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6国家科学技术奖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习近平昨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2015-01-10

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

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李克强强调,改革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要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要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市场体系,构建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政府要从主导科技资源配置向注重市场监管、平台建设、政策普惠转变。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与再创新、集成创新融合迸发。

李克强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必须把提升人力素质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破除论资排辈、头衔崇拜,敢于让青年人挑大梁、出头彩。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带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潮,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20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习近平为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新华视点 记者徐京跃、顾 瑞珍)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2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王小谟。

当天的奖励大会上,2013年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也一一揭晓并颁奖,本年度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

张存浩院士简介

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他是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上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他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答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上世纪70年代,张存浩开创了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他开拓和引领中国短波长高能

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存浩院士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他还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了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这项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程开甲院士简介

程开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程开甲院士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上世纪40年代初,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5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严谨求实,崇尚科学,无私奉献,勇于登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排从左至右:吴文俊(2000年)、袁隆平(2000年)、王选(2001年)、黄昆(2001年);下排从左至右:金怡濂(2002年)、刘东生(2003年)、王永志(2003年)、叶笃正(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上排从左至右:吴孟超(2005年)、李振声(2006年)、闵恩泽(2007年)、吴征镒(2007年)、王忠诚(2008年);下排从左至右:徐光宪(2008年)、孙家栋(2009年)、谷超豪(2009年)、师昌绪(2010年)、王振义(2010年)。

篇三:《图人物是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度的获得者,人们形容他“一》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非智力因素分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非智力因素分析

李祖超 李蔚然 王天娥

【论文摘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智力因素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强烈的动机、广泛而集中的兴趣爱好、顽强的意志、积极的情感以及良好而独特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健康成长和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以致最终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丢掉"唯智论",更加注重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35年发表的《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1950年,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文专门探讨此问题,自此,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科学研究正式开始。在中国,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比国外整整晚了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提出。[1]目前在它的定义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总的来讲,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的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2]

在"唯智论"盛行的今天,聪明、天赋等被很多人看作成功成才的前提,似乎一个人如果聪明或者有天赋,他将来就一定会大有作为。这表明人们夸大了智力因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据对我国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这些获奖者小时候并非都聪明过人,智力非凡,更不是天才,在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智力并非起决定性作用。吴文俊"上小学时成绩一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禀赋",甚至他的数学还考过零分[3];王选小学时数学补考过两次都不及格[4];黄昆认为自己属于智力发展滞后型[5];闵恩泽小学时作文很差,经常文不对题,算术也一塌糊涂,考中学时没有考上自己想去的石室中学[6];师昌绪说自己智慧平平绝非一个聪明人,曾经因为别的同学背出课文而自己背不出来被罚站[7];程开甲小时逃学、离家出走,留级留了3年[8];于敏曾经学习日语学了8年,但还是学得一塌糊涂,

成绩全班最差[9]。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获得成功、成就、升迁等的原因,85%取决于这个人的非智力因素,仅有15%是由人的专门技术所决定的。

[10]同样,笔者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在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才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选取狭义非智力因素定义的五个方面,来分析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在获奖者成长以及科学研究中是如何促进和影响他们最终成才成功的。

一、强烈的动机是获奖者开启科学研究大门的钥匙

苏联心理学家杰普诺夫认为动机是激励人确立某种目的的东西。[11]我国学者燕国材认为,动机是指引发某种活动产生并且维持这种活动向一定目标持续进行的一种内在心理力量。[12]动机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过程中他们都具备强烈的动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果要获得诺贝尔奖,首先必须具有好奇心,不好奇是不行的,正是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推动我们去发现、学习和研究。"[13]诺贝尔奖获得者伊瓦尔贾艾弗认为好奇心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要素。同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据资料考证发现,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从小都具有异常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进而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刘东生小时跟父亲看了一场到藏族地区旅行探险的电影,使得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雪域高原、崇山峻岭,这激起他对自己乡土以外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14]以至于后来他才能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揭开黄土形成与演变的奥秘,成为地球环境科学家。王选小时候参观科学先驱徐光启的墓地和天文台,听了专家介绍天文知识便对科学萌发了好奇心,他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发现和创造的重要推动力"。徐光宪幼年听父亲讲"鸡兔同笼"和"幻方"大大鼓舞了他的好奇心:抱着对星空的好奇,他在哥哥的指导下做成简易望远镜;由于对中药铺分类排药抽屉的好奇,得到了使他受益一生的分类归档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他认为"这份童年对科学的好奇,是我从事科学研究最原始而又最持久的动力"。那么这些获奖者是如何具备好奇心的呢?经过研究发现,25位获得者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

