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鱼腥草什么季节采摘 鱼腥草什么时候采摘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 – 话题作文】

第一篇:《鱼腥草种植技术》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蕺菜、蕺耳根,英文名为Heartleaf Houttuynia ,学名为Houttuyniae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鱼腥草有独特的鱼腥味,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全株入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防辐射之功能。其嫩茎叶和地下茎可作为蔬菜食用。因此,鱼腥草是一种食疗兼用的植物资源,原产亚洲、北美,现今,在我国的 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浙江、福建等省栽培较多。特别是云南、四川栽培历史悠久。有趣的是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食用习惯。福建人喜吃嫩叶,贵州人喜吃地下茎,而成都人则是茎叶都爱吃。

一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茎细长,匍匐地下,上部直立,紫色,地下茎白色,有节,粗0.4-0.6厘米,节间长3.5-4.5厘米,每节易生不定根。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稍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膜质,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淡紫色,两性,无花被,有1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种子球形,有花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二对外界环境要求

1. 温度:鱼腥草喜欢温暖的环境,一年中无霜期内均

能生长,长江流域各省露地能正常越冬;一般土温

12 ℃开始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

熟期要求20-25℃,其较耐寒,气温降至-15℃仍能

越冬。

2. 水分:鱼腥草耐涝,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需求田

间最大持水量为75%一80%。

3. 光照:它对日照时间长短要求不严格,喜欢良好的

光照,但也较耐阴。

4.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充分利用荒地栽培,但

鱼腥草根茎分布较浅,土壤为疏松、肥沃的砂质壤

土,易优质、稳产。

三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2月底至3月初栽植,定植3个月后即可分批采收。在我国北方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栽种茎,冬季挖掘地下茎供应市场;保护地栽培的于1月份即可栽植,或在霜冻来临前,将露地栽培的鱼腥草移入温室,露地与保护地结合,可做到周年供应。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式:生产上多利用其白色的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在秋季茎叶枯黄后,选择粗壮肥大、节间长、 无病虫害的老茎,将其埋藏地下自然过冬。春季发芽前,从老茎节间剪成4~6厘米的小段,每段2~3个节。若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栽培,种茎每段一定要带3个节,以保证中间节位能发芽。

2.整地、作畦、施基肥:土地深耕,为根茎的生长创造疏松的土壤条件,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和硫酸钾15公斤~20 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作底肥。作平畦,畦宽1.3米。浇足底水。

3.定植:定植前畦横向开沟,沟深10厘米左右。在沟内摆放种茎,株行距7厘米×13厘米。随播随覆土,然后浇水。

4. 田间管理(1)浇水:鱼腥草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要及时浇水,尤其在5~6月茎叶生长旺季,和7~8月高温干旱时。

(2)中耕除草:出苗后到封行,中耕除草3~4次,减少杂草竞争水分、养分,破碎土壤表面板结,创造疏松土壤环境。

(3)摘心和摘蕾:生长过旺的植株要摘心,抑制侧枝,使养分保证地下茎供应。如果不是为了用花,初现蕾即摘,避免生殖生长同营养生长竞争养分。

(4)追肥:基肥足,可不施追肥,但在5月下旬,为了鱼腥草旺盛生长,可适施人粪尿每667平方米1500千克。为了增加产品香味和产量,可在生长期间用0.2%~0.4 %的磷酸二氢钾喷叶2次~3次。

(5)防治病虫害:鱼腥草病虫害很少发生。病害有白绢病,发病初期地上茎、叶变黄,地下茎遍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逐渐软腐,在布满菌丝的茎及其附近

地表产生大量油菜籽状菌核,后期,会成片倒伏。其病原为齐整小菌核,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防治方法:选地轮作;剔除病种茎;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10天1次,共防2~3次,采收前1周停止用药。对病株也可用50%托布津600倍~800倍液灌根;紫斑病为害叶片,心轮纹,造成叶片干枯死亡,发病初期,喷洒1:1:160的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2次~3次;叶斑病发生在高温干旱季节,发病时用50%托布津800倍~10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600倍液喷雾。

5采收:食用嫩叶,可在7月~9月分批采摘,但初夏不宜采叶,以免影响地下茎产量;食用地下茎,可在当年9月到次年3月挖掘,先用刀割去地上茎叶,然后挖出地下茎,抖掉泥土,洗净上市。

