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早春钓鱼 早春钓鱼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早春钓鱼要点》

早春钓鱼要点——-孤独野钓

春季是鱼类产卵季节,在浅水处鱼儿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与静水交界处下钩,必有丰富收获。春钓浅(春季3-4月份应在浅水向阳处下钩)

钓饵宜荤不宜素

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需要补充自身的蛋白质。所以,钓饵要尽量不使用素饵,应选用营养丰富的线虫(红虫)、红蚯蚓等动物饵料。因早春气温低,鱼儿食欲差,对鱼饵味道比较挑剔。线虫、红蚯蚓穿上钩后,具有动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鱼上钩的作用。

钓位宜浅不宜深

立春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了一年新的生活。“春钓滩”是众多钓手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水草要先从浅滩长出,鱼儿游到浅滩才有食源;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快,这时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在通常情况下,早春除早、晚的深水外,其余时间应钓浅水部位。这种“钓浅不钓深”的钓法,是根据这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和鱼儿的活动规律来决定的。

水域宜小不宜大

早春,钓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因小水面窝风,水体不受什么风吹浪打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下,易于聚热,水温上升快,鱼儿会更活跃;小水面一般水质肥沃,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小水面鱼的密度相应大一些,从多鱼儿的游动,既容易使水质变浑,增加水色的隐蔽性,又能使鱼儿进入兴奋状态,刺激鱼儿咬钩,提高上钩率。

打过窝后,若是早春时节,鲫鱼得半小时后方能慢慢聚集到钓位上。到了仲春和暮春时,只要10分钟便会快速地将鱼引来,故有早春“食等鱼”和暮春“鱼找食”之说。

好钓点后,就要先撒诱饵将鱼引来。为使诱饵集中,尽可能用撒窝器把碎米轻撒在钓位上,做好记号。有时候钓点上水草很厚不容易下钩,但又可以看到有鱼儿活动,可将草挑开一点,洞口有小碗大即可。自然形成的间隙叫天然窝子,不要刻意去改变,往往近岸钓起的大鲫鱼正是从这不起眼的草缝里钓起的。为提高上钩率,可多做几个窝子,诱饵一次不要撒的过多,过多让鱼吃饱了,反而不会积极地咬钩,也就失去了诱鱼的目的。

早春水还较凉,鲫鱼刚度过寒冷的冬天,还需大量补充蛋白质。素饵在早春的垂钓效果还不很理想。而使用细如火柴梗的红蚯蚓和鲜红的红虫更能投鲫鱼所好。下钩之前选择合适的钓位尤其重要,钓位选择好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鲫鱼有集群活动的特点,喜欢在草丛、芦苇、蒲草、木桩、乱石中游弋觅食,所以尽可能选在这些地方做钓位。

诱饵使用碎白米加点白酒或香蕉香精浸一下闷几天,使其香味被碎米吸收,诱鲫上窝很快。因为米碎,它一时半时很难被鱼吃完,加之再适当补窝,更能留住鱼群。

第二篇:《早春3月钓鱼技巧–传统钓》

早春3月钓鱼技巧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也是钓鱼的好时节。那么,春天钓鱼有哪些技巧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步骤/方法

