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怎样写好风景(三下四下习作一,移步换景写法)》

怎样写好风景(一)

一、人人都说家乡好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去过你的家乡吗?你最喜欢你家乡的什么地方?

给我们说说你的家乡?

如果你没去过你的家乡,你也可以说说你现在生长的城市,你喜欢它吗?你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它?你最喜欢去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去哪里?

二、还记得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写景的方法吗? 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写景的方法? 移步换景: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写景)

按照时间顺序写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

早晨、中午、傍晚、深夜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写作方法写景:先写主要的景观,然后写围绕它都有些什么景色;或者反过来先写围绕它的景色,然后着重写主要景观。 移步换景写法:适用于写游记类的写景作文,或是边走边介绍的作文,如:带人们 去参观某处。

《我的校园》 《XXX游记》

观察方法:边走边记,让读者跟着你的介绍走。

按照时间顺序写景:适用于写一处景物的不同时间的变化。

《家乡的池塘》 《小镇四季》

观察方法:根据时间的不同写出景物微小的变化。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写作方法写景:适用于写一处景色。 《五塔寺》 《大雁塔》

观察方法: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介绍景物有详有略,具体景物为

详写。

范文:

美丽的伊斯兰风情街

我的家乡在草原首府呼和浩特市,那里风景优美,四季宜人。要说起家乡的美景可是数不胜数呢!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大昭寺,有繁华如织的中山路,还有具有少数民族色彩的伊斯兰风情街。

说起这伊斯兰风情街,你可真应该来看看。伊斯兰风情街坐落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中心地带。因为这里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回族和维吾尔族,所以这里大部分的建筑就都被赋予了伊斯兰建筑的特色。

从伊斯兰风情街的南口进入,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阿拉丁广场。听到这个名字,你是否想起了童话故事里的阿拉丁神灯?没错,在阿拉丁广场中央真的有一座巨大的阿拉丁神灯,我每次去阿拉丁广场玩的时候都要多看它急眼,希望真的能从这盏神灯里跳出那个可以实现好多愿望的灯神。

过了阿拉丁广场继续往南走就到了清真大寺。清真大寺是穆斯林礼拜的重要宗教文化重地。这里最有名的要数星月塔了,每逢回族过节的时候它都通宵亮着灯,还赞诵着古兰经文。

继续向南走就能看到祥和商场、回族中学、清真北寺等建筑物,他们都“戴着”水绿色的帽子,帽子的底部是圆形的,顶部是尖尖的;他们都“穿着”黄色的衣服,远远望去你会真的以为你来到了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度。

这就是我家乡具有民族风情的伊斯兰风情街,喜爱旅游的你有空也来看看吧。

篇二:《应用移步换景方法写景作文教案》

应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法写景

2、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教学前准备

1、 范文《荷塘月色》

2、 选好学生写景观察地点

第一课时

1、 下发范文《荷塘月色》

2、 分析范文写景方法

A、 范文共写了哪些景?

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B、 作都是否一开始就写了荷塘之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点明此应用移步换景法写景,并告诉学生什么是移步换景) C、 作者写荷塘时写了哪些景?作都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此讲明什么是定点观察)

教师学生探讨形成以下板书

弥望的荷叶(看)

开着的荷花 上

荷花{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香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定点观察

荷塘 闻 像闪电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五、作者写月光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写了哪些地方的月光?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讨论形成板书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六、作者写了荷塘四周什么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形成板书:

远近高低都是树,将荷叶围住 整体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水里的蛙(听) 近 局部

七、总结整篇文章写景方法,并形成整体板书

1、作者先应用移步转移法粗笔勾勒了小煤屑路,荷塘四周的景,再应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了荷塘,月光,荷塘四周等景,在写景时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荷塘的月色写得静悄,朦胧,传神。(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应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按一定顺序,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将景写得优美生动,使文章井井有条。)

八、安排第二课时观察任务

1、指明第二课时观察地点――翠竹公园,并简单交待会路过的景点

2、指明观察重点―――翠竹公园的翠竹林

3、观察方法指导

仿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作方法及写作顺序指导观察景物的角度,形成题纲。

开头:(略)

教室翠竹小广场 石板路翠竹林 移步换景(粗笔勾勒) 大小 颜色

总体特点 气息

(可观察的角度用上修辞)

和周围的景构成怎 看(色、状)

竹叶 想(用上修辞)

听(声)

翠竹公园 翠竹林 看(色、状) 定点观察

竹节

竹 摸(感觉)

竹笋(同上)

阳光照射下的竹

鸟叫

丛林四周的景

结尾:感想或启示

范文板书:

小煤屑路 荷塘四周 路的一旁 移步换景

荷塘月色

{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看) 上 荷花 花苞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发挥想像,用上修辞) (想) 荷塘 闻) 荷波(看) 叶下的流水 (看) 下 照在叶子、花上 下 月光 照在树上(树影) 上 树梢上的远山 远 树缝里的灯光(没精打彩) (想像) 四周的树 树上的蝉声(听) 水里的蛙(听) 近 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 整体 定点观察 局部{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观察准备

1、 课堂强调注意安全

2、 再次回顾上节课强调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并提醒学生尽量按上节课指导的方法观察。{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3、 鼓励学生游玩中融入情感,真情品味美景,同时展开合理想象。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

二、组织学生到翠竹体验情境,指导写作

1、 引导学生观察翠竹广场――主广场――石板路等景点。边走边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

东西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竹林

A、请学生观察整个竹林是怎样的如大小如何,整体颜色如何,气息如何,和周围构成了怎样画面。将自己观察到的写下写下自己看到此竹林时所感

B 、局部观察

(A)请学生观察一棵棵竹子是怎样的,如竹叶、竹节、竹笋是怎样的,像什么,你听到什么,有何感受等。

(B)请学生观察四周景如何,写出自己感受。

(C)你还看到了什么?如鸟叫、阳光等。

三、注意事项

1、在体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写出自己所听,所看,所嗅,所想。

2、在学生观察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如初到竹林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想到什么,前人对竹有过哪些描写,哪些是与自己些时心境一致的。闻到竹香时,你内心是怎样的,发挥想像用优美的语言写出。

3、介绍景物时,按上课时所列提纲介绍指导。

第三课时

返回教室进行创作

1、学生将自己所观察,所记下的文字,根据前面所指导的方法整理出一篇作文。{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2、告诉学生,以后无论写何处之景,都可应用以上方法观察。要注重按一定顺序观察,发挥想像将景物写得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观察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

1、 注重学生写景方法指导,注重学生亲身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2、 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应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方法写景,还学会了在写景过程中想

调动各种感官,发挥想像。并体会到写景过程中,融入自己感情同样重要。

篇三:《写一处景物》

《秋天的校园》习作指导

习作目标:

1、学习《颐和园》一文的游览顺序,学会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介绍校园的景色,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语句通顺,表达生动具体。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校园的感情。

3、训练修改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习作,乐于分享习作的快乐。

习作重点:

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表达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语句通顺连贯,表达具体生动。

习作难点:

自觉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生动、写具体;学习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1分钟)

1、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被誉为我国“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作家生动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

2、《颐和园》一课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着运用《颐和园》一文的表达方法来写一写秋天的校园。

(师板书课题:秋天的校园){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二、课文引路,学习写游记的方法(4分钟)

1、让我们再来回顾全文。(课件2:大屏出示全文)

(1)我们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你发现了作者怎样的表达方法?(出示课件3) (生:课文开头和结尾都表达了对颐和园的赞美,首尾呼应。中间部分每段开头都清楚地交代了游览的路线,运用了过渡句来表达,承上启下,使段与段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我们发现了,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材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出游览路线,(板书:移步换景)运用过渡句,显得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师相机板书:过渡自然),表达很有顺序。(板书:有序)

(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个表格,你们就会明白作者是

如何把一个美丽的颐和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了。(出示课件5)

(3)从这个表格中,你还体会到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如,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长廊的长,抓住佛香阁的形状和颜色突出它的高和美;作者抓住排云殿的数量和颜色来突出它的辉煌;作者在描写昆明湖的时候,抓住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展开大胆的想象,突出了湖水的静和绿的特点;最后,作者重点观察了昆明湖堤岸上的十七孔桥,写出了柱子上狮子很多的特点。) (生:

师小结:说得好!由此可见,我们在写景时,不但要有序,更要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用上描写景物的方法,表达才会生动具体。(师相机板书)

师板书:抓景物特点 表达生动具体

2、怎样才能让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呢?

(生: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颜色、形状、姿态等特点,运用积累的优美语句,

大胆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才能写具体生动)

师小结: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大胆展开想象,表达出真实的感受,这样,我们笔下的景色才会引人入胜。

3、我们在游览的时候,沿途的景物特别多,最有特色、最吸引你的景物可以详细写,其他的可以一笔带过或者不写!

