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站在高处 d》
周考六 站在高处 本次写作的主要问题 1、个别想在立意上求新意,却画虎不成反类犬。 2或立意模糊,观点骑墙。 3、审题不够认真。“站在高处”与“向往高处”“攀登高峰”,应是不同的话题。 4、不善于对自己选定的角度做一个界定,如“灵魂的高度”,究竟所指为何?以虚论虚,显得内容空洞。 5、论证的角度的太单一,通篇就在论证“站在高处”对于人生的意义,角度没有变化,道
理没有说深。 6、思考的过程缺失:高处让我们携信仰前行(为什站在高处会产生“信仰”,思维的过程没写出来。) 7、简单的并列式的结构:站在物理学的高处、站在人类的高处、站在精神的高处 或:站在高处,那是一种英雄气概;站在高处,那是一种道德的坚守;站在高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8、套题的现象:当我们站在高处,你是否想过,低处自有温暖(后文转而写“低处”的暖意);自由在高处(转而写“自由”);还有套用“谦虚”“信念”“淡定”“悲悯”等话题。
9、散文化倾向,文字偏于抒情化,只列举现象强化“在高处”的意义价值,没有分析论证。 一、审题解析: (一)阅读并整合题目信息 为什么要登高 登上高处会怎样 站在高处的人有什么心态 站在高处所展现的人的精神风貌…… (二)寻找关键词 ——高处 “高处”作为一个具象的概念,要注意将其抽象化,确定其象征义或比喻义:
① 人生的境界,人的精神修养的境界,人生的理想追求; ②事物发展到最高点; ③比喻领导人中的最高层。 …… 审题,包含着一个化实为虚,化大为小的过程,确定一个切入点,选择一个中心话题。 所以题目的思考层面可以是:精神的高处 思想的高处 地位的高处 人生的高处…… (三)确定题目类型 处理?)
◆从“是什么”的层面 1物质的富有,地位的至高无上,这不是真正的高处。华丽光鲜的外表下不少人被物质锁上了锁链;跨上金钱、权力的高处时,脚上的沉重的锁链往往以更强的重力将人带入深渊。所以人的理性、自由、和不变的美好道德,才是人们应该站稳的高处。 【例】在地面,是一个物欲操控人心的世界,是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世界。那里的人将自己投在车水马龙之中,那里的人在霓虹灯的照耀下面目赤红。如同梭罗所说,他们是将自己的早晨与下午卖给社会的人……像林清玄说的
第二篇:《站在高处》
站在高处
2013级6班 妙明杰
很久以前,在原始生命诞生的时候,地球上的环境非常恶劣。但随着亿万年的过去,大地上终于是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
以前的人们,站在山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略着大自然的美丽。站在山颠,向山下看去,再眺望远方——清澈的河水、碧绿的山林,真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现在经常听到父辈们说起他们小的时候。以前他们在口棵的时候,就直接捧起小沟里的水喝,清凉可口;夏天热了,就跳到河里洗澡……
唉!世态的变迁可真快啊!事到如今,有谁还敢直接从乡下小沟里面取水直接喝!有谁还敢下河去洗澡!就拿我奶奶家附近的环境说起。就在几年前,我奶奶门前就有一条小沟,里面的水非常清澈,虽然我不曾喝过,但下去玩水是绝对可以的。还有那两旁的竹林,在夏天时,坐在那儿乘凉肯定舒服,不仅如此,那片长竹子的土堆,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唉!{站在高处}.
虽然5.12大地震后,我们灾区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就在一瞬间,那一切的一切就都消失了……只能成为回忆……
现在,人们自以为自己站得越来越高——确实发展得也快,钢筋混凝土建筑已遍布全球。人们想站在高处,有了两种选择:一是上山,二是走上高楼大厦。但想要体验大自然,也只有上山。上山也罢,由于这种追求者非常之多,大自然也显得不那么自然了。如今人类的
破坏已经蔓延到地球各个角落,有时甚至于,进入山中也得不到自然的洗礼。
现在社会,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毫无节制的开采、破坏,使大地满目疮痍。
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热带雨林……这类的事实,已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如果人类能 真正的站得更高、走得越远,就应该站在高处去仔细地想一下,去看一下,去预见人类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或许人类没有下一个亿万年了!
