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数作文】
篇一:《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2014151001 姓名:陈倩玲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摘要】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既面临新的机遇,亦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 机遇 挑战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11月9日,习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年总结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全面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谋求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常态出现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告别旧常态、进入新常态,背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变化,深刻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我国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2011年以来我国失灵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下降,劳动参与率总体呈下滑趋势。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工资增速提升,而且这种提升是全国性的,这使得我国低成本制造业收到挑战,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2.储蓄率稳步回落导致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15%,老龄化越趋严重。老龄化社会意味着储蓄率下降,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来源的下降,表明以往投资驱动型增长难以持续。
3.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对外开放外溢效应降低。伴随经济发展,依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升生产率的空间将趋于缩小。中国经济以往是以工业为基础、以出口为导向的,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出口高速增长难以为继,沿海发达地区出口企业遭遇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市场需求不足。
4.我国进入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创新。
5.节能减排已经是大势所趋,资源环境条件日渐紧张。在以往的经济增长中,资源是廉价的,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已经非常紧张。60%的石油需要进口。与此同时,雾霾的大面积发生也使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总之,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新常态的涵义与特征】
经济常态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所谓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发展将逐渐告别过去30多年高速度、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新常态的特征:(1)从经济增速看,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从经济发展方式看,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3)从经济结构看,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4)从经济发展动力看,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 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1.城镇化释放持久动力。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过去是我国发展的不足,却是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率过高,像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城镇化率都超过80%,而我国城镇化至少还有20多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大国优势提供发展支撑。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内需的支撑力不可小视。目前,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也将形成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型支柱产业,使产业体系更为协调。
3.全面改革形成最大利好。习总书记坚定表态:“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推向更深。”他强调,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就是要为创新拓宽道路,就是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4.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更好。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
5.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新的需求正在涌现。
6.环境治理也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新常态 新挑战】
如果将新常态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历史性挑战。
1.从风险层面看,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我国进入增速换档期,由高速转入中高速。这意味着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十分必要。如果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就会受到影响,民生支出就难以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回旋空间也会被压缩,保持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也就会动摇。 3.前期刺激性政策的后遗症严重,导致中国宏观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一直面临“流动性泛滥”、“债务高筑”、“经济泡沫化”、“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困扰,系统性风险难以在短期化解。
4.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改革红利有待强力释放。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处在这个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由此带动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有利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增强社会流动性,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反之,则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尽管增长速度下滑构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主要特征,但它只是外在表现,深刻的内涵则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和效率改善,综合的结果将是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新常态不同
于常规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它是经济脱离常轨、另辟蹊径的新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另辟蹊径意味着供应链重组、经济结构转变、治理体系重塑和大国关系再造;在国内,除了这些全球共性,还意味着对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增长方式的脱离,对质量、效益、创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并由此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迈进。简言之,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浴火重生”。但应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唾手可得的。当我们说经济新常态开辟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指的是它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为我国经济新飞跃提供了新的要素、条件和环境。但把机遇变为现实,还有待我们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固然显示了面对战略性转折的平常心,“引领新常态”则更体现了面对新挑战的深思熟虑和敢于胜利的勇气。
【参考文献】
1.《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4年11月10日
2.《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第74期 17页至25页
3.《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4年8月26日
4.《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变化》 来源:经济日报 2014年9月8日
5.《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 来源:湖南大学马克思学院 2014“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
篇二:《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这是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的科学判断。从而宣告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迎接新机遇,迈上新征程,走向新时代,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正处于增速换档期、转型阵痛期和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关键历史阶段。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我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尤其是基层统计,更要主动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主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就要求基层统计不能再以传统姿态和原有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转,而必须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笔者现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浅谈基层统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理解我国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基层统计工作面临挑战
1.党政领导高度关注统计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就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统计是管理和决策的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快实现统计体系和统计能力的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李克强总理强调,统计指标要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提质增效升级。自治区、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也作了重要指示,统计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自治区、市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对基层统计工作来说,这既是动力,又是压力,更是责任。
2.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质疑。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基层统计工作也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尤其是统计数据面临极其严峻的质疑,每当公布重要数据时,社会上总会发出一些质疑声音。如:地方GDP疑似“被增长”,与民生相关的统计数据,质疑就更多。如:城乡居民收入、职工工资等。习总书记也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
3.公众迫切统计数据更加透明。一是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需求增加,对统计数据透明要求不断提高。二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社会公众参政议政、投资经营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这就要求统计更加开放透明,包括将数据、数据产生的办法、统计指标、工作流程、计算方法等等都要及时、常态化向社会公开。
