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我国的高储蓄率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的高储蓄率及其原因分析
1.我国储蓄率的横向比较
2014年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为49.5%,这个指标在世界排名第四,前三名都是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因此其政府通过出口能源密集型产品收获的大量的财富积累,这能够解释其高储蓄率。但是我国显然不一样,我国目前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密集代表着庞大的人口,庞大的人口需要相应的政府支出,其中不乏大量消费性支出,意味着政府也需要消费更多的钱来维持它的顺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储蓄率还能高达50%左右,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中东国家,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同为大国,2014年美国国民储蓄率为17.3%,远低于我国水平,这当然与美国的政府稳定性高以及社会福利高、消费性支出多有关,美国政府的储蓄大部分并不来源于政府部门,而是来自企业部门,居民部门其次,为4.5%。我国的政府部门储蓄率虽高达40%,但由于政府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小,其贡献度也不高,贡献度最高的是居民部门,虽然“仅有”20%,但贡献度是政府部门的两倍以上,这个数字和美国的4.5%比起来有很大差别,可以看出美国金融业发达,是个财富效应很高的社会。总而言之,中国政府和居民储蓄率都远高于美国,中国的企业可支配收入高于美国,但储蓄的贡献度却低于美国的企业。
2.我国储蓄率的纵向比较
我国在2009年以前储蓄率一直波动上升,其原因主要有一部分高收入居民收入增加使得储蓄率倾向增加,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把投资性支出作为基础,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手国有企业,使得众多国有企业的负担减少,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2009年到现在一直浮动在50%左右没有继续增长也没有下降。
3.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分析
3.1.政府高储蓄率的原因
这里提到的政府高储蓄率是改革开放以后依然存在的高储蓄率,因为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一手掌控经济,政府储蓄率高是必然的。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政府的储蓄率依然很高,其原因有三:一、财政收入增速大于国民收入增速,1994年税制改革,政府全面完善了税收体制,扩大了其财政收入;除此以外,还有土地出让获得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收入;最后还有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这些收入的增加造成了经济发展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收入和GDP的增长率的现象。二、政府开支倾斜于投资,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帮助我国经济健康转型,政府大力进行投资性支出,如基建项目,资本市场的投资,这些投资支出都算作储蓄,而与社会福利有关的消费性支出却没有显著的增长。
三、我国消费性支出水平偏低,2014年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这四个领域的总支出为53873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35.6%,占GDP的8.4%,而美国光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就占GDP的17%。这三个原因导致了我国政府的储蓄率常年高于最优储蓄率。
3.2.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
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更复杂,这里只介绍一些比较主要的原因:一、政府消费性支出水平偏低,同时也是上面政府高储蓄率的原因,研究者一般将居民的储蓄动机分为预防性动机、生命周期动机以及遗赠动机,政府消费性支出不高,社会福利保障不健全,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就比较明显,因此倾向于增加储蓄为可能的风险作打算。二、我国经济仍在转型期,不确定性较高,也会使居民更具有预防性动机。三、经济长期增长带来储蓄率增长,这是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人在中年时储蓄,老年时储蓄,经济增长了,中年人储蓄大于老年人中年时期的储蓄也就是老年人目前的花费,使得整体储蓄率有所增长。四、人口结构原因,1962~1980年是中国人口剧增的时期,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些婴儿潮成员纷纷进入了自己的中年,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中年人储蓄倾向较明显,而且这种人口结构下生产力也较旺盛,经济增长又使得储蓄率增长。五、贫富差距原因,一般而言,贫穷家庭的储蓄意愿再强,其储蓄率也很低,
而富裕家庭尽管消费很多,但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其遗赠动机,储蓄率依然很高。许多研究都发现贫富差距越大,居民的储蓄率越高,因为低收入居民容易在贫富差距大的社会中形成一种目标性消费,如结婚买房买车等,这种目标性消费会首先成为目标性储蓄,因此在贫富差距大的社会中,低收入与高收入人群都会给高储蓄率做出贡献。