第三篇:《站在高处》{站在高处}.
站在高处
高二 二班 张政
高处,永远是人们企及的地方。
不知道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了这样一种心思:要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登上高处,唯我独尊。古人有登高的习俗,今人有“勇攀高峰”的奋进思想,古往今来,对高处的向往,从未停止过。
秋末的天空,在点点白云的点缀下,闲的更加邈远,一行不知名的鸟雀在凉风中疾驰而过,冲向不远处的山峦,飞入那还依稀带着点点绿意的丛林,在其中轻盈地飞舞,伴随着瑟瑟的落叶,上演了一剧庄重的华尔兹
家乡的山峦,没有“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巍峨,也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特。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它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下山麓处几代子孙的幸福生活。
清晨,伴着晶莹的珍珠玉露,呼吸着微凉的气息,我缓缓的踏上了通往山顶的幽径。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塞满了整个羊肠小道,看上去就像一条金黄的丝带,通达山顶,迎接着秋天特有旭日。
跨过枯枝,进入树林,此处,还有几棵松柏依旧穿着盛夏沿袭来的衣服,只是经过萧瑟的秋风粗糙的双手抚摸后,变得不再光亮,转为一种深沉,好像要顺从大家收敛精气的意图一般。
显然,我的突然造访,打扰了鸟儿们平静的生活,它们成群结队的一哄而散,冲入云霄,转而飞向远方的又一片丛林。
我无暇顾及于此,继续着我的征程,却发现面前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条“瀑布”,虽然它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却着实让这清幽的环境更添了一份诗意。掬一捧清凉的山泉,凑近鼻前,贪婪的吮吸着大地的气息。在我眼中,这笔李太白“金樽清酒”还要贵重。
顺着河流向上游走,我加快了步伐,山顶就在眼前,我的征程也将要完成!踏上山顶最后一步,我张开双臂,尽情享受着自然的拥抱,迎着第一缕阳光,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呵,家乡的日出依旧美丽!山间的道路瞬间被披上金光,黄的绿的叶,紫的红的花,同我一样,享受着朝阳温柔的抚摸。
此情此景,虽然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有“登高而招,而见者远”的别样风采。
家乡的山,虽没有五岳独尊泰山的名气,也没有佛光普照普陀山的清幽,可它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这水泥墙间为数不多的绿色景区。谁能说在这样的地方散步不会身心愉悦呢?呵,家乡的山呵,我是您永远的崇拜者!
天边有鸟儿飞来,我伸手相迎。却忽然被一个想法冲击:这样的自然风景,生活中还多吗?以今天森林消失的速度家乡的山,在几代之后,是否会变成秃岭?我们的子孙后代还会有我今天这样享受自然的机会吗?我不敢再想下去,我倒希望这一切不会发生,当然,这要我们付诸行动,保护每一点绿色!这样才不会是绿色透支啊!
顺着小路下山归来,山下已经升起袅袅炊烟,三三两两的人们开始上山修整树木,这让我得到了些许安慰,我在心里真诚希望家乡成为绿色世界!
第四篇:《站在高处作文850字》
站在高处作文850字
站在高处作文850字—我畏惧高层建筑,不过还不至于到恐高症的地步。这种畏惧感何时开始,我自己也不得而知。
小时候喜欢乘电梯,尤其是观光电梯。家附近的百货公司就装了两台观光电梯,每每去那我都能坐电梯玩得不亦乐乎。趴在扶手上往下望,对渐缩的人影产生没有来由的满足感。百货公司只有四楼,我坐到顶也觉得意犹未尽。
初中放暑假去海边玩,住在五星级酒店里。房间里有一墙壁的落地窗,用厚重的绒布掩着,我走过去掀开窗帘,动作才到一半便被窗外风景惊得连生后退。自觉窘迫,又装作毫不在意。这凌绝的景象令我想看而又不敢,只得蹲下来缓缓靠近窗。窗外像是一个游戏世界,模拟着城市的建设。这样地望下去,望下去,确有居高位者的畅快感,可我却恨不能趴下来看。用眼睛饱览风光,让地板承受我如擂鼓的心跳。
后来也去过上海的正大广场,同是坐观光电梯,八层楼的高度让我总觉得自己是拴在绳上的小蚂蚁。哦,真可笑!小蚂蚁会害怕蚂蚁们创造的高度。不过,我从来不觉得山高。{站在高处}.