1.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熏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好奇心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培育和家庭氛围的熏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的母亲很善于启发小孩子的好奇心,他之所以后来立志于学农跟母亲小时候喜欢花丼植物,带着他照顾和打理花园植物有关。叶笃正的父亲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就是在生意非常忙的时候,对子女的教育也毫不含糊,每天都会抽时间亲自督查孩子们的功课,父亲严格的教育使得叶笃正对课业十分认真,丝毫不敢怠慢,也使得他一直保持着儿时对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17]徐光宪认为良好的家庭气氛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父亲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母亲也常常耐心教育他们,在这样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徐光宪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尤其对数理化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烈的兴趣。可见,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对父母而言,一方面要对孩子充满耐心,不断地引导和教育他们,另外还要营造和谐、民主、融洽和轻松的家庭氛围。

2.教师或书籍的引导和启发

一个好的老师总是能够巧妙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对自己所教的东西感兴趣。郑哲敏大学时本来学的机械,大四时被钱伟长先生讲的近代力学课强烈吸引,于是在钱先生的影响下毅然将研究方向改为更感兴趣的力学,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爆炸力学专家。[18]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能影响到青年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对青年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书籍是人类攀登智慧的阶梯,读书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宽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情感,启发人的心灵,还可以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谷超豪曾经因为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而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和兴趣,带着对神奇自然科学的疑惑,他并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自己主动看了大量的科普书籍,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和视野,为他日后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打下了坚实基础。[19]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启发思考和激起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二)正确而远大的志向

"有志者事竟成"是中国自古流传的佳话,至今依然适用。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必须在确定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树立远大志向,切忌好高骛远。首先,一个志

向远大的人会在正确志向的激励下,激发潜意识暗藏的无限能力,全身心地主动去努力奋斗、去争取和实现这一志向;其次,志向只有合理正确,契合实际,才会有实现的可能和重要意义;最后,远大的志向会给个人提供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甚至可以激发个人取得超越自己实际能力的伟大成就。据资料考证发现:2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无一例外都有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而远大志向的经历,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25位获奖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树立了明确而远大的志向,并且最终得以实现,在与志向相关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次,大部分获奖者的志向直接与"科学报国、科学救国、科学强国"相关。

二、广泛而集中的兴趣

是促进获奖者科学研究发展的助推器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整理获奖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获奖者都认为兴趣在他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谢家麟指出,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兴趣、能力和外界的支持。他把兴趣放在最前面,可见他认为兴趣是个人成才最关键的方面。[21]表2是对25位获奖者兴趣爱好和获得成就领域的梳理。

由表2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获奖者大都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们不是书呆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兴趣,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叶笃正、郑哲敏、于敏等都具有多种不同的兴趣爱好。很明显,广泛而丰富的兴趣爱好不仅有助于获奖者获得渊博的学识、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还可以为获奖者集中于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提供新的视角和帮助。徐光先认为,在对感兴趣的围棋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围棋对我的逻辑思维训练享用一生"[22]。二是获奖者全部都有集中的兴趣焦点,且集中的兴趣焦点与他们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当个人选择一个集中的兴趣焦点之后,他就会自动把时间、精力、才能、智慧和其他优势集中到这个兴趣上,无形中形成聚焦作用,从而更能在这一兴趣上获得惊人的成就。如于敏从小对理科特别感兴趣,上大学期间虽然由于经济困难接受资助而不得不选读工科,但是这不是他的兴趣焦点所在,后来一有机会就

想方设法转到他兴趣焦点集中的理科坚持学习和研究,最后成为理论物理学家。

[23]

三是获奖者的集中研究领域大部分都直接出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里面,极少数获奖者的集中研究领域即使没有直接在兴趣爱好里体现出来,也是从兴趣爱好里衍生出的相关领域。如吴良傭小时候对绘画特别感兴趣,后来他集中研究的是建筑,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是建筑与城市规划,这些都涉及建筑设计和制图,与他的兴趣绘画息息相关。

