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描写动作的片段》
描写动作的片段
1、 我跨进挤过走到支撑书架,
右手举用鹰一般的眼睛搜索着《草房子》。怎么找不到呢?心中一急,加上人群中微微的热浪,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再找一遍,“哟,终于找到了,它静静地躺在那儿呢!”我如获至宝,心里就像盛开了一朵香飘四溢的粉红玫瑰。
2、 爸爸蹲下身子,轻轻地把我的脚搁拧开红花油的盖子,
左手抚摸着我咧开口子的脚,右手拿起棉签,伸进万花油的瓶子里,瞬间,棉签就像吸足了水的海绵宝宝涨大了。爸爸一边给我涂药,一边用嘴轻轻地给我吹伤口,不时抬起头,用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我,眼里满是不忍和怜惜:“疼吗?”我摇摇头,一股暖流涌上的心头我。
3、 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
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4、我(坐在座位上)很紧张,(两只手紧紧地握着钢笔),心想:老师,我求您了,可千万别点我的名字呀!(我觉得手心里在出汗,连心跳的声音似乎也听的见)。我(用祈求的目光)看着老师,惟恐从他的嘴里说出我的名字。
篇二:《动作描写–作文》
跟李老师学作文(13)——动作描写
一、技法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且不重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他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顶、弯、蹲、插、倾、飞等”6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四)与语言、外貌、心理等结合起来写。
二、心法
人物动作有先后,一步一步我来表。
巧用动词不重复,恰如其分最为高。
根据主题写动作,一字千金妙妙妙,妙妙妙!
三、荐文
和老妈在一起
(2013年上海市中考)
和你在一起,我的世界五彩缤纷。
——题记
童年——保姆
“哇,好香呀!”我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炸鸡的味道,果不其然,桌子上摆着一碗黄澄澄、脆香香的炸鸡翅!我不由得奔过去,伸开五指山,捏起一个鸡翅就啃。从厨房里走出来的老妈看到我这副馋嘴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急忙叫我去洗手,当她看到我的手指甲长得老长老长的,不禁嗔怪到:“十岁了还不讲卫生,赶紧把指甲剪掉呀!”饭后,我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坐在沙发上,伸出手来请求道:“老妈,你给我剪指甲呀。”老妈嘴上很不情愿地数落着我,而行动上却早已坐下来开始给我这个“小少爷”剪指甲。“老妈,快给我的指甲再磨一磨呀。”刚刚解决了“手上工程”,我又把脚翘到她的腿上。没办法,一并解决了这双臭脚吧,这小子!我心里偷偷笑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妈在心里肯定嘀咕着。哎呀,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
在人间——朋友
“大姐呀,不许动!要钱还是要命?”我头扎毛巾,身披浴巾,肩挎冲锋枪,手持“AK-47”步枪“挟持”着老妈。哪知道我老妈要钱不要命,宁可往我的枪口上顶,也不愿掏出一分钱来!我哪下得了手呀,只好败下阵来,郁闷!一日,我将留了多日的头发抹上点啫喱、发胶什么的,来一个爆炸头。在老妈面前,眯着小眼睛满屋子哼着“菊花残,满地伤—–”自我感觉很“周杰伦”呀!可我老妈冷眼瞧了半天,赏了我一拳,扔了一句:“小兄弟,你走错了门吧,这儿不是周府,我可不是周杰伦的妈!”我不禁喷饭!唉,唉,唉,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
我的大学——老师
“A,快来看开心辞典!”我在房间里琢磨着魔方的六面玩法,老妈在客厅里叫我。她要考考我这“读书人”。电视上,王小丫出的题目还真是千奇百怪的,比如“长江发源于哪里——昆仑山、唐古拉山?”我抢得先机,唐古拉山!老妈面无表情;“下面那种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水能、风能、石油?”我轻描淡写地说道:“石油!”老妈眼角有了些笑意,我愈加得意了,
可是这道题:“‘历览前贤国与家,盛由节俭败由奢’这句话是谁说的?——张骞、张謇、司马迁、司马光”我就不会了,我用眼角的余光瞅瞅老妈,她早就胸有成竹地抛出了答案:“司马光”。电视上的老先生选择了司马迁,可把我老妈急得要命,好在王小丫放了水,老先生才过了关,我老妈才送了口气!啊呀,啊呀,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
老妈,我真的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
仅以此文献给我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妈。 ——后记
