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梅开头诗 关于梅的诗

节日作文 zuowen 2浏览

【 – 节日作文】

篇一:《有关梅的诗句》

有关梅的诗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红梅 (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泰山旅游景点有:遥参亭,正阳门 ,唐槐院 ,东御座 ,秦泰山刻石 ,铜亭 ,岱庙坊 ,汉柏 ,天贶殿 ,大众桥 ,五贤祠 ,三阳观 ,冯玉祥墓 ,普照寺,虎山公园 ,王母池 ,三叠瀑布 ,醉心石 ,对松山 ,中天门 ,孔子登临处 ,望人松 ,斗母宫 ,望仙楼 ,五大夫松 ,十八盘 ,壶天阁 ,舍身崖 ,天下第一山 ,白云洞 ,象鼻峰 ,无字碑 ,宋摩崖 ,丈人峰 ,月观峰 ,仙人桥 ,五岳独尊 ,孔子庙 ,天街 ,玉皇顶 ,碧霞祠 ,南天门 ,拱北石 ,唐摩崖 ,北天门 ,大、小天烛峰 ,望天门 ,尧观顶 ,姊妹松 ,元君庙 ,三折瀑 ,天烛瀑 ,玉泉寺 ,后石坞 ,青桐涧 ,竹林寺 ,无极庙 ,天胜寨 ,长寿桥 ,白龙池 ,傲徕峰 ,扇子崖 ,黑龙潭 ,彩石溪 ,钓鱼台 ,海眼 ,元君庙 ,桃花峪

《五人墓碑记》

1. 文章用了几组对比?起到什么作用?

答:文章一共用了三种对比:

① 通过五人与庸人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有价值。

② 通过五人与变易志节的士大夫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伟大。

③ 通过五人与阉党人物的对比,突出五人死得光明磊落。

作者通过三个对比,热情歌颂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不同的两种生死价值。

2. 本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情淋漓,当与史公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答:本文第一段叙述修建五人墓的缘起。第二段议论五人之死不同寻常。第三、四两段,追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暴动的经过和五人慷慨就义的情景;这两段与第一段修墓的缘起的叙述和第二段修墓的论述相呼应。第五、六段转而论述苏州暴动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其中“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句,由五人的死生的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既扣住了文题,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紧扣了中心,写出了全文的结论。

在各段中,叙述中含有议论、抒情,议论中又含有记叙、抒情。前者如叙述修建五人墓缘起之后,以“呜呼,亦盛矣哉”的抒情结尾;后者如在论述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之后,插入事实的叙述,然后据以论证群众暴动,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记叙、议论、抒情统摄于“义”这一纲领之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登泰山记》

1. 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叙事写景?

答:在写登山的过程中,作者按游历的自然顺序和空间转换顺序写。例如第二自然段,作者从北京起,经历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谷,越过古长城,到达泰安。登山时,作者从泰山南麓开始,取道中谷、越中岭,再到西谷,再到达南天门。 在写泰山顶上看日出时,又按时间顺序写,先写自己和朱子颖五更时分到日观峰日观亭看到的景象,再写日出前的景象,最后写日出时的景象。作者叙事写景,条理分明,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2. 文章重点写了些什么?

答:文章第一段,先从地理环境落笔,接着写古长城,点出日观峰,对泰山作了概括的描写。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第三段,写日观亭看日出,这是全文的中心。第四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写泰山的特点。最后一段,写作记的人。全文写的内容很多,但却写得详略得体,中心明确。作者以游历为线索,以观日出为中心,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牢牢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 这篇游记散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首先,作者在写登山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登山时间是十二月,登山天气是风雪弥漫,登山道路有四十五里,石级有七千多,而且路有“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至登上山顶,就会使人产生“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感慨。登山下望,“汉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又会使人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其次,作者极力描写泰山的景美,观日出之美,泰山丰富的人文景观美,虽然极少流露出个人的情感,虽然不发议论,但我们仍可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热爱名山大川的炽热之情。

《病梅馆记》

1.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和奴才。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从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委曲、奸邪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具体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 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托的理想,在本文得到了体现。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然是积极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3.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篇二:《梅的诗句》

