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初冬如何钓鱼 初冬水库钓鱼技巧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实战分析秋末初冬野河钓鱼技巧 (4)》

钓鱼网>钓鱼技巧>垂钓水域>江河钓鱼技巧>实战分析秋末初冬野河钓鱼技巧

实战分析秋末初冬野河钓鱼技巧

来源:钓鱼123 作者:张洪波 发表时间:2014-11-24 15:51:00784

树叶黄透到落光这段时日,大概就是老钓友们所说的“老秋后”(个人理解为阴历十月中旬到十一月末)。对于想谋大鱼的钓鱼人来讲,我认为“老秋后”的鱼情算是一年当中最可期待的。这个时段的鱼情好,我分析原因有三:第一,汛期彻底结束,江河水位逐日枯缩,鱼类向深水区集聚,完成了“七上八下九归堆”的季节洄游;第二,气温逐日走低,鱼类畏寒趋深,渐离浅滩和上层水域;第三,深水域令电、毒、笼、网者束手无策,骚扰减少。以上三个主要原因,致使鱼类种群集中、活动范围局限、容易抱闭扎堆如此状况,好诱宜钓,你想鱼情不好都不行。不过,“好鱼情”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即便你出钓的次数比人家多,却也未必能比人家捞得厚。说明确点:钓场的选择、钓位钓点的选择、饵料钓具的选择等,哪一样都是不可小觑的细活。俺虽不是高手,也没有什么成就,但也很想聊聊自己在本地野河垂钓的心得。

一、“老秋后”野钓大河之钓场选择

我地大河中新、老沙塘比比皆是,大凡鱼情超好的钓场,都在水面大、水位深、边岸陡峭无过渡浅滩、空旷又少草的大河塘。这似乎与“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深浅交界鱼好钓”等钓谚相左。这些区域为什么鱼情好,本文暂不讨论。在此,只是建议半信半疑的钓友在“老秋后”多到这样的地方作钓。

二、“老秋后”野河钓位钓点之选择

举一案例:2010年“老秋后”,沂河埠村沙塘忽然传出好消息,成群结队的鲤鱼板鲫狂咬不止。为了抢到好钓位,有一天我和王、周钓友天没亮就赶到钓场,钓场呈“W”形,我们观察了水位,发现北边拐弯处最深,仅边岸就有4米开外。我们估计“老秋后”天冷水凉,大鱼肯定都窝藏在水位最深的区域,于是都在这里选位择点,面北外钓,钓点水深足有5米。前两个小时,偶尔有口,但从不中鱼。两个小时后,陆续有鲫鱼上钩,但都是50克大小,根本没有板鲫、

鲤鱼出现。钓到正午,暖阳高照,水面出现成群的白鲦,钩饵入水浮漂就抽搐,十竿九空,碰巧了上尾白鲦也不过小指大小。大约8时,有一位钓友在我们南边的拐弯处选位,他坐在一个突出岸边不足1米的铧尖上,用的是3.6米钓竿,钓点水深3米左右,用的是商品饵,频现吃口,上钩的全是百克开外的鲫鱼和千克以下的鲤鱼,偶尔还能中大物,瞬间切线。人家不急不恼,换线再钓,跑鱼似在意料之中。与其一比,鱼情天壤之别。大家坐立不安,纷纷更漂换饵,极尽所能,力图改变窘境。然直至12时,仍然无人能有起色。周钓友举竿一路探试,当转到那位钓友东侧面南的位置时,空钩找底都能钓上大鲫鱼来。小周一蹦多高地回来搬钓具,开钓不多会儿就间或抄起鲤、鲫。因他用的是5.4米钓竿,比那位钓友钓得深些、远些,钓具强力也大,偶尔还能钓中千克以上的大鲤鱼。我和老王偏不信邪,矜持不去,坚持呆在深潭处,结果一天无大获。次日,我和王钓友又坚持了一天,毫无改观,只好也搬到了南边的拐弯处。以后数日,我们盘踞了该沙塘的这片钓位,天天钓得篓满护破。而闻讯赶来的其他钓友,谁选北边拐弯处的深潭谁光头,那一个困惑了得;选不上深水区的人,只能向南北两个边角靠拢,一天下来鱼获也不少,但除了瓜子鲫就是鳑鲏、白鲦,谁要是能钓到一尾二两的鲫鱼或半斤以上的鲤鱼,那感觉就跟过年差不多。大概钓了半个月,南边拐弯处的鱼悄开始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认为鱼被钓光了,渐渐就少有人来此钓场了。但一些意犹未尽的钓友,在天气暖和的日子,偶然还来“扫扫尾”,有时竟然还能钓出风光无限。只是出鱼的地方转移到了两个拐角之间的一段直岸区附近,这里算是浅水区向深水区的过渡地带。等到了上冻的时候,每当正午边岸化出了水面,在北边的拐弯处用长竿往深处钓,上钩的全是千克以上的鲤鱼,用红虫钓半斤三两的板鲫更如探囊取物。而南边曾经“红透半边天”的好钓位,现如今再也无人涉足了。这个案例似乎可以证明, “老秋后”钓鱼,同一钓场中最理想的钓点,应当是由浅及深,随日过渡。

