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扳手腕比赛片段 扳手腕的片段摘抄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

“掰手腕比赛”作文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能分析总结出写活动、写比赛的文章

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运

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在看比赛时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观众的表

现,注意体会自己观看比赛的心情;能够在作文时设置恰当的详略点,自

己能编写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作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

能够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乐于修改自己的作文;在看别人作文

的同时,从欣赏的角度多鼓励别人,并能善意地给别人提出修改意见,增

强学生的鉴别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往。

学生分析 :学生从小就在游戏的陪伴下长大,他们喜欢游戏.游戏带给孩子们无穷

的乐趣.尤其是比赛,更加激发了学生好胜的热情.但提起写游戏,写比赛,

学生就比较畏难.有些学生一写就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究其

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看比赛的方法,只看 热闹,不看门道.

习作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没给大家带什么礼物,就送给大家一个子字—“聪”吧。出示课件。

师:什么养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呢?要写好作文,要做到哪几

个方面?(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用心去想)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咱班聪明的孩子在游戏中来学习写作文。

1、 出示幻灯片“掰手腕比赛”并相机板书

2、 指名读课题

3、 出示“掰”字,并解读“掰”字。

4、 出示游戏规则

指名读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聪”字,让学生认识到这节课要调动各种器官来学习,又通过“掰”字的教学,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本次比赛的内容。】

二、 火眼金睛 观选手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游戏。

(一)出示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先与你的对子进行比赛,再与其他同学比赛,每个小组选出冠军

2、每个小组的冠军再全班比赛,选出真正的“班级大力士”。

(二)学生以组为单位比赛

(三)交流

1、你们组是怎样选出冠军的。

2、采访冠军,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冠军自由组合,重新比赛。(交流为什么选择与他进行比赛) 师:同学们,在选手比赛时我们应该怎么做?(用眼睛看,用耳

朵听,用心去想)

教师相机板书:观察: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心去想

4、第一场比赛开始。

5、比赛结束,再次采访

观众:刚刚的比赛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某个细节、话语说完整,甚至是连贯的语言)

相应出示幻灯片(描写比赛的词语)

参赛选手:现在比赛结束了,赢得(输了)这场比赛,你想了什么?

6、交流

①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②指名介绍游戏过程

【设计意图:此环节创设比赛情境,既能让善于表现的学生有表演的机会,又对学生提出了活动中的观察方向,老师也身临其境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不仅气氛和谐,而且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目的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交流中升华,在交流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鼓励学生充分的想象,使观察更加生动具体。】

三、口吐莲花 说观众

过渡语:经过几轮的比赛,选出了俩位真正的大力士,那谁是真正的大力士呢?我们拭目以待。

1、来句口号,表表决心

2、同学们,在比赛时,你们重点观察你周围同学的表情、动作、

语言等。

3、交流

拉拉队员是怎样为他组的选手加油、鼓劲的。

师:作文时,如果我们能将观众的表现写出来,就更能烘托比赛的精彩与激烈。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评议的过程中领悟到如何把比赛过程写具体,既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又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四、妙笔生花 写比赛

1、在刚刚进行的两场比赛中,你认为比赛时选手的表现精彩,还是啦啦队员的表现更精彩?为什么?

2、不管是比赛时选手的表现,还是啦啦队员的表现,如果进行写作,你觉得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呢?

3、学生交流

4、教师总结

(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抓住参赛选手或啦啦队员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写;还要描写自己的情况,如心情、想法、感受等)

5、那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认为最精彩的,用你的笔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尝试再创造过程,教师用生动的比赛环节形象学生的思维,丰富介绍内容,分布落实了教学目标,体现课表提出的:

“自主和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

五、博采众长 评习作

师:今天的比赛真是引人入胜,请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1、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来评价,这个同学写得怎么样,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重点看同学们是否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观众的表现等写得生动,具体){扳手腕比赛片段}.

