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养生音乐 道家养生音乐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中国五行养生音乐》

中国五行养生音乐——金、木、水、火、土 音乐简介:

中国医学界对于音乐产生的养生疗效,也有广泛的研究。根据《黄帝内经》的学说,中国五音(宫、商、角、徵、羽)的特性,正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

《黄帝内经》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说:“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它说明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

那么,要如何才能让五行能量协调?

对中医而言,天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体有五脏(肝、心、脾、肺、肾),音乐也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而音乐的五音、人体的五脏和天地的五行,又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相互作用,使五音通五行,对五脏起到不同的调理作用。因此,音活血脉,统精神,而和正心也。

乐章介绍:

《金》——主理呼吸系统

“金”是依据针对肺经、大肠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音乐采用铃、锣、古筝、长笛等乐器为主旋律,以简洁悠远的旋律,调出清净收敛中具有辽阔视野的金系能量音乐。其具有收敛、料理气血之功效,以防止元气消耗。

《木》——主理免疫系统

“木”是依据针对肠经、胆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音乐使用笛子、萧、古筝作为基调的有缘旋律,仿佛穿透密林穿透出丝丝光缕,再配合些许鸟鸣,调出清幽婉转的木系能量音乐。

其具有养血、安眠的功效,能适当减轻血流不畅、心肾不交。

《水》——主理循环系统

“水”是依据针对肾经、膀胱镜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音乐选用音色较为低沉的深远的乐器——萧,配合流水风竹之声调制飘荡流动的水系能量音乐。其具有蔵精、润燥、舒缓脑部压力的功效,利于舒缓元气损伤和偏头痛。

《火》——主理内分泌系统

“火”是依据针对心经、小肠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以具有活泼跳动感的乐器,弹拨出甜美而活力上扬的旋律,调制出如太阳般温暖明亮的火系能量音乐。

其具有固守元气,帮助人体吸收的特性,可适当减轻胸闷、心慌和吸收不良。

《土》——主理消化系统

“土”是依据针对脾、胃经而设计的经络养生音乐,音乐以充满沉稳风格的大提琴为主奏,在陈毅凝聚深层能量的特殊氛围,调出根植于大地的土系能量音乐具有养胃、滋补、助消化、增强肌肉能力的作用,以防治胃寒、上火、精神疲劳。

五行-二十四时对照表:

时辰——时间(24时)——五行

子时——23:00-01:00——木——胆经当令

丑时——01:00-03:00——木——肝经当令

寅时——03:00-05:00——金——肺经当令

卯时——05:00-07:00——金——大肠经当令

辰时——07:00-09:00——土——胃经当令

巳时——09:00-11:00——土——脾经当令

午时——11:00-13:00——火——心经当令

未时——13:00-15:00——火——小肠经当令

申时——15:00-17:00——水——膀胱经当令

酉时——17:00-19:00——水——肾经当令

戌时——19:00-21:00——火——心包经当令

亥时——21:00-23:00——火——三焦经当令

篇二:《心灵养生音乐(纯音乐)》

心灵养生音乐

放松心情

篇三:《养生音乐》

养生音乐

心灵养生音乐(纯音乐)

1.悠然心

2.游子

3.翠微

4.霜雪

5.元亨利真

6.风云巽

7.近乡情

8.万里无云

9.轻罗小扇

10.千山独行

11.渔夫

12.玩月

13.白雪映月

14.儿时记趣

15.一叶扁舟轻行

16.山水浪游

17.神释{养生音乐}.

18.迎风

19.茶趣

20.浮生

21.坐忘

22.听蝉

23.彩霞

24.天地之心

25.雨后天台

26.精进

27.天涯

28.月之河

29.闲情赋

30.幻境

31.林泉听鸟

32.菊仙

33.桃花源记

34.连雨独饮

35.看鱼

36.归来去兮

37.持戒

38.云海

39.海洋之心

41.风轻云淡

42.乐养生、

43.飞龙在天

44.惜福

45.飘香

46.甘露

47.智慧

48.星月池塘

49.茶悟聚友

50.疏梅弄影

51.寒山僧踪

52.庄周梦蝶

53灌想冥想

54.心灵之歌

55.行云流水

56.水碧霞光

放松心情(纯音乐)

1.漂流

2.漂浮

3.野地

4.至高无上

5.夜行

6.恒星升起

7.回到秋天

8.地平线间奏

9.心灵

10.水彩画

舒缓心情音乐处方(纯音乐)

1.第一次{养生音乐}.