三、“老秋后”野钓之用饵选择

“老秋后”野钓用饵,浓诱浓钓效果好,这是大家最近三四年的秋钓经验。我们的诱鱼手段简单但“凶狠”:在杂鱼稀少的深水区,用一包商品饵小米,掺1—2包红虫粉、虾粉之类的腥香商品饵打窝,湿水后略作搅拌,手抛,粉饵入水即化,从上到下飘飘荡荡,形成立体雾状诱鱼区,如此能达到快速诱鱼的效果;药米的特殊味道穿透力强,数量足够,能达到留鱼持久的效果。钓饵宜粗细搭配,

软硬适中,要能搓能拉,更要突出腥香味道,这样诱钓一致,虚实结合,颇能刺激鱼群食欲。

对于钓大鱼是用搓饵还是拉饵效果更好,先前钓友们一直存有争议。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我们发现拉饵完全可以钓到大鱼,且用得适当效果并不比搓饵差,成败的关健在于手段和技法。

首先,饵料的搭配和状态至关重要。偶然的一次,我把几种用得不顺手的剩饵集中起来,准备打窝用。配饵时无意中用这种“大杂烩”开了一团拉饵,结果频上鲤鲫,常有大物,钓得惊诧全场。先前,我以为是碰巧遇到好鱼情了,但后来屡试不爽。钓友们皆来学之,但似乎总也达不到我这样的效果。于是,大家不厌其烦地分析对比尝试,终于发现是饵料的状态和配比差异影响了钓鱼效果。

其次,作钓的技法要讲究“规则”。拉饵作钓,有时容易招来小鱼,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是先用短竿小钩细线钓过程,以短平快手段热身、“清场”。待鱼口稀了,突然停口了或者发现窝里有大鱼星了,再换成长竿粗线,拉大饵速降等鱼,如此反复,没准下一竿上的就是你想要的大物。

四、“老秋后”的特殊天气莫错过

“老秋后”的天气变化多端,频有冷空气、寒流席卷过境,大风降温、雨雪逐渐成了常客。遇到这样的天气,怕受罪的人就畏缩不前了。然我们倒是觉得,“人不舒服时鱼好钓”。

记得去年l1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半夜开始起风,刮得天翻地覆。次日天亮,小水面还结了一层薄冰。看这天昏地暗的天气,本来约好同钓的伙伴都借故散去,我赌着一口气独自出行,奔向大沂河庙山镇的一口大沙塘。这里堰高树密,遮风挡尘,水体幽深,网箱密布,我估计鱼情不会很差。开钓不久,果如我愿,鲫鱼频飞,鲤鱼偶现。钓到午后14时,因冷雨斜飞,寒气过重,我饥寒难忍,无奈收竿。到家一查鱼获,板鲫40余尾,几乎没有低于100克的,最大的近250克:鲤鱼7尾,小的500余克,大的1500多克。而次日天气好转,阳暖风微,钓友们涌向上述钓场,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一天下来,五六人的鱼获加起来不足2斤,且一尾鲤鱼也没钓到。有了这次经验,以后我视“孬天气”为至宝,从不轻

易放弃出钓机会。掐指算来,战绩显赫的案例几乎都是在糟糕天气状况下钓出来的。

篇二:《冬季钓鱼六个不钓和两个技巧》

冬季钓鱼六个不钓和两个技巧

一、冬钓应注重的“六不”