3.3.企业高储蓄率的原因{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企业高储蓄率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企业未分配利润过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分红过少,分红机制不完整,工资水平偏低,社会责任缺失,无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净利润都较高。二是企业有融资约束,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储蓄率和银行融资约束放宽成反比,与政府补贴成正比,商业和银行融资约束的存在使企业倾向于保留较多的未分配利润。
4.未来展望及政策建议{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随着政府对控制经济增长的意识,投资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将会下降,政府储蓄率可能会下降。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只要经济维持着增长,居民储蓄率都会继续增长,而同时2015年过后婴儿潮一代将慢慢进入退休年龄,社会总储蓄倾向和生产力都会下降,而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二胎政策,这将会减少中年人群的储蓄倾向,因此居民储蓄率可能会稳中有降。而随着今年企业融资约束的放宽,企业储蓄率也会有所下降。因此接下来整体的储蓄率应该是稳中有降。{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政策建议有:一、完善社会福利,增加消费性财政支出,从上文可知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方法,既可以减少政府储蓄率,也能增强居民消费倾向。二、加强监督企业利润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增加分红和工资分配,这也可以帮助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居民储蓄率。三、放宽银行信贷融资约束,不光针对企业,也针对居民,是鼓励企业减少储蓄,鼓励居民增加消费的好办法。四、减少贫富差距,如对农民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实行遗产税等。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一直靠出口,其内部的消费需求才是根本,储蓄率过高或是过低都不好,虽然一个国家的储蓄率总归会高于或低于其最优水平,但朝着最优储蓄率调节的政策向来都是必不可少的。
[1]李军、张丹萍,2012,“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与中国储蓄之谜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2]尹志超、路晓蒙,2015,“中国企业高储蓄率之谜”,《统计研究》,Vol.32,No.2
[3]王毅、石春华,2010,“中美储蓄率比较:从核算口径到经济含义”,《金融研究》第1期
[4]汪伟,2011,“中国高储蓄现象的部门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5]汪伟、郭新强,2011,“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基于目标性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9期
[6]江静,2014,“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储蓄率:基于微观数据的考察”,《管理世界》第8期
[7]张明,2007,“中国政府高储蓄的成因分析和中期展望”,《财贸经济》第10期
篇二:《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浅析》
中国经济关注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12.12.15
我国居民高储蓄现象浅析
居民储蓄存款占据着一定的社会总储蓄,对增长经济必不可少。但是过度储蓄却会给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信贷制度的规范和发展、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收入的分配以及税收的合理化、金融市场的规范等,来保持一定的储蓄率,以促进经济稳步
增长。
一、我国居民储蓄的发展和现状
从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居民储蓄存款越来越多。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经从1978年的两百多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三十万多亿元。早在1992年就已突破万亿,2000年突破五万多亿,到2003年突破10万亿,2005年更是突破14万亿元,2006年突破16万亿,在2010年,居民储蓄突破了30万亿元。居民储蓄在30多年里增长1000多倍。现如今,我国居民储蓄仍呈增长趋势并且稳定,可以预知居民储蓄将稳步发展并趋于稳定。这将决定我国居民未来必将增加支出。
二、我国居民储蓄率高的原因
我国居民储蓄动机主要由养老、子女教育和住房所引起。而这动机由中国人养老文化和重视家庭相关,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很好的化解个人和家庭风险,所以,家庭成员需要为老年人的医疗、养老和自己的晚年而储蓄。养儿防老是中国固化的文化,所以,必须储蓄来投资子女教育。等子女长大了还要为子女结婚和买房子而储蓄。这也就注定导致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现在,我国居民收入已有很大提高。2010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接近2万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5000元。所以,居民收入的增加导致了储蓄的增加。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投资工具有限,个人投资渠道还很少。最重要的是大多数我国居民还不了解或者未接受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而且品种少,居民很难找到有价值的金融产品,这些都影响着居民对金融产品的投资。除此以外,我国人口结构、利息