2、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文章,看你有没有把人物的 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具体.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文章。

【设计意图:到此学生的习作从草稿到定稿再到修改,是一个酝酿到成熟的过程。其间它的语言在不断推敲中凝炼,思路在反复梳理中清晰,谋篇布句在深入探究后逐渐完善,主题在多次提炼中升华】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还觉得写作文难吗?因为你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刚才我们只是写了一个片段,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是把刚才同学们写得片段重新组合,但要做到详略得当。我们下节课再来写。

下课之前,再送大家一句话:我手写我口 我口述我心

篇二:《扳手腕》

课堂教学设计表{扳手腕比赛片段}.

篇三:《掰手腕比赛作文教学设计》

《“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水富县第一小学 邱启萍

教学内容:

这是小学五年级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共两课时。安排这样一节“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课,目的是通过现场比赛,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写活动的作文应该如何去写。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就在游戏的陪伴下长大,他们喜欢游戏。游戏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

趣。尤其是比赛,更加激发了学生好胜的热情。但提起写游戏、写比赛,学生就比较畏难。有些学生一写就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看比赛的方法,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参与手腕比赛的见闻、经历和感受。

2、引导学生观察参赛者掰手腕时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心理,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教学重、难点 农村小学生可能不太敢于表达自己。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把观察和体验的过

程转化为作文,就是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 同学们,你们觉得写作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请说说。(学生的回答可

能有“不知道写些什么”或者多种回答,老师可以归纳几点写作文最难的地方)

师:能不能有一种方法,使我们既觉得写作文很好玩,又有话可写呢?

师:那就是一边玩一边写。今天,我们就来一边玩一边写作文。

二、激趣导入

1.激发游戏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常玩的游戏有哪些?(警察抓小偷,三个字,跳格子,老鹰捉小

鸡)是啊!这些游戏老师小时候也常玩,非常有趣!

2.引出掰手腕比赛,体验心理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适合我们在教室里玩的游戏,一场精彩、刺激的掰手腕比赛。

3、活动准备

师:老师今天让你们观看精彩纷呈的掰手腕比赛,你们心情一定非比寻常,请你们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告诉大家。

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集体点评

生:老师今天让我们观看精彩纷呈的掰手腕比赛,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师让大家观看精彩刺激的掰手腕比赛,顿时教室里像热锅上的蚂蚁,炸开了锅

三、组织比赛,活动体验。{扳手腕比赛片段}.

1、第一局比赛

谁愿意上来(教师故意选一名瘦小的男生和一名又高又壮的女生,男同学立即大叫不公平)?同学们,我叫他们两个来比赛,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从选择比赛选手开始,老师故意设下悬念,激起不满,从而引起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这样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描写素材。)

师:如果我让你们写作文,就要把你们刚才说的心里的想法写进作文中去,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没到前面来的同学别灰心,一定还有机会。到底他们谁胜谁负呢?我们拭目以待。

师:你们俩做好准备,现在我是裁判,你们一定要遵守比赛规则:

参赛者统一用右手进行比赛,身体不能碰到桌子。肘不离开桌子的前提下,谁先把对方压倒在桌子上谁就赢。

我还是本次比赛的采访记者,你们一定要服从命令,我叫停你们就得马上停,否则就算犯规了,将被罚下场去。明白了吗?

预备——停。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他们的动作、表情了吗?都是怎样的?

预备——停! (提示比赛选手:你们精神要高度紧张,时刻做好准备,别让对方先下手为强。) 请问(指男选手):你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你呢?(指女选手)下面的同学,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呢?

预备——停!没看清楚他们神态的同学,一会儿要看仔细了,预备——开始! (设计意图:这样反复预备,反复叫停,学生觉得老师在戏弄他们一样,是在真正游戏,很好玩,也觉得老师很狡猾,心里非常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开始比赛。实际上,老师每一次叫停,都有明确的指导目标。这样一个小把戏也给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2、第二局比赛

师:左边两个组和右边两个组分别推选两名大力士代表本组成员上台比赛。

师:说说两位选手上台时的神态。他们长得怎么样?你看好谁?

