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指导】
篇一:《让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龙源期刊网 .cn
让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作者:郑惠兰
来源:《学园》2015年第17期
【摘 要】一部分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是“下笔无言”,没有东西可写就谈不上练习写作,更谈不上写得好不好。因此,要让作文成为心灵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 心灵成长 交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94-03 每次统考改卷时,看到一些作文空白的卷子或有时难觅佳作时,都难免会想到“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首曾经流传在中学校园里的顺口溜。这也反映了一部分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是“下笔无言”。没有东西可写就谈不到练习写作,更谈不到写得好不好。当然,教师布置了作文任务,部分学生瞎编,敷衍一通大话空话假话了事。这样的练习,不仅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养成不良文风。同时也伤害了他们做人的品行,出现“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的双重人格现象,致使不少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关的东西。{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
没内容可写,没真性情,应试而非应需的作文何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学生写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在中考、高考中拿一个高的分数吗?是不是也应该通过作文来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呢?如何让作文教学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呢?
一 引导学生认识写自己成长作文的重大意义
让中学生反映自己的成长作文就是“写出自己的意思”,那么是写中学生的什么“意思”比较恰当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写他们自己成长中的感受,套用习惯的说法,可以叫作反映他们自己的成长。所谓成长,不是指生理上的长高长大,而是指心理上的发展与成熟,指人格和个性的成长。进一步说,这里主要是指中学生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发展与成熟。中学生处在迅速成长阶段,在这些方面他们经常会有感受和心得,让他们写自己的成长,决不会无话可说。相反,他们会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这也是他们最愿意讲的。为什么这样说让中学生写自己的成长,这不仅是解决他们作文“下笔无言”的问题,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很值得提倡。其意义如下:
1.进一步落实教书育人的精神
作文教学必须突出它的育人特点,可是以往由于教学观念上的偏颇,片面强调写文章的技能技巧,以致遮蔽了作文的人文本质,只管按某种技法去编织文章,而忽视了文章是否有真切的思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写作文只拣大话套话和好听的话说,脱离了自己的心灵
篇二:《课外阅读关系着学生的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
张 静
课外阅读关系着学生的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课标明确指出: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应保证在400万字,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策略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孩子才乐于阅读。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一些方法:情境法。教师经常让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翻阅那些有趣的图书,孩子势必会被美妙的插图、丰富的内容所吸引,阅读欲望自然被提升。示范法。教师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讲述有趣的故事,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那精彩的内容、绘声绘色的表演势必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顺势指出这些故事课外书里都有,而且比老师讲得还有意思。学生自然有了阅读兴趣。榜样法。上课时,当学生说出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时,教师有意问他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当学生说出书名时,教师立即表扬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学生自然有了阅读的欲望。激励法。激励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能使孩子阅读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在阅读活动中,由家长检查、教师抽查后及时表扬,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阅读氛围。{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
曾有专家指出:要使孩子学会阅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在学生周围时时创造有利于阅读的氛围十分重要。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把教室一角专辟为“图书角”,让同学从家里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每月调整一次,由专人负责管理。教师经常向学生讲些关于阅读的名言。学生读书进步时可奖励一本他喜欢的书。鼓励孩子把书作为生日礼物等等。{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
三、选择有益的图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课外读物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为提高阅读效果,教师有必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工作。在选择课外书籍时要坚持几个原则:有益。目前市场上的读物良莠不齐,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时一定要选那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适当。注重选择那些浅显的、适当的读物,这些读物多带有拼音,文中配有鲜艳的插图,低年级学生一定很喜欢阅读。趣味。课外书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广泛。选择课外书籍应注意广泛性。各类图书,只要是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都适合阅读。
四、进行有效指导,提高阅读质量。
一是借助工具,以用促学。低年级小朋友已经学会音序和部首查字法,在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字要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来查找。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二是勤动笔墨,读记结合。培养学生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在阅读课外书时遇到好词好句,鼓励学生把它们摘录下来,简单说说好在{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
哪里。可多背一些好词好句,定期在班里交流。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是创设活动,以“用”促读。优秀的童话故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定期在班里举行“故事大王”等比赛,让学生把课外读到的好故事讲给大家听,评出“故事大王”,可促使学生更多地去课外阅读。 四是围绕课堂,自主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教授的一些学习方法,课外阅读时就可以运用。如上面提到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有“一边读一边想”、“就关键词提问题”等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在课前,可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可在课后,推荐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这种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 五是开设阅读课,保障阅读时间。每周可专设一节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师生都在专心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有不懂的地方,师生还可以小声的交流。这种氛围会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
五、改革评价机制,促进有效阅读。
好的习惯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毅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评价机制不能唯“分”是论,要把阅读习惯的形成当作评价的重要导向。只要学生喜读、乐读就要及时表扬。刚开始的时候切忌提出过高的要求。待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后,方可逐步提高要求。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好的阅读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和学生个别方面的成功成为良性刺激,由点到面,在班{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关于心灵成长的作文}.