率、社会文化传统、财税政策、通货膨胀率等也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储蓄。
三、我国居民储蓄高的利弊分析
1、从经济角度分析
怎样在低经济发展水平获得高的投资回报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可以说只有有了多的储蓄,才会有大的投资。投资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并且可以解决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对于我国11亿居民储蓄,国家可自由用于投资建设项目,这不仅拉动了经济同时也降低了金融风险。
2、从银行角度分析
银行是通过储蓄存款赚取利润的。银行能吸收储蓄存款越多,信贷规模就越大,利差收入也就越多。现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也确实在增多,但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在我国贷款难已成事实,从而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影响因素很多,比如银行自身因素:机制不健全、信贷难,不良资产多;外界因素:我国信用机制老旧、缺乏灵活性,没有很好的、可行的社会信用基础等。以上因素阻碍了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导致急需资金的投资企业或者个人缺乏资金,阻碍了投资,同时银行由于大量资金闲置而加大了经营风险。最终结果,就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3、从企业角度分析
居民收入一定,储蓄增长,消费需求就会减少,市场供过于求,而导致产品库存积压,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厂商之间的价格战
会使得投资利润率大大下降。
四、我国居民储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我国居民储蓄存在的问题
(1)降息作用不大,在于提高居民收入
在经济学研究中,居民收入影响或决定着消费额。生活中,我国实行七次降息,但是从结果来看,对刺激消费并没有多大作用。因此,在我国还是要想法使得居民收入提高。
(2)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居民感到其收入的分配已经与其劳动成果和市场不确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储蓄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是太有必要了。居民当考虑到下岗与再就业之间的各项支出、社会福利时,不得不为以后的各项消费、支出而储蓄。所以这种不完善的体制下,即使收入增加,储蓄还是一样会有更多的增加,而相应的消费同样不会有太多的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制度创新是那么的有必要和迫不及待。只有这样,才有部分的储蓄会转化为消费。
(3)信贷制度不完善
近几年,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已成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指出消费信贷才能真正拉动居民消费。但是,消费信贷发展才刚开始,体制不规范,范围小,品种少,手续环节复杂,所以信贷政策很难一时就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2、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的对策建议
(1)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保证着居民储蓄的增长,而居民储蓄又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者紧密相连。居民储蓄过少,则不能为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资于大规模设备提供足够的资金。反之,居民储蓄过多,则必然减少消费需求,降低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从而影响商品或资金运动,会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紧缩。因此,居民储蓄必须适当。而这种判别标准是判断居民在一定时期的储蓄是否有利于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2)建立、健全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增加消费、合理储蓄的前提。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包含住房、养老、医疗、就业等的制度。对于住房分配,按照理想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确定保障模式;对于养老保障应为其一般生活支出作出大致的预算,实行限款专用;对于医疗保障,一般性医疗由个人支付,住院医疗由个人与共同基金共同来承担;对于失业和贫困救济保障,政府提供其最低生活保障。
(3)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
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并将其推广与完善。为了调整我国的居民储蓄比例,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消费信贷的开展可以适当减少居民储蓄,增加消费。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人们传统消费、储蓄观念;另外,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最终达到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的目的。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制度中的不完善使得