1、宜钓晴天不钓冷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饵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反之,若是阴雨骤冷天气,除北方冰钓外,任你心急手痒,也不宜出门,因为三九天的冷,鱼饵本来就已经进入冬眠,要是在连续几日骤冷,其水温就更会下降,一般都低于适合鱼类觅食最低5度的临界线而致使他们停止了摄食,所以,这时候,不管在什么水域垂钓和钓位多深,都很难有渔获。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雾尚未散去,日照还没有使水温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的逐渐减弱是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到5点钟后,由于冬天的早晚不仅鱼儿都在深水,更因为这时与午间水温温差使鱼儿又感不适,同样难钓。

2、宜钓熟地不钓生

这里所指的熟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经常去的钓场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风向及日照阴阳,了解和掌握了四周或两岸所钓位置的深浅及探出的坑,石窑里是否藏鱼,二是对鱼的大小,鱼群稀密,食性偏爱和摄饵频率及漂讯反应的强弱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冬钓,为何要在这些方面较之春夏秋季更加讲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鱼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鱼,前者,无论在任何水域,即便实施过程中哪里有虑事不周,但起码也能钓则少获。而后者,即便某水域鱼儿很多,但由于他们少吃多动,如果钓者在冬钓时还是像其他季节那样随随便便的下竿,随随便便的用饵或在某个环节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难钓到鱼了。

3、专钓鲫鱼不钓混

冬天,尽管因水温下降而不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则使他们少吃,少动,进入冬眠,可这时的温水性鲫鱼,即便水温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样摄食。尽管不及春夏秋好钓,但只要找到了他们的栖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钓获。

然而,这期间,淡水中的其他大鱼,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会像鲫鱼那样轻易咬钩外,更在于他们的觅食水温温差要比鲫鱼高出2~3度,所以,只要进入立冬后的小雪节气,即使出钓农村经营性的养殖鱼塘,也很难钓获: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故此,凡冬天出钓,钓者在意欲所钓鱼种的选择和渔具,鱼饵的准备上,只应考虑专钓鲫鱼,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样,鲫、草、鲤、鲢,混钓一塘,有啥钓啥,格杀勿论,真要这样,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失误。

4、深钓适度不钓很

有句鱼谚“冬钓深”。这也是钓界老前辈从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广为运用。 但是,深夜并非越深越好。根据鱼类有关季节,水深,水温资料显示,寒冬,水深3.5米,水温便能达到3~5度,则可适合鱼类栖息藏身。也就是说,冬钓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钓很深钓点,情况又会不一样。

当然,冬钓,深是前提,但是有条件,具体的讲,也就是一般不能低于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间,凭自己经常择地选点的经验,力求找到,找准鱼儿的窝点这才是关键。否则,倘若你的钓点无鱼,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无济于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冬钓,一定要走出深的误区。

5、静钓守窝不钓奔

冬天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撒喂3 ~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施钓换窝

的时间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即换还是守。

冬季,根据鱼类少吃少动这一生存习性,撒窝后,即便诱饵属于浓香型,能刺激他的视觉和嗅觉,但至少也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有有鱼近窝,这期间,钓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否则,就习惯性的频繁换窝,换来换去,结果,每个窝子往往是人走鱼进,人到鱼溜。越换越勤,越勤越换,东奔西走,这窝那窝,一无所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冬钓,钓者要耐住静守,切勿勤换奔走。具体方法为:当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还不见有鱼讯的任何反应,则可考虑换到同时撒喂了诱料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没鱼讯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差五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在移情别恋。毕竟是冬天,能钓获就算知足,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初冬如何钓鱼}.

6、宜钓暗草不钓明

钓鱼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钓友都懂得的一项基本常识,但是,草还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长在溪河塘堰的两岸周边,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正式这个原因,入冬后,特别到了隆冬时节,尽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盖水面而看似他们会在此处栖息藏身,但实际上这种水位的水体温差环境,根本就不适合鱼冬季耐寒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所以,这期间,钓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钓。

暗草,一般都在离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长,因为这里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叶草,也长不出水面,像这种隐欲可见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适合冬季鱼类的水温环境外,更在于水底草丛障碍最容易歇鱼,藏鱼,只要钓者在岸上能发现水域中有似现非现的黑压压一片暗草,在选择稀疏处的草隙喂窝,并注意防止挂钩,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钓位。

