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花草茶散文 花草茶功效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花香茶韵》

花香茶韵,醉的是人心

——古往今来国茶

花茶既具有茶叶的爽口浓醇之味,又具鲜花的纯清雅香之气。所以,自古以来,茶人对花茶就有“茶引花香,以益茶味”之说。古人是何其聪慧,“茶性淫,触物即染其气”,却将花香引入茗茶,茶与花相得益彰,妙趣横生。唐代人饮茶,有的要佐以调味品,如《茶经》所说,煮茶时要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制成调味茶。到了宋代,则制有香料茶,如《茶录》所说,贡茶中加入龙脑助其香。南宋时即有以鲜花培茶的记述,施岳《步月.茉莉》辞即自注以茉莉焙茶,这是最早的花香茶。 到了明代,果香茶、花香茶的制作方法已经比较完善,品种也不少。顾元庆所著《茶谱》便提到用橙皮熏制橙香茶,同时还提及莲花茶的巧妙制法。当时制莲花茶,是在日出之前将未开莲花拨开,放一撮细茶至花蕊中,用麻绳包扎好,到第二天早上摘花取出茶叶焙干,要这样反复多次,让茶叶融入莲花的清香。明代程荣的《茶谱》开列了当时所制花茶的品种,也记述了制作方法,他说,木樨、茉莉、玫瑰、蔷薇、惠兰、莲花、句话、栀子、木香、梅花都可用于制作花香茶。这些花在半含半开之时就被采下,按一份花三份茶叶的比例,一层花一层茶装入瓷罐中,密封后放锅内煎煮,然后取出焙干,花香茶就制成了。开始生产大量的商品花茶是在清代,当时的福州成为窨制花茶的中心。以后,苏州又成为出产花茶的中心,制出了各种各样的花香茶。用于制作花香茶的茶叶叫茶坯,用不同的茶坯制出的花香茶品质有明显的区别,如炒青花茶、烘青花茶、红茶花茶、乌龙花茶,各自有明显的特点。人们习惯于以香花原料来区分花香茶,如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柚子花茶、玳玳花茶、栀子花茶、桂花茶和玫瑰花茶等。传统上制作茉莉花茶常以烘青作茶坯,称为茉莉烘青;玫瑰花茶多以红茶作茶坯,称为玫瑰红茶。 窨制花茶一般要经过采花、拌和、散热、分离、干燥几道工序。采用的香花不同,制作工艺也有差异。由于后来花茶的产地扩大了,所以人们习惯于以产地冠于茶名之前,如茉莉烘青,福州、杭州、苏州都有名品出产,其他地方也有出产的,都冠以地名以示区别。花茶也称“香片”,过去的老北平,吃茶是必定要吃香片的,如果你不会品饮香片,就如同江南的茶客不会吃龙井一样,是要被茶

客们耻笑的,北京人有不少人把茉莉花叫做“茶叶花”。梁实秋是南方人,喜欢喝龙井,却因抵挡不住香片的诱惑,于是“独创”了一种花茶与龙井合饮的方法——“玉贵茶”。

“玉贵茶”据说是由他家一位叫玉贵的旗人创制的,泡茶时以一半清茶、一半香片入壶,然后冲水,这样泡出的茶汤既有香片的浓馥,又有清茶的清苦,风味堪称绝佳,结果很受欢迎。冰心钟情茉莉花茶,《我家的茶事》一文,就写到自己的饮茶习惯:“现在我是每天早上沏一杯茉莉香片,外加几朵杭菊”。 老舍先生作为“老北京”也酷爱花茶,自备有上品花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寻常茶话》里说:“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至今去成都茶馆,还可以听到茶客们一进门的吆喝“来一碗三花”,三花即茉莉花茶。花茶与文人与文化的结缘,源远流长,举不胜举的。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也许知晓了花茶的历史溯源流变及其文化内涵,我们再品花茶时,是不是会多一些滋味呢?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用茉莉、珠兰、桂花、白兰、玫瑰窨制的几种花香茶,品一品这些茶香与花香兼备的美茶。

茉 莉 花 茶

花香茶中,以茱莉花茶产区最大,产量也最高。茉莉花茶主要以烘青绿茶为原料,成茶统称茉莉烘青。它的色泽黑褐油润,香气持久,滋味鲜爽,汤色黄绿。还有用龙井、大方、毛峰等特种绿茶窨制花茶的,分别称为花龙井、花大方、茉莉毛峰,统称特种茉莉花茶。制作茉莉花茶,要采用优良伏季茉莉花,上等茉莉花茶要经“七窨一提”的工艺制成,不仅滋味甘醇,而且花香袭人。