五利用价值

鱼腥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每百克嫩叶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8.4克,胡萝卜素2.59毫克,维生素B2 0.21毫克,维生素C56毫克,K36毫克,维生素P8.1毫克,钾718毫克,钠2.55毫克,钙123毫克,镁71.4毫克,磷38.3毫克,铜0.55毫克,铁9.8毫克,锌0.99毫克,锰1.71毫克。还含有鱼腥草素、挥发油、蕺菜碱、槲皮甙等物质。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有抗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钾盐,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因而有较强的利尿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镇咳的作用。

(一)药用(现介绍几款小药方):

1、 湿热水肿:鱼腥草、车前草各3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对湿热水肿、

小便不利有较好效果。

2、 胃热口臭:鱼腥草250克,加盐、醋、味精、香油等凉拌,常吃可治因胃热

导致的口臭,并能治胃热过甚导致的消化不良。

3、 热咳:鱼腥草50克,用开水浸泡(用鱼腥草根茎煎水也可),加适量白糖当

茶饮,对因热邪引起的咳嗽(黄痰多)有止咳祛痰作用。

4、 鼻窦炎:将新鲜鱼腥草捣烂绞汁,每日滴鼻3次,每次4、5滴。对慢性鼻

窦炎或萎缩性鼻炎有效,且无副作用。

5、 痔疮肿痛:用鱼腥草100克,煎汤趁热薰洗,每日1—2次,连用2次即可

消除痔疮引起的红肿疼痛。

6、 红眼病:取鲜鱼腥草20克,加白糖约10克,用开水泡服或煎服均可,一般

服2—3次即可明显止痒消肿,连用数次可愈。

(二)菜用:可凉拌、炒食、做汤或腌渍。

六开发前景:鱼腥草既营养丰富,又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符合现代人对蔬菜的要求,但在北方市场上,鱼腥草还属稀特蔬菜,这就意味着种植者较少,价格偏高,产品还未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对鱼腥草的需求具有一个巨大的潜力。从经济效益上分析,种植鱼腥草每667平方米需种茎 80~100 千克,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000~4000千克,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而且,鱼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充分利用荒地、瘠地。它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一次购种茎,自己繁殖,扩大生产规模,受益多年,经济利益颇丰。

第二篇:《鱼腥草综述》

鱼腥草综述

生物科学0911 韩成 0920202119 摘要:本文为鱼腥草的综述,讲解了鱼腥草的特征、食用以及药用。 关键词:鱼腥草、食用、药用

蕺菜又名侧耳根、臭草、鱼鳞草、狗贴耳等,有一种特殊的腥味,也叫鱼腥草。其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 的全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均可食用,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鱼腥草性寒,味辛苦,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用于辅助治疗肺脓疡、感胃咳嗽、肺炎、百日咳、慢性支管炎、尿血、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为临床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中药。其与芦根、桔梗、瓜蒌等同用于肺脓疡, 痰热喘咳; 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于热毒疮疡, 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若皮肤瘙痒, 蚊虫叮咬, 疔疖红肿痒痛, 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 外涂患处; 用于膀胱湿热, 小便淋漓涩痛时, 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 用于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 多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用, 也可与山楂炭配伍, 治疗细菌性痢疾; 单用鱼腥草, 不仅治疗热淋, 尚可治疗白浊及白带。1921 年国外报道过鱼腥草含有癸醛(Cap ril aldehyde) 、月桂醛( L auric aldehyde) 及甲壬酮(Methy L 2n2nony L ketone) 等成分。1952 年用水蒸汽蒸馏法自鱼腥草中提取的精油里发现一种抗菌物质, 即为癸酰乙醛

[Decanoy aceta L dehyde,CH3(CH2) 8COH2CHO] 。现在研究表明, 鱼腥草全草含挥发油49% , 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 SodiumHout trufonate) 、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月桂醛、癸醛、癸酸。另外, 尚含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 花穗、果穗含异槲皮苷, 叶含槲皮苷和无机成分( 即氯化钾、苷酸钾) 。也有报道花、叶、果中的黄酮类相同, 都含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瑞诺苷、金丝桃苷。