二、冬钓应注重的两个技巧

1、钓具精巧

冬钓,因为选择的对象鱼种是鲫鱼,这就首先确定了主要钓具只适宜用手竿,不宜用抛竿;其次,在春夏秋使用过的钩线漂坠全套钓组,不管新旧都应该重新更换,尤其必须坚持钩的大换小,线的粗换细,漂与钩坠饵的沉浮力完全相等,一定不要再用其他季节的常年一贯制综合型钓组,否则,就会因冬天鲫鱼摄食更加斯文和浮漂反应特别微弱而造成识漂和提竿上的操作失误。

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失误,冬钓最适合的钓组匹配一般为,竿用4.5或5.4米轻便柔软型手竿,线最粗不超过0.8号,钩用4~5号(不宜在大)海夕常柄钩,坠子要轻,浮漂要小(散漂三粒)。这种轻细小的合理组合,是冬天钓鲫争取多获的一个重要条件。

2、饵料精良

冬钓野塘的诱,钓饵,一定要注重精良,才能适应鱼儿少吃,少动的习性饵增强对他们的诱惑力和食欲感。

诱饵:既要讲究浓香,又要注重颜色,以红黄白的艳色和甜腥膻的浓香刺激它的视觉嗅觉而强力诱引他们进窝。

钓饵:应比诱饵更精,更香和更具诱惑力。若用蚯蚓做钓饵,以红色的为佳,但只宜有火柴棍大小即可,小了穿不上钩,大了,不适合冬季鱼饵摄食。为了对鱼饵的诱引更有效,还可将蚯蚓用麝香液或其他饵料香精做蘸饵效果会更好。冬季最好的钓饵莫过于红虫了,有条件的钓友可使用红虫施钓,效果非常好。

篇三:《初冬钓鲫鱼调漂》

101小药

1、鲤鱼:强力诱食剂40%+鲤果酸20%+六合香20%+老鼠药20%

2、鲤鱼:鲤霸40%+大麦红薯膏40%+综合鱼开胃粉20%

3、鲫鱼:鲫霸促食剂20%+鲫麦香30%+六合香30%+麝香液20%

4、鲫鱼:大麦膏30%+鲫乐多40%+汉方鲫药酒30%{初冬如何钓鱼}.

5、草鱼:玉米促食剂50%+绿水50%

初冬钓鲫鱼调漂

在初冬钓鲫鱼经常有钓友感到疑惑——为什么浮漂没有动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觉浮漂在似似乎乎地动却没有明显的进嘴动作?我问他调几钓几,他说:刚才调4钓2,现在钓1目还是没有动作。我让他向上推5公分左右改钓4目半试试,结果下顿、下滑、回漂的动作全有了,中鱼率也大副提高。他问我:“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连续有钓友问起这个问题,我把我平时总结的一些初冬钓鲫鱼调漂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广大钓友能共同讨论。

浮漂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的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初冬的调漂上来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东西都是格格不入的,但不管怎麽调、怎麽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

很多钓手把夏天钓鱼的一套东西照搬到初冬去用,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有个鱼缸,没有养观赏鱼,就放了几条鲫鱼,时常站在旁边观察它们的行为表现和吃食的动作。气温高时,正常情况下,鱼一直在大开大合地做着吞吐,嘴张的很圆实,吃食时,往往是低一次头连续吃几粒小米才会抬起头来(我一直喂小米);但在初冬,鱼嘴似乎也冻僵了,好几分钟张一次嘴,开口度很小。吃小米是感觉很吃力,低头啜一口就抬起头,小米却还没吸进嘴。由鱼的行为动作联想到冬夏钓鱼时浮漂漂象的不同,钓目的设定就容易解释了。

在初冬,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前几天我们几个人练竿时,大部分都调4、5目钓4、5目,但有有位钓友钓1目居中间钓位而连续中鱼,并且时不时上双尾。有几人就开始调高钓低,结果钓况更差。我则根据他中双尾且顶漂动作多而判断他在钓钝,经验证空钩时漂尾完全入水了。

所以说:在初冬钓鲫鱼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另外,漂型的差异也影响调钓目的设定。市场上有多个品牌初冬用来对付轻口鱼的浮漂,漂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细硬尾漂,它廋身的特点在漂起动及下行时阻力变小,超细硬尾使得漂尾产生的剩余浮力大大减小,同样一枚袖2钩,常用漂尾能压下1目,而超细尾就能压下

{初冬如何钓鱼}.

