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作文】
篇一:《柳永《定风波》》
柳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篇二:《定风波 讲稿》
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西蜀山水间走来的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他目光深邃,一脸冷峻,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达到他的高度就足以让万人仰视了,然而他却在作诗、填词、行文、书法、绘画方面五绝于天下。他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之下,不经意间,“乌台诗”案的苦楚又掠过心头。面对这漫漫江水,他顿悟了。哀吾生之须臾,不如听江上之清风,看山间之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只属于多愁善感的李后主,他只唱“大江东去”的豪迈,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想必从老师刚才的描述中大家都能猜到这个人是谁。那么相信大家对东坡也是很熟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苏东坡的《定风波》,走进苏东坡,再一次感受他的词的魅力。
请大家默读《定风波》,结合书下注释,弄懂字面意思。(学生默读、勾画。)找一个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朗读,纠正字音。)老师范读,现在请大家自由诵读作品,声音可以稍大一些。(学生自由诵读。)我们一起朗读一下。那么情感应该如何把握呢,当然对情感的把握是建立在对词作的了解的基础之上,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究竟透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首词主要是写苏轼遇雨后的感叹。提示一下,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一个人有与众不同的感觉,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了这首词前面的“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刚才我们说苏轼和一行人到沙湖,去干什么呢?
生:看田。
师:你从哪里得到的答案呢?
生4:注释中讲的。
师:很好。读一首诗词,小序和注释我们都不能忽略。作者到沙湖买田,买田干嘛?注释中还有两个字——“终老”,“终老”是什么意思呢?
生:养老,安享晚年。(这个是我们读小序里面所得到的很重要的信息) 这里我们围绕词作前面的序大体上了解了一下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可是,有一个问题,苏轼写这首词,仅仅是因为在半路上遇雨,然后雨过天晴,所以通过
词来表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吗?(生:不是)如果不是,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他要表达什么呢?(板书:风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啊,天气发生什么变化?(下雨了)哪里可以看出来(穿林打叶声),雨下得大还是小?(大)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是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忙忙地去寻找避雨场所。事实也是如此,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我们从这两句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啊?从“莫听、何妨、吟啸、徐行”等词语可以看出苏轼处变不惊,笑对风雨。所以我们就在想苏轼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不躲风不避雨,极富个性,但至少从这几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板书:不避眼前的风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可以联想和陶渊明的对比。
明确:想象“东坡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一袭布衣,漫步田间”,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相似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完全一个农民的身份向大家阐述,可以看到这个举动和苏轼的上述表现是何等相似!所以刚才一说起“手持竹杖,脚穿草鞋,一袭布衣,漫步田间 ”还能荷着锄头的诗人大家就很自然的想到了陶渊明。再看一下这句话读来有点俏皮的味道,用东坡的话就是“别看我我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可是在这风雨横行的沙土路上,要比骑马舒服自在多了。”这不仅是东坡幽默个性的体现,也是他应对风雨的良方。在许多介绍苏轼的作品中,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尤为出名,书中对苏东坡作了这样的概括:“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苏东坡的“童心”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人生的美”和“艺术的美”的执著追求。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要有超脱之道,这样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
赏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点加入对“蓑衣”的理解以及乌台诗案的历史背景。
明确:这是我整首词最喜欢的一句,没有之一。为什么呢?请大家来说一说。我先开个头,能不能这么理解’我有我的蓑衣在身,以后在自然界中遇到再大的风雨也不怕了?”“烟雨”就是指他人生中的那些坎坷。(加入他的人生坎坷路的介绍,重点突出乌台诗案。)无论他的人生困难有多大,遇到的坎坷有多少,他都不会因此而感到失落,而是坦然自若的面对。如“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我有一蓑在身,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他把他所有的坎坷都比喻为“烟雨”,可以这样解释。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实际上是因为他心中有“蓑衣”。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理想、人生态度。苏轼有一种乐观豁达、安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同行“皆狼狈”,而他却能“不觉”,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这也暗示着此时虽然被贬,但是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情绪,他在沙湖买田,希望在此安度晚年,生活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即使在他面前有再多的人生的风雨,人生的坎坷,人生的困难,只要心中的蓑衣尚存,只要我还饱有乐观豁达,安然自适的人生态度,那么再多的风雨也会被过滤。所以他面对人生的风雨也是从不躲避的。(板书:人生的风雨)对于人生的态度他是豁达乐观,特别是这一句读来有东坡的些许潇洒。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明确:这一句话里面有一个字很惹人注意,在古代诗歌里面经常出现——酒,原来苏轼在去沙湖之前喝了点小酒。那么,说道酒,大家很容易想起“愁”,喝酒是为了消愁,但是往往愁更愁,所以我们看一下苏轼的愁究竟是什么呢?——被贬黄州的哀愁。所以这个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借酒浇愁,在酒中寻找他的日月乾坤,但是文中却几乎看不出他的些许哀愁,为什么呢?别人喝酒愁更愁,苏轼却很难让人看出他的愁,甚至根本就没有愁。——那是因为他顿悟了,他觉醒了,有句话叫“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因为苏轼是清醒的,所以再经风这么一吹,他便更加清醒了,古代的文人喝酒是常见的现象,来到黄州惊魂未定的苏轼,酒可以去消解内心的忧愁。被贬以后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上所做的是不对的,来到这里才有一种如醉方醒的感
觉。但总的来说,苏轼酒量不大,稍许喝酒就容易醉,况且古人习惯上借酒浇愁,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甚至其他的一些诗文,我们就会知道苏轼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所以林语堂说他是一个“酒量不大但是饮酒成瘾者”。