推荐理由:本篇考场佳作的小作者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写出了这篇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而又幽默风趣的佳作来,令人赞赏。
一、刻画人物形象可亲可感。一般同学的作文如果表现妈妈的,选材不外乎雨天送伞、生病半夜送去医院、失败了鼓励自己等等,耳熟能详、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本文的小作者既刻画了温柔的妈妈形象,又表现妈妈知识渊博、顽皮幽默的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新型的、别具个性的新时代的妈妈典范。
二、母子关系新颖独特。文章不仅刻画了老妈的形象,其实小作者的顽皮、可爱以及和妈妈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崭新的母子关系,既是母亲,又是老师,还是朋友。正是有这样一个另类的老妈,才会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儿子。
三、文章巧妙借鉴,构思独特。小作者先用题记点题,并统领全文。接着分三个段落,借用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标题,表示时间的推移,成长的历程,全方位表现老妈的不同角色,叙写和老妈在一起的独特感受,每段结尾自然点题,层次分明。最后的后记则呼应题记,并表达对老妈无尽的挚爱之情,深化中心。
另外,文章的语言诙谐风趣、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捧腹。
四、游戏
“反拍手背”–两人为一组,一个人手在上方,另一个人的手放在那个人的手下方。同桌间“锤子、剪子、布”,赢者先拍上面的手,连拍三次,上面的手要及时躲闪,击中为赢。然后另一人主动拍三次。击中次数多者为胜。
先是预赛:同桌间比赛;然后是擂台赛:自告奋勇当擂主,别人挑战,每人拍三次,输者下记者采访总冠军。
五、练笔
题目:反拍手背擂台赛
提示:重在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
篇三:《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
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习掌握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 通过自身的体验来领悟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简炼、准确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对人物的动作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
动作描写中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的准确、简练,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 :学生表演,多媒体
学生课前准备: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师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
一. 运用表演,引起学生兴趣:看动作猜动词游戏(学生表演动作,大家猜)
1、走、跑、跳、推、攀、举、吹、握、摇、甩、抓、挑。
2、打、抱、拍、抬、捡、摆、摘、蹲、敲、喝、唱、拿。
引出动作描写(人物细节描写:正面<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和侧面<环境>描写;)
二、动作描写:
1 .什么是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行动理论依据及作用进行刻画的描写)
欣赏语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将语段中的词替换成一般的词,让学生去比较体会不同动词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含义,并回答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简析:描写动作要选词恰当,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可见步履的不便, “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写得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也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点出他爬的困难,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种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 .动作描写应注意什么?