2.太阳升起

3.一红光芒

4.陌生地带

5.山之选段

6.欢乐的田野

7.彼岸

8.心的体验

10.低语

放耳朵去流浪(纯音乐)

1.在雷诺瓦花园

2.凤仙花

3.宁静部落

4.水色

5.邂逅

6.over the way

7.听见蓝山的味道

8.巴哈–卡布奇诺

9.铁道之旅

健康音乐

消除烦恼(纯音乐)

1.纯净的心境

2.情感天地

3.山中

4.重返心灵的花园

5.遥远的大地

6.柔软的下午

7.飘动的物语

8.银月

9.呼吸

10.美好的感觉

快乐上班(纯音乐)

1.放假时光

2.谈谈心情

3.爱情憧憬

4.如此美丽

5.回家路上

6.也许就在今晚

7.水的呻吟

8.休闲下午

9.心灵平静

10.蝴蝶

改善睡眠(纯音乐)

1.夜归

2.勇敢新世界

3.感觉完美

4.车轮上的蝴蝶

5.时代的旅行

6.假日

7.甜蜜与阳光

8.我们的房子

9.长发少女

10.梦之书

高血压音乐处方(纯音乐)

1.冬表树

2.天使也灿烂

3.穿越大海的双手

4.阳光超人

5.我划的小船

6.永久

7.我唯一的请求

8.感觉你的温柔

9.银色沙滩

10.敬业眷恋

糖尿病音乐处方(纯音乐)

1.溪边的铃儿声

2.河上的月亮

3.崭新的世界

4.诺言

5.太阳雨

6.森林幻想曲

7.柔声倾述

8.飞越彩虹

9.心灵之音

10.天地美乐诗

11.变幻彩风

芳香疗法(纯音乐)

1.山岗的漂流香

2.夕阳檀味

3.神秘的高原

4.碧波语落

5.悠扬山林

6.飘柔的莲叶

7.檀香森林

8.地中海天使

9.神圣的孤寂 10蝴蝶芭蕾

11.自由的心灵

12.晨露莲珠

13.舞动荷风

14.莲语的呢喃

15.莲意

16.晨曦飘香

17.莲花净土

18.柔情莲心

19.莲香飘渺

20.云烟小筑

篇四:《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养生音乐}.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对于失眠、神经衰弱可选择一些亲切、温存,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如《平沙落雁》、烛影摇红》……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古典音乐与轻音乐。如《春江花夜月》、《平湖秋月》……

对于忧郁症可选用格调欢乐、兴奋、舒畅、节奏明快活泼的曲目。如《喜洋洋》、《步步高》……达到舒心解颐郁的目的。

对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者,可选用节奏平缓舒心悦耳之曲,以促进食欲,调节胃肠功能。如《花好月圆》、《北国之春》……

根据五音对应五脏的属性,对于肝气郁结,怒伤肝等肝胆疾病应该选择角调式曲目如《草木青青》、〈绿叶迎风〉

心气不足用徵调式曲目如〈喜相逢〉、〈百鸟朝凤〉….

思伤睥致脾气虚脾胃不和者可选宫调式曲目,如〈秋湖月夜〉、〈鸟投林〉…..