4.迫切需要更加精准的统计服务。当前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交织,更需要有精准思维,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比如:经
济增速是否处于合理区间,经济转型升级是否有成效,居民收入是否正常上升,城镇化推进是否有力,城乡区域差距是否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是否真正惠及广大民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教育卫生等是否实实在在得到改善,等等。对于这些,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企业、个人,都要求统计服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提供和信息服务,要求进行有情况、有观点、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更要有前瞻性、精准性的研判和对策。
5.新常态下统计必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一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但面临产能过剩、消费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等诸多亟待破解的老难题,同时,还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下出现的阵痛式的、不可预见的新问题和新风险,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风险的化解和防范,都离不开统计数据的解释与支撑,必将给统计工作带来巨大任务和压力。二是统计调查对象的巨量、多变和非行政化趋势,将成为统计工作面对的新难点和新压力。同时,从统计本身建设看,建设“四大工程”,践行“三个提高”,推进统计改革任重道远。
二、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环境面临深刻变化,新常态既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更是对统计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挑战,基层统计部门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新统计流程、方法及管理方式。要以“四大工程”为抓手,打破统计传统工作流程,实现统计流程再创新。要加强标准统一,指标统一,流程统一和手段统一,淡化和缩减定期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加快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充分运用大数据统计,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要创新统计管理方式,调整政府统计职能范围,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真正实现从做统计到既做又管统计的转变。
2、坚持法治原则,彰显统计新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将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计作为政府的重要行政工作,应更要坚持法治原则,凸显依法统计。一是更加注重宣传的针对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把主要重点落脚在加强对党政领导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观念和过度追求政绩冲动,使其带头学法、守法、执法,达到示范性作用。二是更加注重规范统计法律行为。要做到依法统计,政府统计部门必须切实规范统计法律行为。要更加注重执法的精准性。查清数据作假源头,坚决抵制和排除一切对统计数据的干预,严厉查处领导干部统计违法行为。
3、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统计新权威。政府统计的权威,来自于统计公信力,归根结底是来自于精准的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统计服务。搞准统计数据,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统计数据质量底线,是
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关乎统计公信力,关乎统计的价值。一旦突破数据质量底线,统计将失去生存的根基。坚持数据底线思维,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也要坚持应统尽统,统准统全数据。应统尽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做不到应统尽统也就淡不上实事求是,同样,应统尽统是在实事求是前提下的应统尽统,两者是数据底线思维的根本统一。
4、科技驱动,引领统计新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统计创新的重要动力,是主动适应统计新常态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快全面推进“四大工程”应用。“四大工程”是统计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实践证明,实施“四大工程”对于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意义重大。当前,必须加快拓展“四大工程”到各统计专业,将统计业务全面规范固化到统一平台。二是加快数据开放与整合。加快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有力推进统计内部各专业、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促进统计专业、部门数据的关联分析与挖掘。三是强化数据管理。建立科学数据资源管理技术规范和全面质量控制流程,严格管控数据的收集、管理、使用和发布,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有效控制数据安全风险。
5、精准服务,反映经济新趋势。精准服务是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精准到位。一是要把握重点。统计服务的重点就是精准分析经济新常态的行业发展结构,预测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结构调整方向是否准确,发展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发展是否平衡等,能够
篇三:《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的新常态.doc》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的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溯源】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升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续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向众多外国政要以及企业负责人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我国经济层面最高规格的会议,新常态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标志着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层面的重要国家战略。
【对经济新常态的理解】
首先,经济的新常态表现在对经济增速的定位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30年,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不断增长,缔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第一季度的GDP增速仅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的年均增长9.3%的水平。
经济的新常态对这一下行趋势作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从经济新常态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历经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期,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基数也不断扩大,这就使得经济的高速增长难度加大,经济基础的不同必然决定我国经济将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此外经济新常态还指出,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不是一个结果量,而是一个过程量,也即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将不会回到以前的高速增长增长时期,而是进一步稳定在年均增长7%——8%的增速区间。
其二,经济新常态表现在对我国经济质量的提高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虽然一直高企,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却不高。依靠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人
口红利,发展低端制造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同时资源的匮乏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没有得到提高,基于上述原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再以粗放式、低端式为特征,而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经济发展的内涵式提高道路。
所以,经济的新常态不仅是对经济增速的描述与展望,也是对经济结构的描述和对经济质量的规定。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目标,即必须做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要仅仅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建设各个方面;要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等等。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首先要从观念上适应经济新常态,不能再向以往一样,单纯注重GDP以及GDP的高增速。我国经济的新常态清楚表明了我国经济的增速将不会回到以往那种平均10%的增速,因此对于各种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指标,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
其二要从行动上主动作为,顺应新常态趋势。要以提高经济质量为核心统筹经济工作,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提高经济的内涵和质量上来,让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自主创新引领的生产要素上来,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民众,真正把经济新常态这首歌唱好。
篇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他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并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一重要论断将新常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3月30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对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新发展、新突破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同志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九看”的思想方法全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从消费需求看,二是从投资需求看,三是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四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五是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六是从市场竞争特点看,七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 八是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九是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只有立足于这“九看”,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努力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不断增强调结构、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
新的战略方针,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不应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必须明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讲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必须准确把握这种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的变化,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我国迈上更高级发展阶段必须越过的坎。因此,组织经济活动,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注重GDP增长,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提高。
