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作文 少吃零食 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杜绝零食》

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富裕,各种零食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消费品。在家闲着的时候缺不了它、接待客人的时候缺不了它、外出旅游的时候更是缺不了它,上班期间或许也还在想着它,甚至有的人还干脆以吃零食来代替正餐。所以,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里,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心爱品,完全有一种“生活中要是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就再不像生活”的感觉。于是,吃零食并成了我们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要是带上一点诗意来说这句话,那么,它就可以说成:“吃零食是我们人生旅途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什么事情都会物极必反,多了、不讲场合、不讲质量,零食自然而然会反过来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就比如我们的中小学生来说吧。

中小学生,由于对零食普遍缺少一种质量和健康意识,再加他们零用钱的不缺少和正处于长身体的季节,所以,上下学路上很难控制对路边形形色色零食的诱惑。现场买了现场吃了不说,有时还会带到学校里来吃。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它肯定会对我们日常的教育管理和对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产生影响。我班从组班到现在,鉴于我对它的时常关注,我觉得我们学生在这一块上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满意的原因,我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入手,简称为“十二字方针”。

1.严规定

每到开学初,在班规的制定上,我们班的班规必有这样一条:上学期间,非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吃任何零食。上学期间,就是从进校门的一刹拉开始到放学后自行车的屁股全部离开校门口的安全黄线为止;非特殊情况,就是没有任何活动和没有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允许的情况;零食,就是那种用来吃着玩、不能填饱肚子和为班级带来难闻味道的食品。在校期间,如果肚子饿了提倡用水果、鸡蛋、面包或者牛奶来解馋(这些东西学生每天上学可以带),同时,在家长会上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各位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并希望能得到他们支持。

2.软处罚

所谓的软处罚,不是不处罚,也不是写什么保证书,更不是罚打扫卫生和进行什么思想教育,而是实行“以一罚四十九”的处罚。什么是“以一罚四十九”?就是发现班上一旦有人吃零食或经别人检举事实详实,那么,该同学就将接受所吃零食的四十九倍的处罚,处罚的结果一般不会马上生效,是进行赊账和累加的原则,当遇到班级有什么活动、条件可以允许吃零食了,就兑现前边所累积的处罚,活动期间,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将获得犯规者提供的零食一份(包括我这位班主任),全班同学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如果违规者不兑现前期的处罚,那么,班主任就会将这一结果通知其家长,让其家长代劳。一份罚四十九份,这样的处罚学生不仅高兴(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能犯,一旦有人犯了,自己就有得吃了)。当然,更多的是不想接受(谁愿意啊,一份罚四十九,除非他家长给他的零用钱实在是没地方去用了,想为班级做点贡献),所以,几届学生试下来,这样的处罚比任何条款都有效且还省心。

3.创条件

一学年,让学生总不吃零食,其实有点过分,同时也不利于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开展,所以,在恰当的时候,要给学生创设吃零食的适当条件。在这样的条件里头,不但允许学生可以吃,还可以放开了吃,前提是只要经济允许、质量可靠和保证好环境卫生。在这样的活动上,学生在乎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在乎的是零食。记得初一下有一次班级活动,我问学生喜欢把活动搞成什么样子,几遍问下来几乎没人搭理你,一片死气沉沉,可一旦宣布活动期间可以带零食到班级来吃时,全班学生立马欢呼雀耀,那场景就像是滚菜油里进了冷水。于是,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自然而然就成了学生零食的美食节。当然,零食如果是由班主任提供的,他们会更开心。当班级有了这样那样的进步时,我们班主任花点小钱请一下学生,效果其实比什么奖状和说道都有用。