珠 兰 花 茶

主产地在安徽歙县。所用花料为米兰和珠兰、,香气芬芳雅静。以黄山毛峰、徽州烘青等优质绿茶为茶坯,通过拼花窨花、通花散热、带花复火几道工艺制成。成茶色泽墨绿油润,香气清醇,汤色淡黄,滋味鲜爽。珠兰黄山芽为珠兰花茶中的极品,色泽深绿,滋味甘美,芳香持久。

桂 花 茶

广西桂林的桂花烘青、福建安溪的.花乌龙、四川重庆的桂花红茶,为桂花茶中的精品。适合制作桂花茶的桂花有金桂、丹桂、银桂和四季桂等。香味浓厚

持久,不论窨制红茶、绿茶,还是乌龙茶,效果都很好。桂花乌龙色泽深褐,汤色橙黄,滋味醇厚’香气持久。桂花烘青色泽墨绿,香气浓郁,汤色绿黄,滋味香醇。

白 兰 花 茶

产量仅次于茉莉花茶,以白兰花为花料,也有以黄兰花和含笑为原料的。白兰花茶以烘青绿茶为茶还’成茶色泽墨绿,香气浓烈,滋味醇厚,汤色黄绿。一般多以中低档烘青茶为坯料,所以产量较大,主销山东和陕西等地。

玫 瑰 花 茶 玫瑰、蔷薇、月季,花香浓郁,用它们窨制的玫瑰花茶主要有玫瑰红茶、玫瑰绿茶、墨红红茶等,著名的有广东玫瑰红茶、杭州九曲红玫瑰茶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茶叶饮料产品又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品种。总的发展趋势是饮用更加方便,形态液体化。新出现的茶叶和含茶饮料的品种,有速溶茶、茶可乐、茶汽水、茶康乐、浓缩罐装茶、茶冰棍、冰茶和茶酒等。这些茶品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茶叶传统的饮用方法,对茶文化固有的传统也会起到明显的变更作用。

第二篇:《花茶讲座》

讲座:芳芳幽香说花茶

引入:花茶品饮的误区

其实,喝花茶最能体现男女的差别

一、 茶具:盖碗杯

盖碗杯,又称三才杯。杯盖,寓意是天;杯碗,寓意是人;杯托,寓意是地。所以,它寓意着天地人和的概念。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核心文化思想是“和”。同时,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已演变为一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人,生长于天地之间.下立足于”地”,上敬奉于”天”。”天地人和”---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象征事业昌盛,人生吉祥如意!

用盖碗杯冲泡花茶,散热效果适中,同时也能把花茶的香气留住。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就曾在他《说茶》这篇散文中写道:“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杯的材质很多,可以是各种图案的瓷器,也可以是玻璃的。当然,只要能留住花茶的香气,壶也是可以的。但不大适合紫砂壶,因为它的保温效果太好,会把茶闷坏。

盖碗杯的饮用男女有别,女士品茶,左手持杯,右手持盖,轻轻拂去浮沫,然后细细品啜。男士品茶,右手拇指和中指夹住杯沿,食指按住杯盖,再静静品茗。

二、 茶叶:各式花茶(如茉莉绿茶、玫瑰红茶、菊花普洱等)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茉莉花茶和茉莉龙珠。都选用芳香浓郁的茉莉鲜花和经过精工细制的绿茶窨制而成。属于再加工茶,饮用时既有茶味又有幽幽的花香。

所谓窨制就是让茶坯吸收花香的过程。是把茉莉花撒在绿茶毛茶上面,让它吸收鲜花的香气,之后筛出废花。反复多次,最后把事先预留的最棒鲜花撒在上面,称为提花。所以,我们最终喝到的茉莉花茶都带有浓郁的花香。

茉莉花茶兼有绿茶和茉莉花的营养成分,富含叶绿素、儿茶素、茶氨酸、咖

啡碱、茶多酚、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磷、钾、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

它的功效很多,首先就是可以安定情绪和舒缓疲劳,同时因它带有花香,还可以缓解茶的苦味,起到清热,解毒,防口臭的作用。还有,因为茉莉花茶具有一定的抗菌,所以它也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明目亮发的作用。另外,因为茉莉花茶中含有的儿茶素、叶酸等多种成分,因此其有利于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清肠道的作用。

三、 冲泡

1、烫杯;2、置茶;3、润茶;4、冲泡;5、品饮

四、 各取所需

其实,花茶是茶与花的结合,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根据我们的爱好,根据我们的体质,自己配置茶与花的组合。让茶香、花香一直陪伴我们。

第三篇:《《植物让人如此动情》 花草意境中的人生哲思》

《植物让人如此动情》 花草意境中的人生哲思

常晓军

这些年来,植物专家祁云枝一直亲近着葳蕤的花草,以文字和漫画的纯粹来表现唯美的自然风物,真心感受花草浓烈的气息。她的新作《植物让人如此动情》(包括《植物哲学》《枝言草语》两册),充满了自然的情趣和人性的可爱,有着向上的动人力量。