新的制度条件,突出体现为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法宝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牵引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市场与政府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配合、协调共进。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市场、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法治予以切实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新常态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理解我国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的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新常态下必须掌握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问题,等等。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发展才能打开新的空间。正是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战略举措,比如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建设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等等。
新的工作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为压力所动的战略定力。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敢作为、勇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些要求在新常态下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的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责任意识。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减速,一些人患上“换挡焦虑症”,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沉住气、有调控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面对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他强调,再难也得干,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这场攻坚战,向历史和人民交代。在新常态下,既要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保持强大战略定力;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历史耐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就会在新常态下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三
显而易见,在这些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工作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呈现新的状态,展现许多新的亮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化改革带来新变化,释放了市场活力,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二,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三,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第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新的增长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业态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五,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一带一路”等战略稳步实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驾齐驱”;第六,基于国民高储蓄和长期积累的国家净资产,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回旋余地比较大,宏观调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总之,我国经济“换挡不失势”,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双中高”目标。
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清醒认识到,新常态开拓了通往新繁荣的康庄大道,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新飞跃的要素、条件、方法和环境。但机遇要变成现实,还有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切实完成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任务。因此,既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保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战略转折的平常心;更要下大决心、大气力引领新常态,面对新挑战去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还需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态,更不是说我国目前的现状便是新常态。如果把现状认作新常态,新常态就变成对现状的消极默认,从而失去其蕴含的进取精神。目前的状态只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它正引领我国经济进入一种综合动态优化过程:某些特征正在生成、发展、壮大,另一些特征则在弱化、改变或者消失。简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有着确定愿景、随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有专家认为,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指的是多重因素变化的综合优化过程。它指向的是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的良性组合,指向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
此外,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有确定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实践要求,对这一概念不能泛化和滥用,更不能在其他领域其他问题上随意贴标签。必须科学理解其内涵,精准界定其外延,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
篇五:《新常态含义及解读》
新常态含义及解读
一、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重要论述。
习近平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二、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场合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了全面阐述。
习近平: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去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三、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点和趋势性变化。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方面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特征。
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理解我国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解读
1、新常态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符合后发国家追赶进程中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结构变化等方面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转轨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特色。比如,转轨经济的改革红利助推后发优势释放;竞争性地方政府加快追赶进程,但也带来潜在风险;发展不平衡蕴藏追赶空间,多种增长模式同时共存;超大规模经济带来特有的机遇和挑战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国挤压式增长的速度可高于历史上其他后发国家,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高速增长阶段,由于潜在需求旺盛、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粗放增长模式下的一些矛盾和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吸收。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原有的风险化解机制难以继续生效,市场主体行为很难及时做出调整,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和风险就会显露出来。比如,原先可以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成本上升或需求不足而出现全行业亏损,长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因为需求收缩而破灭,地方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在财政金融部门暴露。调控得好,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逐步化解。而一旦调控失当,局部风险就有可能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对整体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
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最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应当看到,与拉美、东南亚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增速转换时期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出口产品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出现追赶进程中断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未能有效培育增长新动力,增长潜力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实际经济表现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也可能出现类似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增长性衰退”的状态。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靠创新,而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靠政府来营造。更为重要的是,从全球资源环境状况来讲,我国不可能在因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范式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而必须通过创新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客观条件来讲,我国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基础扎实,具有巨大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的增长动力就难以形成。