梅的诗句

出自清代诗人律然的《落梅》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赏析

梅以其贞干高节,先春而放,常得人青睐。写早梅报春者有之,写盛梅如海者亦有之,写月影梅枝者有之,写踏雪寻梅者亦有之,而写落梅者却不多见。然公此诗,绘尽落梅之态,写尽落梅之况:和风和雨,漠漠残香,积来林下,飞去岭头,不须横笛,最惜空枝,句句都是梅落光景,句句未离落梅情状。铺张渲染,极尽能事,描摹绘写,动静得宜。翰林学士兼诗人柏谦评然公诗“穆如清风,静如止水”。此之谓也。

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古今不少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出自明代诗人方孝孺的《画梅》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赏析

微雪刚刚开始融化,天上的月亮倒映水中,洒满半边池水。 在零落的竹篱边,遥遥地望见两三枝梅花。

梅花的清香远远传来,飘荡在萧寒的天地间,这是寻常的草木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句描写背景,第二句点出梅花,后两句赞美梅花的清香,以及它在寒冬中开放的清高品格。

出自盛唐诗人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赏析

自古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

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篇三:《关于赞美梅花的古诗》

赞美梅花的古诗

1.梅花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这首诗以梅花比喻人的高洁、刚毅的品格。那墙角边的几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出洁白的花朵。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阵阵清幽的花香飘过来。

2.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这是一首作者王冕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

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梅花淡墨横。”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

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

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3.忆梅

作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是一首咏物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从开始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为留滞异乡而感到困苦。诗人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可想而知。 一二句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

全诗看来,这首五言绝句,贵在浑然天成,一意贯串,并无刻意雕镂,枝蔓曲折。

篇四:《以兰开头的诗句》

以兰开头的诗句

1、兰舟催发(宋·柳永·《雨霖铃》)

2、兰砌诜诜子舍贤(宋·无名氏·《鹧鸪天》)

3、兰菊纷相半(宋·苏轼·《点绛唇》)

4、兰亭何处寻遗墨(宋·辛弃疾·《满江红》)

5、兰委佩(宋·黄庭坚·《鹧鸪天》)

6、兰阃梦熊罴(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7、兰玉行荣贵(宋·无名氏·《菩萨蛮》)

8、兰佩芳空(宋·辛弃疾·《水龙吟》)

9、兰庭下(宋·无名氏·《满江红》)

10、兰衾羞更入(宋·贺铸·《菩萨蛮》)

11、兰成久旅(宋·陆游·《朝中措》)

12、兰梦无凭(宋·陆游·《沁园春》)

13、兰房里(宋·无名氏·《沁园春》)

14、兰衰花始白(唐·白居易·《池上》)

15、兰枯蕙死(宋·无名氏·《念奴娇》)

16、兰膏明烛(先秦·屈原·《招魂》)

17、兰薄户树(先秦·屈原·《招魂》)

18、兰膏明烛(先秦·屈原·《招魂》)

19、兰芳假些(先秦·屈原·《招魂》)

21、兰亭王谢(宋·刘克庄·《贺新郎》)

22、兰省旧游隆注简(宋·刘克庄·《满江红》)

23、兰桡烟雨暗春江(宋·张孝祥·《浣溪沙》)

24、兰膏正烂五枝红(宋·毛滂·《浣溪沙》)

25、兰径遂游嬉(宋·吴潜·《水调歌头》)

26、兰缸一点窥人小(宋·张元干·《菩萨蛮》)

27、兰梦结芳时(宋·无名氏·《导引》)

28、兰亭初写就(宋·史浩·《临江仙》)

29、兰舟解(宋·曹组·《点绛唇》)

30、兰芷咏芳洲(宋·晁补之·《满庭芳》)

31、兰泽多芳草(汉·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32、兰茝空悲楚客秋(宋·叶梦得·《鹧鸪天》)

33、兰佩紫(宋·晏几道·《阮郎归》)

34、兰佩紫(宋·晏几道·《阮郎归》)

35、兰苑未空(宋·秦观·《望海潮》)

36、兰亭古墨(宋·秦观·《望海潮》)

37、兰薄未禁秋(宋·张孝祥·《菩萨蛮》)

38、兰堂清窈(宋·蔡伸·《点绛唇》)

39、兰车玉佩(宋·无名氏·《蓦山溪》)

41、兰台麟阁(宋·韩元吉·《水调歌头》)

42、兰露重(唐·温庭筠·《更漏子》)

