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太原亮起来 作文太原亮起来了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太原亮起来了》

太原亮起来了

太师二附小二年一班 刘笑语

每当夜幕降临,太原就亮起来了。整个太原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风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长风商务区的高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滨河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太原。

焕然一新的并州路、府西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流光溢彩,在五彩灯饰的映衬下,龙城的夜晚被点缀得格外绚丽。

古老的龙城变的年轻了,夜晚的太原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第二篇:《太原亮起来了》

太原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太原就亮起来了。整个太原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迎泽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五一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滨河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太原。

焕然一新的钟楼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晋祠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倒映在难老泉的水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太原,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山西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高思淼

第三篇:《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12 北 京 亮 起 来 了)

单位:刘家堡乡王吴小学

姓名:王荣花

《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幕等15个生字,会写束等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会用犹如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识记数量较多的生字的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准备:幻灯片(有关北京太原美丽夜景)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学习方法: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赏图引题,激发兴趣。 1、板书(北京):同学们,有关北京你知道些什么?

2、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到了晚上,他更是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夜景。 3、配乐播放北京风光图。

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们想说什么呢?(生谈感受)

4、多美的景色啊!课文中把这美丽的景色写得具体、生动,想读一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 (学生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通过刚才读文,请说说现在你对北京夜景的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说,可以用课本里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但是要求表达完整、通顺。)(目的,让学生的感悟作交流)

3、同学们已经感受到“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 谁愿意分小节来读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要求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儿亮起来了”。 4、句式练习(板书句式):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 )就亮起来了。

〔先自己说。然后指名说。再借用幻灯以电影放映的形式出现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等地的夜景照片,让学生就坐在座位上大声激动地喊出自己的发现:瞧,北京的( )亮起来了!〕

5、此时此刻,北京到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到处是闪烁的灯,到处是流动的光。课文

哪句句子描写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讨论,幻灯片随机出现: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6、学生看课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精读品味课文,指导赏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近距离地走进北京的街头。我们漫步在长安街上,静静地看,细细地赏。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

2、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 你们愿意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来学习课文吗?老师请合作组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看看那个学习组学到的知识最多。

4、 出示合作学习内容、要求:

(1) 哪些词语看出长安街亮来了? (2) 什么叫“华灯高照”?小区里一根高高的电线杆,上面高高地挂着一盏灯叫“华灯高照”吗?可与图上的灯对照比较,(出示幻灯片)从而理解“华灯高照”就是雕饰华美或华光灿烂的灯高高地照射下来。

(3) 句子中指什么像“银河”?为什么像“银河”?(幻灯片出示相关情景的图片,从而理解长安街在夜色中灯光闪烁的情景与“银河”星光灿烂的情景是多么相似) (4) 说说你亲眼看到过哪些建筑物也可以用“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来形容? 5、学生按要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6、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反馈交流。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幻灯片)

⑴理解“犹如”。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⑵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⑶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 )犹如( )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上等是怎样的?(出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明亮、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

⑵我们现在看到的商业街繁华、热闹,以前的王府井大街、西单大街可不是这样,你们想知道吗?

(3)老师简单介绍,体会焕然一新。

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商业街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经有700多年。那里有各色百货小摊小店、各种风味饮食餐馆,各种书摊,各种杂七杂八、叫不上来名目的摊贩,云集其中,零散、杂乱,外人不可能轻易搞明白。

现在经过环境改造和整治,先后撤消近百个零散摊点;整治了灯箱广告、橱窗,增强了夜间灯光效果;修整了行道树;增铺设了步行街方砖、道牙,翻修改造了路面。聚集了上百家国内商号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栩栩如生的雕塑使这条有着700年历史的老街重换青春,使每天50万人汇集到这里,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购物、餐饮、娱乐、服务、办公为一体的整洁、有序、文明、繁华的商业街。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读读想想:“古老和年轻”矛盾吗?为什么? (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最后一段。

师:是啊!同学们,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吧!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应注意包含赞美之情。 (六)小结过渡:

(1)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让我们在一次进入灯的世界、光的海洋。(再次出示幻灯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呢? 三、课外延伸 拓展练习 激发情感 1、师小结: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谁来读一读课后的我知道呢?

2、师:是呀!北京天天都在变,越变越美丽。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幻灯片)

3、过渡:刚才,我们对北京有了很多的了解。我们居住的城市—–太原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起走进太原吧!

4、出示太原夜景片。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得真好啊!老师感到很高兴。在这节课中,我发现了大家都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家乡太原一定会越变越美丽,越来越好。 五、板书设计

12 北京亮起来了

“不

夜 夜幕降临———–灯的世界,光的海洋

(辉煌 亮丽)

城”

六、布置作业

北京发生了这么多变化,看到北京变新变美,你想说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内容问题:

1 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北京夜晚的那些景色? 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2 如何理解“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焕然一心”这几个词语呢?并各用它们写一句话. 3 “环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单元问题:

1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在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美丽的夜景吗?

2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吗?

3 你能用本节课中学到的词句介绍一下家乡—太原的美景吗?

第四篇:《太原楼宇亮化:楼宇亮化常见的4大问题》

太原楼宇亮化:楼宇亮化常见的4大问题{太原亮起来}.