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随着增长速度、动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调控目标间平衡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是平衡物价和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但是,加工贸易可以转移一部分需求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出口高增长对普通居民更加关注的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弱。投资对短期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但在中长期可以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平抑物价。在过去的10年间,总体看我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消费快速扩张,经济增长才能提速,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二是平衡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带动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过去1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提高是推动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效应减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将放缓,不利于整体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会挤压企业利润和投资能力,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矛盾加大。今年,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机器人采购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机器换人”的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大量工人将不得不谋求新的岗位。房地产行业在过去10年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速,随着其增速趋势性下降,房地产领域的大量建筑工人也面临寻找新工作岗位的压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更多岗位将出现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这与工业内部岗位转移不同,劳动力岗位转换的难度加大。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经济问题会更加复杂,政治、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发展初期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温饱问题,增长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会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也会不断增加。过去长期存在但并不突出的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社会稳定局面不能得到有效维持,追赶进程就会中断,增长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2、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宏观经济稳定是新常态下处理好各种关系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动力、结构和风险状况都会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要求经济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应当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不会一帆风顺,增长动力新旧转换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经济社会风险可能集中显露和释放,这些都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严峻挑战。如果宏观经济短期出现大幅波动,那么,各种经济关系就会绷紧,不仅无法为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条件,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使多年来的发展成果遭受重大损失。中央连续3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根本用意正在于此。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进”是根本出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理解我国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难免会有企业被淘汰、会有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需求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虽然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品牌、资金和人才走出去潜力巨大。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表面看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扩张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会出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看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而实现这一阶段演化的重要标志,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出路。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要切实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深化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出既有利于短期发展、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充分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切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加大协调力度,强化督促评估,落实督办责任制和评估机制,真正让群众来评价改革成效。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倡议、参与和推动新一轮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与调整。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守底线的基本着力点。国之大计在于民。在新常态下守住底线,关键是坚持民生为本,做好兜住底线、改善机制和完善社会治理3篇大文章。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我国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总体稳定。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公平性、流动性、可持续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安全网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更多面向特定人群和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力争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篇六:《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林毅夫在参加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论坛时说道。 “目前国内学界和业界对于我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存在三大误区——有质量的增长意味着放慢经济增速、把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以及认为既然政府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低,政府就不应该做投资。”5月14日,
林毅夫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各种产业的特性,发挥好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即使在相对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也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误区一:有质量的增长=放慢经济增速
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环境压力增大,雾霾问题突出。林毅夫指出,目前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认识,大家认为雾霾这么严重,都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长太快,因为过去增长不讲求质量,用高速度牺牲了增长的质量,所以现在要有质量的增长,把增长速度降下来。
对于这一说法,林毅夫认为,环境压力的增加跟经济的发展确实相关,但是跟增长速度本身可能并不直接相关。
举例而言,一个最好的对比是中国与印度。1979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当时计价为182美元,印度是227美元,比中国高出25%。而2014年时,根据IMF[微博]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是7572美元,印度是1628美元,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
“过去这36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速为9.7%,印度每年的增长是5.7%,明显比我们慢,但并没有看到他们经济发展的质量比我们好。从各种指标来看,印度的雾霾比中国还严重,所以说中国的雾霾与高经济增速并无必然联系。”林毅夫说道。
通常,一个国家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低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阶段以及高收入阶段。林毅夫认为,正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致了环境压力的增加。
当国家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时,例如德国、英国、美国等都曾经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制造业阶段生产特性是能源使用密度高,而且排放的密度高,只有尽快进入高收入阶段,产业结构变成以服务业为主,才能更好的改善环境。
“不可能说我只要每天都有APEC蓝,其他都不要。如果降低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结果只会使我们在制造业阶段停留的时间更长。我们应该在可以发展的前提之下,尽量快速的发展。”林毅夫说道。 误区二:投资=产能过剩
“很多人把我国目前的产能过程归结为发展模式错误,指出我们过去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产能过剩,所以现在要转变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我认为这个转变要适时而为。我并不反对消费的重要性,但是以消费拉动增长的前提是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林毅夫说道:“如果收入水平没有持续提高却一味鼓励消费,只会减少储蓄增加借贷,发达国家之所以出现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消费过度造成的。“
因此,林毅夫认为,要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水平增长,而只有通过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才能使劳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增加收入、刺激消费。但他同时强调,只有有效的投资,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如果继续投资于过剩产业,毫无疑问会导致产能过剩。“如果是投资于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方面,这样的投资怎么会过剩呢?“
误区三:政府不应该做投资因为投资回报率低
目前部分学者提出一个观点,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不应该用积极的财政对策,应该让市场自己调节。并且指出,2008年以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回报率一般都比产业投资回报率低,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既然政府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低,政府就不应该做投资。
对于这一观点,林毅夫认为存在明显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的产业投资在投资回报周期、折旧率方面都不同;此外,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很多是外部性、社会性的收益,这不是产业投资中可以直接得到
的收益。“民营经济可能因为基础设施回报率低,不愿投资,如果这时候政府也不投资,只会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瓶颈,影响经济发展。”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其实是政府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好时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在2014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经济下行的时候,政府可以用财政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内可以启动需求,创造稳定就业;长期来看,可以给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发现国内学界还有不少人认为政府的投资回报低,所以不应该政府来做。我认为这是误区。我们仍然有很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投资的机会。”林毅夫说道。
篇七:《怎样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怎样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简单可理解为: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如何理解和适应这种新常态?八个字:;不拘常例、不违常情”。 所谓;常例”,被定义为;长期存在于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理解我国仍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