此外在对25位获奖者有关兴趣的资料研究过程中,还得出两个从表格里不能直接看出但非常重要的发现。

第一,获奖者发生过兴趣转移。一部分获奖者本来是对一个事物感兴趣,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又发生兴趣转移,对别的事物感兴趣进而研究相关的事物,最后在转移兴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吴文俊本来对物理十分感兴趣,上大学时也想读物理,但由于接受学校的奖学金就得按学校指定的专业报考,就报了并不怎么感兴趣的数学,到大二已经对数学感到厌倦,后来在三年级听了武崇林老师讲的实变函数论对数学产生莫大的兴趣,成为他数学生涯的转折点,最后通过努力学习和研究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24]叶笃正本来对物理学感兴趣,后来在钱三强的建议下,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物理学专业,而选择气象学,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了对气象学的兴趣,最后带领中国大气科学研究事业追赶世界尖端水平。[25]

第二,浓厚兴趣加上刻苦努力是获奖的根本。所有获奖者在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某一兴趣焦点作为集中研究领域之后,都是经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探索和研究最后才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的。可以说,在25位获奖者的整个科学研究经历中兴趣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加上努力才是他们获奖的根本所在。

那么获奖者是如何对事物产生广泛兴趣以及对未来获得成就领域产生集中兴趣的呢?经研究发现,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获奖者本身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他们对周遭事物产生广泛兴趣的基础。一个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的人,他就会有探索精神,不仅关心事物的现象,而且关心事物的本质;不仅喜欢逻辑思维与理论思考,还喜欢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不仅关心美妙无穷和充满未知的自然科学,还关心社会纷繁复杂

篇五:《部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风采》

部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风采

感受中国科学的脊梁

□本报记者 李虎军 □张小军

当今世界,大概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迫切希望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4月12日,当一位中国科学家在太平洋彼岸捧得一项堪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世界科学最高荣誉———泰勒环境奖时,却没有在国内激起多少涟漪。这位迄今仍然鲜为人知的中国科学家是谁?他所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我们对诺贝尔奖的魂牵梦绕,是不是出于一种叶公好龙的心态?

中国需要脊梁,中国科学界也需要脊梁。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脊梁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拚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那么中国科学的脊梁就是那些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踏踏实实做些事情的人。近日获得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环境奖的刘东生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泰勒环境奖由美国人约翰·泰勒和爱丽丝·泰勒在1973年创立,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管理,每年颁奖一次,获奖者可得到20万美元奖金和一块金牌,这项大奖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刘东生是获得这项大奖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学者。

曾听说,某国在每年固定的节日,臣民们会把国王置于天平的一端,在天平另一端放入黄金,直至两者平衡,最后的黄金量就是臣民当年的奉献。而要赢得泰勒环境奖沉甸甸的金牌,科学家需要在天平的那一头付出什么呢?

50年痴情

黄土是刘东生先生的挚爱。半个世纪以来,刘先生始终痴情于黄土,从中寻找全球环境变化的故事,以及对当今环境问题的启示。

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刘先生师承中国地质调查所著名科学家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曾获古生物领域颇有影响的马以思奖。

1954年,刘先生来到中科院地质所,从此与中国独有的黄土打起了交道。30年后,他和同事们拿出了一本被国内外同行奉为经典的专著:《黄土与环境》。

数百万年来,风将黄土从远方搬移到中国北部,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在那本专著中,刘先生和同事们提出,一层层的中国黄土,蕴藏着二百万年来一个个的地球故事,从而在传统的海洋沉积物和极地冰岩心以外,增加了一种非常难得的环境变化标本:中国黄土,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后,刘先生和同事们开始解读中国黄土背后那一个个地球故事。在黄土中追寻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和预测未来。黄土研究已经为人类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诸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的频频发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例如,他们的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上从来就没有过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在一些黄土地区,树木难以扎根,即使种上了,过上几年也可能死掉。因此,环境治理必须因地制宜。

这些研究成果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艰辛。刘先生对当时的情形有着这样的描述:“每年有几个月在野外奔走,为了工作可以披星戴月,不带任何行李,在黄土高原上走到哪里,睡到哪里。”