篇三:《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
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这些数字引起了金融界的普遍关注。目前的居民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是重要原因。
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
文化背景所致
居民收入增加,为储蓄猛增奠定基础;
城乡居民个人特别是农村居民个人的投资渠道狭窄; 消费制度改革迫使居民将储蓄作为最钟情的投资方式; 消费领域信用水平低下,使居民即期消费下降; 价格心理预期走低,延迟了居民即期消费行为;
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货币沉淀于长期储蓄;
非居民性资金的流入,构成的"假性"存款占相当比重; 股市"行情"不尽如人意,投资者从股市撤资,部分资金流向储蓄;
信贷消费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居民消费水平处于升级储备期。
社保体制不健全,资本市场效率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在任何国家都需要几十年时间,不可能在近期内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消费。 第一,中国工业占GDP的份额比其
他大多数国家要高,与其他部门相比,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这意味着相当大份额的国民收入归给资本,进而转为投资。第二,占资本密集型企业(如重工业)很大份额的国有企业,对最大股东–政府–传统上很少分红。第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国有企业的重组,企业盈利增加。企业留存收益在投资资金来源中的重要作用,加剧了投资的周期性–利润高企时投资会进一步增强,低利润则抑制投资。
传统文化:现在国际、国内有个流行说法,中国人消费品买得太少,不像美国人消费得那么多,仿佛只要中国人多消费一点,就可解决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了。可是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美国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消费水平怎么可以相比?中国人消费水平低是因为可支配收入低。国人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太低,因此中国的消费水平太低。可是农民消费水平低不是因为农民有钱不消费,而是因为农民没钱。中国农民是中国消费倾向最高、储蓄率最低的群体。中国农民把所有的收入都拿来消费了,孩子上学、寻医看病还没有着落。因此中国短期内的消费增长很难指望靠刺激农民消费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就业增长的问题,是整体经济增长的问题,包括投资增长、城市化的深入。
社会结构:我想强调另一重要原因,即收入差距较大
而且还在继续扩大。目前在所有就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低收入阶层,要么是打工仔、蓝领,年收入平均仅万元左右;要么是还在农村的农民,每年仅3000元。他们的消费倾向很高,储蓄率很低,但在整个经济中,他们收入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每年新增GDP只有40%左右归这些低收入阶层所有,而且不是由于工资率提高,而是主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剩下60%的新增GDP被高收入群体所获,而这个群体消费倾向很低,平均下来,整体消费倾向很难提高。就是说,现在恐怕还不能进入国民消费倾向大幅提高的阶段,而要在今后几十年通过经济的持续增长方能解决。 家庭观念:老百姓的想法还是保守的,因为自己的生活来源问题,必须要求老百姓有一定的存款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稳定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稳定的感觉或者说家里没有一定的存款后,老百姓心里不塌实,担心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像生病上学之类的,如果没有一点家底,怎么办呢?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老百姓的收入确实是越来越高了,但遗憾的是,在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却越来越谨慎,或者说,人们会觉得今后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所以现在的收入只能放在银行里。{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可以轻易地列出人们不敢花钱的众多因素:我们目前仍有为数众多的人被排除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在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今天,人们留下部分收入“防病”当在情理之中;教育费用连续攀升,甚至出现很多“家庭一年收入供不了一个大学生”的情况,人们要给子女留点上学钱是很正常的;房价越来越高,很多人为了买个房子要背负一生的债务。
篇四:《为什么中国的储蓄那么高》
为什么中国的储蓄那么高? 发表文章 | 留言本(0) 中国人均有形资本仍旧比发达国家低8-10倍,如美国和日本。如果没有相对高的储蓄率,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永远也追不上发达国家
近些年来,中国保持着非常高的国家储蓄率,2008年达到GDP的52%(这是能得到的最新的统计数据)。其高储蓄率被认为是造成今天全球失衡的原因——根据传统理论,那些储蓄过多出口过多的国家会有大量的贸易盈余以及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