三、训练运用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一处景点。(10分)

1、同学们,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会发现身边处处皆美景。我们的校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秋天到了,校园别有一番美景!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秋天的校园吧!(师一边播放校园图景,一边描述)(定格在校园组合图案页面)

2、看到熟悉的画面,你们一定也想介绍一下秋天的校园吧!同桌互相说说秋天的校园吧!请看要求!(出示课件“我来说”要求:说的同学要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或者补充。)同桌练习说。

3、谁愿意来为我们介绍校园的秋景呢?(抽2生在全班说)

4、评价:说的真好!他灵活运用运用了《颐和园》一课的表达方法。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还抓住了每处景物的特点来表达,真能干。

5、接下来,我们就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的校园写成一篇小短文。

四、生写游记(15分)

1、看看老师大屏上的写作提示:

(大屏出示:写作提示:1、按移步换景的顺序来描写,语句通顺,过渡自然。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表达生动具体。)

2、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修改。(10分)

1、现在谁愿意带着我们去游览秋天的校园呢?(抽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我们先请他自己来读给大家听,如果发现了错别字、用错的标点和病句,大家一起来纠正。开始吧!(遇到错误师协助修改)语句通顺,基本上没有错别字和病句。老师给你画上一个笑脸!(师画笑脸),那他是否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在写,每个景点是否过渡自然呢!(师勾画出过渡句)老师再给你画一个笑脸(师画笑脸)

2、他抓住了景物特点,表达生动、具体吗?(相机勾画表达生动的语句)

3、师鼓励:如果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语言再优美一些,就更棒了!

4、现在请按照刚才老师教给你们的评价和修改方法,改改自己的习作,改完以后,再和同桌交换,互相提提意见!(生自改,再互改)

5、谁还愿意把自己修改后的习作与大家分享一下呢!请你拿到展示台来,读给大家听一听!谁来评一评它的习作。(抽生评)你觉得可以给它的习作加几个笑脸呢?说说理由。

6、那请你们按照这样的标准给自己的习作加上笑脸吧!希望每个同学的作文本上的笑脸越来越多!

六、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来表达,大家还学会了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既可以用来写校园,还可以写游览过的其他景点。

大自然像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法师,为我们展示着他的神奇与美好,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用我们的笔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来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吧!

板书设计:

秋天的校园

移步换景 过渡自然 有序 (两个笑脸)

抓景物特点 表达生动具体 (三个笑脸)

篇四:《移步换景巧写游记》

移步换景巧写游记

作文巧指导:

不少同学都觉得游记难写,觉得要写的地方很多,一下子涌上心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路线来写,这样显得记叙顺序特别清楚,这种方法叫做“移步换景”。因为,我们在游览的时候得立足点和观察点是会有变化的,我们就可以依照它们的转移依次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每转换一个观察点,便别有一番景致,几乎是一步一景,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地展示自己所要描写景物的全貌。

在采用这种写法的时候要注意要使“景”和“步”一一对应,走一“步”写一“景”,走到何处就写何处之景,做到“景”随“步”现,“换景”有序,“移步”而“景”不乱,写景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和交待清楚立足点的转移。

例文引路:

风景这边独好

我的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最近在繁华的市中心又建起了一座风景如画的滨河广场。它与古老的中百一店遥遥相望,东临雄伟的鼓楼大桥,南面横着东城河,绸带似的伸向远方,四周树木林立,繁花似锦。这里成了泰州人消闲、游玩的好去处。

一日,和风习习,我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踏着夏日傍晚的余辉,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滨河广场。

一进广场,只见人来人往,人们个个面目含笑。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一路花香扑鼻,蜻蜓纷飞,放眼望去,只见团团火红的不知名的花儿在风中摇曳,如一抹抹晚霞在天边缓缓移动,只只蜻蜓在花丛中穿梭,有的则全然不顾外面的喧闹,静静地站在花上,似在倾听花的细语。紧靠着的是儿童的天地,一群群孩子玩滑梯的、荡秋千的、吊杠的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欢声笑语不断传来,让人感觉无尽的畅意。

从孩子群中挤过,便来到了广场的正中心。只见一顶高大的白色船帆高高撑起,像硕大的帐篷在风中轻轻摇晃,船帆的四周镶着点点灯光,闪闪烁烁,时隐

时现,如幻境一般,帆船下聚集着一大堆人,我用力挤进人群,只见一年轻小伙子穿着冰鞋,随着音乐像一只小燕子在轻快地飞翔着,时而高高抬起一脚,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时而低头弯腰,急速俯冲,如猛虎下山;时而来个空中倒立,如小猴捞月,周围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喊起来:“好,好。”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广场中心,径直向南走去。那里也是歌声嘹亮,人声鼎沸。放眼望去,只见灯火通明,无数根水柱窜向天空,忽而变成各种形状,有如险峻的山峰,有如弯弯的拱桥,有如晶莹的巨球,有如垂挂的珍珠水帘,音乐渐低,水柱也变得安静下来,慢慢地降低,收缩,又变成了朵朵一模一样的盛开的秋菊,水珠也渐次落入湖中,一点一点荡漾开去,灯光照在上面,虽是晚上,却分明看得清湖底的水草、游鱼晃动着娇巧的身子快活地嬉戏、玩闹。这时,我多想变成一根水草、一条游鱼和他们一起嬉闹,可是我不能,我只好俯下身子,挽起双手,捧起水喝上一口,啊,好凉快!冰河广场的水汩汩地流进心田,让我无法忘怀了。

