莉等学生的读书感言刊登在08年
度的校刊上;何瑜松等多名学生家长写的亲子读书体会受到学校表扬。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中获得了快乐,增长了知识。
(三)建立奖励机制
孩子们的年龄小,兴趣广泛,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弱,所以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开学初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设置了每星期评一次的“诵读之星”评比栏,每月评一次的“阅读大王”,期末还有学校评选的“书香少年”、“书香家庭”。 让孩子们有了阅读的方向目标。 这一路走来,孩子们读书兴趣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和质量也提高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比以前爱读书了。课间时,经常看到孩子们围在一起看书、读报、讲故事""陈莉和梁杨经常比赛谁看的书多""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更要日不间断,长期坚持,就算每天只读十分钟的书,十年坚持下来,就会获得怎样伟大的成功呢?正如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教授所言: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族。作为一线老师,我为能给孩子们埋下了一粒粒读书的种子,而感到很欣慰。我知道光是我目前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孩子们终生阅读,为了让这读书的种子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将会继续与孩子们开展更多形式的读书活动,以不断提升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作为我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附: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小学语文教师》2007/6 《行走在亲子共读的路上——关于孩子读书致家长的信》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许月
2、《小学语文教师》2007/6 《传统阅读教学的现代启示》 沈大安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