忧伤肺所致肥气虚,肺失宣降所致咳喘,可选商调式音乐,如〈阳关三叠〉、〈黄河大合唱〉……

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喘,可选择羽调动式曲目。〈昭君怨〉、〈塞上曲〉等。

另外,在用五音治疗情志时,可依据五志相胜的原理,选择相应的曲目。

如以悲切的商调式来音乐治疗因怒极而致的神经亢奋,狂躁的病态;

用恐惧的羽调式音乐来治疗因过度喜悦而致的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的疾病;

用鲜明、舒畅的角调式音乐来治疗思虑过度而致的神情低落、沉闷的疾病;

用热烈、明快、欢乐的徵调式音乐来治疗因为悲哀过度导致的精神萎靡不振,时时哀叹哭泣的疾病;

用敦厚、庄重的宫调式音乐来安定极度恐惧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治疗其神志错乱的疾病。

注意事项:

1?可能排除各种干扰,使身心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

2?某些乐曲兼具两种以上的意义和作用,必须灵活选用,以避免有悖病情的内容;

3?必须控制音量,一般在40~60dB即可,用于安神的可更低些;

4?选择乐曲或者表演方式应该根据病人病情及患者的民族、区域、文化、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不应该强迫病人反复听一首曲子或厌烦的乐曲,或参加不喜欢的表演及交流活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音疗法 – 中医音乐疗法的起源

1、远古

中国音乐疗法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回溯到近代,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的研究发现一些图案中已有音乐舞蹈行为,并可以意会到其中的保健治疗意义。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吕氏春秋?古乐篇》云:“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原始歌舞实际就是一种音乐运动疗法,对舒解郁气、畅达筋脉、调理心身确有好处,而且容易普及施行。

2、春秋战国时代

随着中华古代文明的全面发展,中国音乐保健治疗意识和方法也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以《乐记》音乐理论和《内经》的五音学说为集中代表,形成早期的中医音乐疗法的思想体系。

2.1 《乐记》

《乐记》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音乐理论专著,为《礼记》的一个篇章,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传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汉成帝时,刘向校《礼记》辑得二十三篇,以十一篇编入《乐记》,这十一篇包括: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言、乐象、乐情、乐化、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等。《乐记》对音乐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把五音(角、徵、宫、商、羽)的理论确定下来,探讨音乐的原本;音乐的产生与欣赏;音乐对社会与个人作用,重视乐和礼的关系。《乐记》云:“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从中可透视出音乐与心身调理的关系。

2.1 《黄帝内经》

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认为音乐与宇宙天地和人体气机密切相通的,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不但与人体内脏、情志、人格相密切联系,而且可以用来表征天地时空的变化。

《灵枢?五音五味篇》有专章命题论述,把五音所属的人,从性质和部位上,分别说明它和脏腑阴阳经脉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同时又列举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合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之气各有重要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把五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根据五音多与少、偏与正等属性来深入辨析身心特点,是中医阴阳人格体质学说的源头,由此可见辨证配乐的思想。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提出五音健运,太少相生。五运的十干既各具阴阳,则阳干为太,阴干为少。例如:甲巳土宫音,阳土甲为太宫,阴土巳为少宫,太为有余,少为不足。又如甲为

阳土,阳土必生阴金乙,即太宫生少商;阴金必生阳水丙,即少商生太羽;阳水必生阴木丁,即太羽生少角、阴木必生阳火戊,即少角生太徵;阳火必生阴土巳,即太徵生少宫。如此太少反复相生,则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应用五音来表征大自然时空变化的规律,成为“天人合一”学说的重要基石。

3.从汉代到清代这二千多年来,中医音乐疗法由一些医家在临床医学的多个方面,开展实践运用,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就整体理论和操作方法体系而言,发展缓慢,也不系统,未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再认识,中医传统音乐疗法开始受到不少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学者的积极关注,并展开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五音疗法 – 五音调情志

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在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如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依据上述原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调畅情志:

浮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其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浮躁时,则应用水来克制,听些羽调式音乐,如《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缓和、制约、克制浮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极度痛苦压抑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机蓬勃,能以肝木的蓬勃朝气制约脾土的极度压抑,使其从痛苦抑郁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悲痛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

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愤怒生气时,应多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等。在愤怒至极,大动肝火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艾尔加的《威风堂堂》等,以佐金平木,用肺金的肃降制约肝火的上亢。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补火制水,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音乐治疗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戴耳机,免受外界干扰。治疗中不能总重复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治疗的音量应掌握适度,一般以70分贝以下疗效最佳。