1. 变钓位:初春钓位应选择于背风向阳一侧。水中若长有水草,钓位则应定点于浅滩

部位;若无水草则移居深水与浅水接合部位。早春钓鱼

2. 变饵料:初春垂钓宜采用适合多种鱼口味的混合饲料,其主要成分有大米、小米、麸皮、玉米渣、油籽饼、酒糟、芝麻等。自然水域中用量宜少食多餐;鱼池则施重

饵适时补窝,也可贴近塘主所喂饲料,以适应池鱼的口味,提高钓获。

3. 变钓组:要变长竿为短竿,粗线为细线,大钩为小钩。大漂为小漂。

4. 变灵敏度:耍讲究灵敏度,改夏、秋季的调4钓2或调平水为现在的空钩悬空调6

至8目,钓1至2目。

5. 变扬竿时机:当浮漂下沉或上送O.5至1目,就要迅速起竿。

6. 变水域:实践证明春钓效果好的水域仍以肥水、小水面、鱼密度大的塘口为首选。

7. 变钓法:施钓中,每隔3至5

分钟,慢慢将竿头挑起,再轻轻落下。这就是逗鱼,以达到吸引鱼儿的注意力、诱鱼前来觅食的效果。

8. 变水层:初春,垂钓必须选择在浅水区、岸边、滩头、有水草处才能钓到鱼。

第三篇:《春天钓鱼的技巧》

春天钓鱼的技巧

上班族好不容易有个双休日,应该找个好地方去享受大自然的温暖,应该约约同事、朋友去钓鱼,可有不一般的乐趣哦。钓鱼呢?也要讲究技巧盲目地到水边挥竿钓鱼,你只能是一时的赢家。要研究天气、气象。如果你作好了一辈子钓鱼的打算,开始动手写钓鱼日记吧。建议你上网:天气在线——里面包含了全球各地当天的、过去的天气、气压、温度、湿度、风向等。。。应有尽有…..把每天钓鱼的情况与网上记录作出对照。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总结出适合自己钓鱼最佳天气。春季是鱼类产卵季节,在浅水处鱼儿较多,如有活水流入,最好在流水与静水交界处下钩,必有丰富收获。春钓浅(春季3-4月)应在浅水对着太阳处下钩) 早 春 钓 鱼 钓饵宜荤不宜素 ,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需要补充自身的蛋白质。所以,钓饵要尽量不使用素饵,应选用营养丰富的线虫(红虫)、红蚯蚓等动物饵料。因早春气温低,鱼儿食欲差,对鱼饵味道比较挑剔。线虫、红蚯蚓穿上钩后,具有动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鱼上钩的作用。 钓位宜浅不宜深,立春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了一年新的生活。“春钓滩”是众多钓手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水草要先从浅滩长出,鱼儿游到浅滩才有食源;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快,这时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在通常情况下,早春除早、晚的深水外,其余时间应钓浅水部位。这种“钓浅不钓深”的钓法,是根据这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和鱼儿的活动规律来决定的。水域宜小不宜大 早春,钓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因小水面窝风,水体不受什么风吹浪打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下,

易于聚热,水温上升快,鱼儿会更活跃;小水面一般水质肥沃,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小水面鱼的密度相应大一些,从多鱼儿的游动,既容易使水质变浑,增加水色的隐蔽性,又能使鱼儿进入兴奋状态,刺激鱼儿咬钩,提高上钩率。 打过窝后,若是早春时节,鲫鱼得半小时后方能慢慢聚集到钓位上。到了仲春和暮春时,只要10分钟便会快速地将鱼引来,故有早春“食等鱼”和暮春“鱼找食”之说。 找好钓点后,就要先撒诱饵将鱼引来。为使诱饵集中,尽可能用撒窝器把碎米轻撒在钓位上,做好记号。有时候钓点上水草很厚不容易下钩,但又可以看到有鱼儿活动,可将草挑开一点,洞口有小碗大即可。自然形成的间隙叫天然窝子,不要刻意去改变,往往近岸钓起的大鲫鱼正是从这不起眼的草缝里钓起的。为提高上钩率,可多做几个窝子,诱饵一次不要撒的过多,过多让鱼吃饱了,反而不会积极地咬钩,也就失去了诱鱼的目的。 早春水还较凉,鲫鱼刚度过寒冷的冬天,还需大量补充蛋白质。素饵在早春的垂钓效果还不很理想。而使用细如火柴梗的红蚯蚓和鲜红的红虫更能投鲫鱼所好。下钩之前选择合适的钓位尤其重要,钓位选择好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鲫鱼有集群活动的特点,喜欢在草丛、芦苇、蒲草、木桩、乱石中游弋觅食,所以尽可能选在这些地方做钓位。 诱饵使用碎白米加点白酒或香蕉香精浸一下闷几天,使其香味被碎米吸收,诱鲫上窝很快。因为米碎,它一时半时很难被鱼吃完,加之再适当补窝,更能留住鱼群。钓具:软竿、细线、鱼钩小。春钓宜用手竿,竿宜软5.4-6.3米长为好。 浅水:春天,垂钓必须选择在浅水区、岸边、滩头、水草

处才能钓到鱼。 活水:带来食物和新鲜氧气,鱼爱在活水区,钓点应选择在流动的活水边、进水口的两旁、水草处施钓。 草洞:鱼儿常在水草底下栖息、寻食、钓点选择草洞、草边,定能有较好的收获。 南风:春日刚刚开暖,东风、东南风、西南风都好钓鱼,西风、西北风不宜钓,春钓应选择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或久晴初下雨,又刮一二级南风时,正是春天钓鱼的大好时光。 荤饵:鱼儿经过漫长冬休静卧之后,阳光的照射下,气温回升,腹中空虚,急需填补饥肠,鱼类所需的素食,大大还没有生长出来,所以,一般杂食性鱼类,都靠寻