生交流

师:请参赛者双方向对方放一句狠话,压倒对方的气势。

观察参赛者各自放了一句什么狠话,他们说话时的表情、语气怎样?教师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

预备——开始!教师在最激烈的时刻,喊暂停。

师采访拉拉队成员,都观察到了参赛选手的哪些表情、动作。

生交流

师:我想你们的心和我们选手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请你想象此时他们都在想什么?

生交流

请问(指选手A):你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你呢?(指选手B)

师:两个大力士果然名不虚传,两个势均力敌的选手进行比赛,僵持了许久难分胜负,观众比选手还紧张。刚才观众们有哪些表现呢?

指导学生用“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把观众情况描述出来。

作文时,如果我们能将观众的表现写出来,就更能烘托比赛的精彩与激烈。

3、第三局比赛

师:第三局,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对手进行比赛。预备——开始!请第三局获胜的同学站起来,让我们为自己喝彩!

师:采访胜利者和失败者,感受胜利者的兴奋与激动,失败者的毫不气馁! 师:真是胜不骄,败不馁啊!这场比赛真让人回味无穷,乐不可支啊!赶快说说你依依不舍的心情吧!

学生在班集体交流观后体会。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每一局比赛侧重点不同,第一局比赛侧重观察比赛选手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第二局比赛侧重指导学生观察观众的表现;第三局比赛重在给学生一个自我尝试,自我体验的过程,以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四、一吐为快,落到实处

师:同学们,以上三局比赛,你觉得哪一局最有趣,为什么?现在我请你把觉得最有趣的一局比赛写下来,你们觉得难吗?(不难) 你认为别人写得好的词句可不可以灵活引用呢?(可以)对,这不叫抄袭,这也是一种学习。

好!我给15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你认为三场比赛中最有趣的一场比赛写下来。我一说开始,你们就立刻写,就像刘翔抢跑一样,不能慢给别人。我不说停,你们就要不停地写。预备——开始!

(设计意图:经过亲眼观察,亲自比赛体验,学生不再觉得写一个比赛片段困难了,此时已经是跃跃欲试,按捺不住,不吐不快了。所以我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一吐为快。)

五、讲评、修改

{扳手腕比赛片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来评价,这个同学写得怎么样,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重点看同学们是否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观众的表现等写得生动、具体)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文章,看你有没有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具体。(学生修改)。

觉得自己的文章比刚才有了一些进步的,奖给自己一个大拇指,觉得自己文章有了很大进步的,奖给自己两个大拇指。

(设计意图:学生互相启发,发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边学习边改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详写、略写 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表现得真棒,老师期待着你们这节课更精彩。上节课我们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一局比赛写出来了,但我们的掰手腕比赛不光进行了这一局,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其他两局比赛要不要写?也像刚才那么写吗?(不是,可以略写)对,都那样写,别人就会觉得太啰嗦。文章有详写、有略写,别人读了才有兴致。学生有侧重的略写其他两局比赛。(10分钟完成)

二、完成全文,再次修改、讲评

一篇完整的作文还要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请把你们赛前的心情及表现作为开头写下来,而赛后的感受与收获就是本次作文的结尾。(5分钟完成)

师:请同学们围绕掰手腕比赛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精彩的题目,不要全班同学都是《掰手腕比赛》,总之你的文章题目要新颖独特,让人看了题目就想往下看。

修改作文:1、自读修改错字别字;2、大声朗读,修改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地方;3、同学互换阅读,指出不足,再次修改。

(设计意图:此时注意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欲望,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错误,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