五音疗法 – 五音手诊调理

一、宫调式乐曲(脾音土音)—-平衡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响曲》

二、羽调式乐曲(肾音水间)—-按摩的享受

《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喜洋洋》

三、商调式乐曲(肺音金音)—–火炙的的作用

《第三交响曲》《悲怆》《嗄达海林》

四、角调式乐曲(肝音木间)—-拔罐的体会

《江南好》《春风得意》《江南竹丝乐》

五、徵调式乐曲(心音火音)—–拍打的快感

《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

五音疗法 – 五音脉冲治疗

【中医五音】

篇五:《音乐与养生》

音乐与养生益寿

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情感表达力的艺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使人在悠扬美妙的乐曲声中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情绪,陶冶心志,并且可令人呼吸舒缓,全身肌肉松弛,紧张的大脑皮层得以放松,从而增进人体内环境稳定。因此音乐不失为调节人的心理,改善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开展音乐养生研究对于发扬祖国医学中的预防与保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音乐与养生益寿的理论探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阿特拉斯经过长期的研究后认为音乐能使人长寿。最初他发现音乐指挥家斯托拉科夫斯基活到了96岁高龄,这给他以启发,引起他探讨音乐与寿命关系的兴趣。后来他发现高寿的乐队指挥家很多,如卡拉扬活了81岁,瓦尔特活了85岁,安塞梅特活了86岁,托斯卡尼尼活到89岁。于是统计了已故的35名著名交响乐队指挥家的寿命,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比当时美国男人的平均寿命要高5岁。中国古代音乐家大多数社会地位不高,属于“下九流”阶层,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帝王们相比,有天壤之别,但相反古代音乐家比帝王们的平均寿命高出11.3岁。音乐家一般说来并不像养生家、医学家那样刻意研究长寿术,而是在优美、协调的旋律中自然获得的长寿,显然,音乐具有明显的养生益寿作用。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志怒喜思悲恐与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关系;《礼记·乐记》中也记载“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也”等等。形成了中医{养生音乐}.

“音乐与情志养生”理论。音乐能养生益寿同“声”与“心”具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音乐通过“声”影响人的情绪“心”。当个人处于某种情绪的情境中时,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或有意识无意识地都会选择音乐来调节自己的心情,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中可以证实音乐具有保健作用。《乐记·乐象》篇云:“乐者,乐也。”说明音乐与喜乐相通,音乐通娱乐,使人快乐,音乐对创造愉快的心境,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身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其次,人的情绪“心”通过音乐“声”得以表达,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和现象在人们“心”中形成一定的感受,然后畅达情志而发为音响,《乐记·乐本篇》开篇便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再由“心”将其转化为声音,通过特定的旋律组合起来而形成音乐。音乐的形成包括“物”动和“心”感两个环节因素,不同的“物”引起人们的不同体验,即“心”感,产生不同的音乐。音乐正是通过“声”与“心”的相互作用影响人的健康,从古代孔子《乐记》的高雅之论,到今天所谓“流行音乐”的通俗行为,均可看见乐以忘忧、益于心身而健康长寿。故《论语·述而》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音乐养生益寿的科学诠释

音乐养生益寿的效应主要通过四方面作用实现的,即物理效应、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社会交际效应。

首先,研究者发现人体各器官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而老年人的振动频率常常发生紊乱。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在优美的乐音和均匀的节奏作用下,人体内各个振动系统,如声带发音、

胃的收缩、肠的蠕动、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与其产生有益的共振,起到一种微妙的细胞按摩作用,达到各器官节奏协调一致,改变器官工作的紊乱状态。如当人们听到古典协奏曲的一些舒缓乐章时,身体就会趋向于按照它有序化的节奏活动,比如跳动过快的心脏就会逐渐减慢,人体就会放松,大脑就会得到安谧。这种物理效应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使身体状态和情绪反应发生有益的变化,大大增进了身心健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养生音乐 道家养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