A 、要抓住特征,写出人物性格,忌面面俱到。
小说《药》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是这样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学生品味并谈出自己的感悟,体现出了一个怎样的刽子手形象)
教师总结:透过这段文字,读者似乎体味到了双手沾着革命鲜血的刽子手攫取华老栓用辛劳积攒下来的洋钱时贪婪和凶狠。
B 、要具体传神。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细致
文题设计】
运动会一瞥
要求:在学校运动会中,肯定会有一些比赛场景让你难以忘怀,请你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把某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动作描绘出来。
【训练引言】
要写好人物的动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来进行刻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比如运动场上的紧张气氛,观战同学的热情呐喊等,就能衬托运动员的精彩表现。
2. 以个性鲜明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运动场上的每个运动员,因为性格、态度等不同,他们的动作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拙,有的巧;有的张扬,有的含蓄……描写时,要仔细揣摩,精确“炼词”,用最合适的一个动词来表现人物特点。
3.合理分解动作,精描细摹完整过程。比如,写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动作,不能简单地写“他蹲下去,做好准备”,而应该写他“如何蹲下去”,手、腿、眼神等如何配合,努力做到具体、形象。
4.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既可以把动作描绘得更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趣味。
【片段作文示例】{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甲 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 “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
乙 “加油!”在“果冻”的呐喊中,我班的“金刚”——陈栋,手里掂着那个沉沉的铅球,迈着有力的步子走进了铅球场地。他环视了一下狂热的“果冻”,咧咧嘴,算是给崇拜者们的一个笑容。然后,他走进投掷圈的中心,眼睛狠狠盯着投掷区最远的那个标记,那气势,简直就是下山的猛兽,使全场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他把铅球托起,稳稳地放在肩头锁骨窝,左手向前方斜伸,右腿向后退了一大步,身体向后方倾斜。手臂上的肌肉鼓起来,脸上的肌肉也绷得紧紧的。突然,他抬起身体,用力一蹬右腿——“嘿”——随着一声暴喝,他转身猛力一推,将球奋力投出。铅球如流星一般在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急速落到了地面。
篇四:《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好句》
小学生描写人物动作好词好句好段
腰 身
好 词
哈腰 猫腰 挺身 挺胸 俯身 躬身 仰卧
蜷曲 倒立 转体 屈体 屈身 欠身 纵身
蹲身 鞠躬 曲背 匍匐 笔挺 腾跃 直立
翻腾 前倾 摇摆 翻跃 扭动 扭转 旋转
弯腰曲背 弯腰弓背 弯腰屈膝 一摇三摆 空中转体 侧体空翻 屈体空翻
直体空翻 前俯后仰 辗转反侧 仰面朝天 点头哈腰 前仰后合 席地而坐
正襟危坐 忸忸怩怩 忸怩作态 纵身一跃 挺身而出 弱柳扶风 闪身而过
擦身而过 匍匐前进 腰酸腿痛 腰酸背疼 贴耳靠墙 昂首挺立 鱼跃而起
鱼跃冲顶 一跃而起 稳如泰山 东摇西晃 东倒西歪
好 句
我抬着灌铅似的腿,弯腰弓背,继续地咬着牙攀登。
远处的田地里,有两个人肩并肩地弯腰忙碌,从西而东,一边前进,一边热烈地说着话。
索性我不推了,妈妈也不拉了,我和妈妈背对背往地上一坐,累得直喘粗气。
体育老师一声口令:“立正!”我们一个个挺起胸膛,眼望前方,站得笔直,像一排排挺拔的小白杨。
一弯腰,一直腰,那扁担一颤,他便急匆匆向前奔去。{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一个个全神贯注、脚步敏捷、身轻如燕,轻轻地跳了过去。{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
只见她向前冲了几步,来个有力一跳,那矫健的倒立的身影在空中迅速地旋转着,又迅速地落入水中。
她走路直挺着腰板儿,两只小脚噔噔噔地走得飞快,说话比走路还快。
她吓得魂飞天外,像折了骨抽了筋一样瘫在地上。 大姐姐们的舞姿美极了,你看,个个杨柳细腰,舞步轻盈,笑眯眯的神态格外动人。 两人几乎同时撞线,如一阵疾风一样,裁判员惊讶得发呆,过了一会儿才醒悟过来。 做着俯身动作,两脚叉开,弯腰俯身,两臂在身下交叉摆动,很吃力的。 只见他一弯腰一弓背,再一挺身,一担沉甸甸的泥土就挑起来了。 张大伯昂首挺胸,双脚站在冰河里,在我面前高高地竖起了根“标杆”. 他屏住气,弯腰弓背,使劲儿一跃,双腿前伸,超过了2.63米的距离。 肩压痛了,腰压弯了,腿也麻了,可他硬挺着也不放下担子。 我把游泳圈一甩,“扑通”一声跳进了奔腾的湘江,像小泥鳅似的游了起来。 一个个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孩子们的身子像一颗炮弹似的扑通一声落到大海里。
篇五:《怎样描写人物动作》
如何描写人物动作
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里,人物一定要有一个鲜明生动的性格或品质。那么怎样才能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写生动形象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以这么说,描写一个人物,动作描写几乎不可缺少。动作描写好了,就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品质。所以,动作描写是大家常用的刻画人物的一种方法。
“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动作一闪即逝,我们只有在观察时格外用心、细致,才能捕捉昙花一现的美丽。如何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好呢?
