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

字数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字数作文】

篇一:《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赏析

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一、咏物诗的特点:

1、从描写对象上看,咏物诗中往往只有一个主体对象,并主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

二、咏物诗的类别:

1、单纯咏物。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仅求其形似,不赋予个人的感情,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诗写早春之柳,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纯为写景,写景用比喻、拟人、设问的手法,如“妆”“碧玉”“裁”“剪刀”。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清新自然,令人生爱惜之心,蕴涵喜悦、赞赏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宋代名相李纲的诗《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如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样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三、咏物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例如: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例如: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诗人通过写柳的美好(枝条繁盛、随风飘舞、轻盈袅娜的姿态之美,秀色夺目、柔嫩多姿的色彩美)与终日寂寞、无人理睬的荒凉冷落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寄寓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例如: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例如: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四、咏物诗的鉴赏方法

1、首先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因为这是诗人议论、抒情的出发点。

既然咏物,自然可能会涉及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等贴切逼真客观的描摹。欣赏咏物诗也就要仔细品味所咏之物的特点,看其形,观其色,想其神,深入到对象的灵魂,抓住事物的神韵、品格。

2、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思想。

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或发生的变化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都能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细加领悟。欣赏一首咏物诗,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一般地说,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运用侧面烘托

的手法。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之特点寓示人的精神品格,物和人有其“神似”,因此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如陆游的《卜算子o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以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的环境特点来侧面描写,又通过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梅花形象的正面描写托物言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五、常见咏物诗的考题形式和答题思路

常见的考题形式如下:

1、判断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物象)是什么。

2、分析意象(物象)或抒情主人公的主要形象特征。

3、分析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

4、分析诗歌的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或主旨。

下面举例来说明: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可以比较典型地展示出咏物类诗歌的考查特点。第一小题要求把握所咏事物及其特征,即是关注咏物诗“体物肖形”的特点。由前两句及第四句可知所咏对象为梅花,结合“冰雪林中”“ 不同桃李混芳尘”可见其特征为耐寒、清高,由“散作乾坤万里春”可知它是在桃李之前的报春使者。第二小题要求就手法技巧和思想感情给以把握,体现咏物诗“传神写意”的特点。“冰雪林中”为其生存环境,显然是以环境来衬托其形象,第二句写其不与俗气的桃李同时开放,用的是对比,由此可概括其运用的手法为衬托、对比。从对其形象和手法的准确把握中,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难回答,诗人歌咏了梅花的精神,虽生存环境恶劣,但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仍然向世人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也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理想操守的品格和精神。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的什么特征?

2、分析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路分析及答题要领:回答第一小题应紧扣咏物诗的特点,抓住描写的关键词,领会环

境描写与主体刻画的关系。诗人以“瑟瑟”突出风之劲,“冰霜正惨凄”突出恶劣的环境来刻画松柏,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的高风亮节。回答第二小题应抓住“松枝一何劲”“终岁常端正”等语句,尤其要关注“一何”“常”这种形容词和程度副词,结合诗人对所咏之物的评价语句“松柏有本性”,当然从其写作目的来说,决不能丢开标题。成功地。诗人以松柏为喻,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的赞美和追求,既是自勉也是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管在什么时候,即使生逢乱世,人都应该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由上面的例题分析可见,对咏物类诗相关考题的把握其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1、意象(物象)是作者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而且,既然是物象,那么应是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2、分析形象的主要特征一定要认真品味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

3、一定要注意咏物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这一特点。

4、分析思想感情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物的“冷”“暖”不同色调,结合诗歌标题、诗歌中的重要语句来理解,还有可能的话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诗歌所附的注解来体会。

【高考链接】

1、(13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5分。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 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6分。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3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篇二:《文学品味 一草一木总关情》

【文学品味】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虽然只是寻常的莲花,周敦颐却看出了不寻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作者几笔就写出了莲花的高洁品性,其清幽雅致更能体现出君子之风。

周敦颐不但盛赞莲花本身的美,而且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也融化其中,托物言志,写出了自己的高远志向和磊落胸襟。

在自然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关乎人的情感。文人们总是喜欢与大自然惺惺相惜,呼吸与共,也总能找到代替自己发言的自然事物。也许,一朵花,

一片叶,

一声蛙鸣,就能展现出每个个体的忧伤与欢喜,达到人与自然身心合一的共鸣境界。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咏蝉》{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这是骆宾王的一首名作。当时的骆宾王得罪了武则天而被收监,秋蝉声声,让听者阵阵心寒,一个“客”字意味深长。骆宾王觉得自己本不该在监狱中,所以自认为是客人。但是,自信的诗人却经不住寒蝉最后的鸣叫,很容易就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慨。即使高洁如秋蝉,但美好的盛年时光难再回来,由物到人的感触更为深刻而伤感。