野外工作还意味着风险。刘先生走遍了黄土高原,他当时走过的很多地方,后来再没有人去过。在这些地方,刘先生采集了数不清的黄土样品。跟随他多年的高福清说:“原始黄土层往往位于峭壁悬崖,爬上去采样的时候,如果掉下来摔到石头上就惨了,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不过,在刘先生眼里,这样的危险并不是最大的障碍,因为“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往往寓于它的连续性之中”。或许只有置身其中的研究人员最清楚,数十年如一日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刘先生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他50年前的一个野外记录本。详细的文字,形象的地质素描图,仿佛诉说着主人当年的专注。这样认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刘先生一生的财富。 或许正是这样的态度,加上他的勤奋和才华,使得刘先生当年能够从众多研究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黄土研究的先驱。刘先生的助手韩家懋说,那么多专家参加了野外工作,真正抓住黄土中的科学问题,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的还是刘先生。

廉颇未老

留下刘先生足迹的,不只是黄土高原。

说起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总让人产生一种畏惧感。刘先生却从1964年起,参加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等多次科学考察,为中国的高峰科学考察事业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多年的考察中,他和同事们发现了青藏高原许多不寻常的地方。如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已被确认为世界第一大峡谷,青藏高原上空存在的臭氧低谷也得到确认,身为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的他倍感欣慰。

多次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以后,刘先生并不满足。他想探访地球上更多的地方,特别是南极和北极。

1991年,73岁的刘先生参加了南极考察队。去南极的一般都是年轻人,考察队起初并不“欢迎”他。这时,他不惜动用自己在学界的影响,四处游说。有人开玩笑说,老先生是偷渡去南极的。

1996年,刘先生又去了北极的斯瓦巴德岛。他的极地梦终于实现了。有人问他,为什么在年迈之际做出一个个惊人的壮举?他的回答是,自己喜欢实地踏访,也是由所从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中科院地质所流传着这样一则趣事。2000年,老先生软磨硬泡,要随队去南沙考察。考察队就准备了几套方案,以便在老先生晕船时迅速送回岸上。谁能想到,这一介书生年轻的时候,竟然拿过天津市的100米自由泳冠军。结果呢,船上的年轻人几乎全趴下了,老先生却是神采奕奕。

如今,老先生依然牵挂着心爱的中国黄土、青藏高原,以及南北两极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美国捧回泰勒奖以后,他又像往常一样,每天去办公室上班,还要去中科院研究生院讲课。

大师风范

在采访中,不少科学家告诉记者,只有刘先生那样的学识和人品,才能把全国范围内的黄土研究集体组织起来。

刘先生在拿到科研项目时,总希望国内的优秀科学家都能参与进来。他喜欢与同事们就黄土研究进行讨论,喜欢与同事们野外重逢时大声欢呼。他认为,合作这个词,似乎不足以表达黄土研究集体的一切。在《黄土与环境》的序言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这种深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虽然单位不同,人很多,但我们对黄土的认识及工作中的想法,就像一个人一样。” 拿到“泰勒环境奖”这一环境科学的国际最高奖项时,刘先生又提到了这个并没有固定组织的研究集体,“大家很不容易,多年来一直在一起坚持工作。”

刘先生多次提起两个名字:王恒升和郭正堂。

王恒升是刘先生的恩师,也是中国科学院的资深院士,今年102岁高龄。在记者面前,刘先生像孩子一样说:“我可以回家向老师报喜了。”

郭正堂是刘先生最为赞许的年轻学者之一。今年3月,以郭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称,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西部的堆积物,发现早在2200万年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就出现了荒漠。这项成果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一位德国科学家说:“这是喜玛拉雅的自传。”同时它对于理解荒漠演化的机理和沙尘暴治理也有现实意义。刘先生说,郭的研究一共做了5年,收集了上万个数据,因为时间跨度大,有些数据不行了就再做,这才是踏踏实实做事情。

去美国南加州大学领奖时,刘先生带上了夫人胡长康。胡女士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人员,野外工作对她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夫妻俩难得一聚,彼此却也多了几分理解。这对相濡以沫50年的夫妻,最近一些年才开始了长相厮守的生活。(原载《南方周末》 2002.4.5){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沈英甲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拚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注定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袁隆平证明,这次发现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也就一定能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后面我们将看到,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必须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之艰难往往使挑战者身心俱疲,落荒而去。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6国家科学技术奖