1.城市亮化工程总体规划滞后。没有规划或不按规划进行城市亮化工程设施建设,出现无秩序无控制地让城市亮起来的现象。

2.照搬照抄、盲目模仿。有些城市在夜景照明过程中,不顾城市自身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及自身财力情况,盲目学习其它城市灯光建设的特点,简单模仿必然导致相互雷同,“千城一面”。

3.只抓节日,忽视平日夜景照明。重视过节或重大政治活动时的夜景照明,无可厚非,但城市夜景照明绝不是仅仅为几个节日建设的,节日灯火辉煌,过后暗淡无光,不是城市夜景照明的目的,与“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相违背。

4.城市亮化工程忽视白天景观和安全。有些夜景照明晚上是效果很美,但白天一看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并且有安全的隐患。

亮化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路灯照明系统

2、城市楼宇亮化{太原亮起来}.

3、绿地夜景亮化工程

4、街巷的增灯工程

5、城市灯箱极门牌匾改造工程

6、路灯监控工程

第五篇:《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5月考前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注意事项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必须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 ....

A.绮丽 涟漪 风光旖旎 倚马可待 掎角之势 .....

B.契约 楔子 兰亭修禊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 .....

C.唆使 皴裂 怙恶不悛 逡巡不前 日月如梭 .....

D.拜谒 偈子 不可遏止 残碑断碣 粗衣短褐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 教材的难易程度是评判教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

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B. 打击和防范暴恐活动,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社会的整体防控,打一场反暴恐的人民战

争;另一方面要高举法治旗帜,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C. 在组织今年科技周活动过程中,在展览内容、活动形式和宣传推广等多方面都力求出新出彩,以充

分体现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力。

D. 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

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3.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下面划线句子的深意。(不超过25字)(4分){太原亮起来}.

4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⑴ 给漫画拟出标题。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2分)

⑵ 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要求:与标题有内在的联系,不超过15个字。(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侯益,汾州平遥人。唐光化中,李克用据太原,益以拳勇隶麾下。后唐明宗立,益面缚请罪,明宗.

曰:“尔尽忠节,又何罪也。”改本直左厢都校。晋初,范延光反大名,张从宾据河阳为声援。晋祖召益谓曰:“宗社危若缀旒,卿能为朕死耶?”益曰:“愿假锐卒五千人,破贼必矣。”以益为西面行营副都部署,率禁兵数千人,次虎牢。从宾军万余人,夹汜水而阵。益亲鼓,士乘之,大败其众,击杀殆尽,汜水为之.

不流,从宾乘马入水溺死。晋祖大喜,拜河阳三城节度。契丹入汴,益率僚属归京师,诣契丹主,自陈不预北伐之谋。契丹授以凤翔节度。汉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尝受契丹命,闻汉兵入洛,忧之,浚城隍为备。孟昶遣益所亲王处回赍书招益,复遣绵州刺史吴崇恽厚遗之。益遂与其子归蜀,昶令川兵数万出大.

散关以应之。汉祖知其事,遣王景崇率禁军数千,倍道趋岐下,召益入朝。时汉祖已不豫,召至卧内,谓之曰:“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尔往至彼,如益来,即臵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景崇至京兆,合岐、雍、邠、泾之师以破蜀军。益惧,即谋入朝。会闻汉祖崩,景崇欲诛益,虑隐帝不知先朝密旨。从事程渥,景崇里人也。益因遣之说景崇曰:“君致位通显,亦可少知止足,何必怀祸人之心,为已甚之事乎?况侯君亲戚爪牙甚众,事若妄发,祸亦旋踵至矣。”景崇怒曰:“子去,勿为游说,吾将族尔。”..

益知不用渥言,即率数十骑奔入朝。隐帝遣侍臣问益结连蜀军之由,益对曰:“臣欲诱之出关,掩杀之耳。”隐帝笑之。益厚赂史弘肇辈,言景崇之横恣。诸权贵深庇护之,乃授以开封尹兼中书令。俄封鲁国公。景崇闻之,遂据城叛,益亲属在城中余七十口悉为景崇所害。显德元年冬,告老,以本官致仕归洛。太祖即位,遣赐器币,岁一来朝,太祖以耆旧厚待之。三年,卒,年八十,赠中书令。(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侯益一生经历了唐末至宋初之间的整个五代十国时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益以拳勇隶麾下 隶:隶属 .

B. 益亲鼓,士乘之 乘:乘车 .

C. 复遣绵州刺史吴崇恽厚遗之 遗:赠送 .

D. 祸亦旋踵至矣 旋踵:调转脚跟,指时间很短 ..

6.用三个短语概括虎牢之战的前后经过(不超过16字)。(3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唐明宗即位,侯益绑了自己请罪。明宗认为侯益效力于李克用是竭尽自己的忠诚,没有罪过,并给他官位。

B.侯益附蜀之后,汉祖怀疑他有贰心,于是派遣王景崇率领几千禁军,兼程奔赴岐下,攻打侯益。

C.侯益得知无法劝说王景崇,就直接在隐帝面前为自己勾结蜀军的行为辩解,并厚赂史弘肇等人,获得权贵们的庇护。

D.太祖即位后,派人赏赐器币给侯益,让他每年来朝见一次,太祖因为他是老年旧臣而厚待他。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愿假锐卒五千人,破贼必矣。(3分)

⑵益自以尝受契丹命,闻汉兵入洛,忧之,浚城隍为备。(4分)

⑶何必怀祸人之心,为已甚之事乎?(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太原亮起来}.

杨柳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⑴本诗首句是如何抒情的?(3分)

⑵本诗第二句的“直到”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说明。(3分)

{太原亮起来}.

⑶本诗从唐人韦庄的《古离别》脱化而出。韦诗后二句为;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试比较两首诗后二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太原亮起来 作文太原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