骆宾王不久后被释放,但继续反对武则天当政,而且写下了著名的《伐武曌檄》,号召天下人讨伐武则天。但武则天看过他的文章后不但不怒,反而大赞其文采斐然,有宰相之能。可惜骆宾王最终投靠叛军,兵败身亡。

不仅是骆宾王,似乎文人们都喜欢以 “咏蝉”来自比高洁。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在唐诗中,咏蝉诗年代最早的是书法大家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认为,蝉的鸣叫声从梧桐树里传出来,很响亮,这是什么原因呢?只要身居高位,并不需要秋风吹送,声音也可以传得很远。一个人志存高远、心地清洁,其人格魅力自然会显著,也就不需要靠权势或地位身份等给自己树立声望了。

唐太宗常称赞虞世南为“五绝”,认为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等方面均是上品。从这首诗中,可以读出虞世南的自信与从容,显示出其淡定的气质、自省的精神。

可见,古人咏树、咏花、咏春,甚至咏蝉,其真实意图都不是单纯摹写自然,而是把自己的感情夹杂在情景之中,借大自然的山川万物来抒发自己的情趣与志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菊花通常是百花中最后凋落的一种,历尽风霜而后凋,她的风骨与坚贞令人感动。元稹参悟到的不仅有自然哲理,还有人生的操守与坚守。

在古人眼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刹那都可以感悟到自然对我们生命本身的启迪。

篇三:《一草一木总关情》

高中复习课“三学三评”自主课堂模式

一草一木总关情

——-古诗鉴赏之意境型学案

课题组成员:菅舒涵 闫丽 董艺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能够找出诗歌意象并说出其内涵,据参考答案订正,写出自评

2.通过示例分析,能够熟知诗歌意境型的答题步骤,准确组织语言并规范答题。

3.通过拓展练习,学以致用完成评价项目,小组代表课堂交流。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枫桥夜泊》 《送元二使安西》

张继 王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渭城朝雨浥轻尘,

江枫渔火对愁眠。 客舍青青柳色新。{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劝君更尽一杯酒,

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同学们就《枫桥夜泊》和《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分别找出其中的意象,试着描绘画面,并说出其中蕴含的

情感。

总结 常见的考题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技巧型{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分析语言风格型

炼字型

诗评型

""

二、【授之以渔】

1、意境型问题设置(问什么):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意境?{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③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

""

2、鉴赏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议一议(纠错)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分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1分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分 步骤三

3、答题步骤(答什么):

①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景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

4、提升(怎么答):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发挥想象。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分)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要用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的词语;

二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幽静深寂、恬静安谧、恬静优美、明净绚丽、

雄奇优美、雄浑壮阔、瑰丽雄壮、繁华热闹、生机勃勃、虚幻飘渺等。

(1分)。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要考虑两个方面:①作者对外物的情感; ②作者本身的心情。

二是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

1这首诗(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 2这幅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意境。 3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或: 这首诗(这两句诗)借 、 、 景物, 营造了一 种 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学以致用

1、阅读朱淑真的《秋夜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1.第三四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从窗外梧桐树缝里落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2分

2.作者用凉床、月影、梧桐共同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意境。1分

3.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2分

2、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2分

2.营造出了恬静优美的氛围。1分

3.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和闲适恬静的隐逸情怀。2分

06年江苏高邮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颈联、颔联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6分)

描绘了四幅图:梁上的燕子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 的白鸥相亲相近、嬉戏畅游,老妻闲来无事,正在纸上画棋盘,幼小的儿子敲弯缝衣针做成的钓钩。 2分 (步骤一)

组成一幅清幽恬静的水乡生活图, 1分(步骤二)

表现诗人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和闲适的心情。 2分 (步骤三)

术语链接

1.氛围(意境)特点: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幽静深寂、

恬静安谧、恬静优美、明净绚丽、雄奇优美、雄浑壮阔、

瑰丽雄壮、繁华热闹、生机勃勃、虚幻飘渺等。

2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豪迈之情、忧国忧民、闲适恬淡之情等

常见意象总结:

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篇四:《一草一木总关情》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言志诗

主备人:胡友春

三维目标

(一)知识能力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过程方法

通过对咏物诗的赏析,了解咏物诗的特点,掌握这类诗的解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草一木总关情”,了解诗人在描摹事物的中寄托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课前预习

1. 回忆学过的咏物诗: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暗香来。”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2. 了解咏物诗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课堂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方法引导:

1.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2.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

4.咏物诗鉴赏方法

①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

②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5.如何透过表层的物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言的志呢?

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6.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三、初步感知:

(一)根据上文提供的方法,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1.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800字 一草一木总关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