同时也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社会上的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思很明了回头看看风雨吹落的地方,归去吧,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当然这里面的“萧瑟处”说的是回头看看自己坎坷的人生路,很不平坦,但是如今都走过来了,心中更多了一份坚定和豁达。但是有一个问题,“归去”究竟是归向何处呢?可不可以理解为官场,因为他看透了人生的风雨,所以他明白今后要如何在官场上立足,如何应对官场上的生活,所以是回归官场。不可,从开始可以看到作者苏轼到沙湖买田终老。就是说他准备在这里安享自己的晚年。显然 “归去”一词不能理解为回到朝廷。
可不可以理解为自然?看透官场险恶,一心回归自然。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东坡这一生有没有真正地归隐过,有没有想陶渊明那样很彻底地回归自然啊真正地出世,逃离尘世,与外界隔绝呢?实际上没有,我们知道后来苏轼在被贬之后还陆陆续续被升迁和贬谪。先是司马光任宰相,升至翰林学士,二品大元,后来被贬惠州,最后再贬儋州,死前又被升迁。可以看到他的这一生都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的,他可能想过归隐,但是真正为民为国谋福祉的信念却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苏东坡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地归 田,但他通过诗文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比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归隐、 归田的人更深刻、更沉重。他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那么我们现在把两个可能的答案都排除了,那究竟他要归向何处呢?哪里才是他的栖息地,哪里才是他的避风港,他的归属哪里呢?所以我们前面的第一个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了,苏轼心里在想什么呢,为什么不躲雨,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原来是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影。“莫听”“徐
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有人统计,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或许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是心灵天空的无风无雨。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板书:无风无雨的心灵的净空)因此特别是我们对这一句话的把握应该是潇洒自如,有心灵的超脱。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林语堂《苏东坡传》篇末的一段话:“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暂,艺术永恒。”苏东坡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诗,但为这些诗,他却付出了整个一生。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是这样概括的:“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教师示例,如“莫听风雨,我且徐行”、“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教师以自己化用的句子与学生交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然仅仅靠我们刚才的几次朗读是不够的,现在大家花一点时间当堂背诵这首词。
篇三:《定风波赏析》
定 风 波 苏 轼
【摘要】苏轼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 ,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的《定风波》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走人生。渊源于作者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这应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1082年)。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由此,他对人生大彻大悟,懂得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丝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作者自有这种情怀,因眼前景,触心中事,便有感而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穿林打叶之声,本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是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雨中继续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心灵不再外物羁绊,就遨游于无穷天地,如《庄子逍遥游》中说“彼且恶乎待哉!”既已无功名之念,还有什么好怕来?
“竹杖芒鞋轻胜马”,素衣简装步行,表现出悠闲与淡定。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迁谪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也写到“竹杖”“芒鞋”,而“马”是官的坐骑,代表着福贵显达。而作者却说前者“轻胜”过后者,其中一个“轻”字,既言其轻巧轻便,又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表明自己决意远离浮华,归隐山林,耐人咀嚼。
封建士大夫一般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遭遇“乌台诗案”,奢求再显达,转而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答《李之仪书》中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骂”却还“自喜”,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仕途表示厌烦与畏惧。“仕”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衰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关于定风波的作文}.
关于“一衰烟雨任平生”, 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解释说:“披着衰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似乎只从字眼解释,没有真正触及内蕴。这里的“一衰烟雨”,我以为并非实写,而是象征。小序里已写明“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道中雨景,乃是泛指飘泊江湖的生涯。苏轼写《定风波》之后半年又写《临江仙》
词,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句,可以彼此互证,苏轼对后半生不再有兼济天下之望,故“一衰烟雨任平生”,只求纵情于山水间,了此一生了。
下片写春寒“料峭”“微冷”,写天气之寒似乎透露出淡淡失意,但接着“山头斜照却相迎”,又有着胸怀豁然的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睛之笔,没有这个“已而放晴”,这首诗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分明表达了由被谪贬的苦闷到参悟人生后的豁然开朗。 最后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早已惯见自然中“阴睛圆缺”,也经历宦途“风雨”,还有什么渡不过的劫波?本来风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但苏轼于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觉得“风雨”之苦,自然也就无 “天晴”之盼了。最后一句照应上片“一衰烟雨任平生”,表明作者一旦参透人生,“宠辱不惊”了,即如陶渊明“归去”田园,那是到达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毕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上的风雨要好得多。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出了《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他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
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