4.细教育

规定只是一条告诫、处罚也仅只是一道门槛,学生如果真要犯,其实任何的戒律都起不了作用,所以,真要让学生养成不吃零食或少吃零食的习惯,我看重的还是细化了的思想教育。对于我来说,就是会把有关零食不利于健康和零食不卫生的新闻报道、科学知识经常挂在嘴边(更多时候是讲有关这方面的亲身经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看到了或听到了这方面的新闻,我一定会在接下来的班级例会或者学科教学上讲给他们听。我就曾在班队课上,当着学生的面打开百度视频,输入“臭豆腐大便”关键词,把跳出来的场面播给学生看,让他们“亲眼目睹”。我记得,学生的现场光后感是当场作呕。如果要是不信,你完全也可以自己去打开来看看,我保证你不光以后再不想吃臭豆腐了,还甚至有可能把你前边曾吃过的臭豆腐都要吐出来。这样的事例震撼比任何的文字语言都要强。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心中自然会升起一道杜绝零食的防护墙,有了防护墙,有关零食的教育我们就会用不着更多的操心。所以,在我们班的教室里,从不设回收废品的垃圾袋,因为它没有市场。

篇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学们是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们提倡大家做到如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卫生是良好生活习惯之首,首先是要讲究公共卫生,每天对卫生保洁区、教室勤打扫,保持经常性的整洁,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包装袋、果皮、废纸和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吐口香糖,在餐厅不乱倒饭菜汤水,不在墙上桌子与椅子上乱写乱刻乱画等等。其次是要讲究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脸,勤洗澡,勤换衣服,早晚刷牙。要勤理发,男生不留长发,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床铺,将个人用品摆放整齐,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将地面打扫干净。下课后要整理好书籍文具用品,摆正桌椅,关闭水电,进餐后将饭盆送到指定地点并摆放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劳动,人人争做爱劳动、会劳动的学生。

三、养成正确的吃喝习惯。

每餐坚持吃完学校食堂供应的饭菜,吃饭时不喧哗打闹,不挑食;课间不吃或少吃零食。秋冬季节多喝开水,少喝凉水,不喝不卫生的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把好入口关,才能少生病。

四、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同学们正是成长阶段,每天必须有足够的睡眠,现在天气转凉,要及时添衣,晚上要盖好被子,防止感冒。

五、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就餐时不要浪费饭菜,不乱花零用钱,要节约使用文具纸张,要节约用电用水,要爱惜自己和他人衣物,不得到处乱扔乱丢。

六、养成正确的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在值日小队检查的过程中,总是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偷偷地睁眼、嬉闹,不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很多的同学眼保健操的姿势不准确。这些行为都是对自己眼睛的不负责任。因为做眼保健操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疲劳的双眼得到休息和按摩;如果你做得不正确、不认真,反而是起到相反的作用,是对自己双眼的不负责。所以请每个班级的眼操小培训师行动起来,在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全班同学把错误的动作和坏习惯纠正过来,认真做好每一天的眼操,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一日之功,是要靠日积月累才能形成,我们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真正做到告别陋习与文明握手,才能促使我们身心健康发展,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好少年。

东阿县大桥联校第三联办小学指导教师路吉山

篇三:《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09小学教育1班 肖志丽

【摘要】 习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

匙。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可塑性极强。所以,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

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小学

生的良好习惯,以成就他们的辉煌人生。

【关键词】良好习惯;教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我们看到了很多欣喜的现象。课堂上一

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方式的课多了,体现、激励、常识、平等教育的课多了。欣喜之余,我们也看到

了令人担忧的现象——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了问题。课堂上,随便插话者、抢答

者多了。不经独立思考学习便合作的现象多了。学习活动中,趁机参与合作无关

的话题者多了。学生缺少良好的倾听,思考,学习习惯。更有甚者,课堂上随意

下地、喝水,随意趴在座位上的对此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

重。的确,注重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新课程倡

导的先进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因

为它纵容了部分不良学生的个性,是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康的人格

的。所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在这个个性化

的时代,这是刻不容缓的。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俄国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

资本不断增值,儿人都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教育家陈鹤

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新课标也指

出:“教育的一大重心就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可塑性极强。因此,应该在这个时期促进

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学习、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基

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好从小学生心理还很单纯、没有养成坏习惯时

就开始,否则将事倍功半。这就像建筑师要建造一座高楼,他首先要选择一块平旷

的地面。

二、小学生应该培养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儿童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