评讲学生作文。

师:评讲过程中可能发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或者受到了新的启发,请同学们修改誊抄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篇四:《《“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这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共两课时。安排这样一节“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课,目的是通过现场比赛,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写活动的作文应该如何去写。这节作文课在网络教室上,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学生能快捷地共享资源,评价、交流作文,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从小就在游戏的陪伴下长大,他们喜欢游戏。游戏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尤其是比赛,更加激发了学生好胜的热情。但提起写游戏、写比赛,学生就比较畏难。有些学生一写就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看比赛的方法,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从这个班的学生一年级开始,我就培养他们练习使用计算机,到四年级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打字、上网,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见解。他们打字的速度要比写字的速度快得多。并且他们非常习惯也很喜欢在网上阅读、写作、交流。因为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分享别人的文章,启迪自己的思维。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能分析总结出写活动、写比赛的文章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在看比赛时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观众的表现,注意体会自己观看比赛的心情;能够在作文时设置恰当的详略点,自己能编写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作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初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并乐于修改自己的作文;在看别人作文的同时,从欣赏的角度多鼓励别人,并能善意地给别人提出修改意见,增

强学生的鉴别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往。

● 教学重、难点{扳手腕比赛片段}.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比赛的方法,能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比赛过程。

教学难点:能比较详细、具体、生动地描述比赛经过。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发游戏兴趣,感受游戏写法

师:同学们,你们常玩的游戏有哪些?(警察抓小偷,三个字,跳格子,老鹰捉小鸡……)是啊!这些游戏老师小时候也常玩,非常有趣!我还把自己玩的游戏写成了日记呢,你们想看看

吗?(想)今天我只选了3篇日记中的3个比较精彩的段落展示给你们看(大屏幕上和每个学生的计算机上同时展示),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小段文章,然后其他同学说说,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为什么?请同学们自读后两个小片段,再谈谈感想(三个小片段分别突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

设计意图:每位学生的计算机上都出现这三个片段,他们能看清文章、认真品读,这是普通教室无法实现的。在比赛之前引导学生读这三个小片段,意在让学生明白看比赛应该看什么,写活动应该写什么。为下面的观察和写作奠定了基础。

2.引出掰手腕比赛,体验心理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适合我们在教室里玩的游戏,你们猜是什么呢?(看PPT呈现的掰手腕比赛的情境图)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掰手腕比赛,谁愿意上来(教师故意选一名瘦小的男生和一名又高又壮的女生,男同学立即大叫不公平)?同学们,我叫他们两个来比赛,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女生):老师让女同学和男同学比,真是太不公平了。

师:照你的说法,你认为女子从小不如男,其他女同学同意吗?

生:我想,女生一定能赢。

生:老师没叫我,我很失望,觉得很遗憾……

师:如果我让你们写作文,就要把你们刚才说的心里的想法写进作文中去,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没到前面来的同学别灰心,一定还有机会。到底他们谁胜谁负呢?我们拭目以待。 设计意图:从选择比赛选手开始,老师故意设下悬念,激起不满,从而引起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这样就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描写素材。

3.指导观察动作、神态,体验心理活动等

(1)第一局比赛

师:你们俩做好准备,现在我是裁判,你们一定要服从命令,我叫停你们就得马上停,否则就算犯规了,将被罚下场去。明白了吗?预备——停。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他们的表情了吗?都是怎样的?男生表情怎样?女生呢?他们的动作怎样?手怎样?腿怎样?左脚怎样?右脚怎样?预备——(提示比赛选手:你们精神要高度紧张,时刻做好准备,别让对方先下手为强,等想要挽回局面,已无回天之力了)请问(指男选手):你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你呢?(指女选手)下面的同学,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呢?预备——停!没看清楚他们神态的同学,一会儿要看仔细了,预备——开始!第一局,女同学获胜,这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谁说我们女子不如男呢?