读《植物让人如此动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花草世界的谙熟,以及从生活角度对生命的思考和鉴赏。她借助花草来阐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认知。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花草是散发着声音、气味、想象的神奇生命。如作者在《林黛玉与绛珠草》中写道:“瞧这‘红姑娘’多皮实,有土即生,漫山遍野都有她喜滋滋生长、兀自成型、结果的身影,怎么可能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林姑娘?同样叫‘姑娘’,这性格差异也太大啦!”把一株草和林黛玉的弱柳扶风联系起来,这样的创作和观察有着宽泛的视域,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闲适,也使笔下的植物世界变得丰富、直观。正如作者所说:“怀着一颗敬畏植物的心,用一双懂得草木的眼睛,一颗善解花意的心灵,悉心聆听花言草语。”

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强烈美学气质,进而也建构起了由诗性语言、细腻情感等元素交织成的植物王国。用自我的心灵投射来反映有趣的生命,以平和自然来表现隐忍与艰辛,凡此种种看起来很美,闻起来很香,可谁又知道这些绿色和花香背后竟也有着与人一样的生命历程。这种独特体验下对生命的思索和心灵的震撼延续成多彩的世界,让读者在色彩与生活的观瞻下,不断领略诗意与美感的植物世界,感受花草散文的独特魅力。在对植物情感的处理上,作者不时还会闪现出理性哲思的灵光。比如她笔下的玉米“凭借坚强的意志、不懈的挣扎,在阳光下、和风中,唤醒了整个身体细胞,最终在空中傲然挺起”。虽然这样的写法不算新颖,但作者这份来自灵魂深处对植物花草的爱,在凌弱中悄然生长。

对于貌似有着闲情逸致的祁云枝来说,这样的思考和感受经过系统化的梳理,更加含蓄雅致。这也完全归功于她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气息。所以,从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追求中,不难读出创新与突破。

作者选择主题多为生活中的平常物种,有着从平凡中欲找寻不凡的感觉与意味。如默默奉献的无花果,瞬间永恒的昙花,只付出而不索取的太阳花。此外,还有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荨麻,身处真实与谎言之间的苹果,爱与包容的玫瑰等。题材的选择得益于对花草的深刻理解,这种情结使得本不起眼的生命,以点带面映射出整个人生,无形中拉近了人与植物的距离。另外,作者往往能够巧妙而智慧地发现与众不同的哲理来,无论是反映人生还是观照社会,都是对绿色生命的敏感,进一步丰富了花草散文的意义。祁云枝的作品篇幅虽短,却充实着审美内涵和深刻智慧,是现实主义创新和浪漫情怀的有机结合。情感的自然流露,并不是刻意追寻文章的本质精神,却也充满着自我的真善美和性格上的温文尔雅。《植物让{花草茶散文}.

人如此动情》从花草入手,性灵地书写小我之美、生活情趣之美,具体而又细致地表现出生命的强大与个性,以及植物物种不为人知的背景知识。这种可读性在为创作提供了诸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人在这片空明澄净的世界中,感受着那种久违的生命意象,延续着诗化语言下的纯粹,以及努力寻觅精神家园的辛苦。

第四篇:《花卉与文学》

花卉与文学

姓名:徐梓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20103479 编号:

摘要:千万年来,花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文化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花文化。美丽的花儿代表了人类许多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敬仰之情;鲜花还象征了人类的许多精神,如坚忍、自由、高贵、雅洁等等;鲜花更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寄托,如长寿、幸福、吉祥、财富""

关键词:鲜花 中国文学 表现 诗境

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 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

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中国每一个文化人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可以说,花卉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的显著特征,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文学以花卉为描写对象 世界上没有文学不能描写的对象,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文学的题材内容是最广泛的。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不仅是指人物及人物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包括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河海山林、鸟兽虫鱼、花草瓜果等自然物。

我国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简直多得不可胜数。在现代的诗歌、散文中,花花草草更是文人笔下的宠物,许多文人雅士亦因此而与花卉草木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的著名文学家和园艺家周瘦鹃,就写过许多有关花卉盆景的散文短篇,出版的《花木丛中》一书便是很好的见证。我国现代的许多著名作家,都写下了有关《花》的篇章。{花草茶散文}.

