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第一篇:《9、海燕》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淮北市非凡学校 教师集体备课专用教案(复备稿)
课题:9.海燕
主备人:梁希俭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3)学习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4)理解作者是如何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方面来塑造海燕的形象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体会 海燕搏击风浪的战斗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海燕搏击风浪的战斗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形象。
2、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检查预习:(早自习解决)
1、注音或写字
呻yín吟 白沫( mò ) 翡(fěi)翠 困fá乏
深渊(yuān) wān蜿蜒 胆怯(qiè) 号(háo)叫
2、词语解释
(1)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文中贬词褒用,指自豪,信心十足。
(2)震怒:异常愤怒,大怒。
(3)困乏:疲乏。
(4)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3、试读收获(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有一点感受即可鼓励)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第7课,我们学习了《雷电颂》,谁能说说文中的风、雷、电代表了哪类人物呢?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白色恐怖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常常借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喊来表达对革命的向往与呼唤,比如,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就是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那么作者高尔基是怎样借海燕对暴风雨的呼唤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高尔基所写的《海燕》吧!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
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不看书,仔细聆听),并在班上交流听后感,谈自己在听读时的所感所想。
2、学生探听读时的感受。并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
3、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看谁读的又规范,又有感情。(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4、分组读(1—6)、(7—11)、(12—16),看哪个组读得最好。
5、齐读课文
读后思考并讨论: 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一(1—–6)将来———-渴望
二(7—11)逼近———-迎接
三(12—16)即临———-呼唤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 (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启东作业本》预学先知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一、将来———-渴望
二、逼近———-迎接
三、即临———-呼唤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分析三幅画面的景象。
一、提问导入,复习第一节课的字词及段落大意。
二、在课后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研习课文。
(一)研读第一画面
1、指定学生朗读(1—3)节,要求学生思考: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海燕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并明确: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
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2、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 (讨论明确:这里的“黑色”不是贬义词,是写海燕本身的颜色。用“闪电”既可以写出海燕的矫健姿态,又可以在乌云密布、大海苍茫的背景上出现一点亮光,使人们在沉闷的空气中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3、学生放声朗读(1—3)节,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1)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
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
(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
4、指定学生朗读(4—6)节。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划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教师追问: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三种海鸟怎样的共性?
(学生回答明确: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夕胆小的机会主义者和软弱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为了揭示这个共性,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根据海鸟的不同特点,让“恐惧”、“吓坏”、“胆怯”三个意义相近的词反复出现,从而对他们害怕革命的丑态进行漫画式的勾勒和无情的揭露。)
5、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
学生读完后,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学生讨论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二)、朗读第二部分。全班同学从“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起齐读至11。
要求爱憎分明、读出感情来。
1、思考: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后,讨论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2、教师追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明确: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3、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学生讨论明确: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4、在险恶的环境里,海燕如此英勇,决不是偶然的,让学生齐读11节,
思考:海燕,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英勇?
(学生读后回答。明确:那时马克思主义已在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燕在险恶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观察斗争形势,已经听出了“雷声”的“困乏”,已经看出“乌云遮不住太阳”,也就是说,看到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沙皇政府必将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因此海燕就在暴风雨迫近时特别欢乐,无比英勇,表现
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三)、研读第三画面。
1、教师读12—16节。要求学生讲一讲的是怎样一幅图景。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明确: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像火焰,闪电像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2、学生齐读12—16节,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怎样描写海燕?
学生讨论明确: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3、指定一学生读12—13节,全班齐读14—16节,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 第一幅(1,6)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第二幅(7,11)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12,16)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四、布置作业:
1、练笔: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想些什么,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字数200字左右)
2、背诵课文。
3、完成《启东作业本》能力拓展1—-5题。
附板书:
海燕 高尔基
第一幅(1,6)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海燕的宣言的小练笔}.
第二幅(7,11)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幅(12,16)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本文写作特点
一、检查背诵,复习第二课时演习的内容要点。
二、探究本文写作特点。
1、结构巧妙。
全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如本文,大海的波涛象征什么?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二)象征与比喻的比较: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3、再读课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手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法的句子,并画出来。 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加以补充
例如:比喻: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拟人: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的把他们甩到悬崖上。
反复: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4、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对比: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比,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环境烘托是本文的又一成功的艺术手法
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诸种自然景象象征着革命暴风雨的迫近和即将爆发。
5、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三、小结:
这篇散文诗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刻画英勇善战、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的战斗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热情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无畏的战斗精神。
四、布置作业:
1、做完《启东作业本》剩余部分。
2、预习第十课。
附板书设计
海燕{海燕的宣言的小练笔}.
高尔基
1、结构巧妙
2、象征手法
写作特点 3、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
4、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5、 具有强烈抒情的语言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六下语文课堂作业本20课小练笔》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1.朔方( ) 2.脂粉奁( ) 3.褪尽( ) 4.凛冽( )
5.旸谷( ) 6.皓月( ) 7.姮娥( ) 8.睥睨( )
9.胆怯( ) 10.蜿蜒( ) 11.飞窜( ) 12.咆哮(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nu^a( )待 2.鞭tà( ) 3.污huì( )
4.深yuān( )5.罪ni^a( ) 6.彻夜不m^ai( )
7.千山万h^a( ) 8.心fēi( )9.kuì( )赠{海燕的宣言的小练笔}.
10.长xū( )短叹 11.执niù( ) 2.盛气líng( )人
三、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
青枝绿叶 海誓山萌 鸣锣开道 旋转升腾 蓬勃生机 拖泥带水
蜿蜒游动 璧海丹霞 目光灼灼 一轮浩月 涛词歌吟 辗翅翱翔 )
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