一、鱼腥草的特征

鱼腥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 目前只发现普通鱼腥草1个种和白鱼腥草一个变种。普通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鱼腥味浓,植株高10~40 cm。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地面,高一般为15—60 厘米,秃净有时带紫色,有腥气味,茎具有明显的节,下部伏地,节上生须根,通常无毛。地下根茎细长,匍匐蔓延繁殖,白色、圆形,粗0.4—0.6 厘米,节间长3.5—4.5厘米。每节除着生根外还能萌发芽,每个芽均可发芽成新的的植株。单叶互生, 心脏形、卵形,长4.5—7.5 厘米,宽4—6 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面平展、光滑、深绿色,叶背紫红色或紫绿色,叶脉5—8 条,呈放射状,略有柔毛。穗状花序着生于茎顶端,与叶对生,穗长1.5—2.5 厘米,花序柄长1.5—3 厘米,总茎片4 枚,白色或淡绿色,花瓣状。花小而密,两性,淡绿色,无花被,雄蕊3 枚,长于子房,雌蕊含三个心皮。蒴果卵圆形,有条纹顶端开裂,花期6—8 月,果期9—10月。白鱼腥草别名白侧耳根,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与普通鱼腥草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鱼腥草味较淡,叶片淡绿色,植株稍矮,茎稍细,多分布于田埂沟渠旁。

二、鱼腥草的食用

鱼腥草其嫩根、嫩茎叶还是一种营养丰富、强身健体、风味俱佳的特种保健蔬菜,吃起来具有鲜香清脆、开胃爽口的特点。

这里举例下香辣凉拌鱼腥草的制作方法:

1、采挖根茎。鱼腥草适应范围广,到处可见。作蔬菜食用的,要选在土质肥沃

且潮湿的地块采挖嫩根、嫩茎叶,因这种地块生长的嫩根和茎叶多,而且根粗、质量好,一般一年四季均可采挖食用。在采挖时,要注意把嫩根、嫩茎叶采下后,将不能食用的老根返回土中,以便再发。同时,采挖的嫩根茎要注意保鲜,切忌放在阳光下曝晒。

2、清洗。采挖的鱼腥草,先摘掉根茎上的毛根,然后用清水冲洗3~4遍,直至根茎上无泥土及其他杂质。冲洗干净后,将根茎一根一根地捋顺扎成小把,以便在制作时切成长短均匀的短节。

3、制作。在制作前,先要备好凉拌佐料,其配料为:辣椒粉、生姜末、五香粉、味精、食盐等。在凉拌时,先把冲洗干净的根茎切成长1~2厘米的短节,然后将切好的短节放入盘中,再将备好的佐料放入其中充分拌匀,腌制10~20分钟后即可食用。在放佐料时,可根据各自的口味来灵活掌握用量多少,做到适量。同时,应现拌现吃!能吃多少就拌多少,以免因凉拌时间长而失去鲜、脆、香的特点。 再来说几例热菜:

1、鱼腥草蒸鸡

1.将鸡宰杀、去毛、内脏、脚爪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污。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

2.取汤盆1只,放入全鸡、精盐、姜、葱、胡椒粉和适量清水,上笼蒸至鸡熟透,再加入鱼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笼。

按:此菜由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鱼腥草与温中益气、补髓添精的鸡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温中益气的功效。可作为肺脓疡、虚劳瘦弱、水肿、脱肛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

2、鱼腥草炒鸡蛋

1.将鱼腥草去杂洗净切小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

2.锅内油烧热,投入葱花煸香,放人鱼腥草煸炒几下,倒入鸡蛋一起煸炒至成块,加入适量水和盐,炒至鸡蛋熟而入味,点入味精推匀即成。

按:此菜是由鱼腥草与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可作为肺炎、肺脓疡、痈肿、虚劳出血、目赤、热痢等病症患者辅助营养食疗菜肴使用。

3、鱼腥草肉丝

1.将猪肉洗净切丝,放碗内加盐、湿淀粉拌匀。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盐、味精、湿淀粉、鲜汤兑成汁。

2.锅放油烧至六成热,下肉丝炒散,放鱼腥草炒几下,烹入兑好的汁,翻炒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按:此菜由鱼腥草与滋阴润燥、温中益气的猪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炎、肺脓疡、瘦弱干咳、营养不良、脱肛等病症。