2目多。这两个特点使漂的动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动作清晰起来。在对付老池子—经常用粉饵钓或底部淤泥比较厚的池子时调高钓低仍然会有很好的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冬钓鲫鱼时,线组也至关重要,尽可能地使用细而柔软的线和轻细条的钩,最大限度地降低鱼吸食时的阻力,然后调低钓高,品味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感觉,让您在严冬钓的更开心。

天气对钓鱼的影响

一般来说,下列气候不宜垂钓。

(1)雷阵雨前的闷热天气不宜垂钓。雷阵雨前天气闷热,气压很低,湿度很大,这种低气压,使水中容氧大量减少,造成水中严重缺氧,所以难钓。

(2)酷暑高温不宜钓鱼。尤其是气温高达37度以上时,使多数鱼类都游向深水避暑,摄食量也会大大减少,难钓。

(3)气温骤降难钓鱼。一年当中有时难免会有冷空气南下,有时可下降8-10度,这种天气,鱼类摄食**会骤然随之减退,难钓。

(4)大风大雨快回家。若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风大,浪高,雨急,鱼类受到惊吓,早避于深水中潜伏起来,哪有心思觅食啊,难钓。

(5)大雾漫天慢下竿。每当大雾弥漫时,气压较低,鱼类不喜活动,等云开雾散时在下竿垂钓。

(6),气压低时难钓鱼。具体表现在,云层很低,大雾弥漫,天空中出现积云,积雨云,天气变黑,蜻蜓,燕子低飞,山林中寂静无声,鸟儿也不唱歌了,这都说明气压在下降,难钓鱼了。

(7)春季刮西北风。如果春季刮起了西北风,说明冷空气来了,难以使水温回升,鱼类自然要减少觅食,难钓。春季最好刮东南风,对钓鱼最有利。

(8)夏季刮起了东南风,东风,和南风。这些风都属于暖湿空气,也对垂钓不力。夏季钓鱼最好是刮西风,西北风,这些风冷空气的密度较大,气压增高,鱼类感到凉爽,所以觅食活跃。

(9)秋季刮西北风,难钓。深秋时分,西北风夹着冷空气南下,气温相对降低,鱼类为了避寒减少了摄食**,难钓。秋季最好是刮东北风,东风,和东南风,鱼儿好钓。

(10)冬季的阴天和雨天都很难钓。冬季钓鱼最好就是出太阳的时候

观天看物断钓情 大凡出门垂钓的野钓者,近者跑上十公里,远者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为的是钓有所获,钓中取乐。可往往事与愿违,不仅累了个汗流夹背,还落得两手空空。气也,脑也。究其原因不外有二:

其一,钓场无鱼;其二,天气作怪。

钓场是否有鱼,那是垂钓者信息掌握准确度的问题,在此,我们姑且不去讨论。

可天气是否作怪,出门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不然,你就等着落得个垂头伤气吧。 判断天气情况,大多是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阴、晴、雨、雾、风。可我认为这还不够,还要学会观天看物,全面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才能准确判断钓情,好钓鱼则出钓,不好钓鱼则休息,做到有的放矢,战而必胜。

一、观天。就是通过观察天气状况判断钓情。 一要观云。卷云跑,鱼难钓,天高云淡鱼大咬。 二要辨风。风带西,别出击,北、东、南风有好戏。

二、看物。就是观察物侯的异常变化。 一看天上飞的。燕(燕子)蜻(蜻蜓)蚊(蚊子)蜢(蜢子)低空飞,水中鱼儿晕晕睡;鹰击长空,鱼儿欢腾。 二看地上走的。蚂蚁搬家,蚯蚓出洞,鱼儿无踪。南方垂钓者大多自养蚯蚓,早上起来,看到蚯蚓池的蚯蚓无缘无故地向外爬,你这一天就最好别出门了。 三看物体。冷水缸,直冒汗,今天鱼儿就难缠。 四看自己。身上热,吹风冷,今天你就别远行。