设计意图:这样反复预备,反复叫停,学生觉得老师在戏弄他们一样,是在真正游戏,很好玩,

也觉得老师很狡猾,心里非常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开始比赛。实际上,老师每一次叫停,都有明确的指导目标。这样一个小把戏也给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2)第二局比赛

师:(第二局推荐班级真正的大力士来比)两个大力士果然名不虚传,两个势均力敌的选手进行比赛,僵持了许久难分胜负,观众比选手还紧张。刚才观众们有哪些表现呢?作文时,如果我们能将观众的表现写出来,就更能烘托比赛的精彩与激烈。

(3)第三局比赛

师:第三局,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对手进行比赛。预备——开始!请第三局获胜的同学站起来,让我们为自己喝彩!

设计意图:每一局比赛侧重点不同,第一局比赛侧重观察比赛选手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第二局比赛侧重指导学生观察观众的表现;第三局比赛重在给学生一个自我尝试,自我体验的过程,以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4.一吐为快,落到实处

师:同学们,以上三局比赛,你觉得哪一局最有趣,为什么?现在我请你把觉得最有趣的一局比赛写下来,你们觉得难吗?(不难)好!我给15分钟时间,请同学们把你认为三场比赛中最有趣的一场比赛写下来。我一说开始,你们就立刻来打写,就像刘翔抢跑一样,不能慢给别人。我不说停,你们就要不停地打写。预备——开始!

设计意图:参考了课前的三个写活动的小片段,又经过亲眼观察,亲自比赛体验,学生不再觉得写一个比赛片段困难了,此时已经是跃跃欲试,按捺不住,不吐不快了。所以我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一吐为快。

5.讲评、修改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来评价,这个同学写得怎么样,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重点看同学们是否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观众的表现等写得生动、具体)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改自己的文章,看你有没有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具体。你认为别人写得好的词句可不可以灵活引用呢?(可以)对,这不叫抄袭,这也是一种学习,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修改)。觉得自己的文章比刚才有了一些进步的,奖给自己一个大拇指,觉得自己文章有了很大进步的,奖给自己两个大拇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每位学生都是在留言板中打写作文的,学生都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这时学生互相启发,发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边学习边改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片段时,师生点评,很多同学模仿了课前的三个小片段的写法,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在交流时,一方面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写,另外也暗示了学生下节课写评论时的侧重点。此时我还注意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欲望,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详写、略写

师:同学们,你们上节课表现得真棒,老师期待着你们这节课更精彩。上节课我们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一局比赛写出来了,但我们的掰手腕比赛不光进行了这一局,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其他两局比赛要不要写?也像刚才那么写吗?(不是,可以略写)对,都那样写,别人就会觉得太啰嗦。文章有详写、有略写,别人读了才有兴致。

如果你不想写掰手腕比赛,也可以从学校举行的众多的比赛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来写,下面几个比赛场景同学们还记得吧(观看运动会比赛场景的小视频,如图1)。那么怎样做到有详写有略写,详略得当呢?请同学们来看白老师写的另外一篇文章(出示《顶气球比赛》,学生自读)。你们看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为什么?(重点评价本文的详略)

设计意图:写活动的文章,最容易记成流水账,要么都草草介绍,要么都是拉拉杂杂。看到这篇例文,学生就会真正明白什么叫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样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就不会犯以往的毛病,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样在网络上呈现这篇文章,每个学生自己动眼动口,更好地品读文章。避免了普通教室中学生看不清文章,由教师或个别学生代读文章的现象。

2.完成全文,再次讲评、修改

师:请同学们模仿《顶气球比赛》的写法,把今天《掰手腕比赛》或者其他的比赛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作文之前或者作文之后可以围绕掰手腕比赛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精彩的题目,不要全班同学都是《掰手腕比赛》,总之你的文章题目要新颖独特,让人看了题目就想往下看。写得快的同学跟帖,评价你感兴趣的其他作文。

学生开始作文。

评讲学生作文以及学生的评价。

师:评讲过程中可能发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或者受到了新的启发,请同学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光有愿望还不行,还要掌握修改的方法,由于时间有限,我不能教给学生更加详细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只教给学生一种最简单的修改方法,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错误,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以后的作文课中,我还会教给学生更多、更细致的修改文章的方法。