级、学校、家庭形成有利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激发他们主动去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篇三:《难忘的竞选——心灵成长的故事》
难忘的竞选——心灵成长的故事
童年就像个万花筒,也是成长的记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形态。蓦然回首,我已经11岁,在这短暂的成长历程中,我已经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一幕一幕成长的故事,在我的心灵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有些事情我将不可回避地去面对、接受挑战,让我明白和懂得其中的道理,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在别人眼里,我也许是个听话的孩子。我性格开朗、活泼,热爱学习。在班级里我总想表现自己的才干。因为我越来越觉得做个好学生有多么的自豪!当我取得好的成绩,我会在我幼稚的脸上流露出来,尽快去分享爸妈那里表扬的快乐。然而,在今年的班级竞选班干部事宜上,在我的心灵上永远不能难忘。当时让我的心情变得很低落、压抑。发觉爸爸的心是多么的硬,对我的要求是多么的严格。
原本我是班级里的班干部——学习委员。我深深的记得去年曾经竞选的那一刻,爸爸的鼓励让胆小的我信心十足,当我从容、坚定的走上演讲台,顺利的演说完我精心准备的演讲词,成功的竞选到这个班干部职务,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我很感谢爸爸给我的动力。在这一年里,我也尽心尽力,工作虽然不十分出色,但也当好了老师的小帮手,有时还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但是,由于自己爱玩,工作上的压力,是我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绩在慢慢下降。有好几次听爸爸对我讲:“学习成绩下降,你对得起‘学习委员’这个职务吗?学习委员是别的同学榜样,你好自为之。”那时我会一应而过,不放在心上。可爸爸急啊!很快,新学期又要竞选班干部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想想自己当班干部的优越感,我决定再次参加竞选。而爸爸这次刚好相反,他没有上次竞选时的亲切,脸上反而是一脸的严肃。他对我说:“你先总结一下你的综合成绩,你的言行达到班干部的标准了吗?虽然你仍旧是个不错的孩子,为了给你一个深刻的教训,这次就免了吧!”我听了,只好不情愿的答应了,但眼泪还是默默地流了出来。这时,爸爸变了语气,安慰我说:“没有了职务,并不代表你不出色,你可以看看别的同学工作和学习能力,也好让你有个准绳,不断提高自己。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你一定会更好!”竞选时,我看到一个个比我差的同学走上讲台,我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真想一下子冲上去,但我还是忍住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宝座落到别人手里。因为我想起爸爸的话,总觉得他有一定的道理。竞选之后,班主任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去竞选,我笑眯眯的对老师说出了爸爸的意愿和自己的感叹。如今,我担任着小队长的职务,尽力明年去争取我的目标。
的确,每个人在人生的成长经历中会有心灵的感悟,有得有失,有笑有泪,只要笑看人生,感恩社会,一个个美丽而难忘的小故事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启示,照亮我们今后的路程。
高亭中心小学四年级:赵翊吟
篇四:《心灵成长必修七门课》
心灵成长必修七门课
一、修格局
从思想层面上,可能很多人还不太能接受把格局放在第一位,觉得没经历过一些事,光有格局有什么用?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转换思考,我们发现格局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是生命的目标和大方向。所有一切的修为,都将围绕格局来展开,没有格局,谈更多的人生境界毫无意义,是浪费时间。你跟一个天天只想混口饭吃的人谈谦谦君子,根本无异于对牛弹琴,费力不讨好,可能你讲一天,只要有人递给他一个免费的午餐,他就会认为那个人比你好,是实实在在给了他好处的。没有格局的人,多说无益,修再多,还是会画地为牢,难以突破自我设限,换个角度看也是缘分还没到。修行,首先会给你的人生定位,找到你想要的人生境界,再来谈接下来的方向。这个前提,和你是不是老板没有关系,和你有没有钱没有关系,和你请不请客吃饭没有
关系,因为最终我们要的,是一起携手同行的同道,你可以身无分文,也可以有很多生命故事,更可以对我们挑三拣四,只要你是一个想要拥有更多生命智慧的人、积极上进的人、懂得自然大道和稍微有点开悟的人,我们都可以互相交流往前走,可以在人生路上携手同行。
二、修智慧
