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山居秋暝扩写200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山居秋暝》改写散文》

《山居秋暝》改写散文 教学集锦 2009-10-16 06:32:25 阅读6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改写: [一]

进入深秋,空旷的山野一片寂静。山不再青翠欲滴,可是水越来越清澈喜人;草不再绿油可人,可是随风飘落舞动的身影是大自然的风铃。尤其是黄昏时候刚下过清凉的秋雨,不,准确的说,应是上苍给勤劳的世人送来的用以洗去夏日炎热的甘霖。雨后的夕阳很不甘心就这样告别秋日,于是留下了姗姗来迟

地彩霞和怡人的仙境,这已经算是美妙的时刻了。可是,我呀还觉得不够。

忽然天地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是太阳又回来了吗?漫步松林间,倾听松涛阵阵,地上一片银白,啊,那是,对,肯定是,心里欢呼着,可是我却不能呐喊,我怕惊扰了天边、树梢上、小河里的月亮。哗哗哗,哗,哗哗,那水声很美啊,象是月亮与清泉在共舞,是啊,这样美的夜晚,不跳上一曲《二泉映月》真是憾事啊。在布满奇形怪状石头的舞台,看那水做的人儿身姿多么婀娜,袅袅的舞出一个又一个音乐节

拍,是动感,更兼美感。

[二]

山以她博大的母爱般的宽厚收留着厌居俗尘的人们,这里静谧,这里舒适、恬淡,尤其是新雨过后

的清新,秋日天气的飒爽,白日向晚的安宁,更加荡漾着股股清幽明洁之气。

秋月当空,乌鹊南飞,苍松如盖,亭亭玉立;清水涟涟,是月儿的洗脸水;树影斑驳,是月儿送给大地的晚装,那是天上仙女织就的霓裳,如梦似幻,飘飘欲仙。有人说,这一地银白不是月光,是月亮掬来银河的水送给秋夜的生日礼物,不小心让松针给扎破了,泻的一地银白。你瞧:这流淌地山泉淙淙作响,

因为月映溪流,他们都在为秋的生日共舞祝福。

篇二:《王维山居秋暝导学案 教师版》

王维山水田园诗

学案编制:郭志峰 审核:黄瑾 时间:2014-04-12 编号:13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体验高考题中山水田园诗的涉题类型。

【学习任务】

1、通读诗词,并翻译。

2、完成文后习题。

3、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形成小组共同答案,并在自己的学案上改好;

【相关理论】

一、山水田园诗的概念{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山水田园诗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合称,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山水诗人)和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人),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

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2、表现手法:(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 正侧 )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 拟人

(2)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3、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附――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范成大

【回顾所学 导入新知】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

浅而实深,描摹景物精细传神,因此在写景状物诗上,有独特的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绘人物,丛竹等。著有《王右丞集》。苏轼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背景和诗题】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王维仕途受挫隐居辋(wǎng)川之时。他在那里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表现了王维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倾向,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望,厌弃官场的情绪。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山中的居所,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作品风格】

{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总风格: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特点

诗如画卷,美不胜收:比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比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曰: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渗禅意,流动空灵:比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就像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学案,及时圈点重要信息,反复诵读诗歌。{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自主赏析 注重实践】

一、反复朗读诗歌,看看自己达到了第几重境界:

第一重:能正确朗读诗歌。

第二重:能读出停顿和节奏。

第三重:能根据诗意读出语气和感情。

二、在上面右边框里一句句的用现代文翻译这首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典解决。如“山居”“瞑”“随意”等。

三、课前能背诵《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四、思考题

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为“诗中有画”,请根据诗句分析,这画里有哪些景物?中间四句诗,一句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联,用优美的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画面。

提示: 1. 抓住意象及其特征。

2.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3.进行生动的甚至是华丽的扩写。

4.融入个人感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选一联作赏析。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诗中的画面有许多景物,甚至有人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还称之为“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4、请说说你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理解,诗人认为春景好还是秋景好?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明确:“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明确: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王维诗中名句】

{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1、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送邢桂州》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二首》

7、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篇三:《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扩写导学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扩写

训练目标:

1.明确扩写的含义、要求。

2.学习扩写的步骤,学会扩写。

3.练习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文后问题

{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原文: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62字) 注释 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郑者:郑国的人。为:做,制造。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一种木材。之:的。薰: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香。以:用。桂椒:香料。缀:点簇,装饰。 珠玉:珠子和宝玉。饰:装饰。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红色玉石。翡翠:翠鸟的羽毛.缉:装饰(边缘)。椟:小盒。 而:副词,却,但是(表示转折)。还:退还;归还。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可:可以,能够。谓:称为,叫作。善:擅长,善于。未:不。鬻(yù ):卖。

扩写:

在古时候,楚国有一位很会做生意的珠宝商人,他不仅在本国做买卖,而且还到郑国等国家去做。有一年,这个珠宝商人,买进了许多宝珠。他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呢?"嗯,就这么办。"于是,他找了一些名贵而且带有香味的木料,雕刻一些精美的盒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宝珠装在盒子里,就向郑国出发了。

商人来到郑国,他在铺子里卖。一天,一个花花公子来到柜台前,嚷嚷着要买宝珠,这就是郑国人。他一连挑了几十样,都不中意。这时候,那个生意人走了过来,对着公子打量着,这个公子手里提着个精美的鸟笼,满脸福像,白白胖胖的,一眼就能辨出是富家子弟。这个商人笑呵呵地迎了上去,满脸堆笑地说:"这个公子,别的您没看上。您看,这个您中意不?"说着,就把这只美丽的盒子递了过去。那个郑国公子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幽香,正在纳闷呢。商人把盒子递过来,香味就更浓了。公子马上接了过去,翻来覆去地看,简直是爱不释手。他边看边说:"好好好,就买它。多少钱?"狡猾的商人见他很有钱,就顾意把价钱抬高了。

谁知,公子还不嫌贵,把盒子买走了。公子一边走,一边仔细端详着盒子,真是越看越爱,他用手抚摸着盒子的花纹,突然好像触到了什么机关,盒盖"啪"的一声打开了,一束寒光射过来,再一看,天鹅绒垫上有一颗又大又圆的珠子。咦,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店家不慎遗忘在这里的?公子我有的是钱,可不能落了个贪小便宜的名声啊!再说,我买的是盒子,又不是一珠子。珠子和盒子比起来,简直太逊色了。想到这,就派人把珠子送回去了。

家人把宝珠还给了商人,商人看到宝珠后,先是一惊,随后立即满脸堆笑地说:"多谢你家公子送还宝珠!我一定走到哪里,都向老百姓宣传公子的美德啊!啊,大人,慢走,慢走!"接着,他说:"这公子真是天下头号大傻瓜。那我可就发大财了。"

那个家人把商人赞美的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了哈哈大笑,说:"这回我可真赚了,不仅买了一个无价之宝的盒子,还赢得了一个好名声啊!"

这位郑国的傻公子,只爱那光彩照人的盒子,却不知道那宝珠才是无价之宝啊!让那楚国的商人白白占了很大的便宜。(842字)

请你概括:

1.什么是扩写?

2.怎样扩写?

二、阅读下列材料,请画出扩写的内容,与原文对照,明确扩写的作用。

1.原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扩写:

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飘的少女提浣纱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扣开心中的门扉,在月光银幕中互诉衷肠。

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涤荡的河心,收网的汉子们驾着渔舟,满载沉甸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溯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原诗:长干曲 崔颢 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扩写:

微风习习,平静的江水在竹篙投入、提起间,漾开一层层的涟漪,夕阳映红了江水,瑟瑟半江红半江。江边二舟相逢,一位船家女突然听见对面船上男子说话像是家乡话,一日行船的烦闷似乎立即散了许多,她忍不住探头出来,急切地询问:客官家住在哪里啊?我是横塘的。”话音未落,姑娘忽觉唐突,不等对方答话,赶紧以袖掩口,已羞得满面通红……

2.练习:请你扩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要求:想象合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三、扩写:《石壕吏》

1.小组讨论,找出扩写的点。

2.合理想象,书写认真、规范,不少于600字。

总结:

一、大步骤(审——明——懂)

1审题目,提取题目要求关键词。

2明指向,确定下笔端口。

3懂诗词,借助标题、注解读懂原诗文。

二、小方略(融-扩-补-润)

1.融以原意,融以情意,恰切改写。

2.适当扩容,简语变铺陈,抽象成具体。

3.巧妙补充,添细节、情节、情态、动作等。

4.深度润色,巧修辞 用表达技巧。

三、切记要领:

1.不离背景,合理想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山居秋暝扩写300字 山居秋暝扩写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