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如何安慰压力大的人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怎样安慰人最有效?》

怎样安慰人最有效?

看着这个标题,请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有烦恼过吗?当你烦恼的时候,你觉得你需要什么?

当你的朋友因为心情不好哭着来找你时,你会对TA说些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跟TA分享你在 “友心人” 里看到的实用的小技巧,并推荐TA来关注“友心人”的公众账号,但这些都是在TA恢复平静之后。

试想一下,

当你情绪不好时你来找我宣泄情绪

(“kiki,我刚买的肾6丢了。呜呜呜T^T”)

我给你灌输理性的道理

(“没关系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你会因为主页菌告诉你的看似无法反驳的道理而恢复情绪吗?

(你一定想冲主页菌翻个白眼,说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转身果取关吧。)

如果你不想因为安慰朋友时说错话而掉粉,就赶紧接着向下看吧。

一、心理咨询师为何能安慰你?

说到安慰人,最擅长的应该就是心理咨询师们了(虽然心理咨询师并不总是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他们却总是知道你想听什么)国产耐磨板

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来比较各个治疗方法之间的有效性,而这些研究的结论都惊人的一致——没有一个治疗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加的有效。也就是说,仅仅从方法上来看,所有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都几乎差不多有用。(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如果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的都差不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效果呢?

二、治疗同盟让咨询师和来访者走在一起

一项新近发表于《心理医学》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探讨了常用心理治疗手段针对300多名精神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无论所采用的治疗是什么,真正改善或恶化病情的实际上是治疗师与患者之间治疗同盟(Therapeutic Alliance)的质量。

所谓治疗同盟,指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信任、坦诚、开放、理解、支持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提供的积极倾听、同理心理解和关怀等行为。

积极倾听

要做到积极倾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站在他TA的立场;

2、鼓励先开口;

3、表示兴趣,保持视线接触;

4、让TA把话讲完,不要打断TA;

5、让TA知道你在听:“嗯”、“我明白”;

6、注意非语言性的暗示: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身体稍微前倾,常看对方眼睛、点头

关怀

而要表达关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你的朋友知道:

我愿意接受此时此刻最真实的你。

同理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与同情心不同,同理心让人们心与心相连,同情心却让人们心与心相散。著名护理学家Teresa Wiseman对同理心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提出了同理心的四种特质,分别是:

接受观点:指接受他人观点为事实的能力;

不加评判(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大部分人都很享受评判他人的过程)

察觉他人的情绪;

尝试与他人交流其情绪

同理心是与他人一起感受TA的情绪。例如,当一个人陷入一个地洞里时,TA从洞底大喊:“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然后我们看到了之后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了,你并不孤单。”

而同情心则是:“哇!真糟糕啊,对吧。呃……不了,我想我还是不要下去了。你想来个三明治吗?”

同理心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很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的选择。因为为了能与对方的内心联结,我们必须联结到自己心里面能理解那种感受的地方。

真正的同理心的回应很少以“至少…"来开头,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当某人试图跟我们分享一些十分痛苦的事情时,我们总是试图要给予TA“一线希望”。所以常常出现这样的对无锡角钢

“我流产了。”

——“噢,但至少你知道你可以怀孕。”

“我的婚姻快要破裂了。”

——“但至少你结过婚。”

“我儿子挂科太多被退学了。”

——“至少他微积分得过95分。”

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在面临类似这种非常难过的对话时,总是试图做一些事来让事情看起来好一些。可是当我向你分享的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时,我宁愿你说:“虽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我真的很高兴你愿意告诉我这些。”

“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心与心的联结”。

悄悄告诉你,做到了积极倾听,关怀和同理心,你不需要太多心理咨询的技巧,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这个世界上,说的人很多,而听的人却很少,如果世界需要,你愿意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吗?