但事情并不总是如此。例如,如果我存了100美元,但是与此同时在我工厂的固定资产投资了100美元,那么“在国内来看是收支平衡的”,并没有出口盈余。 这个例子表现了中国最近的经济情况。从2009年末到2010年初,如果中国的贸易盈余没有与前几年相比大幅收缩的话,其储蓄率很可能保持在GDP的50%。事实上,中国在此期间的某个时间出现了贸易赤字,因为在固定资产上的高投资率(归因于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的政府刺激政策)刺激了国内对商品的需求,正如高消费支出下会出现的结果一样。{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只有当一个公司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额比其储蓄额少时候,“盈余储蓄”才会在贸易平衡中显现。同样的逻辑可以运用到美国的经济上去,只不过是倒过来而已:即使美国想要大量消费不储蓄,如果它没进行大量投资的话,它可能不会堆积贸易赤字。只有当它在大量投资的同时没有抑制消费,才会出现贸易赤字。
当然,储蓄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美国人和欧洲人有更多储蓄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创造这种引起金融危机的全球失衡或者随后出现的全球政府债务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储蓄尤为一件好事。贫穷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在低储蓄率的条件下积累投资资本,同时避免造成过多的外债。
甚至对一个有着3000美元人均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积累仍旧是一个问题。通过在实体资产和研发项目进行相对高的投资,刺激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更快的城市化进程,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储蓄去投资,这是很关键的。
在任何有意义的国际对比中,中国人均有形资本仍旧比发达国家低8-10倍,如美国和日本。如果没有相对高的储蓄率,诸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永远也追不上发达国家。
如果由于经济结构因素,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高储蓄率(尽管努力增加当前消费),最好的策略不是通过短期的“外部休克”来减少储蓄,如汇率大幅升值,这可能会在一夜之间使得出口工业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把储蓄更多更有效地投入国内投资中,避免大量的外部失衡。
例如,中国应该使用其现行的高储蓄率,来建设其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此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虽然当前的消费缓慢上升,储蓄率可能仍旧会居高不下,而更高的进口资本物品可能会遏制贸易平衡。
此外,对公共基础设施及城市设施的投资将不会创造工业“产能过剩”;事实上,这会提供家庭和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内使用的长期的公共耐用品。如果中国继续朝这方向发展,其外部盈余将进一步减少,其他条件则会平衡。
当然,一个国家必须处理“过高的”储蓄率,即便它不一定就是导致对外失衡的主要原因。这确实是中国长期面临的挑战。占GDP50%的储蓄率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过高的,家庭消费占GDP的35%也是过低的。
但这只能通过旨在带来结构性转变的国内政策来解决,而不是依靠外部政策,货币升值不仅会有损出口,而且会导致高失业率和低收入,从而还可能会削弱进口。
中国必须认识到高储蓄率将不能在长期内提供稳定的经济增长。高国内投资率在目前可能会防止“盈余储蓄”对外部平衡创造太大的压力,但是从中国贸易的趋势来看,如经济增长没有伴随着内需的增长,那么这在长期是不可持续的。 高投资率可能会导致经济过热,在中期内增加资本货物的价格,并最终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如果要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调低储蓄率是必要的。
与此同时,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所谓的“出口导向性增长政策”本身可能并没有错,因为普遍来看,国际贸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但是如果出口继续增长,而消费引导的进口没有增长的话,贸易失衡会出现,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会增加。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政策来减少其贸易盈余,如降低进口关税,撤销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以及逐步的汇率升值。但中国真正需要的是更大力地促进内需,降低储蓄率。
谈储蓄率问题,要区分三个不同的问题,第一是中国储蓄率“提高”的原因,第二,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第三是亚洲国家储蓄率高的原因。这三个问题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陆铭文章表示,第一个问题,从趋势来讲,如果中国储蓄率提高的话,是什么原因?首先我们区分家庭储蓄,还有企业、政府的储蓄,因为企业、政府的储蓄率是提高的,所以实际上这直接导致中国整体储蓄率提高。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政府、企业储蓄没有替代家庭储蓄的功能。企业的储蓄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所以企业储蓄高了,直接转化成了企业的投资,而没有将利润通过企业分红,转换成居民个人收入。政府也是这样的,
政府的储蓄是政府可支配收入减掉消费,政府的消费有一部分是医疗卫生、保障的开支,这部分的开支比重长期以来幷不高,所以,政府储蓄上升的同时,居民也会相应地增加储蓄,来应对政府在医疗保障、教育等方面支出的相对下降。