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

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卫生习惯

①个人卫生方面:包括衣着整洁,大方,左右做样,站有站样,行走姿势正

确,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六勤”。

②家庭卫生方面:包括饮食卫生,不挑食,愉快安静进餐房间卫生等等。

③社会卫生方面:包括保持公共卫生,参与美化环境等。

④校园卫生方面:书写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注意教师和宿舍卫生,

保护学校环境卫生。

2、行为习惯

①待人接物要有礼貌,懂得礼貌,礼貌用语要会使用。如:受人帮助应该主

动说“谢谢”、打扰到别人应该说“对不起”等等。

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实际生活中,无论在校外或校内,遇到老师应该

主动问好,遇到熟人或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同学有难题是应该主动帮助,一

起学习一起进步。

③不做小霸王,不打架不骂人,能与同学、小伙伴友好相处,互相礼让。

3、生活习惯

①良好的睡眠是好的学习效果的保证。所以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不谈看电视。

②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写完作业要及时把文具收进文具盒里,书

本放进书包里,以免遗忘,学会打扫自己的房间。

③不吃零食,学会节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

“小奴隶主”提高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4、学习习惯 ①学习专心。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制力较差,因此应

注意训练、严格要求、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要溜号

作小动作,更不要和同桌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中让孩子养成先学习后做

其它事情的学习习惯,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孩子写作业时,不看电视,

不吃东西,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

②自主探索。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家长要做长流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

知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知识学死了,读死书,死读书,对孩

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用启发式诱导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教给他

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③做事认真。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肯吃苦,做事都草率马虎不认真,

所以要求孩子在做事时,认真对待,细致完成,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

④创新能力。据统计,近几年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几乎都被中国

中学生获得,但是诺贝尔奖都与中国人无缘,这归结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创新能力

的培养。

⑤有效阅读。当今社会需要知识丰富型人才,大量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

径。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阅读,指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让孩子在阅读中

长大。

⑥学会学习。培养孩子周期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

课后先复习在做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并养成习惯。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及具体做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儿童进入小学就读后,其主要活动为学习,与教师的接触时间几乎占活动时

间的三分之二;而且对于刚正式进行学校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教师身为传授解惑

之人,其一举一动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在小学阶段,

教师在小学生的心中具有极大权威性,所以教师良好行为可以起着榜样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每一位教

师的重要职责。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未来人才需求与发展

的需要,教师到底应承担什么样的主要角色?有人觉得教师要传授的是知识,有

人认为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我觉得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具体样该怎么做呢?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个好习惯的可行性。只有认识到理智和科学的基础

上,做事才不会半途而废。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给自

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每天一定要长跑5000米,一定要每天一小时学外语,一

定要每天练半小时毛笔字等等。但是热度只维持了几天、几个星期就像泄气的皮

球一样瘪下去?这样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

2、言传不如身教。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应该以

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好的,自己应该先能做到。这样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

行”的效果。

3、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通过科学的与上课结合达到检查的效果,促

进预习行为的养成。如在课前,学生应该要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知道要学习的

内容,努力思考,将懂的写一写,懂的画出到课上认真听讲解决疑惑。这样会大

大促进学习效果的养成。

4、在课上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养成自主学习自主

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5、在将考卷或作业时,应该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的出

处,以便对错误有更深刻认识,防止错误重犯。

6、重视学生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同龄人

的榜样作用更具模仿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让行为习惯好的学生自我介绍自己的

行为习惯,让其他学生学会取长补短。通过评比“班级之星”等相关活动来激励

学生。

7、名人示范。爱迪生、达尔文等名人永远是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通过课

文的材料或班会等活动向学生介绍名人的优秀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

们以名人为榜样发现差距,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及具体做法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在小学阶段,家长应该用自己的爱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环境

的氛围及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行为养成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民

主的家庭教养方式能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相反的,不和谐的家庭难

以让孩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所以,家长应该要精心策划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在行为养成方面,家长主

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请勿把爱理解为宠。在当今时代,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

就什么事都顺着孩子。这导致孩子依赖、叛逆等性格的形成,同时养成衣来伸手、

饭来伸手的不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作文 少吃零食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