在中国的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要数咏花诗词了。在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中,三百零五篇里,提到的花花草草,就多达

132种。稍后的《楚辞》,诗人屈原也运用大量的花木香草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使其成为一朵灿烂的文学之花。

有人将这些咏花诗词依所表现的诗境的不同层次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例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写杜鹃花的红艳。而韦庄的《白牡丹》则说:“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唯闻其香的特别感受,让人联想到白牡丹那皎洁芳美的幽雅神貌。这类咏花诗词,侧重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

第二类咏花诗词的艺术境界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如陆龟蒙《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就体现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莫凄清的心境。再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说:“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形”之趣。

第三类是通过移情作用,将自身内心情感托之于花卉形象表达出来,构成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与、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寓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这类咏花诗词,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第四类咏花诗词主要表现“悟境”。如贺铸《踏莎行》咏莲所云“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所云:“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李东阳《月桂》所云:“未须夸雨露,慎与藏冰雪”等等,此类诗词中,花卉只是具有象征意味的原型意象,所表现的是诗人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后进而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二、花卉因文学的描写而出名或生辉 自然的花卉,通过文学家的生花妙笔,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姿和细微末节的神态。花卉本身美的特点被文学家所挖掘、加工、表现,美化成为文学美的形象。“东风若使先春放,羞杀群花不敢开”(宋·戴昺·咏牡丹)。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宋·苏轼·咏月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咏梅花)等等。这些吟花的千古名句,

亦是对花性的生动写照。总览现在为人们所公认的“十大”或“十二大”传统名花,它们的出名无不与文学的描写息息相关。

琼花的例子也是相当典型的。尽管唐时即有琼花栽培,但由于其花色并不鲜艳,香气也不惊人,因此,宋朝以前一直是无声无息的。宋朝初年,继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俘题咏琼花后,骚人墨客趋炎附势,横加题咏,文豪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琼花株旁建了“无双亭”。

至此,琼花在文人们的赞颂下得以名噪天下。特别是小说《隋唐演义》将琼花与隋炀帝相联系,融进故事情节中后,使得扬州琼花在我国花卉史上成为“四海无同类”、“天下无双”的奇葩,“中国独特的仙花”。

文学作品对花卉的题咏甚至可以主宰花卉的沉浮。如现在被称为“花王”的牡丹花与“花相”芍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郑风》中即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一有关芍药的记载。

而“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广群芳谱》卷32)牡丹之所以“初无名”,唐朝的李德裕在其所作《牡丹赋》序言中叙述尤为明了:“余观前贤之赋草木者多矣。""惟牡丹未有赋者。”可见没有文人的讴歌、赞美,即使是荣华富贵的牡丹,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花卉文学与花卉审美 有关花卉的文学作品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 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它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广阔天地。文学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运用比喻、象征、联想、寓意等表现手法,来形象地渲染、夸张和集中花卉的美熏陶感染人们的意识,使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趣味,随着这种影响和引导而变得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给花卉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赋予它们以“观念形态的意义”,给它以意识即情感、想象上的“人化”,从而使花卉美从它的色彩、形态、香味、质地等自然特性构成客观自然属性的美凝聚升华到主客观相统一的自然意态之美,亦即通常所讲的“风韵美”。从而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

综上所述,可见花卉与文学历来既有血缘关系。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题材。而花卉在文人的笔下更具有风采。这种被融进诗意和故事情节的“人化”、“情化”、“心化”了的花卉,又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更为崇高的美感。(参考文献:科学网)

第五篇:《花草牌文章》

园林标识除了引导游客还带来哪些作用

园林标识在公共环境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引导游客行走方向指示作用,维护环境秩序作用,也有宣传、提升园林环境文化品位作用。

1、指示导向作用

从游客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园林内的大小景点和各种场所的方位进行标示以及道路指示牌、指标、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物,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协助游客的游览活动,保证游客在园林环境中的通行顺畅。

2、辅助游客了解园林环境

位于园林入口或各子区域前的区域引导类标识,通过展示平面图示、导游图等,将道路、绿地、水体、建筑以及景点等标示出来,便于游人进行游览活动前对园林的内容、整体布局及园林环境的风格等其他特征有基本的了解。

3、维护园林环境,服务游客

园林管理部门为维护园林环境、服务游客而设置了安全警示牌、管理服务处和安全部门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娱乐、运动等器械的使用说明等管理类标志此类标识对游人起到帮助、规范、劝阻、预防、教育等功能。

4、广告宣传

标识是一种信息传达媒体。通过文字、图画、影音等方式将政策、法规、文明口号、商业信息、公益广告等传达给游客,起到展示国家、地域建设成果和发展策略;宣传经营政策目标、公益信息等文明;商业广告等功能。

5、文化传承、科普教育

园林标识通过对园林中的景点标志(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名胜古迹标志(有关的历史、文化、人物),地理、气候、水文等自然知识的介绍,动植物科普标注,景观设计说明等,发挥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的作用。使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也能增强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对引起游客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园林标识的形式多样、样式美观,如经过精心设计的与园林环境相协调的景点名牌、说明牌、安全警示牌、道路引导牌、宣传牌等标识(牌),具有引导和标志功能的园林小品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花草茶散文 花草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