从家庭储蓄率来看,也是在上升,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是老龄化,这里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按照道理,当老龄化带来社会上有更少的年轻人在储蓄时,应该导致储蓄率下降的,但是这里有争论,在中国谈老龄化,必须注意到中国是独生子女政策下的老龄化,而我们国家有养儿防老的机制,当老龄化出现的时候,家庭有两个相应的行为,第一是增加子女教育投资,来提高养老时的收入回报,第二,自己增加储蓄,提高未来养老收入。特别是当孩子数量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父母就更需要加大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但是,而这就需要更多的储蓄。同时,人们就必须自己增加储蓄。在这两个机制下,就使得中国的家庭在应对老龄化时,反而可能加大储蓄。第二个,是和收入差距上升有关,收入差距扩大时,由于富人的储蓄倾向更高,所以社会平均储蓄率会上升。第三个是房子,中国有个很特殊的现象,房价上升很快,房子首付高的时候要30%,整个国家恰恰是要消费大宗商品的时候,当社会的越来越多的人处在这个消费阶段时,就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宗消费被实现前需要储蓄钱去支付首付,社会平均储蓄率会就上升。
文章称,如果我们承认中国储蓄率的确高,应该谈横向比较的问题。有研究发现,中国储蓄率高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中国人预期收入增长慢,第二,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的结束还需要若干年,在那之前,储蓄率高幷不奇怪。第三是前期的储蓄率,储蓄率有一个习惯性,不易改变。最后,可以谈的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中国今天仍然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与劳动力相比,中国仍然相对缺乏资本,这时,资本回报率比较高,于是人们的储蓄动机就高了。当然,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太没有效率,这会降低人们储蓄的动机。即使如此,人们还愿意投资于教育,这和投资于物质资本本质上是一个道理。只要在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有样投资能够获得高回报,人们就会愿意为之而储蓄和投资。
随着美国储蓄的增加给中国的低消费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导致中国出口其生产过剩的能力出现崩溃的风险,有一个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那就是:为何中国家庭将收入的如此大一部分用于储蓄。
似乎每个人都知道答案。许多人坚称,中国家庭进行储蓄是因为儒家文化鼓励为了将来而节省。储蓄在文化上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
其他人则说,这是因为中国脆弱的就业和医疗保障网络。因为他们不能指望官方的授助,中国家庭必须存下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以备突然的医疗或者万一失业时使用。
还有一些人强调,经过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灾难性政策造成的破坏,中国人变得对未来极度谨慎。他们用储蓄来保护自己,以免遭遇危险的将来。
这些“文化的”回答都很容易理解并且十分吸引人,因为它们似乎有着符合直觉的意义。但它们都不能令人满意。
比如儒家文化的说法。许多“儒教”国家似乎都有着高储蓄率,甚至中国裔的美国家庭也往往比普通美国人的储蓄率要高。
但他们忘了大多数的美籍华人是新近的移民,而大多数移民在到美国之后的最初几代人中都有着高储蓄率。无论如何,儒家学说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亚洲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之后成为了对亚洲的高储蓄和高强度工作理念的一种解释。
在此之前,当亚洲的儒教国家遭受长期的赤贫和低储蓄率时,那些试图对亚洲的无能作出解释的社会学家们无疑认为儒家文化本身包含着错误的价值观。结果证明,儒教能解释一切,从贫穷到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谨慎的行为和高储蓄到赌博和堕落。这种灵活的解释良本就不是解释。
那种认为中国人因为缺乏社会保障网络而进行储蓄的观点呢?这种论点也有问题。如果世界上大多数没有社保网络的国家都有着高水平的储蓄,而大多数有着健全社保网络的国家都是低储蓄,那么这种观点还有点价值,但哪怕随便看一眼世界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靠不住。
“动荡的近期历史”的解释也同样如此。拉丁美洲、东欧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有着更加混乱的近期历史,但仍然有着低储蓄。事实上,在这些国家,低储蓄率经常被归咎于他们的历史。
我们喜欢用那些从直觉上来说简单而易于理解的答案来回答重要的问题,但这些答案并非总是正解。考虑另一种可能性或许更好,那就是,通过抑制消费或者推动生产,政府的政策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储蓄的增加。
将生产增长速度推至高于消费的任何政策都必然增加储蓄率。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东西要么被储存起来,要么被消费掉,而如果生产的增长高于消费,储蓄就必然上升。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金融体系本身可能是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将存贷款利率压得很低并因此有效地将中国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资助生产者,企业生产增加了,而家庭消费受到了限制,结果就是储蓄的增加。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为什么中国居民收入不高而储蓄高的原因 中国居民储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