觅荤食为主。 春钓的特点及对策

早春,乍暖还寒。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层由于刚刚溶化或溶化不久,水温大都在15℃以下,在冰下度过了一冬的鱼儿结束了冬眠,重新接触到大自然的新鲜气息。但这时的鱼儿因为冬眠和长期与外界隔离,对垂钓来说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是身体发硬,行动缓慢,不够活跃。这是鱼儿越冬后的最基本的特征。鱼儿不仅游速慢,吃饵缓,而且挣脱力也弱。 二是胆小。春季的鱼是在深水区安静地渡过了漫长的冬季之后回归大自然的,因而特别习惯于安静,惧怕外界的惊扰。不论是响动还是影子,稍有惊吓,都会促使鱼儿逃窜。 三是胃口小,开口也小。鱼体较为死板,虽然肚子很饿,却体力不支,表现在咬钩上就是非常轻微,有风浪的时候很难找到咬钩的感觉。 四是喜荤不喜素。鱼儿在5℃以下时很少进食,即使吃食在冰下能找到的食物也仅少量的微生物和泥中的虾虫而已,见不到草籽等粮食性食物。时间一长便养成了食荤的习惯。 此外,由于冷暖空气的对流,

春天的风不仅多而且大,五六级风的天气也经常出现。春风既吹绿了大地,也给垂钓增添了麻烦。那么,如何才能在春钓中出奇制胜呢,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1、选准对象鱼。相对来说,早春吃饵比较活跃的有鲫鱼、翘嘴白、白条、小麦穗等,鲶鱼、鲤鱼次之。因此春钓应以鲫鱼为主,鲤鱼、草鱼等顺便钓之。如用大钩粗线专钓鲤鱼或者鲢鳙之类,则难有收获。 2、钓顺风、钓南风。 夏钓以钓顶风为佳,但春天因为风大且少有水生物,水中既不缺氧也没有足以吸引鱼的食物,因而应选择避风的堤岸下、转弯处,尽可能顺风占位,有利于投钩,也可减少风大所带来的操作不便。刮南向风时一般会使水温升高,能促进鱼儿活动,故春日垂钓,无风或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最好。小风时也可在下风口,但有三四级以上风浪时,上风口垂钓为宜。 3、钓向阳、钓草。乍暖还寒季节,浅水比深水升温快。鱼类虽属变温动物,但对水温的变化仍很敏感,所以多栖息和觅食于向阳的一侧。垂钓向阳,既无人影而又阳光充足,鱼儿在这里没有惊吓又感温暖,有利于觅食。为了索饵繁殖,淡水鱼类都有恋草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春暖花开的四五月份,在温度、水深等自然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水草之中就成了它们生活繁殖的场所,在贴近水草的地方垂钓自然应当成为首选钓点。钓谚云:“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就是这个意思。

4、小钩细线。“春钓无巧,线细钩小”。春钓应选用小号袖型和园口型钓钩,如伊势尼3-5号,万能袖3-4号。钩条在同类型钩中尽可能选择细一些的,韧性要大,富有弹性。鱼线宜细,主线0.8—1.5号,脑线以0.3——0.6号为佳。这是由春季低温状态中鲫鱼活动量

小、鱼嘴张口小、行为呆滞、摄食动作轻微等特点决定的。细线配小钩,其灵敏度远优于粗线大钩。柔软细小的钩线不易引起鱼的警觉,又有助于鱼的吞食,自然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5、用荤饵小饵。一般杂食性鱼类经过漫长冬眠静卧之后,腹中空虚,急需进食补充营养,但对素饵却不感兴趣,以觅食荤饵为主。红虫是春钓的首选饵料,它本身就来自水底,鱼儿在水中经常能吃到它,慢慢地养成了一种口癖。单个或几个红虫一束挂钩,对鱼的诱惑力最大,唯感不足的是上钩困难。蚯蚓为饵时不能象夏季那样用整条蚯蚓挂钩,应针对鱼张口小的特点将蚯蚓剪成1CM左右的小段穿钩,钩尖外露。否则鱼吃到蚯蚓吃不到钩,信号明显也提不上鱼来。 6、小漂小坠钓灵敏。使用浮漂以1号小漂最为理想,要求轻、灵、流线型,七星漂效果也不错。 7、提竿以钓第一信号为宜。第一信号是指鱼把钩吸到嘴里还没等吐出来的一瞬间,表现在浮漂上是轻微地上升后向下有力地一顿,仿佛浮漂突然掉下去一样,尺距在半目左右。由于鲫鱼吃食的习惯一般是先触后入口,然后向上游动,因此浮漂轻托一定幅度(1目左右)的时候也是提竿的较好时机。如不及时提竿,抓不住第一信号鱼儿稍感不适很可能吐钩而去,影响钓获率。浮漂轻微地较慢地上下抖动不是鱼咬钩的信号,不宜提竿。当然,出现送漂、领漂、闷漂等也应及时提竿。 因时选钓窝 春钓,特别是初春钓,浅滩水温在早晚偏低,鱼难以适应水温,不宜选钓窝。只有当出现适宜水温时,才有利于选钓窝。因此,春钓时间是以“钓中间,不钓两头”为宜。请大家来探讨!!