43、兰玉称觞(宋·无名氏·《踏莎行》)

44、兰疑钜(宋·无名氏·《朝中措》)

45、兰亭修禊事(宋·葛胜仲·《临江仙》)

46、兰台遗漆书(宋·陆游·《杂兴》)

47、兰竞秀(宋·魏了翁·《水调歌头》)

48、兰闺人在否(唐·冯延巳·《菩萨蛮》)

49、兰闺人在否(唐·冯延巳·《菩萨蛮》)

50、兰佩为谁结(宋·朱敦儒·《好事近》)

51、兰堂灯灺(宋·毛滂·《清平乐》)

52、兰桡飞取归来(宋·张元干·《清平乐》)

53、兰膏腻、高髻盘云(宋·王之道·《满庭芳》)

54、兰房夜永愁无寐(宋·无名氏·《九张机》)

55、兰房别有留春计(宋·无名氏·《九张机》)

56、兰堂帘幕高卷(宋·晏殊·《诉衷情》)

57、兰叶春葳蕤(唐·张九龄·《感遇》)

58、兰舟小泊画桥西(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59、兰汤浴困嫩匀妆(宋·侯置·《浣溪沙》)

61、兰房怨别离(宋·欧阳修·《阮郎归》)

62、兰省诸郎皆鼠魅(唐·韦庄·《秦妇吟》)

63、兰亭故不远(宋·陆游·《秋兴》)

64、兰房跬步如天远(宋·赵令畤·《蝶恋花》)

65、兰膏微润知新沐(宋·蔡伸·《菩萨蛮》)

66、兰闺惊破辽阳梦(宋·蔡伸·《菩萨蛮》)

67、兰房挂艾人(宋·王之道·《南歌子》)

68、兰堂畔(宋·葛立方·《满庭芳》)

69、兰蕙摧残後(宋·无名氏·《洞仙歌》)

70、兰台仙史(宋·晁补之·《蓦山溪》)

71、兰舟归後(宋·晁补之·《蓦山溪》)

72、兰皋彻夜树旄干(宋·吴潜·《朝中措》)

73、兰舟不住(宋·张孝祥·《满江红》)

74、兰薰半歇(宋·晁端礼·《满庭芳》)

75、兰有秀兮菊有芳(汉·刘彻·《秋风辞》)

76、兰江秀气(宋·仲殊·《满庭芳》)

{梅开头诗}.

77、兰亭独超绝(宋·陆游·《对酒》)

78、兰舟泛泛(宋·蔡伸·《念奴娇》)

79、兰畹芝田几今古(宋·葛长庚·《贺新郎》)

81、兰膏烟暖篆香斜(宋·石孝友·《鹧鸪天》)

82、兰荪里许(宋·陈人杰·《沁园春》)

83、兰膏元自少陵残(宋·朱熹·《西江月》)

84、兰枯菊槁(宋·赵长卿·《念奴娇》)

85、兰蕙应难友(宋·赵长卿·《念奴娇》)

86、兰堂香散(宋·赵长卿·《念奴娇》)

87、兰畦梅迳香云绕(宋·赵彦端·《虞美人》)

88、兰蕙应羞妒(宋·姚述尧2·《念奴娇》)

89、兰易歇(宋·李之仪·《蓦山溪》)

90、兰成老去转无(宋·贺铸·《浪淘沙》)

91、兰红波碧忆潇湘(唐·孙光宪·《浣溪沙》)

92、兰桡往事空寻(宋·向滈·《临江仙》)

93、兰膏香染云鬟腻(宋·陆游·《乌夜啼》)

94、兰亭道上多修竹(宋·陆游·《乌夜啼》)

95、兰衾犹有旧时香(宋·晏几道·《木兰花/玉楼春》)

96、兰膏香聚(元·元好问·《清平乐》)

97、兰舟凝滞(宋·柳永·《倾杯》)

98、兰菊从来盛风味(宋·裘万顷·《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十六》)

99、兰凋蕙惨(宋·晏殊·《少年游》)

篇五:《以春开头的诗句》

以春开头的诗句

1、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先秦·屈原·《离骚》)

2、春宵苦短日高起(唐·白居易·《长恨歌》)

3、春从春游夜专夜(唐·白居易·《长恨歌》)

4、春如旧(宋·陆游·《钗头凤》)