三、听声。虫蛙大鸣鱼无踪,十个钓来九个空

什么天气好钓鱼

(1)风和日丽的春天。春天,是鱼类摄食的高峰期,但在春天,经常有冷空气南下,有时还刮风下雨,使得气温骤降,鱼类摄食**低,难钓。而在风和日丽时,鱼类摄食**特别旺盛,是垂钓的黄金天气。 (2)秋高气爽的秋天,秋天可以全天候钓鱼,是鱼类摄食的第二个高峰期,而在这个季节中,又尤以秋高气爽时最为好钓,因为这时气温,水温,均适合鱼类活动,鱼类到处觅食,且又贪食,自然容易上钩。 (3)多云天气好钓鱼,多云天气,光线忽强忽弱,若是阴转多云,气温由低转高,水温凉爽宜鱼,鱼类表现异常活跃贪食,若是晴转多云,鱼类也较平时活跃贪食,这些时候都是容易钓到鱼的。

(4)斜风细雨不须归。意思是指毛毛雨时是垂钓的好时候,这时因为细雨打在水面上,使水中容氧量大大增加,鱼类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十分强烈,因此很容易上钩。

(5)雷阵雨后鱼儿跃。炎热的夏,秋季,常有雷阵雨,雨后气温降低,水中容氧充足,加之雨水将陆地上许多垃圾,杂物带到水中,饵料充足,所以鱼类觅食非常活跃,大家如果碰到这种天气,千万不要错过。

(6)久雨初晴。雨水为水域带来了大量饵料和容氧,随之而来的是朗朗晴空,太阳复出,气温升高,水温适宜,是垂钓的好天气。 (7)久晴初雨。鱼类避开了烈日高温,这样的天气,鱼类均十分活跃,非常贪食,钓者要赶紧披挂出征。以上就是我根据前辈们钓鱼整理总结的一些经验,自从兄弟我看天钓鱼后,收获大增,尤其是春,秋,两季下毛毛雨的时候,鱼儿近乎疯狂的抢食,我4根海竿根本忙不过来,只能留2根钓。世界上的事物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如我所写的那样,很适合钓鱼.

三、风向、风速对垂钓的影响

除了寒冷的冬天外,在一般情况下,刮3级以下的东北风、东风、东南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利于钓鱼。而刮南风或西南风都不利于钓鱼,但在夏天的早晨或黑夜,冬天的中午还是可以钓鱼的。刮西风、北风的天气,一般不利于钓鱼,只有在夏天雨后,才可能有所收获。另外不论什么风向,只要风力达到5级以上,都不利于钓鱼。

两款冬季钓鲫鱼鲤鱼老鬼鱼饵配方

冬季垂钓对象鱼主要为鲤鱼、鲫鱼,特向喜欢台钓的钓友们推荐两款冬季垂钓鲤鱼、鲫鱼的经典配方,但愿这两款配方能给钟情悬坠钓法的钓友带来一个暖冬。近些年来无论是在湖库、抑或在养殖场下面两款配方都有较为满意的钓效;配方所使用的饵料均为老鬼鱼饵。 配方一:(主钓鲤鱼,兼钓鲫鱼)

螺鲤+天下鲤+大野战+2#九一八(饵料比为1:1:1:1;饵水比均为1:1)

开饵步骤:{初冬如何钓鱼}.

1,螺鲤1杯+天下鲤1杯 拌匀 加水4杯 静置10分钟;

2,加大野战1杯 快速搅拌后静置3-5分钟;

3,加2#九一八1杯 快速搅拌后静置3-5分钟待用。

轻微拍打后,一分为二:一份轻捏上钩用于打窝,一份团拢轻揉上钩施钓。

说明:螺鲤分为1#、2#、3#,区别点只在味型上,1#为蒜味、2#为腥味、3#为酒味,冬春季节腥味为好;若钓场水位较深,可适当减少加水量,4杯水改为3.5杯水,再稍稍搓揉饵料,其附钩性就得到保障;这款饵料曾被鬼友(老鬼钓友)热捧。

配方二:(主钓鲫鱼,兼钓鲤鱼)

三合一鲤+天下鲫+大野战+金版2#九一八(饵料比为1:1:1:1;饵水比均为1:1) 开饵步骤:{初冬如何钓鱼}.