第四篇:《早春钓鱼的九个技巧》

早春钓鱼的九个技巧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伊始万物复苏,垂柳发芽河面冰冰化。又到了钓鱼的季节,鱼儿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后也开始寻找食物,此时垂钓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钓鱼技巧,下面就分享一下早春钓鱼的九个技巧。

一、亮水初现讲究一个“抢”字:从立春到惊蛰之问这段时间为早春,但对于钓鱼人来说,只有到了雨水节气前后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春钓。因为只有到了此时,茫茫冰面的边缘才会被春风吹开波光粼粼的一角,人们才能站在岸上将钓竿伸向久违了一冬的亮水。浮冰初化之时,无论在养殖塘钓鲤鱼还是在野塘和水库的沟汊钓鲫鱼,无论钓深还是钓浅,钓近还是钓远,只要将钓竿指向亮水和冰层的交界处,就定能大获丰收。

二、浮冰化尽讲究一个“深”字:才是山塘和水库;到了惊蛰前后,就连大中型水库也开始变得碧波荡漾了。此时,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失去了冰层保护的鱼儿便会逃向较深水区。所以,钓坑塘必须用4.5米以上长竿直指前方,钓水库则必须用5.4米以上长竿钓3—5米水深。

三、选时选位讲究一个“阳”字:冰层化尽,大面积亮水重现之时,虽然鱼儿们又退入水体的较深部位,但绝不会像冬季那样走得很远,此时,它们仍会聚集在向阳北岸附近的较深水区。一是因为此处长期受阳光照射水温较高,二是因为鱼儿在这里退可躲避风寒,进可沐浴阳光。所以,此时钓鱼也最好选“阳”天钓“阳”岸。

四、钓组搭配讲究一个“细”字:早春时节,鱼儿刚刚复苏,活力尚小,钓鱼时一定要使用细线小钩,主线不能超过1.2号,脑线不得超过O.6号,鱼钩不彳导超过相当于三四号“伊豆”的钩。主线细便于低温时节鱼儿吃饵日寸较轻信号的传导,细脑线小鱼链便于活力较弱的鱼儿一口吞入。“细”字另外的意思是:鱼钩的钩条要细,浮漂的漂尾要细。钩条细了便于鱼儿吃钩又便于刺鱼,漂尾细了受水的阻力小,显示鱼儿咬钩的动作强烈。

五、浮漂调钓讲究一个“低”字:早春钓鱼多用比重较小的虫饵,浮漂调低钓低了一是便于虫饵落底,二是露于水面的低目便于观察低温时节鱼儿较轻的索饵动作。此时最佳的调钓方法是,调0目钓1目或调1目钓2目。早春钓鱼

六、选择钓竿讲究一个“软”字:早春钓鱼使用软竿有三个好跑鱼;和较细线组配合对付个体较大、力道较足的鲤鱼。

七、撒饵布窝讲究一个“精”字:以此时钓鱼既不能不打窝也不能打大窝,而是要打“精”窝。“精”的意思一是少,二是质量要高。

八、使用钓饵讲究一个“虫”字:早春钓鱼,无论钓鲫鱼还是钓鲤鱼,红虫的诱惑力最大。蚯蚓和腥味的商品饵虽然也能钓到鱼,但它们的效果和红虫比起来将有天壤之别。

九、钓鱼过程讲究一个“逗”字:早春等低温时节,“逗”已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逗钓的方式是这样的:钩饵落底后如果无鱼咬钩就要时不时带动钓线,使钩饵发生位移,等将钩饵带出窝外后再赶紧起竿重抛。