我走过平坦的小山丘,爬过危严的索道,登过斜陡的峰坡。我也曾在山上玩花赏雾观日出,也曾立于悬崖边俯瞰苍茫大地。可我从不畏惧山的高度。大概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山是属于大地的,是敦厚老实的,是温柔可人的,是有起伏有线条的。甚至连山的锋利棱角也仿佛透露出调皮的意味。不像人造的建筑,山是粗糙不平的,是生机盎然的。人类的建筑直上直下,是最最险拔的山峰,奇崛但显凶猛,我真真怕它。
这温柔的山,不曾吓坏我,却吓坏了我那曾坦然站在落地窗前的哥哥。有一年我们回老家玩,一起去爬山。我兴致勃勃冲在最前面,爬到山顶时,又望见旁边有座好似更高的山,便朝它迈开脚来。没几步我便摔了一跤,祼露的脚踝被野草割了一道口子。这时正听得哥哥喊我,我也大声回了一句,却把他吓坏了。他厉声命令我不要动,我不明所以地看他束手束脚地走下来,又小心地挽我回去。哥哥言之凿凿地说这里就这座山最高,还说我刚刚下去的地方很险,顺带骂我不听话乱跑。我站在他所谓的“最高的山上”不以为然地偷偷吐舌头。怎么不怕目企难及的高楼大厦,却担心这绿色茵茵的小山丘呢?
第五篇:《新材料作文“站在高处看世界”导写》
新材料作文“站在高处看世界”导写
高考作文
2014-06-19 0907
“站在高处看世界”新材料作文导写
统观近年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并重的局面。新材料作文的训练仍然是复习备考的重点,新材料作文到底新在何处?又应该如何具体的操作呢?现在结合站在高处看世界新材料作文导练,谈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把握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示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站在一旁看他。
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示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
得出要虚心求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异同。
相同点:都提供了材料,都是三自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
不同点:第一,审题难度不同。话题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话题,也就限定了一个范围,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新材料作文没有提供范围和落脚点,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难度显然增大。
第二,审题方向不同。话题作文关键是审话题,作文立意与材料关系不大紧密,材料只是提供一个例子,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材料可用可不用。而新材料作文关键是审材料,作文立意与材料紧密相关,它是立意的基础。
概括新材料作文的三个特点:
1.开放性。只给材料,不给话题,考生发挥的空间更大了。
2.多向性。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考生选择立意的角度多了。
3.自主性。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与话题作文相似)。
二、抓住两个关键,攻破新材料作文
我认为应根据它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要求,逐步去破解。这当中关键要抓住两个问题。
第一步,全面理解材料。
材料是立意构思的基础,材料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材料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我们不仅要理解材料,还要分析材料,整体把握材料。这样才会深刻全面。
下面以《失街亭》为例,说一下分析材料相关的几个问题。
①理清对象。明确材料包含几个对象。马谡、孔明、王平、司马懿。 ②分析表现。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对象的表现是怎么样。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纪又勇于承担责任;孔明深谋远虑却用人不当,军纪严明、奖罚分明却有情有义;王平劝告马谡,及时汇报军情,有勇有谋;司马懿围山断水,知己知彼。
③辨清关系。材料里面人与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比如正反关系、主次关系、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④分清主次。哪个人或物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从失街亭的原因推究,马谡是故事的主角。
弄清这几个问题,第一步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二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都可以分别认作是侧面;同理,一个事物、一篇文章的内容形式也表现为多个侧面。就一篇文章的内容表现来说,可含有多个侧面。如大家所熟悉的故事《东郭先生》,按思想意义来分,有揭露狼凶残本性的一面,有批评东郭先生糊涂受骗的一面,也有赞扬农民聪明机智的一面。只要把材料的内容全面理解了,选向的问题就不难了。
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个事情,从不同的当事人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每个角度都是平等关系。关键在于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题或部分主题。
新材料作文,它考查的不仅是写作能力,而且是阅读能力。写好作文,首先要读通材料,读懂材料,才能切题写作。这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以阅读促写作,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这样的训练可以贯穿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新闻、评新闻来加强多元思维的训练。
三、站在高处看世界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当看见一株青松从泰山的岩缝中长出来,傲立山巅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逆境与磨难更能造就坚强的性格……
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吗?请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在材料中,给出了多种自然现象及可以参悟的人生哲理,要求考生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导考生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一道作文试题,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命题导向。就自己的经历及感悟作文,就要求考生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悟,而不能以写他人为主,不能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泛泛而{站在高处}.