我不禁爱上了这美丽的风景地了。

评头论足:

刘昕羽:这篇习作按照游览的顺序介绍了滨河广场,而且写得时候有选择的分别描写了花、溜冰的小伙子、喷泉等景物。

严诗卉:她还注重了人物内心的情感的把握,这一点也值得我学习。钱雨思:我觉得开头的部分虽然是为了介绍广场的方位,但是似乎语言罗嗦了点。

王小颖:嗯,你说的有道理,我来修改。

潘志刚:我觉得她的排比句用得特棒,把喷泉的变化写得很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黄老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要注意游记并不一定要纯粹写景,可以综合运用写游记的各种方法,可以紧密而自然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那样就把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了,就能达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

篇五:《移步换景优秀作文》

作文专题二——移步换景法

【特点】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例文】

一走进我们的校园,令你最注意的就是我们校园里的假山。

这座假山小巧玲珑,它是由大小不一的太湖顽石垒成。假山上刻着“凌云峰” 三个大字, 远远望去,怪石嶙绚,参次错落,挺拔峻秀,情趣宜人。

假山顶上一柱黑色方石婷婷玉立,方柱底边,端座着一个袖珍小亭,几株不知名的花草将它团团围住,日光隔了浓密的花草照下来,亭院里便落下参差斑驳的阴影,蚂蚁迈着轻快的步伐忙碌着,蝴蝶和花儿翩翩起舞。

假山中央有一条蜿蜒而下的水流,细水潺潺,轻轻落入池里吓跑了几尾正在玩耍的小鱼。

走进细看,假山各部分的样子都不相同。或像一头静静蹲着的小象,或像一头在沙漠中踱步的骆驼,又似苍鹰展翅高飞,或有点狮身人面像的味道,有如狮子昂首挺立,真是移步换景,随角度的不同而让人浮想联翩。

假山周围,环绕着椭圆形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里荷花袅娜地开着的;睡莲下面是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玩耍的鱼儿,一条曲折的小石子路包围着水池,这是一条热闹的路,同学总爱在这里玩耍。假山四面,长着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蓊蓊郁郁的。

真水绕假山,假山映真水,这座假山真是给校园增添了许多情趣!

【例文】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金风送爽,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宁静的晓色中,我随家人来到附近的复兴公园散步。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法国梧桐,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潇瑟与瘦削来,使人想起步履满跚的老人。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给美丽的园景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色泽金黄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雪松,绿叶苍翠,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步行道走去,随处可见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景色喜人。一串串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竞相开放;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镶嵌在一串红的周围,红白依托,互相映衬,真是美丽极了!

走到荷花池边,我不觉被池中落叶构成的图案吸引住了,深浅不一的黄叶,在池中时浮时沉,有的孤零零地飘在水面上,像湖中的一叶扁舟,有的三五片汇集在一起,被风吹得时即时离,有分有合,在人眼前幻化出小狗、小猫、高楼、大山等模糊的形象来。一阵秋风吹过,池中泛起粼粼波纹,它们便一起跑到池塘的那一边去,什么都不像了。只有依偎在池水一角的落叶,任凭风吹不动,始终保持着固定的形状。 我们在不绝如缕的走进园晨练的老人身边走出园门,而这时,四周已笼罩着灿烂的秋阳。

篇六:《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龙源期刊网 .cn

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作者:傅桔红

来源:《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2014年第01期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如今,春天已悄悄地来临,春姑娘正用她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小草绿了,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哇!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运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校园的一处景物,把我们的校园介绍给别人,好吗?

小丫:好呀!我们的校园可美啦,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熟悉,我早就想把它们写下来了。

毛豆:我们的校园真可爱,它虽然不算很大,但花草树木遍布,在群山的映衬下,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花草繁茂;秋天,菊花飘香;冬天,松青霜白,真是如诗如画。

老师:是啊,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值得写的景物实在很多。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观察了,你们都发现了些什么呢?

小丫:我发现春天刚到,小草便破土而出,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特别是那光秃秃的柳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一阵风吹来,那垂下的柳条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柔软如丝,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毛豆:我发现校园的小花坛里,花儿也耐不住寂寞了,争先恐后地开放起来,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每天早上,小草、小花上都会有一颗颗露珠。在阳光照耀下,这些露珠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太阳公公刚出来不久,小蜜蜂、小蝴蝶们便成群结队地来这里采蜜、嬉戏,久久不愿离去,我想它们应该也被这小花坛里的美景陶醉了。

老师:说得好!我们的校园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流连忘返,那我们该把哪些景物介绍给别人呢?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作文介绍一处景物》怎么写? 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