另外每位学生都能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还留言点评其他作品,觉得非常有趣,乐于参与,写得好的,受到同学鼓励的学生情绪高涨。无话可写的同学,看了同学们众多的文章,思路大开。这样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情感,是常规课堂上无法实现的。

● 教学反思

上完“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课,自己兴奋了好几天,感觉这节课上得比较精彩。我想这是因为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种在游戏中悄然渗透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作

文方法的学习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学到了知识。

引起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以前我们都说作文课难上,作文难写,究竟是为什么呢?关键是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若有亲身体验就会印象深刻,就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我让学生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局比赛来写。在 我看来第一局比赛男女学生块头相差悬殊,结果充满了悬念,也可以说这局比赛是不符合常理的。而第二局则是两个真正的势均力敌的大力士比,这才是真正的力量上的较量。我指导得也很详细,学生的热情也格外高。第三局我只是请学生自己选择比赛对手,很简单地请他们比试一下,让他们过过瘾。我本以为,让他们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觉最有趣的一局比赛写成小片段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前两局来写,可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自己亲自比赛的那一局来写,看来亲身经历的才是刻骨铭心的,才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所以作文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尝试、感受。

引起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以往,孩子们喜欢游戏,但让他们写游戏、写比赛,学生就比较畏难。看比赛时情绪高涨,激动不已,写作文时就咬着笔头,搜肠刮肚,无从下手。以前我们也听到很多专家强调:我手写我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给学生更多的条条框框。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作文正由段过渡到篇,如果我们不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很多孩子无从下手,作文要么三言两语,写出的文章像流水账;要么觉得哪里都有趣,啰嗦一大篇,没有重点、主次。通过这节作文课,学生明白了写好作文要细心观察,而观察也是有方法的。写作文时还要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心里的想法写下来,这样作文才会生动感人。所以我认为,作文在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之前,一些观察的方法,一些写作的技巧,修改的方法,教师还是要教给学生的。有了一定的基础他才可以不拘一格,才可以天马行空。包括一些合适的范文我们也是有必要给学生以示范。

引起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这节课上的两次阅读都是人人动眼、动口、动心在读。在常规课堂,要么我们印发纸质材料,造成资源的浪费;要么大屏幕呈现,只有前面的两三排学生能看到,由个别学生或者教师来读文章,后面的同学只能用耳朵听,过耳即忘,不能反复揣摩思考问题。其次,用网络留言板打写作文,发挥了学生的长处,他们用计算机打写比手写速度快很多,而且便于修改,可以随意变换位置,删添文字等。以往的作文只是单一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费了很多心血批完作文发给学生,很多学生连看也没看,学生作文没有提高。而现在全班同学的作文都可以呈现在留言板上,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分享了相同主题的四十几篇文章,难道这不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吗?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得到同学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学生看到那么多同学在关注自己,自己的作文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他们更是不敢也不想应付了事,而是每个人都尽力地写好自己的文章。被人关注的感觉,成功的感觉非常强烈。另外在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也学会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网络教室上作文课真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篇五:《《“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这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共两课时。安排这样一节“掰手腕比赛”作文指导课,目的是通过现场比赛,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写活动的作文应该如何去写。这节作文课在网络教室上,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学生能快捷地共享资源,评价、交流作文,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从小就在游戏的陪伴下长大,他们喜欢游戏。游戏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尤其是比赛,更加激发了学生好胜的热情。但提起写游戏、写比赛,学生就比较畏难。有些学生一写就写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看比赛的方法,只看热闹,不看门道。

从这个班的学生一年级开始,我就培养他们练习使用计算机,到四年级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打字、上网,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见解。他们打字的速度要比写字的速度快得多。并且他们非常习惯也很喜欢在网上阅读、写作、交流。因为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分享别人的文章,启迪自己的思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扳手腕比赛片段 扳手腕的片段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