4、鱼腥草烧猪肺

1.将猪肺切成块,多次洗去血水。鱼腥草去杂洗净切段。

2.锅加猪油烧热,放人猪肺煸炒至于,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几下,加入葱、姜、精盐和适量水,烧至猪肺熟,加入白糖、料酒继续烧至猪肺熟透,投入鱼腥草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即可出锅。

按:鱼腥草与补肺润肺的猪肺组成此菜,具有消炎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可作为肺炎、肺脓疡、肺虚咳嗽、咳血及肺痿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菜看食用。{鱼腥草什么季节采摘}.

三、鱼腥草的药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力:鱼腥草中的槲皮素、异槲皮素、氯化钾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显著提高外周血T 淋巴细胞的比例,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 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内注射鱼腥草素8 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的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为鱼腥草素,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鱼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3、抗病毒作用:鲜鱼腥草的水蒸汽蒸馏物对单纯性疱疹Ⅰ型病毒(HSV-1),流感病毒和人体免疫缺乏L 型病毒( HIV-1) 有直接抑制其活性作用,且无细胞毒性。鱼腥草挥发油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流感性腮腺炎病毒均有作用,也能延缓孤儿病毒的生长。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甲乙病毒都有作用,但鱼腥草的水提取物则无抑制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鱼腥草提取物(4 g生药/mL)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衰老、抗癌功效,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抗菌消炎、抗氧化衰老、消除体内自由基等药理作用。鱼腥草自然存放时间

越长, 总黄酮含量越低;不同季节采摘的鱼腥草其总黄酮含量以8~10月最高;鱼腥草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茎中最低。

4、 抗炎作用:鱼腥草花、叶、果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金丝桃甙、阿夫甙和芸香甙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槲皮素含量最高; 另外还含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均具有抗炎的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5、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注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6、抗抑郁作用:有人采用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以模拟抑郁症病人脑神经元损伤状态;采用MTT法评价了鱼腥草黄酮的细胞毒性及其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的不动时间,探讨鱼腥草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 在最大无毒浓度128μmol/L以内,鱼腥草黄酮对高浓度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最小{鱼腥草什么季节采摘}.

有效浓度为1μmol/L,细胞毒性等级为1级;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128 mg/kg64 mg/kg、32 mg/kg、16 mg/kg剂量组鱼腥草黄酮均能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表明鱼腥草黄酮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

7、抗肿瘤作用: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鱼腥草素和新鱼腥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45.7%。国外医学家也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针状抗癌活性结晶物,对胃癌有显著疗效。

8、防辐射作用:虽然鱼腥草的这一功效还受到各界的争议,但是有资料表明,基础鱼腥草是唯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9、其他作用:鱼腥草尚有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伤愈合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蕺菜碱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鱼腥草能预防血管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 栓、脑溢血等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另外还有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抗钩端螺旋体、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健胃消食,促进组织再生,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戒烟良方中,鱼腥草又是首选药材。

参考资料:

1、石跃桂.鱼腥草的研究文献综述[J].北京农业,2010,9(3):121-122.

2、马成亮,赵光强.鱼腥草的栽培与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1):41.

3、祝丽香.鱼腥草的栽培及开发利用[J]. 北京农业,2004(5):14.

4、周欢欢,刘同祥,耿少华,等.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05 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8-159.

5、Zhao Q, Guo J, Zhang Y. 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drug “JiangXiang”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0,9

(1):1-5.

6、刘海燕,范玫玫,何明珍,等.降香挥发油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40(11):3-5.

7、刘洪玲.GC-MS 法分析降香挥发油化学成分[J].中成药,2009,31(6):915-917.

8、朱亮,冷红文,谭力伟,等.降香挥发油对血栓形成、血小板cAMP和血浆纤溶酶活性的影响[J].中成药,1992,14(4):30-31.

9、Tao Y, Wang Y. Bioactive sesquiterpenes isolated from the essential oil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J].Fitoterapia,2010, 81

(5):393-396.

10、王洪波,梁晓光,史克勇,等.双香油的处方筛选及双香油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0):663-667.

11、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981-982.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鱼腥草什么季节采摘 鱼腥草什么时候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