一、让动作连贯起来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进行“慢镜头”似的描写,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使人物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动作写生动具体了,人物的性格、品质也会鲜明突出了。
《凡卡》一课描写他给爷爷写信时的动作就非常具体:“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
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给动作“量体裁衣”。
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所以要仔细观察人物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因此,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准确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准确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真实、具体地反映生活实际。
例如,马雪丹在《小皇帝与老奴隶》中这样写:爷爷用商量的口气问:“好孙子,坐转椅吗?”“小皇帝”用力的摇着头,使劲挥着胳膊,打在妈妈的身上。他瞪着眼乱踢着,不愿意。来到梯子前,奶奶乐呵呵地问:“心肝哟,爬这梯子好不?”“小皇帝”仰头看了看,一闭眼,抱住妈妈的脖子,摆着身子,说:“不嘛!不嘛!”奶奶像接到了圣旨似的,连声说:“不爬,不爬!”不一会,来到滑梯边,妈妈轻声问:“宝贝儿,坐滑梯吧?”这话还真灵,一下子打动了“小皇帝”的心,他立刻不哭不闹了,叫着:“我要玩儿滑梯!我要玩儿滑梯!”“哎——”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了。这下,几位可高兴坏了,宝贝不哭了。
这里小作者准确运用“摇”、“挥”、“打”、“瞪”、“踢”、“仰头”、“闭眼”、“抱”、“摆”一系列的动词,把“小皇帝”因为“老奴隶”的过分溺爱而形成的任性描写得淋漓尽致。
三、给动作“涂脂抹粉”。
写好人物的举止动作,需要准确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如果在动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鲜明个性与思想境界。如“他一咬牙,猛地跳了下去。”和“他摆动两手像一阵急风似地住前一跳”一个“跳”字所表达的动作,和加上修饰词语后所表达的效果不同。这说明,在动词前后加上必要的限制修饰性词语是不可忽略的。
例如,在学习《燕子专列》一颗,对文中插图进行描述时,一位同学这样写道:“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经过我的提示,这位同学给动词加上了修饰词:“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哈气为小燕子取暖。” 加上修饰语就更加突出小贝蒂对小燕子的关心、呵护。修饰语能更好的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给动作“加上表情”。
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求把动作和表情结合起来写。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从而能更好地刻划人物性格。
比如《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修改塑像时写道:“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罗丹的动作和神态表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工作一丝不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罗丹,看到了一个如痴如醉,忘我工作的艺术家形象。
五、给动作“配上声音”。
动作描写往往与语言描写结合在一起,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语言,从而能更好地刻划人物性格。
比如《尊严》中逃难的年轻人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文中这样写道:“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文中这个年轻人,不愿吃不劳而获的食物,力求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我们通过这个年轻人的动作、语言,对这个有尊严的年轻人油然而生敬意。
六、给动作 “插上翅膀”。
写好人物动作,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适当加上心理活动描写,还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动作。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比如《鱼游到了纸上》中描写聋哑青年专注绘画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一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这里将聋哑青年工笔细描比作姑娘绣花,一下子就把聋哑青年的专注勤奋、熟练细致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写人物时,一定要描写好人的动作,让人物的举手投足都能传递出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