谈。另外,考生要注意写出感悟,感悟不是一般的酸甜苦辣的浅层感受,而是要在记述经历的基础上,层层开掘,参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文与点评]
站在高处看世界
□王晓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高处看世界,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而人的心灵将是别样的清爽和豁达。
去年刚放暑假时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特别晦暗的时光。倒不是因为我的学业成绩排名亮了红灯,而是平时一向排在我之后的同桌,这次竟然排在我前头。她的姓名,沉沉地压在了我的心头,压得我真有点喘不过气来。愁苦之中我不禁扼腕长叹:上帝啊,既生瑜,何生亮也!
不久,一次偶然的苏杭之旅,让我的心胸改变了景观。{站在高处}.
那天阳光很好,空气清新。早上一醒来,爸爸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好消息,爸妈单位也放了长假,他们要带我一起去苏杭旅游。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去苏杭旅游是我多年的梦想,今日如愿以偿,我高兴得跳起拉丁舞来。未了,还破天荒地搂住爸爸的脖子,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第二天上午10时许,飞机在跃华机场缓缓起飞。我坐在机舱的舷窗边,眺望窗外的风景,随着飞机的逐渐升高,窗外的行人、车辆、楼群馆舍,在我的眼中不断变小,变小,接着一一模糊了,消逝了。当飞机真正升入高空,我忽然发现舷窗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何等的景观!透过舷窗俯瞰,白云朵朵。东边原是海峡的惊涛骇浪,这时却如冰湖镜面上浅浅的斑纹,反射着粼粼的波光;西边,山峦田畴,相衬相依,融合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彩画。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爸爸指着飞机刚刚掠过的一抹山峦告诉我,那就是令人仰望的巍巍泰山!
看着那抹渐渐远去的淡黑色,我的心胸也豁然开朗:大千世界,还有比泰山更加高大的东西吗?但当站在一定的高度时,泰山也会变得如此之小,没有了往日的巍峨和神圣。站在高处看世界,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神清气爽了。
扪心而思,我忽然觉得,世界的大小,心绪的好坏,人生的苦乐欢愁,全都取决于你所处的高度。若将自己的心灵臵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
站在心灵的高处看世界,我不禁仰天而歌曰:运筹帷幄,羽扇纶巾。瑜亮共生,天公睿智也!
[点评]:本文立意清晰鲜明,描述精彩。特别是描述之后的议论,由浅入深,由自然现象到哲理感悟,层层开掘,议论深刻,见解独到。例如若将自己的心灵臵于名缰利锁的沼泽之中,目之所及便全都是尘嚣纷扰,学榜重压,致使自己的心灵蒙受尘垢,流淌泪水。而站在人生的高处,那么目之所及将永远是壮阔坦荡、清明澄澈;若能够跃上新的心灵台阶,登上新的心灵阶梯,从而抵达高尚、宽容、至善至真的境界,那么人的心胸就更会‘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壮美无限了。语言含蓄隽永,议论逐层推进,读来颇能让人的心灵得到震撼和净化。
第六篇:《站在高处》
站在高处{站在高处}.
山峰高,缺乏内涵。蓝天高,过于轻浮。何处可以长久伫立,大概是思想之巅吧。
——题记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天地间的任何事物都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站在高处 站在高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