第二篇:《教你如何安慰人》

如何安慰人

安慰人也要讲“心技”

当朋友伤心难过时,很多人要么好言相劝“别哭了,坚强点儿”;要么帮助分析问题,告诉他“你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会批评对方:“我早就给你说过”其实,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人得到安慰,还会使对方更加伤心。因此,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

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

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

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因为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另外,陪对方走一程也是一种安慰。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于是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当他经历完暴风雨之后,内心逐渐平静下来,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他的陪伴,你..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丝.格尔马丁,针对如何弥补人际沟通的鸿沟、适时适度表达关心,提供了「疗效对话」的10项原则。所谓「疗效对话」,是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对谈,让求援者获得适度纾解,进而自然地达到「治疗的效果」。当你不确定「说什么?」和「如何说?」的时候:

疗效对话的10大原则:

1. 聆听

聆听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细听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涵意。聆听也不是指说话或发问;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聆听该有的姿态。然而,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所谓的"内在对话",是指聆听的同时,在脑海中不自觉进行的对话,包括动脑筋想着该说什么、如何回应对方的话,或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题。

2. 停顿

{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在对话之间,有时说,有时听;当听到自己心里响起"我不懂……"的声音时,就是该暂时停顿一下问对方:"我是否错过了什么情节?"我们还必须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例如,想快速解决对方的不安,因而没有正面思考问题,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动的阶段——说些或做些我们认为对对方有益的事。{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从容不迫地停顿与思考,可让我们停止下判断、停止反应,并且产生好奇心。如此,有助于在重要的刹那间,发挥同理心,如果没有做这样的停顿,我们可能会在刹那间,说出稍后会反悔的话。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挡时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才能进行加速。

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3. 当朋友不当英雄

帮助别人度过艰难岁月,不等同于将他们从痛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人们有权利和责任,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和其所带来的困境。我们应该认同他们的痛苦,让他们去感觉痛苦,并且不试着快速驱散痛苦。我们仅试着提供让他们越过"恐惧之河"的桥梁。

当朋友、家人陷于情绪或身体的痛苦之中时,支援他们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许对方哭泣。面对哭泣的人,人们最自然的反应,即是希望对方停止哭泣,并跟他说:"别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决的!"其实这并不是最适当的反应。当对方啜泣或掉泪时,我们通常会对自己的无助而感到坐立难安。然而,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而掉泪则

是疗伤的一种过程。所以,请别急着拿面纸给对方,只要让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4. 给予安慰

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安慰是指: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5. 感同身受

当我们忙着试图帮助他人时,可能会忘记人们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和感觉。尽管人们无法确知我们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觉到我们是否惊慌、对他们下判断,或是为他们感到难过。面对面安慰别人,和我们内心真正的状态,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身与安慰,即是给予对方的一项礼物。

6. 长期守候

改变会带来许多混乱。没有人可以迅速整顿那样的混乱。人们需要时间去调适、检讨、改变和询问:"假如……,会怎样?"的问题。在"疗效对话"中,我们学着接受以下事实:我们的家庭成员、同事或邻居,有时候仅需要我们当他们的"共鸣箱",且能不厌其烦地供其反覆使用。{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7. 勇敢挺身而出

不论身处任何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你或许可以选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感觉和想法。除了言语的表达之外,"疗效对话"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8. 提供实用资源

不需帮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可以尽力提供可用资源——别的朋友、专家、朋友的朋友,来帮忙他们找到答案。可以为对方打几通电话,连结人脉;也可以找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平静地寻找自己的答案。

9. 设身处地、主动帮忙

当我们问:"有没有我可以帮忙的地方?"有时候有答案,有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忙。然而,人们有时会对自己真正的需要开不了口。设身处地去考量人们可能需要的协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10. 善用同情心

即使我们遭遇过类似的经验,也无法百分之百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善用同情心去关怀对方。切记需先耐心听完别人的故事,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结果是否对对方有益?

第三篇:《如何去安慰一个人》

心理咨询师告诉您怎么去安慰别人 发表于 2012-5-8 00:24:24 |发布人: solai |查看: 328|回复: 0

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管理别人情绪的艺术,没有什么比能钻到别人心眼儿里的体己

话儿更能俘获人心的了。 不过,关心人,安慰人不只是有爱心、耐心就万事大吉,否则

居委会的大姐大妈早就成了顾客盈门的心理医生。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测试:

如果朋友向你倾诉,“我真是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

,我真想一死了之!”,你会如何安慰他呢?别急,先想想再看下面的选项。

a. 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

b. 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 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 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 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

没意思了?

f. 你会走出来的,不会有事儿的,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h. 其实,你还是挺幸运的,你还有家人和朋友。

j. 唉,我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k. 其实,杯具过后肯定会有好事情发生的。

只有极少数人会选e,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句废话,但是e却是所有选项中最让人舒

服的回应。不信的话,你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压力大事情多怎样安慰人 如何安慰压力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