1,三合一鲤1杯+天下鲫1杯 拌匀 加水4杯 静置10分钟;

2,加大野战1杯 快速搅拌后静置3-5分钟;

3,加金版2#九一八1杯 快速搅拌后静置3-5分钟待用。

轻微拍打后,一分为二:一份轻捏上钩用于打窝,一份团拢后轻搓揉用于上钩施钓。

说明:若钓场水位较深,可适当减少加水量,4杯水改为3.5杯水,再稍稍搓揉饵料,其附钩性就得到保障。

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鲤鱼药酒(夏季和秋季)

1.公丁香:100克,大概12块(1.2元10克)

2.大黄:看大小,一般1-2片(30克左右,1-2块钱)

3.白蔻仁:10克(1块钱)

4.山柰:20克(2块钱)

5.阿魏:这个比较难买,实在没有就算了,如果有买个2块钱就够了

6.维生素B2:1.5元,最好是复合维生素B比较好,放个20粒。

7.高度白酒:56度的大概8块钱。

8.蜂蜜:3调羹。

步骤如下:

1.将大黄掰成小块和公丁香、白蔻仁、山柰放入容器中,容器最好选择1.0升或者1.5升的大口容器,比较方便放药材。

2.将20粒维生素B2用温开水化开,倒入容器。

3.加入高度曲酒1斤(500ml)摇匀。

4.倒入3调羹蜂蜜,再次摇匀。 5.容器口用保鲜膜密封,盖上瓶盖,大功告成!(放置阴暗角落最少10天,最好放一个月)

2013年定型的黑坑鲤鱼配方

黑坑鲫鱼饵配方

我黑坑钓鲫鱼,基本就一款配方,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大鲫鱼喜欢的饵料是甜、香。特别是奶香味,所以,根据大鲫鱼的喜好,我配制 一款鲫鱼饵,连续使用了10年了,每次黑坑钓鲫鱼,收获都还可以,不保证坑冠,但是白板基本没有,一般钓个20-30斤还算正常。现将饵料配方公布如下。

手食配方:

天元的鲫鱼套餐4份,第五元素3份,金版红魔1份,丸九的力作无双1份,老中华鲫1份,混合一起后待用。

开饵时,取100ML混合饵料,加60ML轻麸,40ML拉丝粉,饵水比例自己寻找。多开几次就知道比例了。我不说比例,是因为每个人对饵料的感觉不同,所以,自己寻找合适的饵水比例为佳。小药添加为我自己配制的奶香、促食剂、果诱。100ML饵料、60ML轻麸、40ML拉丝粉混合以后,三款小药各加10滴即可。

窝子配方:

纯谷诱(南北钓生产)一杯,鱼宝(南北钓生产)一杯,手食混合饵一杯,老贾酒米一杯。

钓鲫鱼还有一个使用小红颗粒的钓法,我使用颗粒钓时,窝子不变,只是将三款小药混合一起后放置一个小瓶子里,用时,先将小红颗粒蘸一下混合后的小药,然后再蘸摇三摇。这样的好处是,颗粒含有小药的味道,摇三摇包裹着小药。使小药挥发减缓。

黑坑鲤鱼配方

手食配方:

篇四:《冬天钓鱼10个小技巧》

冬天钓鱼10个小技巧

天一冷,很多鱼就不口吃饵了,要想在冬天钓到鱼,那一定要注意一些基本的细节,总结了

几条小技巧,也不知道是否准确。

一、浮漂要小:小号、实心尾,鱼讯语言明显易于读漂。

二、鱼钩求小求细:2#-4#无刺袖钩、细条,易鱼吞钩。

三、鱼竿调性求软:三七调以下,与季节性钓组适配,不易跑鱼。

四、用饵味型求变:腥、香味为主攻饵味型,在基础饵不变的前提下适配适口味型,但自然

水域要求淡,以免惊鱼。

五、饵料比重求轻:钓饵轻妙曼舞飘然徐徐落下既“活饵”诱鱼又延长钓组在水体“两次钟摆”