第五篇:《春天钓鱼如何选择饵料》

春天钓鱼如何选择饵料

春季垂钓使用的饵料仍然是以腥、膻为主,即便是不使用腥味饵料,使用药酒米气味也要比夏秋季节所使用的浓一些,因为春季的水温尚低,饵料的气味在水下的扩散速度较慢。钓饵仍然是以鲜活的生物饵最好,当然用红虫粉、虾粉之类的腥香味原料调制出的搓拉饵也可以用。在饵料的使用上一向是有争论的,各有千秋。有人说地域不同导致鱼的食性不同,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也不是什么“真理”,比如:在南方用酒米加蚯蚓能钓到鲫鱼,在北方用酒米加蚯蚓钓鲫鱼也不错。因为鱼的生理习性大同小异,所以其食性也是大同小异,水域和环境的不同只能改变鱼的部分习性却改变不了根本的东西,“五谷杂粮”都是还要吃的,只要找到它们的共性,就不难找出适应大部分水域都能使用的饵料。很多饵料生产厂家之所以能生产出适应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好饵料也是这个道理。

我在春季钓鲫鱼一般使用的窝饵是羊油炒麸皮加虾粉加小米,钓饵一般使用红虫、活蚯蚓或蚯蚓沾糖水,有时也使用药酒米做窝,在鱼情较好出现抢食的情况时就使用调制的搓拉饵。春季垂钓用饵,窝饵味要浓,量要少;钓饵应以鲜活为主,如使用搓拉饵,状态要软,要适口,色泽要鲜亮,饵团不宜过大。我以为这是春季垂钓用饵的根本。

第六篇:《东北早春钓鱼有技巧》

东北早春钓鱼有技巧

东北的春季比其他地区要晚,库塘水融化的也慢,没有冰钓的钓友们,这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行动了,憋了一冬天,终于可以展示一把。但是鲫鱼从冬眠中刚刚苏醒过来,不爱张口,往往钓效不好。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的小编告诉你这就要注意一些技巧的掌握:

一、暖天出行

鲫鱼有明显的趋温性。依据鲫鱼这一生理习性,东北早春时节,最好选择连续几日最低气温5度以上的晴天出行,一般钓效较好。东北的早春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较低,鱼儿不爱活动。在刚开塘的一周内,最好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气温和水温相对较高,人感温暖的时段下竿,追温施钓,效果较好。

二、钓小水面

浅水面是首选,其主要原因:

1.解冻早,小水面鱼塘一般地处村落边或农舍旁,大多窝风向阳。随着地温和气温的不断回升,小水面鱼塘解冻时间约比大水面早3-5天,个别早近一周的时间。

2.升温快。一般小水面鱼塘下均水深2米左右,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浅升温快。早春小水面一般可比大水面水温平均高出3度-5度,有利于钓获。

3.小水面受寒流影响小。小水面鱼塘多处向阳窝风之地,受早春寒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利于垂钓。

三、灵活配钓组

早春钓鱼 早春钓鱼

早春钓鲫应准备一支2.7米或3.6米碳素手竿(早春垂钓不宜多竿,人手一竿足矣),配以齐竿长的0.6-0.8号优质主线,0.2-0.4号脑线,2-3号伊豆型双钩,小钩、轻坠配以1-3号细尾钓鲫小漂。竿短可以采用手撩式方法出竿,节省体力,操作灵活。同时短竿近钓便于观漂。细线隐蔽性好,可使鲫鱼丧失警觉,大胆咬钩。小钩装小饵便于早春鲫鱼小口食饵。小漂轻坠灵敏度高,可以及时捕捉鲫鱼咬钩信号,提高钓获量。钓者要手不离竿,眼不离漂,集中精力,仔细观漂,发现浮漂稍有上送或下顿动作时,就应迅速果断提竿,提竿宜早不宜迟。

四、饵料要荤腥

早春时节,鲫鱼饥肠辘辘,急需补充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充饥壮体,因此,早春钓鲫荤饵优于素饵,红虫优于蚯蚓。一是荤饵早春钓鲫不必频繁提竿换饵,可以较长时间停留水中等鱼,以提高钓获的机率。二是荤饵便于水中反复提拉引逗。在使用荤饵钓鲫时,最好保持钓饵的鲜活。

五、技巧上钓走

在一个钓点较长时间无鱼咬钩时,不可固守一处死等,要主动更换钓位找鱼。适时走钓,人找鱼是东北早春钓鲫的一大特点,有鱼即钓,无鱼即走,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钓获量明显高于守钓。

多掌握这些技巧,在早春就争取渔获爆护,开启一年的好兆头!

第七篇:《春季钓鱼技巧》

春季钓鱼的技巧

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鱼也开始觅食了,那么春季钓鱼有什么技巧呢?

春季钓鱼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解:

选竿,线组,浮漂,线组,钓位,水域,风向,饵料.

1.钓具:软竿、细线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早春钓鱼 早春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