5、春眠不觉晓(唐·孟浩然·《春晓》)

6、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7、春愁酒病成惆怅(宋·欧阳修·《蝶恋花》)

8、春娇入眼横波溜(宋·欧阳修·《蝶恋花》)

9、春衫初换曲尘罗(宋·陆游·《鹧鸪天》)

10、春愁入翠蛾(宋·苏轼·《菩萨蛮》)

11、春晚睡昏昏(宋·苏轼·《菩萨蛮》)

12、春融脸上桃(宋·苏轼·《菩萨蛮》)

13、春露□朝华(唐·温庭筠·《菩萨蛮》)

14、春恨正关情(唐·温庭筠·《菩萨蛮》)

15、春院樘旌(宋·文天祥·《正气歌》)

16、春悄悄(宋·晏几道·《鹧鸪天》)

17、春来谙尽恶黄昏(宋·辛弃疾·《鹧鸪天》)

18、春悄悄(宋·晏几道·《鹧鸪天》)

19、春蚕食叶响回廊(宋·辛弃疾·《鹧鸪天》)

20、春在溪头野荠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21、春来谙尽恶黄昏(宋·辛弃疾·《鹧鸪天》)

22、春入江梅破晚寒(宋·无名氏·《鹧鸪天》)

23、春晓千门放钥匙(宋·无名氏·《鹧鸪天》)

24、春到临春花正妩(近代·王国维·《蝶恋花》)

25、春著花枝百态生(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26、春水流弦霜入拨(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27、春正好(宋·辛弃疾·《满江红》)

28、春山叠(宋·辛弃疾·《满江红》)

29、春未老、已惊台榭(宋·辛弃疾·《满江红》)

30、春随红旆过长淮(宋·晏几道·《浣溪沙》)

31、春随红旆过长淮(宋·晏几道·《浣溪沙》)

32、春入武陵溪(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33、春难老(宋·无名氏·《满庭芳》)

34、春已无情秋又老(宋·辛弃疾·《蝶恋花》)

35、春院无人花自香(宋·无名氏·《浣溪沙》)

36、春泥抵死污人衣(宋·辛弃疾·《浣溪沙》)

37、春遍柳村花市(宋·无名氏·《西江月》)

38、春山眉黛低(宋·晏几道·《菩萨蛮》)

39、春来绮陌时相见(宋·晏几道·《菩萨蛮》)

40、春浅未禁寒(宋·晏几道·《菩萨蛮》)

41、春愁入翠尖(宋·贺铸·《菩萨蛮》)

42、春山敛黛低歌扇(宋·欧阳修·《玉楼春》)

43、春葱指甲轻拢拈(宋·欧阳修·《玉楼春》)

44、春入腰肢金缕细(宋·苏轼·《南乡子》)

45、春随人意(宋·秦观·《满庭芳》)

46、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清平乐》)

47、春无踪迹谁知(宋·黄庭坚·《清平乐》)

48、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清平乐》)

49、春无踪迹谁知(宋·黄庭坚·《清平乐》)

50、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宋·欧阳修·《采桑子》)

51、春未足(宋·岳珂·《满江红》)

52、□□春消息(宋·辛弃疾·《念奴娇》)

53、春且住(宋·辛弃疾·《摸鱼儿》)

54、春早桃花嫩(宋·无名氏·《点绛唇》)

55、春融酒困(宋·无名氏·《减字木兰花》)

56、春愁没处遮拦(宋·黄庭坚·《西江月》)

57、春婉娩(宋·范成大·《鹧鸪天》)

58、春髻重(宋·范成大·《鹧鸪天》)

59、春似旧(宋·朱敦儒·《鹧鸪天》)

60、春禽喈喈旦暮鸣(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

61、春信已催(宋·无名氏·《沁园春》)

62、春意方浓(宋·无名氏·《沁园春》)

63、春回也(宋·无名氏·《沁园春》)

64、春云绿处(宋·晏几道·《清平乐》)

65、春云绿处(宋·晏几道·《清平乐》)

66、春归秣陵树(宋·李清照·《临江仙》)

67、春宵睡重(宋·辛弃疾·《清平乐》)

68、春与猿吟秋鹤飞(宋·辛弃疾·《沁园春》)

69、春衫犹是(宋·苏轼·《青玉案》)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梅开头诗 关于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