时间。

六、调目钓目求低:忌调高目钓高目,宜调低目钓低目,冬天鱼口轻、开口小,浮漂主灵易

逮鱼口。

七、渔人心态求平:鱼乐在于过程,不求鱼获多少,但求鱼乐无限。

八、主线线径求小:0.6号-0.8号为佳,细线钓鱼,讲究的就是灵敏度高。

九、子线长度求长:15CM-25CM为宜,“二次钟摆”时间相应延长既诱鱼又适宜抓轻口体动

鱼。

十、二次找底求精:第一次找底为求水深以便确定调目可稍马虎,但第二次找底必须精准–

上钩必须到底,以便准确确定钓目和保证施钓中钩饵到底。

篇五:《冬季钓鱼选择钓位的八个技巧》

众所周知,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钓鱼除选择适宜天气外,选钓位则要注意八点。

一、注意选水草稀疏适宜处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言下之意,钓鱼必须钓草,说明鱼类大多栖息在长有水草的地方。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稀疏适宜处才是鱼类的最爱。尤其冬季浅水区虽有茂密枯黄水草,但水温偏低,而旷水区或水草稀疏适宜处在阳光作用下升温较快,鱼类就会来觅食。所以冬季一般在野河钓鱼,选钓点尽量不要在水深1.5米以下水草茂密处、草洞、草缝等处做窝为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水草茂密,虽然隐蔽性好,但阳光穿透力较差,此处水温偏低;二是草洞、草缝处水体阴冷,从鱼的趋温性来讲,鱼类不愿在此久留;三是此处水环境较差,可食饵料较少,鱼类大多不愿在此驻留。若遇到阴雨天,就铃铛别论,因水体温差不大,鱼类通常往水草茂密处或深水区转移,较浅的旷水区则基本无鱼。

二、注意选有倒数和障碍物处

在有倒树和障碍物处选钓位,是钓鱼人明智的选择。因此处才能孳生繁衍和聚集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它们自然是鱼儿品尝的“美味”,鱼类见此处有好吃的会久久不愿离去。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此处选钓位要做到三看:一看这些障碍物和倒树处水的深浅,清澈见底则不宜做窝;二看是否有鱼星或水体略带浑浊,若有鱼星或水体呈浑浊状,说明有鱼类在此处活动,不管深浅都应在此做窝;三看是否有可以下钩之处,尽可能使钩不易挂底,确保你垂钓安全。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一面。好的就是此处容易聚集鱼类,是可以做窝垂钓之处,不利因素就是垂钓时,常会与小鱼将饵钩快速向树枝丛中拖拽,若稍不留神就会挂钩,给你带来很多麻烦。基于此因,做窝最好距倒树或障碍物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通畅应在50厘米以上为妥。

三、注意选向阳背风处

众所周知,鱼类是趋温性较强的动物,冬季在提高坡陡背风向阳处选点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水体升温相对较他处快,鱼类乐意来此嬉戏、觅食,是冬钓选钓点理想之处。即使有时鱼获较少,但人避开寒风瑟瑟之苦,这也是钓鱼人的一种快乐和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地方选位,最好不要一味选深水处,应在1.5米左右深且略带浑浊处选钓点为妥。

四、注意选凹凸不平处

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凹凸不平处有一定隐蔽性,且又御寒,鱼类大多乐意栖息于此处。尤其坑坑洼洼处食物较丰富(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和其他可食天然饵料居多),所以鱼类喜欢再次逗留、觅食。这就要求钓手来到垂钓场所务必注意观察。在通常情况下,长有芦苇、蒲草、茭草等高秆水生植物处,因其贴近底层根系错落有致,形状各异,凹凸不平,鱼类冬季最乐意在这些地方聚集、栖息。这里最大特点是:有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不仅隐蔽性好且御寒,是冬钓较理想的钓位。

五、注意选有石块处

通常在有些较大水域中或中小型水库、湖泊、河道等处,为了保护河床和堤岸,在近岸水体中往往抛投许多石块,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很多天然洞穴,石头旁这些形状各异的洞穴正是鱼类抵御寒冷和感到有安全感的隐蔽场所,鱼类非常喜欢钻在洞穴或在石头旁栖息,并在此度过漫长的冬季。此外,因石头旁也是小鱼、小虾、浮游生物赖以生存鱼活动的场所,这里不但是鱼类于东的好地点,也有颇丰的天然饵料源,鱼类觉得此处挺安全,还有许多好吃的便会再次长期居住。这里不但有鲫鱼,而且还能钓到鲶鱼、鳜鱼呢。需要说明的是,选钓点最好在距岸稍远些的深水石头处。

六、注意选有洄水的流水口处

因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初冬如何钓鱼 初冬水库钓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