巧言令色鲜矣仁,太热情太能说会道,会让人感觉到害怕,不真实。太谦卑,太客气,会让人觉得你没有真本事,虚伪。那怎样才能在社会当中被人尊重,被人记住,被人理解,被人认同,这个就需要静观其变,需要有阅人的本事,需要有生命的智慧。人生只有一次,树死留皮,人死留名,不求标榜千秋,至少在生命的旅途中学习后少走一些弯路,好心能得到好报,就是需要不断地修为自己智慧的。知道怎样说出自己的心中之话,交到心中之友,活出自我,这一点,需要用智慧来平衡。
三、修悟性
佛家讲开悟,道家讲得道,儒家讲修齐治平,人生岁月漫漫,处处是门道,什么时候该修哪一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清楚讲明白点的。要修,就要修悟性,从根源上修明白,把宇宙大道,人生哲理修的能为你所用,能从一件小事一个眼神一粒米饭中引发人生的思考,分辨事物的对错,选择区分走势大方向。
四、修人生观念
综合所有的宗教智慧,再回过头来看当下的人生目标,你会发现前世今生的系统参照系都是发自于当下,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念头每一个生发,即决定前世也影响来世,所以在人生的世界里,善终,就是最高境界。所有的情感,行为,念头,因果循环,都导向善终这个结局。不是在来世,不是在前世,而是在今生,在你的心灵深处。一个念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走势,一个恶行可以影响几代人的生发,这和宗教无关,和生命品质有关,但很多人还没有彻底明白,为什么会影响得如此深远,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引发未来的生命大循环。人生的观念,对爱的理解,将决定你一生的生命品质,将决定你的后代,你的成就,你的影响力。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念,决定你这一生的信仰,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是否正确,决定你这一生过的幸不幸福,快不快乐。
五、修定性
在方向明了、观念正确后,每天你将面临同样的生活模式,越来越简单的生活规律,怎样在这种模式中生发生命的极乐,需要修定性,在当下定下来,坚持简单重复的生活,然后生发乐趣。
六、修创造力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用来约束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是普通人参照标准,是用来衡量日常行为举止,创造力是高于道德之上的生命力量,直接挑战暗物质,推动人类发展,既不受法律约束,也和道德无关,生发于无形,超然物外,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他将改变人类的命运。
七、修无为之心
无为而无不为,进入虚空,虚无,太虚境界,儒释道的核心都是这个体系,是修到什么都了然接受,什么都看透经历,以不变应万变。
从这7点入门,从个人影响力和大方向着手,以点带面,先有我,而后有家,而后有国,而后国泰方能自安,先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君臣,而后一团和气。很多人现在不能自得其乐,不能心平气和,不能摆脱纠结困苦的心态,是没有找准修炼的方法,没有端正修为的大方向,更有的趋于小道,忽视了格局,还有的家庭事业一团糟,是根本没人教他生命这条路该怎么走,一路折腾,闹得鸡犬不宁,也有的只知道要放下,却不知怎样拿起……大丈夫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只要找到方法,形成自己的小宇宙,懂得中庸与平衡,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修不完整的人生,时间这么长,总有办法让自己开心的同时让大家都开心。总之,心灵成长是生命的乐趣,是生命的平衡,是生命的取舍。他可以叫中庸,也可以叫大树,都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有些人只看到了地上的没看到地下的会失败,有的人只看到地下的没看到地上的,也不会成功,只有阴阳互利,中庸致和,方能长久。
【相关阅读】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武志红在《七个心理寓言》中介绍了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其是关于心灵成长的基本知识,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碎。
1、定律一:成为自己。这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而所谓的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那么我们就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
2、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3、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我没说情商比智商重要,那情商是什么呢?情商就是人格,人格就是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所以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